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206|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战名将陈克非故居应建抗战博物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3: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抗战名将陈克非故居应建抗战博物馆(2010-06-16 16:03:11) 转载
标签: 历史抗战抗日战争滩头阵地陈克非浙江文化分类:国民党抗战将士

陈克非将军后人给我们拿出陈克非的照片

陈克非故居
陈克非家的院子

陈克非家的二楼
陈克非家墙壁上陈氏家族介绍
陈克非将军的墓碑
陈克非墓碑碑文
    国民党抗战将士,陈克非中将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自杀的。据说,是其家属揭发他的所谓的“反革命罪行。”陈克非将军含冤去世时是63岁。
    我们一行人去了陈克非先生的故居。我是从1991年开始,在日本国采访原侵华日军老鬼子兵的。我从1998年开始,在国内,系统地采访国内亲历战争的老人。我至今已经采访500多人。我很少采访故去的人物,因为故去的人物再过若干年,还可以研究、追溯其参加抗战的历史。而今天的战争幸存者已经“垂垂老矣”是“时不我待”了。留下他们的口述史,刻不容缓。比方,这次在浙江天台县的采访。一共41名,最大的96岁,最年轻的也88岁了。抗日战争胜利65年了,再不访问这些老战士,我们将失去最后的机会。
    追根溯源,简短捷说,确确实实是没有人采访,我们才采访的。
    采访陈克非将军故居,是因为林华强先生和我说了几遍文化大革命之间所发生的故事。“一个人,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经历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一个人,曾经亲历无数战争考验,见过尸横遍野、血雨腥风。居然,在家人‘要揭发罪行’这件事情,能让一个人自己把自己挂在房梁上?!”——这样的人和事情,实在让人费解。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陈克非资料:

    陈克非(1903~1966) ,别号钟灵,又名文彦、毓彦,浙江天台县螺溪村人。自幼勤奋好学。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政治科,次年毕业。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五期、将官训练班第二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九师排长、连长、营附,第九师第五十一团副团长、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军第九师四十九团团长、师参谋长、1938年5月,侵华日军进攻鲁南,奉命率部自徐州东调,牵制陇海路东段日本侵略军。在邳县、郯城地区与日军激战4昼夜,全力策应主力部队台儿庄战斗,取得大捷。次年末,开赴广西,率部主攻收复昆仑关,升副师长。
    1943年,率第9师渡过怒江,围歼日军于滩头阵地,为后续部队顺利过江创造条件。过江后,率部在滇西边境浴血奋战,率先打通中印公路,攻占芒友,与驻印新一军会师,立首功,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褒奖。接着,担任中印公路东段警备任务。
    时云南省主席之子仗势武装贩运鸦片,陈克非派部队拦截。云南省政府要员出面干涉,亦不顾,当众将鸦片全部焚毁,百姓称快。1944年末任中国远征军第九师师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第二、三次长沙会战、远征印缅抗战诸役。
    1946年秋陆大将官训练班毕业,任整编第九师第九旅旅长,整编第十五师师长,1947年,升第十五军代军长。次年9月,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之后任第二兵团第五军参谋长,第二军军长。1949年,任第二十兵团中将司令官,参与内战。1949年12月24日在四川郫县率部起义。
    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5b67a0100jo62.html) - 抗战名将陈克非故居应建抗战博物馆_方军_新浪博客     后任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高参兼第五十军副军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武汉市政府参事,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民革第三、四届候补中央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委,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光荣的抉择》、《第二十兵团从鄂西溃退入川到起义的经过》等。

    陈克非故居在浙江天台县的县城里。故居的院子有300平方米大小,古老的建筑是清朝时代的建筑。他家的大厅里有陈氏家族的介绍,让人感到:上下数百年,陈氏祖祖辈辈都有辉煌的业绩。但是,经历改朝换代、战争风雨,陈氏家族的辉煌历史终于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戛然而止。”
    我们找到陈克非将军的家属,一对40岁上下的男女。他们好像并不愿意和我们说些什么。只是,让我们看了陈克非将军的照片。我急忙翻拍了一张。
    这让人感到陈氏故居的上空,依旧“笼罩着阴霾。”

    我个人看:“陈氏故居,不如改造成‘抗日战争博物馆’。”原因是,陈克非将军在抗日战争中,为了中国的独立和解放贡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氏故居如不改造,再过500年,依旧“蒿草凄凄、阴霾笼罩。”如果,改造成抗日战争博物馆的话,即可介绍陈克非的感人事迹,亦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北京的电脑店,喷涂一张800×1000的照片50元人民币左右。有50张喷涂照片,足可以把浙江天台人民曾经无私援助过的“远征军赴缅作战”、“滇西抗战”说的清清楚楚。而陈克非将军故居恰恰是有大片的房屋空闲着。
    再说,浙江天台县,总面积1432.09平方公里,是中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县之一。全县辖12个乡(镇),3个街道,总人口52万,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关镇始丰新城内。居然,天台县内没有一座抗日战争博物馆。
    在抗日战争中,浙江天台县上前线与侵华日军作战的抗战将士共有7600人。
    其中,单单1939年“抗日志愿兵团”就有1365名青年踊跃上前线,参加对日作战。浙江天台县参加抗日战争的青年们,有去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的,有去国民党抗战部队的。他们之中的多数人,牺牲在战场上。
    抗日战争胜利65年了,侥幸活到今天的抗战老兵寥寥无几。

    今日浙江天台,没有一座抗日战争阵亡将士的纪念碑,没有一座抗战纪念馆。
    今日天台青年一代,几乎无人知道自己的长辈曾经和侵华日军作战,流血牺牲!

