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果果小盆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夜深,只听见内心的声音。。。白粥馆小故事更新【藏在窗户上的画】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18:27 | 只看该作者
宠物狗旅行团

我们寺里有时候会来一些奇奇怪怪的香客,有天清晨,天还灰蒙蒙的,刚做完早课,打开寺门,忽然从外面涌入一群女施主。
  寺里也经常有来来往往的香客,女施主也很多,但是像这群人这样奇怪却从来没有见过。
  他们绝大多数是中年妇女,数下来应该有十几位,每个人衣着都很体面,看样子和以前经常来寺里走动的那位官太太李施主很像,只是他们更奇怪,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抱着一只狗。

  上前问了几句,大概了解到他们是因为宠物结缘而组团,在各地游览的一群香客。
  把他们请到寺里,有一位穿着蓝衣服,身材胖胖的太太仿佛是领头的,因为一直是她和戒嗔对话,她怀中抱着一只瘦巴巴的小狗,眼睛大大的,身上几乎没有毛,样貌比起我们寺里的戒言要差远了,可是蓝衣服的太太却对它很痛惜,一边说话,手一直摸着它的头,没有停过。
  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小怪狗,它也看着戒嗔,歪着头瞅着,忽然“汪汪”大叫起来。
  戒嗔被吓了一跳,也许是它起了个头,其他人怀中的狗也跟着叫了起来。

  不一会,在里屋的戒言大概是听到了同类的声音,“呼”的从里屋窜出来。
  蓝衣服的太太看到戒言,也很好奇,她问戒嗔:“这是你们寺里养的狗吗?”
  我点点头,蓝衣服的太太已经把手中的小怪狗放在了地上,伸手一把把戒言抓在手中,看的出戒言本来也想逃的,只是身材太胖,动作迟缓所以没有逃掉。
  其他太太们也纷纷围过来看,道也不是戒言长的好,而是因为比较新鲜。

  蓝衣服的太太一边摸一边叹气,她对戒嗔说:“小师父,你们既然养狗了,就应该好好的护理一下呀,你看这毛都乱蓬蓬的,你们没有梳子吗?要定期的梳理的。”
  伸手摸摸头,戒嗔确实没有梳子,不但我没有,寺里的师兄弟们都没有了。
  蓝衣服的太太把戒言翻了一身,几位围观的太太一起伸手在它身上,东捏捏,西捏捏,戒言挣扎了几下,没有挣脱,只好可怜巴巴的看着戒嗔,那些太太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恶意,又在兴头上,戒嗔也不知道怎么劝她们住手,只得偏过头,回避戒言求助的目光。
  另一位瘦太太,边摸边叹气说,你们也不让它锻炼吧?身上的松弛的很。
  一位头发比戒言还乱的太太说,是呀,我们家的小红,我每天下午都要给它按摩半个小时,狗还是要护理的比较好。
  其实说戒言平时没有锻炼,是有些冤枉的,戒言每隔两天都会把智恒师父的袜子或鞋子叼出来在院子里乱跑,智恒师父跟在后面追。
  
  又摸了几下,忽然那位瘦太太尖叫了一声,把我们吓了一跳,以为是被戒言咬了,但是实际上戒言平时是不咬人的。

  瘦太太说,这只狗是@#$%品种的犬呀。
  当时瘦太太是说了一个很绕舌很时尚的名字,只是戒嗔没有记得,只好用@#$%来代替了。
  围观的人都很吃惊,又有些兴奋,看起来,这个什么什么@#$%犬,应该是一种名犬。
  微微的替戒言自豪,从来没有想过戒言是一只名犬。
  只是高兴了一两分钟,忽然又想起来,名犬也是犬,好像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蓝衣服的太太又把戒言翻来覆去的仔细看看,对瘦太太说,不可能的,这就是一般的小土狗,不是@#$%犬。
  两位太太开始辩论,说的都非常专业,很多术语一套一套的。
  寺里的师兄弟都纷纷出来看热闹。

  围观的其他太太也纷纷加入讨论,支持瘦太太的人数上稍稍占点优势,但是蓝衣服的太太嗓门比较大,所以双方还是势均力敌的。
  双方一直越争越互不相让,幸好没有别的香客,总算没有打扰到别人。
  师父们中间出来几次,也想不出劝他们的方法,只得叹气回屋子了。
  双方都没有放弃意思,戒嗔只得搬个板凳抱着戒言坐在旁边,等他们争出一个结果。
  他们从清晨一直争到中午,连水都没有喝过,又是那位瘦太太尖叫了一声。
  蓝衣服的太太说,你不要以为你叫的声音大它就是@#$%犬了。
  瘦太太说:我们的定的旅行车马上就开了。
  一群太太恍然大悟,纷纷拿起行装往寺门外走。

