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眼中的别傛——再写一封给梧桐书屋老师的信
梧桐书屋老师:
您好!
我又给您写信了,看到网上您《收到书信的快乐》,我就认定您是可以信赖的朋友。还有阿姨,我心中的别傛,她肯定也愿意做我的朋友,您说是吗?
这些天,我着迷于看您写的小说,之前在论坛已经浏览过一遍了,但是,纸质的小说捧在手中让人更感亲近。我想快点看完,却又一次次地让自己平静下来。我一次次的落泪了,不是我多愁善感,以前我也看了大量的中外小说,却从来没有为谁落泪。刚刚从一个朋友那里回来,她说:“我看了你的网络日记后,才知道你并不是表面上的大大咧咧风风火火,你其实很细腻的。”也许,我的身上真的只有职业女性的那种冷静干练不易动情的样子了吧,我不知道。我在公交车上也捧着这本书看得如痴如醉,连坐在我身边的先生也觉得好笑,开玩笑埋怨我着迷于看书也不和他说话了。昨晚,我和先生一起外出吃饭,我顺手又带上了这本书。
先说说书里让我感动和震撼的片断吧。开头,我也忧伤着别傛的忧伤。比方,她写了“我的妈妈”却被同学奚落;她得到三好学生的荣誉却得不到爸爸的一句询问;她没有礼物和生日蛋糕的10岁生日;她16岁时候才从母亲口中得知父母婚姻真相的时候……我的心竟然有了和别傛一样的想法——离开家庭到边疆去。这就是我从一开始就能把握别傛心理的缘故吧,这样的心理象极了我初中毕业到另外一个城市读书时候的心理。我的父亲当然不能和别亦瑞相比,只是同样优秀如别亦瑞的父亲寄托我太大的希望,而我却不愿在他太大的威严和太大的希望下喘不过气地学习生活。我要离开他,离开家庭。我是当时唯一在新的城市里新的学校中不会哭的女孩子,别的女孩子都和自己的亲人又抱又哭的,我就冷漠地看着别人,也冷淡地和送我到学校的父母告别。现在想来,真是惭愧,无论我是求学还是工作或者到四川扶贫,没有父亲的支持和鼓励,我是不会这样“自由”的,我一脉相承了父亲的善良和热心,不然,我一定是平庸孤傲的人。有朋友说我太热心了,是夸是嘲我不知道,我说我的热心是与生俱来的,因为热心,我也受过人家的骗。呵呵,让老师您见笑了吧。那年四川归来,几乎所有的领导和伙伴对我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善良。我想这样的品质我也会遗传给我的孩子,我的后代。而对父亲的感恩,不在以后,就在现在。同样,我也感谢我的母亲和我的公婆。
我喜欢小说中别傛的善良,她对黄羊“花花”的照顾让我感动,触动心底最软的神经。她对“黑风暴”中张塔丽的保护让我无比震撼,我在大家找到她的时候哭了,在张塔丽作报告时候哭了,在她父亲不幸离世时候哭了……哭她虚弱的身体,哭她坚强的性格。她的博学多才让我赞叹,她的善良热情让我佩服,她就象夏天最后一朵骄傲开放着的玫瑰!她在我的心里更象一个“心上人”,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她的举止谈吐,她的温文尔雅,她的传说,她的故事,她的《诗经》《宋词》和普希金,还有“春回大地”,以及让人陡然心动的“暮色美女图”,不仅让黎梦、欧阳明、曾思远等人迷恋,也让我着迷。
我就这样看一段,又让自己平静一下,没有急迫地去翻看书的结尾,沉浸在故事中,不肯出来,我似乎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回味书中胡杨林、黄羊“花花”,塔里木河、军垦团……老师您说您不是一个作家,你离开了回忆写不出一个字,我也不是一个评论家,也许,记录的也只是我们的“一种心情而已”!断章取义岂不又是一个李红梅。呵呵,我的脑子蹦跳着太多的小说人物了。God will forgive,too!上帝也会原谅的!老师您不会见怪吧!
先写这些吧,因为小说我还没有看完。说不定等会又会想到写信说点什么,寄信和盼信幸福快乐,却“折磨”人,我突然想到了陈佳玲,我还是先发到网上吧,不知道老师您看了会怎么想?
衷心祝愿您和阿姨健康平安幸福快乐!我还有好多话要和你们讲上几十年!
美丽的神话
2007.5.27下午2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