    如果,陈氏后人愿意的话,浙江天台县就有了场地和建设抗战博物馆的可能。如果,浙江天台县政府再愿意协助、指导的话,情况会更顺利。因为,政府可以尽地主之宜,征集浙江商界的资金援助。同时,我可以介绍云南保山市委宣传部的蔺斯英部长,云南龙陵县委的宣传部杨部长,腾冲县委宣传部部长,腾冲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段生魁,保山市文联的李义钦主席等人协助浙江天台县政府和陈克非将军家属,在陈氏故居建抗战博物馆。这些人,都是滇西抗战、远征军抗战历史的专家、学者。我本人亦可作义工,无偿提供文字、资料、历史照片、设计等劳动。
    为什么呢?
    浙江天台县至今有十几位参加过远征军,亲历滇西抗战的老兵!!
    而且,陈克非将军,曾经是:“中国远征军第九师师长。他曾经于1943年,率第9师渡过怒江,围歼日军于滩头阵地,为后续部队顺利过江创造条件。过江后,率部在滇西边境浴血奋战,率先打通中印公路,攻占芒友,与驻印新一军会师,立首功,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褒奖。接着,担任中印公路东段警备任务。”
    我是希望陈克非故居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的。因为,他是抗战中,将军军衔的天台人。
    2010年6月16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3:18:00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3:18:25 | 只看该作者
方军老师的博客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3:19:40 | 只看该作者
身轻如燕的陈能燕曾经是抗战士兵(2010-06-14 16:28:15) 转载

标签: 历史抗战老兵甲长陈能燕天台县文化分类:国民党抗战将士

89岁的抗战老兵陈能燕依旧行走如飞、身轻如燕
照片说明:1939年浙江天台1353名青年志愿组成“天台县志愿兵团”开赴抗日前线前合影

陈能燕家的院子之大令人羡慕
陈能燕家的卧榻上也是雕龙刻凤的
陈能燕说:“我家状况和抗战初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我们去89岁的抗战老兵陈能燕家拜访,不巧,他去村头打扑克去了。有人自告奋勇到村头把陈能燕老人叫回来。于是,我们就在陈能燕家等。陈能燕家连房子带院子,足足有好几百平方米。令人羡慕。除此之外,我还羡慕浙江农村的悠闲、恬淡、安逸、民风的质朴、老人们的长寿。
    我发现陈能燕老人家根本不锁门。陈能燕老伴儿笑呵呵地说:“我家什么也没有。”
    我发现陈能燕家应该和70年前一样。老太太笑呵呵地说:“你问问他嘛。”
    我顺陈能燕家摇摇晃晃没有扶手的楼梯上楼看了看,我相信,明朝就是这样的。
    我站到门外,手搭凉棚往胡同两边看。只见一老人不急不忙,小跑过来。
    我心里一乐,这不就是陈能燕吗?他的名字里有身轻如燕、健步如飞的意思呀。
    89岁的抗战老兵陈能燕知道我们的来意后,笑呵呵地伸出右手,比划出四指,说:“我和侵华日军打了四年。因为右手食指被炸去一截,所以,让我回家了。”
    陈能燕老人补充说:“我是在1939年自愿上前线与日本鬼子作战的。”
    我也对89岁的抗战老兵陈能燕比划出四指。我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并未建立相应的国防动员机制,这导致中国在抗战期间主要只能依靠拉壮丁满足兵员需要。而让中国民众自愿上前线,起码要达到四条:一,宣传。二,实惠。三,退路。就是抚恤制度。四,国家荣誉感。”
    89岁的陈能燕想了想,笑着说:“宣传很重要。我当时听了宣传,才去当兵的。你说的其他意思,我听不明白。”
    我要捡陈能燕老人能听懂的意思说:“我了解到的情况,你参军时,是1939年11 月。之所以,天台县很多人去参军,是因为,天台县政府为上前线青年解决了一些问题。所以,天台县一下去了那么多的人。”
    89岁的抗战老兵陈能燕点头表示赞同。
    我拿出林华强给我的历史资料,指给陈能燕老人看:
    “1939年,天台县第一次接到限期征兵数额。县政府难以完成任务,就把正在集训的甲长送抵兵役。一时间社会哗然。国民党天台县县长梁济康无法收拾,只得向中共天台工委领导的‘民众抗日救国团’求救,要求给抵壮丁的甲长做思想工作。中共党员齐德夫带着王德恒,丁魁梅等部分党员干部到枫树殿溪头王村搞调研,摸清被扣甲长不愿应征上前线,主要是怕家属生活无依靠。齐德夫等人就如何安顿好家属生活和村人进行商讨。形成八条具体条款,大意是始至35 岁青年去当兵,谁先谁后,用抽签办法来确定。当兵上前线,家里生活由未去的人代做。安家费用,从村里公款中支付。商议的八条,叫做溪头王互助公约。天台县县长梁济康于是根据溪头王村的经验,把全县所有20 岁以上,30 岁以下男子,抽签定号,依保编序,造册存县政府,并对优属作了具体规定,名为‘天台县征兵优属单行法’,以县政府名义公布执行。”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5b67a0100jm6o.html) - 身轻如燕的陈能燕曾经是抗战士兵_方军_新浪博客     89岁的抗战老兵陈能燕点头称是。
    我对陈能燕分析:“71年前,你们上前线是因为有优属政策。可是,之后,就什么优惠政策都没有了。直到今天,你们没有国家荣誉感,没有为国参战的抚恤金。”
    89岁的抗战老兵陈能燕说了一句话,让我不知所措。他说:“改朝换代了嘛。”
    我想了想,反驳他:“不改朝换代也不行。国民党抗战将士在抗日战争中牺牲321万军人,无数下级军官和士兵,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不尊重士兵,不尊重普通人,不尊重农民工;只尊崇皇帝,只尊崇长官,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恶习。”