  戒嗔站起来相送,蓝衣服的太太看着戒嗔,忽然不好意思起来,为刚才行为向戒嗔郑重道歉,她说:“争的一时兴起,都忘记了在寺庙中了。”
  走到寺门外,蓝衣服的太太忽然又重重的叹了口气对戒嗔说,本来这次来这里是旅途中听别人说这里的山水很美,所以特意抽了半天时间来看看的,只是最后却因为戒言的事情耽搁了,真是非常非常可惜,下次再找这样的机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站在寺门外,远远的看着下山的太太们。

  忽然在想,有时候我们花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过度的去关注某些事情,真的是不值得
  就像最近的华南虎一样,许多人,包括媒体、专家和网友们,在这件事情中得到了什么呢?
  逝去的时间比是否说谎本身更让人痛惜。
  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
  因为那是回不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18:5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最近来小坐的各位

不一一欢迎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2-9-9 11:15:44 | 只看该作者
水很少的杯子

寺里来听故事的人中,曾经来过一个奇怪的施主。这位施主看起来有三十岁了,长得也颇为英俊,只是走起路的时候,总是耷拉着头,没有生气。
  施主应该不是本地人,但是他那段时间每天都来寺里逛逛,如果有故事听的时候,他就无精打采地坐在一个角落里,静静地听完故事就离开。
  终于有一天,施主听完故事,没有直接离开,而是走到智缘师父面前,迟疑地站在那里,仿佛有话要说,可是又没有说出口。智缘师父笑着看着他,开口问他,施主是不是有什么烦恼?
  施主用力地点点头,智缘师父请他坐下。

  施主说,我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智缘师父笑着说,这世间怎么会有一无是处的人呢?
  施主叹了一口气说,我曾经遭遇过很多次失败,学业失败,工作失败,爱情失败,仿佛生活总在一个又一个失败中交替进行着,到现在我还是一事无成。有时候我在考虑一个问题,是否我的生命中就是注定在失败中进行下去?所以,我来佛前想寻找答案。只是一直没有找到答案,便大胆地想来向师父求教。
  智缘师父笑了,他拿起桌上放着的两只玻璃杯子,分别往里面倒上一些水,其中一个杯子倒的水多一些,差不多有四分之三了,而另一个杯子倒得很浅,只有四分之一的水量。
  智缘师父说,我面前的杯子预示着两个人,水多的杯子预示着一个比较成功的人,而另一个杯子水少的杯子则预示着类似施主这样经常失败的人。
  很多人可能都会喜欢这个水多杯子,因为他获得的成功已经足够多了,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水少的杯子,其实也值得珍惜,就是因为它的水少,所以他可以承载的水会很多,这个现在得到成功次数很少的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可能享受成功快乐的机会也会很多。
  
  以往失败的次数越多,便预示着今后成功的机会越多,这是个看似不通的道理。
  成功与失败绝非定式,今天的失败不等于明天也失败,也不等于明天一定成功。
  水少的杯子可能容纳的水会很多,但仅仅只是可能,杯子里的水不会自己倒满,想让它倒满,有些事情你必须做,那就是不放弃努力的一次次往这个杯子里倒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17:18:20 | 只看该作者
邓施主和贺施主的间隙

 那天镇上的一位姓的邓施主气鼓鼓来了寺里,他一言不发地进了佛堂,跪在蒲团上,重重地磕了几个头下去,我和戒傲对望一眼,忍住不笑出声来。
  邓施主在镇上可是非常有名的,前几年一直在外地工作,两年前忽然回了镇里,还从外地带回了一位夫人。邓施主夫人长得漂亮,镇上的人都夸邓施主好福气。
  邓施主和夫人非常恩爱,但邓施主平时性格很直爽,有时候说话不太注意,容易和朋友、同事们产生争执。邓施主夫人因此和邓施主吵了几次架,每次吵完架后,邓施主的夫人就跑回外地的娘家去,邓施主总要费很大劲,还要专程去城市里的商店买上不少夫人喜欢的衣物和化妆品才能劝回来。
  去年邓施主在镇上买了一套房,每月要向银行交不少房贷,压力很大。所以现在邓施主说话做事都非常谨慎得多,怕万一又气跑了夫人,找回来的成本太高。

