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闲云散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摩崖无语 (系列)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08:34: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3-13 08:36 编辑


(圆通(清)迟维培 字在天台山高明寺外)


                                                 【捌】圆通

    弟子问法师:“云何获圆通?”法师回答:“心闻洞十方,当然获圆通。”这是佛家的一段公案。圆通是佛家参悟的一种境界,“性体周遍为圆,妙用无碍为通”是佛家对圆通二字的诠释。

    天台山高明寺之外的幽溪旁有一石洞,洞就称“圆通洞”。它是一个特殊的洞,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构成。它由四块大石相叠而成,一石横空,三石相承,中空为洞,巧成天趣。北边的洞口仅可容一个通过,进得洞去,却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南边洞下就是幽溪清澈的溪水,在临谷的洞中,看云听泉,充满诗意。

    明万历年间的圆通洞只属于传灯法师一人,传灯法师将圆通洞作为他读经写书的场所。每天清晨,他来到洞中,点上一支香,石桌上,放着佛经。就这样他开始了一天的读经,每当有所感悟,他会随手写下几行文字,这就有了他的佛学著作注《圆通疏》。洞内清幽,是读书静思的佳地,洞前有二棵老松,从石缝间挺出,写累了就看看眼前的苍松,洞外是深涧千尺,幽溪的溪水声,总是倍伴着传灯法师读经的时光。

    圆通洞被传灯法师列入幽溪十六景之一,并在他所撰写的《幽溪别志》称:圆通洞“空如庵,洞下溪声瑟瑟,洞侧松声幽幽,于是跏跌,耳根圆通,时时现前,因名。”这只是客观地叙述了圆通洞外在的风貌。
    在他所写的《圆通洞》诗中,寄托了他更多的情愫,“一穴才容膝,居然景自幽。溪声长在耳,山色已盈眸。契我林间性,甘兹物外游。倦来枕石卧,身世复何求?”可见,他在圆通洞中的读经写作月岁,是何等的自在与逍遥,一句“身世复何求?”蕴涵了他对于圆通洞所有的眷恋。

    在圆通洞中静思的传灯法师,耳根圆通,之后也有多位僧人在此修持。如此充满佛性的石洞,自然也得到文人的青睐,与传灯法师同时代的何白,为乐清文人,能诗善书,为明季温州著名的布衣诗人。当年游高明寺时,就被圆通洞所吸引,进入洞内,坐在传灯法师常坐的那张石凳上。眼前的山色与水声,突然间,就让他平静下来了,这是一个清幽的世界,这种感受瞬间让他明白了圆通的意义。他想写一首诗,来表达他的感受,笔提起来了,却写不下一行诗。无语的何白,在离开前,写下了“圆通洞”三字,并镌刻在圆通洞北边入口处的那块山岩上,只是现已风化,难寻踪影了。

    大约一百年之后的夏日,另一位文人走进了圆通洞,那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时在台州任知府的山东人迟维培,来到圆通洞时,何白的“圆通洞”三字还十分清晰地留在山岩上。他同样善于书法,看到洞外的“圆通洞”三字,他有了与何白跨越时空的书法对话的想法,他在洞内东侧的山岩上写下了“圆通”二字,笔法娴雅,圆润通畅。落款载明“康熙乙亥孟夏”,“蓬莱迟维培书”字样。洞内与洞外的的两方书法互相辉映,这不仅是两位文人书法艺术的交流,也传达了两位文人对于圆通二字相同的感悟。
52#
发表于 2012-3-13 09:22:27 | 只看该作者
康熙年的知府,大多真是两榜出身,真才实学啊。
53#
发表于 2012-3-13 22:56:17 | 只看该作者
小学三年,春游高明,归写作文,字数1000,写圆通洞就叠床架屋费了百多来字,左大石头右大石头,上面还有一块大石头,事过多年还记得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08:4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4-9 09:07 编辑


(大中国清之寺 (唐)柳公权 字在天台山国清寺寺后岩壁


                                 【玖】大中国清之寺
    天台山的名声之大,国清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山门的匾额上写着“国清讲寺”四字。这一个“讲”字,恰好道出了国清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渊源的地位。这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祖庭,它至今传承着智者大师所创立的天台宗一脉博大圆融的佛家精神。

    1400年的前隋朝,智者大师用一张草图构画出了国清寺这座庙宇,并告诉弟子,不久将会有人来此建造庙宇。人们无法想象,这座宏伟的庙宇,却始于这张简单的草图,一个个木桩的圆圈,画出了寺庙殿堂的位置。

     智者大师圆寂后的第二年,在杨广的主持下,一座恢宏的庙宇在天台山上建立,按照智者大师的遗愿,这座寺庙命名为国清寺,蕴含着“寺若成,国则清”的美好愿望。

    历史上,每次的佛兴与佛衰都与统治者的理念息息相关,寺院也难逃毁灭与重建的轮回,1400年间,国清寺就有着数次的重建。现在所看到的国清寺就是雍正皇帝下诏修建的,那是清雍正十年(1733年),在建筑风格上,重建的三大殿和其它堂屋,完全按皇家宗庙的式样而建,历时二年得以完工。这次重建被记载在“乾隆御制国清寺碑”之中,此碑现立于寺内放生池旁。最近一次的整修距今只有四十年的时间,文革期间,国清寺也难逃一劫,佛像全毁,法物损失殆尽。

    唐会昌五年(845年),国清寺建成之后的247年,这座寺院遭受了第一次劫难。那年唐武宗下诏灭佛,国内的许多寺院都被拆毁。国清寺也是建筑被毁,教籍湮没,僧人们只得逃隐深山,继续修禅。五峰环抱的国清寺遗址只寂静了六年,就迎来了另一个春天,唐宣宗即位之后,年号大中,下诏恢复佛教,重兴寺刹。大中五年(851年),国清寺在废墟上重建殿宇,当时国清寺的住持为清观法师。