    我们改变话题,让陈能燕带领我们参观他的家。
    从1991年开始,我在日本国参观了多位侵华日军老兵的家。我了解他们的收入分成:“年金部分(退休金)、天皇恩给部分。日本国全民强制健康保险,使他们看病负担减轻。”他们有日本国、日本军队颁发的荣誉。但是,很多日本老兵并不认同过去战争的“光荣感。”
    侵华日军在中国战场战死44万人,这些人的遗属都得到相应的补助金。
    我感觉,原侵华日军老兵普遍生活得有保障。
    我感觉,中国的原国民党抗战将士生活普遍一般。
    陈能燕带着我们参观他的家,他说:“我家70年前就这样。变化不大。”
    我说:“这儿!不是有一个电饭锅吗?这儿!是电灯。70年前没有。”
    89岁的抗战老兵陈能燕笑了:“70年了,再没有电饭锅?行吗?”

    林华强先生多次采访陈能燕,他的记录如下:
    陈能燕生日:农历二月二十
    身份证号:332625192203186616
    住址:浙江天台县三合镇亭头村
    抗战老兵陈能燕老人自述:
    1939年10月我自愿参加天台抗战志愿兵团,在天台南门集训约一个月,转至江山县集训三个月后,编入79师立即开赴南昌准备参战,日本鬼子已撤。赶回浙江收复绍兴时,江西鬼子前来援助,由于敌我力量殊远,向东急行军二天撤至萧山。在萧山赤里与日军作战时右手手指被炸去一截,无法拿枪,在1942年被遣散回家。我属于79师,师长张声派,军长顾祝同。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3:24:38 | 只看该作者
不是良民﹑当然不发良民证(2010-06-13 18:24:19) 转载
标签: 侵华日军良民历史反革命陈建贤中国文化分类:国民党抗战将士


采访途中在乡村中寻找

侵华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在占领区发放的良民证
四处打听:“陈建贤是不是住在这里?”

良民证里面的内容


86岁陈建贤健康状况堪忧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鬼子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
周则江、林华强正在采访陈建贤
侵华日军鬼子兵们又占领一个村庄

86岁的抗战老兵陈建贤夫妇
侵华日军鬼子兵说:“什么良民?里面尽是游击队!”

    我为什么用这个题目写86岁的抗战老兵陈建贤呢?说来也简单。
    我们在浙江天台雷峰乡石坦村里找陈建贤的家,村里的人们都说:“为什么采访他?别搞错了!他是曾经是国民党军人,以前,一直监督他劳动改造呢!我们台州地区海的对面就是台湾!蒋介石一直想光复大陆!那时,如果他不老实,就可以揍他!现在,全村就是他每月有3600!凭什么他是退休教师?其实,他一直是历史反革命、和现行反革命哪!”
    “你们是不是给他送捐款的呀?他每月有3600,为什么还捐助他?他有功吗?”
    我听了村里老人们的议论,忽然想起一件往事来。是关于“良民证”的。

    我1991年在日本国留学,利用打工,骑摩托车给饭店送外卖的机会,我采访了多位原侵华日军老兵。由于我不是记者、不是中国大使馆的外交官、不是访问学者;我只不过是一个送外卖的小厮。所以,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们混的很熟。日本老兵一般都是以地域建制组成的部队,比方,大阪地区的,北海道地区的,分别不同的部队。战争过去了65年了,他们原来是什么部队的,至今还有那个部队的建制组织。类似中国近两年才开始兴办的老兵协会。所以,我采访一个,他还能再介绍一个来。
    原侵华日军老兵一般初次见我都很惊讶:“你是中国人?北平的?你爸是八路?”
    与日本不同,中国老兵一般没有社会团体。寻根溯源,是因为直到现在,中国人也不能随便结社、建会、组成民间法人的社会团体。中国解放后的军队建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近期老兵结社、组团,纯粹是因为电脑网络发达了。管不了了。中国的老兵协会多以兵种分;比方,原海军航空兵的。原铁道兵的,原陆军38师的。等等。
    我和一个叫小林勇的原侵华日军老兵很熟悉。我常常住在他的家,和他聊天。我们谈及各种侵华战争之间所发生事物。我家现在还有原侵华日军老兵来的200多封信件。

    我和侵华日军老兵小林勇谈过“良民证”的问题。他说:
    “不是良民,当然不发良民证。”我问原侵华日军老鬼子:
    “那么,怎么才能区分他是不是良民呢?或者,他今天是良民,明天不是了怎么办?”
    我还和一个叫盐谷保芳的侵华日军老兵混得很熟。我住在他家。我们曾经一起洗温泉。当然,我们都是脱光了的。我数过他身上的抢眼。他的部队在山东守卫泰安车站。我安排他,给中国军事博物馆、四川建川博物馆、北京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献过他们侵华日军59师团的军装、军刀、证章、水壶、军号、绑腿、等等物品。我的下一本书叫《战祸的记忆》,写得就是他。
    我和盐谷保芳也聊过关于“良民”的问题。他拿出侵华战争时期的照片给我看,说:“什么良民?里面尽是游击队!”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我估计,没有什么纪念活动。为什么呢?中国的事情太复杂,不是一句半句能说清楚的。中国和俄罗斯不一样,和法国也不一样。以采访86岁的抗战老兵陈建贤为例,现在,村里人还说他是:“曾经是国民党兵、历史反革命、监督劳动改造的对象。凭什么他有教师退休金3600?——简直是荒唐!”
    这些言论,和侵华日军鬼子兵的:“不是良民,当然不发良民证!”有什么区别吗?
    我们去采访86岁的抗战老兵陈建贤先生,还没有见到陈建贤本人,我先积累了这些新闻的素材。我前面说了,我们找86岁的抗战老兵陈建贤,听到乡亲们的议论、抱怨、怨恨、嫉妒、仇恨,使我想到了他们的话,和侵华日军老鬼子的话,有近似的地方。
    总之,说陈建贤不是什么好人;也压根儿就不是什么良民!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5b67a0100jlb8.html) - 不是良民﹑当然不发良民证_方军_新浪博客     其实,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前端的省份之一、浙江沿海地区自古就思想解放、浙江中小企业家林立、浙江大款小款云集。但是,浙江天台的乡村里还是很落后的。其表现有两个事例作为佐证存在:
    其一,在乡村的街头巷尾摆着一溜粪缸,男女老幼就在那里排泄。
    其二,说陈建贤曾经是国民党兵、历史反革命、监督劳动改造的对象。