  这段时间邓施主一和人闹意见,也不发火,就跑到寺里拜佛,向我们诉苦。
  智缘师父笑着对邓施主说,你这么用力地磕头,会把我们寺里的蒲团弄坏的。
  邓施主有些不好意思地叹了口气告诉我们,最近在单位里参与了一些项目,但是领导们在分配工作的时候,把邓施主和单位里另一位贺施主分在了一组。
  我和戒傲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个邓施主所说的贺施主我们也认识,其实人品也不错,几乎和邓施主一个脾气,只是两人并没有因此成为很好的朋友,而是成了死对头。
  智缘师父看了我们一眼,我们急忙憋住笑。

  邓施主说,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合作,效率当然很低,我们的项目几乎没有办法进行了。
  智缘师父离开佛堂,过了一会便走了回来,他摊开掌心,手心中有一小把米。
  我们疑惑地看着他。

  智缘师父把米撒在桌子上,用手把它们聚拢,米粒在桌子上形成了一个小堆。
  智缘师父说,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能力就像这一小把米,如果正确地堆在桌上就可以形成规模。
  他用手扫动米粒,米粒经过桌面上一个小小坑的时候掉了一部分进去。
  智缘师父又说,可是,如果你们之间存在着很多间隙,就像桌上的小坑一样,那么原本可以堆成一个小堆的米粒,就会分散一部分去填补这个沟壑,剩下的部分再去堆积的米粒堆,一定比原来的要矮小。
  
  在我们的工作中,想要做成一些事情,首先要注意的是,避免那些沟壑,花费自己的力气去填补沟壑,吃亏的人既有别人也有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12-9-12 18:36:46 | 只看该作者
水水 发表于 2012-9-7 16:18
欢迎最近来小坐的各位

不一一欢迎啦~~

水姑说,最近来的各位,不欢迎拉,俺就没敢再进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3:24:31 | 只看该作者
古木 发表于 2012-9-12 18:36
水姑说,最近来的各位,不欢迎拉,俺就没敢再进来

晕倒~~~


是  一  一  啦。笨古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12-9-13 09:59:50 | 只看该作者
水水 发表于 2012-9-12 23:24
晕倒~~~

----是拉,又一个肯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12-9-16 08:23:04 | 只看该作者
小沙弥问正在打坐的老僧:“师父,何处有慈悲?” 老僧抬起右手,指了指门外,闭目不发一言。小沙弥顿悟了:原来世间众生万物,无论是达官贵人,贩夫走卒,还是花鸟虫鱼,一草一木,处处皆有慈悲啊。老僧看小沙弥站那里不动,便说:“门外桌子上,白色的那个就是瓷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6:26:02 | 只看该作者
堵住后门的石头

有段时间,经常有人在茅山上采石头,那时常常听到一声声巨响,每过几日上山去看,总有多几大块山体被挖得光秃秃的。有时候下山时远远地望着茅山,觉得茅山像浓密的头发被人剃了一块一样,相当难看。
  茅山的山路环山而修,天明寺恰好镶嵌在山体中间,天明寺的后面也都是山,山中间只有一条小道可以通行。天明寺里有个后门,打开的话,正好是这条小道,如果想去山的背面,我们便从后门出去,可以少走不少路程。

  有一天早晨,又是一声巨响,紧接着寺里后门被什么东西重重地砸了一下,接着感到一股巨大的震动,整个门被砸得变了形。
  再想去开门,已经打不开了,绕道到后门去看,原来有块大石头从山上滚了下来,砸在门上,可能是采石头的人炸药晃动了这块石头,导致它滚了下来,沉重的石头抵住了后门。

  集合寺里很多人的力气一起去推石头,可是石头太大,推了半天,还是纹丝不动,从此大家想去山的背面的话,只能绕道而行了。
  绕道非常麻烦,要多花很长时间,寺里的人集中起来商量对策,有人建议买交通工具,也有人建议找些东西垫了梯子,直接从大石头上翻过去。
  商量了半天,依然没有大家都认同的方法,买交通工具效果并不明显,山路也不好骑车,而从大石头上翻过去,有一定的危险性。

  寺里年纪最小的戒尘忽然说,我们把大石头搬开不就可以了吗?
  每个人都沉默了。石头刚落下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推过石头,觉得太重,不可能搬动,所以讨论的方案里始终没有考虑过把石头移开这一条。
  反而戒尘一言提醒,让大家重新去估算这种方案可能性了。

  过了几天,请了一些采石的人上山,他们动用了一些特别的机械,只一小会那块困扰着我们的大石头便被搬运走了。
  又请了一位铁匠把后门修了一下,除了微微变形,其他和以前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
  有时,通过简单的判断得到一定行不通的结论,未必是正确的,看似不能解决的难题,其实,在专家眼中只是小问题。
  无论想解决什么样的难题,尝试总是第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12-9-18 17:11:26 | 只看该作者
跟偶没关系,不是偶堵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2-23 00:54 , Processed in 1.0841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