    这次的重建,让书法家柳公权与国清寺有幸结缘。柳公权(778年—865年),这位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以楷书著称,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与另一位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当时他为集贤院大学士,应诏为国清寺题写了匾额“大中国清之寺”,其中“大中”二字为年号,匾额就挂在山门之中。柳公权的这幅楷书,让宋朝书法家米芾赞叹不已,在他的《海岳名言》中称:“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柳公权同时写下的还有“天台佛”三字。

    柳公权的这方匾额也不知毁于何时,所幸的是后人将他的这六个字刻于国清寺寺后岩壁上,字体颇得柳体之妙,结构劲紧,刚柔相济。夕阳照在山上的那方岩石上,“大中国清之寺”深深地刻在岩石之中,它目睹了之后日子中,国清寺的兴衰,岁月的风雨模糊了苍劲的字迹,唯有千年的法雨依然轻轻地落在每一个字上。
55#
发表于 2012-3-21 00:14:48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方名气最大了,可惜原作没能留下来,那匾到现在可真是块宝呀。
56#
发表于 2012-3-24 00:43:58 | 只看该作者
新人,露一小脸先,慢慢学习。
57#
发表于 2012-3-26 06:06:08 | 只看该作者
金老师好深的文化底蕴。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3-31 09:1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2-3-31 09:21 编辑



(枕石 (宋)朱熹 字在天台山国清寺寺后岩壁)


                                  【拾】枕石
    天台城外的东边,有一座成一字形的山,名东横山,山中有一座竹溪书院,书院在宋朝很有名声。

    宋朝的东横山修竹青青,泉水淙淙。初春,山道上,一位书生打份的行人与一位樵夫迎面相遇,书生问樵夫去竹溪书院的路。按樵夫的指点,书生找到了翠竹掩映中的竹溪书院,一阵古琴声从院中飘出。扣响茅屋的木门,让书生感受到意外的是应声开门的竟是那位指路的樵夫,两人拊掌大笑。

    这位书生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当时他受命到台州办理贩事,他专程到天台是为了访贤拜老,而这位樵夫恰好是他要寻访的贤人徐大受。徐大受为淳熙十一年(1184年)特科进士,学博德高的徐大受隐居于天台东横山,在此创办竹溪书院,并任书院山长。

    说明来意,朱熹行弟子礼。坐定之后,朱熹嗅得一丝粥香,灶中正炖着一罐大麦粥。喝着粥,两位高人侃侃而谈,想起刚才山道上的相遇,两人吟诗戏作。朱熹信口吟道:“路遇个老翁,自负柴一束。乌巾插在腰,背手牵黄犊。借问何处居?指点破茅屋。午鸡啼短墙,麦饭方炊熟。”听完朱熹的诗,徐大受微微一笑,亦以一律答云:“曲径沿山去,烟村四五家。两行金钱柳,一树紫荆花。壁上琴三尺,堂中书五车。跨过千层桥,便是他的家。”

    接下来的交谈极为投机,二人相见恨晚,抵足而谈,鸡鸣而息。让朱熹感到敬佩的不仅是徐大受的学问,更是他淡泊的心境,隐居山林,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这让身处官场的朱熹深感徐大受的自在。

    因为有了这次相遇,也就有了后来的“朱熹访贤”一词,但在朱熹眼中的贤人不只是像徐大受这样的学人,天台还有一些高僧同样也是贤人。国清寺的指堂禅师既是朱熹心中的贤人,也是他的至交。

    南宋的又一个春日,朱熹再次来到天台山。路旁杏花盛开,柳树吐翠,朱熹不禁想起了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诗的作者正好是他这次要拜访的指堂禅师。在通往国清寺的万松径上,他看到了“万松径”三字的摩崖,感到格外地亲切,因为这三个字就是指堂所书。指堂禅师曾任国清寺主持,他又是一位诗僧,他的《指南集》朱熹极为欣赏,曾亲自为此诗卷作跋。

    在国清寺的梅花下,他与指堂谈到了另一位诗僧寒山,寒山放荡不羁的生活,飘逸脱俗的诗句,朱熹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和自由,他提出了重刻《寒山子诗集》的建议。

    也就是这次与指堂的会晤,朱熹写下了“枕石”二字。枕石二字让人联想到了枕于山石的某位隐士,他是徐大受,也是寒山子。枕石漱流是隐士的生活姿态,枕山石,漱涧流与朱熹的生活方式相去甚远。崇尚理学的朱熹竟然向往起隐逸的生活,这与他同徐大受的交往休戚相关,也与深受寒山诗飘逸的风韵所感染有关。看到枕石二字,指堂微微一笑,他似乎读懂了朱熹内心的向往。

    之后,有人将朱熹的“枕石”二个字刻于国清寺寺后的岩壁上。字为正楷,字径五十厘米,下署晦翁,晦翁是他的号。“枕石”二字写得端端正正,恰好是朱熹端庄的生活态度,字中散发出浓厚的书卷气。对于朱熹,枕石而养神,漱流以愉心,是他所敬慕的生活姿态,人们很难想象枕石观云的朱熹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观,这是深藏于他心中的不变景致。

59#
发表于 2012-3-31 11:48:45 | 只看该作者
大中国清之寺石刻是否已移至五百罗汉堂前?
60#
发表于 2012-4-1 12:12:27 | 只看该作者
哟西

这些典故啥的我最爱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27 06:25 , Processed in 1.0678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