    我了解到,因为日本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所以,无数中国的热血青年参加了抗日军队。只不过,在田头,放下锄头,有的往东拐,有的往西拐;有的进了八路军、新四军;有的,进了国军参加抗战。谁能先知先觉:国民党抗战将士后来成了“国民党残渣余孽”了呢?
    而且,一旦成了“国民党残渣余孽”的话,从1949年到1979年30年之间,您就可以随意抽他大嘴巴,踹他屁股了。当然,他的子女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了。说是“好东西”也成,斯文一些,叫:“可以改造好的子女。”
    陈建贤和村里其他农民不同,“这老家伙每月拿3500!可气吧?”
    陈建贤是因为抗日战争才上的世界四大军事名校黄埔军校,受到的高等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当然能考上浙江地区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他当了几十年教师,当然,应该有3600元的退休金。这和他曾经是国民党军官没有关系。确切地说,他这个人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的定位,是:“国民党抗战将士”范畴内的。
    你“游而不击”,我“下山摘桃”;那么,侵华日军是谁打败的?美国人?俄国人?
    我不知道86岁的抗战老兵陈建贤何时才能扬眉吐气地活着?因为,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不同;中国的首都和边远乡村不同;北大、清华、浙江大学的学术氛围中和天台农村不同。
    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者;86岁的反法西斯老兵陈建贤如果在莫斯科,在巴黎、在华盛顿生活的话,他可能不会是“愁眉苦脸”的;也许,就“喜笑颜开”了呢?

    林华强一行人早就采访过陈建贤。我转载如下:
    陈建贤身份证号码:332625192504051213
    现住址:雷峰乡石坦村(原地址:始丰街道山头陈村)
    “做亡国奴最可怜,我不要做亡国奴!”在农历1941年12月底,我得知临海在招考黄埔军校学生的消息后,便赶到临海回浦中学报名考试。当时的主考官是仙居的应西少将。录取后,于1942年的正月初八从临海出发,步行到江西上饶,再走到湖南长沙;坐船经过洞庭湖到山斗坪(长江边)下船,继而坐炮艇到重庆,再徒步到成都黄埔本校。在路上花了大概半年左右时间,每个人身上都得背着10多斤米。当时在学校里条件也很艰苦,草鞋布袜穿三年,冷水剃头,且全是光头,不管有钱没钱都一个样。

    在成都草堂寺的三个月入伍生训练极其严格。训练后分科,我分到第19期特科总队辎重中队学开车(该中队就100个学员)。特科在西校场,步科在北校场,教育长万耀煌(中将),辎重科长:沙则余(黄埔15期)。
武汉保卫战指挥官之一万耀煌中将

    1945年3月份左右,军校毕业,我们25个同学被编进中国远征军,准备到缅甸去打日本人,坐飞机到昆明时,上级命令下来,说缅甸不用去了。
    没过几天,我被分到73军军部当教员,驻地在湖南新化(别的同学编进18军或74军)。时正值湘西会战期间,第73军奉命于安化、新化一带阻击日军西进。
    73军坚守新化县城,浴血苦战,使湘西会战最终取得胜利。
    日本人投降后,我们到湘潭接收日本人的车辆,车辆接收后,办理车辆驾驶训练班,我当助教,修车的任务由留下来的四个日本人担任。办了两期训练班后,专门成立73军军部汽车队,我任中尉排长。军长韩俊(中将)(该军的3个师是77师、15师、193师)。汽车队办了2期,每期3个月。之后,部队曾调到过武昌、南京、徐州、济南、青岛、莱芜等地,后到广州第九训练处担任教官。临解放时,我不愿去台湾,就跑回了老家。
    解放后考进教师队伍,教了几年书,但没能逃过政治运动。因我大哥在台湾,自己又是黄埔军官,被套上历史反革命的帽子,直到摘帽子后才在1986年恢复了教师的资格,并享受退休待遇。现在每月3600元人民币。
    老人在十几年前因中风而成了半瘫痪者,左手已经废了——失去知觉,右脚也已残废,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后,现能拄着拐杖慢慢的走几步了;老人还有很严重的气管炎。
6#
发表于 2010-6-17 13:24:48 | 只看该作者

方军老师的宣传效果更一般报纸强多了。
陈克非的墓,是我外祖父修的,找一些当年修墓时的照片发上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3:28:52 | 只看该作者
抗战、内战都打过的张守配有幸福晚年(2010-06-13 11:26:20) 转载

标签: 历史抗战老兵张守配天台文化分类:国民党抗战将士

林华强、周则江在采访88岁抗战老兵张守配
侵华日军鬼子兵在我长城一线耀武扬威
张守配的身份证
“关爱抗战老兵”团体的志愿者看望张守配

    张守佩是浙江天台所有亲历过抗日战争生存至今的老兵中,生活最好的一个人。
    88岁的张守配先生是“内战”、“外战”都打过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的下级军官。
    可能和张守配先生上过黄埔军校,受过高等教育有关,他的女儿,儿子都受到过来自于他这个当教师父亲的良好的教育;后来,他的儿女都变成有学识、有胆识的人物。他的儿子是大公司的老板,他的女婿也是台州地区有名的大企业家。所以,他是有钱人。
    我们去看望他,他先叮咛:“别给我钱,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我们去找张守配老人时,他正在临街的树荫下和一群人在玩牌。真是潇洒之极。
    张守配家请的保姆也是相貌端庄、毕恭毕敬、利利索索、诚惶诚恐的样子。我想,一个家族的钱一旦到了8位数字,得!你根本不用担心保姆的服务态度。
    我观察浙江天台的抗战老兵都长寿,这可能和浙江天台的自然风光旖旎有关。88岁的张守配老人没有白发,行走如常,谈吐清晰,思维敏捷;有些像北京市车龙水马、空气污染、人群浮躁、噪声不断中68岁的老人。
    张守配见我是生人,礼貌性地欲言又止。我观察到了。这是知识分子的习惯。
    在我拍摄他的身份证时,他充满警惕向我一瞥。那目光中的疑惑、自我维护意识,完全是自1949年以后的“镇反”、“三反五反”、“反右”、“专政地富反坏右”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等等,几十年运动中所养成的“自保”目光。我急忙递上我的名片,连说:
    “我是好人、是好人。我担心读者不相信您已经高龄了。所以,拍一张。”
    张守配老人一听就笑了。他说:“答疑解惑、顺带恭维。”
    张守配怀疑地问我们大家:“抗战胜利65年了,采访我们有什么意思吗?”
    我急忙说:“是希望2037年,卢沟桥事变100周年的时候,人们能想起你们!”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5b67a0100jkyz.html) - 抗战、内战都打过的张守配有幸福晚年_方军_新浪博客     88岁的张守配老军官摇头,显然,他根本不相信我说的话。
    张守配漫不经心的蔑视目光、并不直接给我们难堪的话语;直接揭开我们这些老百姓无能为力改变历史的面纱。这使得我有些无地自容。
    但是,我不难堪。我不丢人。我没有犯罪的感觉。我个人改变不了政治的现状和生活的现实;我不能让一百年以后才能实现的事情在今天就实现。
    一百年以后,中国普通人的意志会受到尊重、他们的监督权、选举权会有充分的保障。
    一百年以后,为国家作战的老兵会受到关爱;而不至于死伤几百万军人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不至于没有国家荣誉感、没有为国参战的抚恤、伤残、养老的薪金。
    一百年以后,买不起房、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人群群体会减少。
    一百年以后,不发农民工工资的主管城市的市长,会先被停发工资。
    一百年后,像文强局长这样贪污数千万,见女演员一个、干一个的官员会在腐败的“初级阶段”就受到监督和抑制。
    88岁的抗战老兵张守配是知识分子,是黄埔军校的前军官,是身经百战的士兵,是走过坎坷人生之路的老人。单单依靠蒋介石的愚民政策,就想泯灭一个人的思想、摧毁一个人对真理的信仰、消弱一个人对美和丑的判断、改变一个民族源远流长文化的理念?确实,很难了。起码,88岁的抗战老兵张守配认为自己“在日本侵华、国难当头之时,挺身而出了,”——是对的。
    甚至连这种思想,在几十年前也是不行的。国民党残渣余孽,是要被镇压的。

    林华强等人多次采访张守配老人,他们的记录如下:

    张守配身份证号码:332625192303051030
    住址:赤城街道飞鹤小区14幢204室
    抗战老兵张守配老人自述:
    1939年9月,我在报纸上看到金华在招考黄埔军校学员的消息,就邀约了4位同是天台中学毕业的同学,一行5人赶到金华报考.结果5人都被通信兵第二团附设中央军校录取,快毕业时该团番号被取消,改称陆军中央军校17期独立第二大队(通信兵),驻地在贵州麻江。
    训练一年半后毕业,我被分到通信兵第六团第三营无线电连无线电排,任该排排长。该连有16部电台,全连4个排,每排4个班,每部电台配备3至4个报务员;我们的任务是向各大战区的司令部、集团军收发电报。什么作战命令、部队给养、粮食、被服、钞票等都通过我们收发,说穿了我们就是传话筒。
    我们通信兵第六团团部在昆明,团长石俊人,营长先是陈开俊(天台人),后来是聂应。
    在贵州习水县温水镇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每天与重庆防空司令部防空电台联系,如果日本人飞机从我们这边飞过,我们马上向重庆发电报,报告敌情。
    抗战胜利后,我们通信6团被改编为通信兵第九团,1945年10月从昆明调到东北的锦州。1948年10月,锦州解放时我被俘虏,在解放军解训团学习5个多月后被遣散回家。回到家一个月左右天台解放了,我先是在村里办的小学内任教,那时算是义务教书,没有工资发,每月仅向村里领一斗米作为口粮;后到玉湖小学任教,1952年转为正式教师。那时政治运动颇多,所幸的是我都熬了过来。
    目前老人身体很硬朗,思维也很清晰,已退休在家,有三子一女,家庭条件都还可以,子女专门请了一个保姆照顾老人。
    2010-6-13
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3:30:16 | 只看该作者
92岁的汤学伦亲历抗日战争至今无人问津(2010-06-12 16:40:15) 转载

标签: 历史老兵抗战抗日战争汤学伦浙江文化分类:国民党抗战将士

心宽体胖的汤学伦宿命观很是严重的
1939年浙江天台1353名青年志愿组成“天台县志愿兵团”开赴抗日前线的合影中有汤学伦身影
    我很庆幸,能采访到汤学伦这样的抗战老兵。如果不是浙江天台的“关爱抗战老兵”民间团体的帮助,我能有机会采访汤学伦这样的抗战老兵的几率是0。
    汤学伦在1939年响应浙江天台县政府的号召,自觉自愿参军上前线抗日的。
    他属于国民党抗战将士,他既不是逃兵,也不是伤兵,他的部队整个被日军打散了。
    我们去采访92岁的汤学伦老先生时,他正在和街坊玩扑克牌。
    汤学伦先生笑呵呵地向我们走来,我一下就记住了这个人的特征:心宽体胖。
    汤学伦先生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往事记忆犹新。他的家里破破烂烂的,一无所有。但是,并不妨碍他嘻嘻哈哈乐天派的性格。
    我问汤学伦对“没有抗日战争胜利证章,没有为国家作战抚恤金”作何感想?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5b67a0100jk62.html) - 92岁的汤学伦亲历抗日战争至今无人问津_方军_新浪博客
    92岁的抗战老兵汤学伦说:“是咱自己命运不好,不能怪国家。”
    他还说:“国家也有命运不佳的时候,那,就是日本国对中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期间。”
    汤学伦老人说:“……我们连150多人,枪林弹雨几小时,几乎全部壮烈牺牲。我身上中了两枪,都是贯穿伤。我不顾一切从悬崖上滚了下来,才侥幸生存的今天。侵华日军鬼子兵给我们中国人带来无尽的灾难,罄竹难书呢!像我汤学伦这样亲历过抗日战争的人,在几十年前,还有不少人生存着。——大家都去抗日了嘛。我今天还健康地活着,我认为很好。我赶上了长久的和平时期,赶上了比较长的太平盛世阶段。”
    92岁的汤学伦老人手拢耳朵,问我:“……你说什么?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四清四不清?文化大革命?……?——嗨!还有什么社会动荡比得了抗日战争?”说完,他老人家大笑起来。
    我感觉,我这个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如果还算“媒体”的话,他汤学伦绝对是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也是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国家不抻茬儿,没有人再能想起他。无数的抗战老兵,汤学伦。
    我希望,我们大家写的、很肤浅的、记录《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的图书,能在92岁抗战老兵汤学伦还能嘻嘻哈哈的时候,放在他的手上。对于这些亲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经与日本法西斯作战的国家英雄们,我们中国普通人所能做的,也许只有这么一点点了。
    浙江天台的林华强多次访问汤学伦,他的记录如下:
    抗战老兵汤学伦生日:农历九月廿二
    身份证号码:332625191911146813
    住址:浙江天台三合镇大横村
    抗战老兵汤学伦老人自述:
    1939年7月份,我志愿参加抗日兵团,当时大横村一起去的还有另外4个人,一个当时在萧山与日本人打仗时就牺牲了,一个战后失踪,另外两个回来后也已去世。我们先到江山22补训处训练,后调到江西南昌滕加铺,部队番号是79师237团3营9连,连长陈庆年(湖南人),排长姚克强(浙江人)。我们部队1940年年初调到萧山,不幸被日本人包围了。奋战了两个多小时后,部队被冲散了,战友们死伤无数,我所在的连队基本上都牺牲了,我在乱军中冲出来后,跑到诸暨。那里部队也散光了,就步行到新昌,再经过关岭头返回家里。当时所有的证件全部丢失在战场上,到家里时连衣裤都破了,很狼狈。
    老人没有儿子,就一个女儿,现在住在女婿家里。目前老人耳聋眼花,已没有精力干体力活了。其爱人今年87岁,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自69岁那年左手左脚倒边疯(天台土话,其实就是中风)后,每年都需很多钱买药。女儿在私人厂里替别人烧饭,女婿替别人打工。两位老人现全靠女婿、女儿救济,日子凄苦。
   2010-6-12
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3:31:33 | 只看该作者
抗战博物馆不要﹑内战博物馆不收的老兵(2010-06-12 13:39:14) 转载
标签: 历史军事抗战抗日战争朱丰元中国文化分类:国民党抗战将士

抗战老兵朱丰元夫妇在叙述多年的人生心路历程
    照片说明:1939年浙江天台1353名青年志愿组成“天台县志愿兵团”开赴抗日前线前合影
(其中就有朱丰元的身姿)
抗战老兵朱丰元给周则江指示侵华日军炮弹弹片的位置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在天安门城楼上挂出的标语:建设东亚新秩序
抗战老兵朱丰元小腿上的子弹贯穿伤
侵华日军抓住中国抗战士兵
祖祖辈辈在浙江天台群山之中生活的朱丰元在抗战初期自觉自愿走上前线

我非常有幸,在林华强、周则江等朋友的带领下,采访了抗战老兵朱丰元老人。
我认为,抗战老兵朱丰元老人的事例很有意思。抗日战争胜利65年了,可是,像朱丰元这样的抗战老兵成了无人问津的人物!可以说,是抗日战争博物馆不要他们,内战博物馆也不留他们。他们既没有参加抗日战争的国家荣誉,也没有为中国的利益浴血作战的任何伤残补助。如果不是浙江天台十几个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的话,他们这些国民党抗战将士会永远被人们忘记。
有人喜欢抬杠,一定会说:“他们参加抗日战争了,相关抗日战争博物馆应该拜望他们,搜集人证、物证、口述史的资料吧?”那么,您就是等到“太阳打西边出来”也不可能。
有人喜欢抬杠,说:“他们是国民党部队。”没错。可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前他们早就退出现役了。抗日战争以后,是中国的内战。内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革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内战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所以,我前面说:“朱丰元是抗日战争博物馆不要他们,内战博物馆也不留的人物。”
日本国发动的侵华战争,从1931年到1945年整整15年时间。当时,中国有四亿五千万人口。由于战火、战祸,有一亿人逃亡、逃荒、逃命、逃生、逃奔他乡。当时,分成“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在侵华日军的占领区,也叫敌占区。那里的我同胞也有一亿人。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一书,深刻地描写了北平在侵华日军占领时代的人间惨剧,和当亡国奴同胞们的悲欢离合。
当然,也有无数人拿起枪杆子,走上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我们采访的92岁的抗战老兵朱丰元老人就是一位。他1939年,自觉自愿参加天台抗战志愿兵团,走向抗战前线。
根据网上搜索资料,92岁的抗战老兵朱丰元只是血雨腥风抗日战争的幸存者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包括汪伪军、伪满军、伪蒙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革命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革命军陆军死亡、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乎全灭。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26名日本将官阵亡于与国军会战中。
除了国民政府军事力量外,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规军事力量还损失了584267人。其中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的损失,但不包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共武装力量的损失。具体损失构成如下:
  阵亡160603人
  失踪87208人
  被俘45989人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5b67a0100jk1o.html) - 抗战博物馆不要﹑内战博物馆不收的老兵_方军_新浪博客
  负伤290467人
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在25年前,也就是抗战胜利40年时,海峡两岸还在争论:“下山摘桃”和“游而不击”的论点。现在,大陆一方的“新闻导向”是坚持“中流砥柱”的学说。台湾方面可能也坚持自己的理论和学说。
中国有句谚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其实,最为高兴的还是日本右翼。他们一直在妄图抹杀侵华日军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现在,你们还都互相指责:
“——你没打!——你才没打呢!”
“好,那么。我们侵华日军也没干什么坏事,我们尽推行大东亚共荣圈啦!”
可怜,就可怜这些亲历抗日战争的国民党抗战将士了。
比方:朱丰元老人,解放初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红旗飘飘》丛书,和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星火燎原》丛书中,不可能有他们这些“国民党残渣余孽”。抗战胜利65年了,现在已经是2010年了,可还是没有文件,说:
“因为国民党抗战将士为抗战流血牺牲,所以,颁发他们‘抗战胜利证章’。”
同时,由国家电视台、报社、出版社、历史研究室、国家博物馆出面,征集他们的口述史、搜集他们的英雄事迹。当然,这些,是:根本、压根、绝对、非常、必须,不可能的!
可是,时间不等人。抗战的鸿篇巨著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就要随着战争亲历者的离去,而永久地合上最后一页了。以浙江天台大山里的朱丰元老人为例,他1919年生人,按照天台的习惯,他虚岁92岁了。也许再过几年,他将不能完整地回忆抗日战争中的经历。
我们去采访朱丰元很不顺利。小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山区道路一片湿滑。由于一辆拖拉机坏在路中央了,我们不得不调头绕远50公里山路,再从另外的方向到朱丰元老人的家。
朱丰元老人的家状况不错。这可能和他的儿子在浙江天台县当电信局长有关系。
朱丰元老人在采访期间,非让我们大家喝他们家自己酿造的蜂蜜。其朴实无华的真情让人感动。
92岁的朱丰元没有纪念抗战胜利的证章,没有丝毫参加抗战的抚恤金。
如果,我这个中国作家协会的作家算是“媒体”的话,我应该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采访他的“媒体”了。我坚持认为92岁,亲历抗日战争的国民党抗战老兵朱丰元是国家英雄。所以,我们才千里迢迢去拜望这些无人问津的抗战将士们。
我幻想着,我们的《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一书出版的话,我能和林华强、周则江一起再去拜望他老人家;同时,把关于描写他抗战事迹的书,送给他。他能把图书,展示给他的孙子。同时,告诉他们:“你们的爷爷,在国难当头,曾经挺身而出了!”
——这,也许是最令人欣慰的结果了吧?
——我们能做的,也仅仅是这么一点点事情。
林华强多次采访朱丰元,他的记录如下:
朱丰元生日:农历八月十五
身份证号:332625191910086011
朱丰元住址:坦头镇欢岙百丘村   
抗战老兵朱丰元自述:
    1939年我参加天台抗战志愿兵团,当时我们欢岙除了我,还有其它几位,我们先在天台城里集中,后来就直接去了黄岩,在泽国接受了3个月的新兵集训。我当时在炮兵连训练,生活还真是十分的艰苦,每天的伙食都是限量的,时常吃不饱。3个月之后,我就被编入国民党313师,开赴青田。在之后的无数次战斗中,真的可以用出生入死,九死一生来形容,虽然身上多处受伤,但我还是坚强的挺过来了。其中,有两次战役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在东阳的一次战斗,我的班长是陈文林(音),当时的指挥官是三十二集团军的李默庵,我与部队的战友们守着一座山头,日本人的炮火很猛,我的任务是为轻机枪装子弹,在战场上轻机枪手的位置是最危险的,敌人的炮火都会集中在这一点上。在我的周围,许多战友都被炮弹炸得血肉横飞,突然,日军的一发炮弹击中了机枪手,我就眼睁睁的看着我的战友被炸得面目全非,飞过来的岩石也击中了我的头部,头中开了裂口,我被冲到了远处的沟中,四只牙齿当场就被敲落了。
    另外一次让我不能忘记的是在温州里村的那场战斗,当时我在国民党88军,军长为顾祝同。那场战斗,我们只有700多人,而日军有几千人,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从那天中午12点开始,一直打到第二天上午5点左右,双方都有大量人员伤亡。到最后我们的部队只有几十名不到的战士了。当时我已被炮弹打昏,醒来时,只感到四周都是战士的尸体,并看到日本人还用刺刀刺已死去的战士,他们大概怕还有活的人,幸好我的身上还压着几位战士的尸体。到后来,我被后勤的部队救起,这才发现左脚已中了弹,右脚与腰部都被弹片擦伤,这次真的是从死人堆里爬了回来。
    后来,我在部队的卫生处治疗,住了3个月后,身体基体康复,只是走路还有点跛。此时的我已无法再上抗日的战场,尽管对于日本军队我有着满腔的愤怒,尽管我还想着为中华民族的抗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已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带着满身的伤疤,回到阔别了5年的家乡,那是1944年,我26岁。
    在战斗中我的腰和双腿都曾受伤,现在还有弹片留在体内。现在我有高血压,体内还没取出的弹片经常作痛。
2010-6-1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3:33:26 | 只看该作者
亲历南京受降日军仪式的远征军少校袁翔彬(2010-06-11 13:18:34) 转载
标签: 历史南京受降新六军少校袁翔彬中国文化分类:国民党抗战将士


范许洋、林华强和袁翔彬在袁家老宅正厢房前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使用的美军75mm大炮

林华强采访袁翔彬

援助中国抗战的美军军官

书法家林嶠先生给袁翔彬老兵写的墨宝

即将开赴前线与日军作战的中国军队

我和袁翔彬先生在他家老宅的大门口
在南京受降日军仪式上小林浅三郎向何应钦递交投降书

一,90岁远征军少校袁翔彬被遗忘是理所当然的

我到天台第一天,林华强先生、范许洋先生领我去采访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翔彬老人。我一直在思考“袁翔彬”这个人物。我后来总结这个人物,他应该是: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不屈不挠、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代表性人物。”
另外,90岁的中国远征军少校袁翔彬先生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亿万民众前赴后继、英勇牺牲,全身心投入抗日战争的象征。”
——这个人物太出色了,只能用万千中国抗战将士的“象征”来形容。
我们采访他两个小时,我记录6页纸。如果让我概况一下他的情况的话,我这样描绘:
一,大地主的儿子。自己自觉自愿走向抗日战争最前线。
二,作为少校军官,扬眉吐气,亲历南京受降侵华日军仪式。
三,主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自觉自愿不打内战。
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青海监狱被关押到1989年。
五,“我没和共产党打过”为由,拒绝在黄埔军校同学会补助栏上签字。至今,没有每月541元补助款。其实,袁翔彬家贫困到“生存线”以下状态。
六,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翔彬亲历了中国社会巨大的变革,目睹了中国社会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期间,中国社会在战争的轰鸣频率之中,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进化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国家。其中,要数日本国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最为深重!为此,袁翔彬家从一个家产万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演变成了手无寸铁、身无分文的赤贫人物。袁翔彬的个人经历,应该是“沧海桑田”、“天翻地覆”社会动荡的缩影。
七,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一本浩瀚的战争历史巨著,那么,浙江天台县这些亲历抗日战争老兵的自然消亡将是这本浩瀚巨著的最后篇章。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伴随着战争,走到今天的。抗战的胜利,不是一个党派的胜利,一部分军队的胜利,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国家博物馆、南京第二档案馆、军事博物馆、台湾电视台、台北博物馆、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浙江档案馆、云南电视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派人前往浙江天台采访最后的抗战老兵。
但是,笔者推论:绝对不会、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国家团体会派遣一个摄制组、采访队、研究组去采访浙江天台最后的抗战老兵。浙江天台抗战老兵虽然还苟延残喘地活着,却已经被彻彻底底地遗忘了。原因很简单,战争历史是一面镜子;战争历史也是一部教科书:
“正因为中国人不尊重中国人,所以,日本人敢以1/400的人数比例,占领中国大好河山15年!我们中国阵亡380万军人!我们同胞死伤3500万人!”
笔者去采访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翔彬时,浙江天台的林华强等人已经多次采访袁翔彬了。林华强还做了详细的记录。笔者只是补充一些内容。

袁翔彬,1921年7月6日生人。农历是6月19日。
袁翔彬的父亲是大地主。这个地主有多大?笔者目睹了,袁翔彬家仅存的一片房产:就有延绵天台县城里的200多间房子。当地人告诉我一个故事,说:“抗日战争前夕,浙江天台县要盖一个图书馆,找到袁翔彬家。袁翔彬父亲当时同意拆一片房子,建设图书馆。据说,现在的图书馆还是袁翔彬家的原址。”另外,在袁翔彬家的二楼,我采访袁翔彬的时候,他手指不远的小学校,说:“那是拆我家几十间房产的基础上,建设的小学校。”我能看到小学校现代化的建筑和宽大的操场。
我采访袁翔彬时,他家的一片房是1900年建筑的。一百多年过去了,一派陈旧。
我和林华强就在他家的小楼上采访了他。他娓娓道来:“这间房子,为什么留给我?是因为抗日战争胜利,我和一个同乡在上海学习裁缝。全国解放了,这个同乡当了农会主席。我家200多间房子全被分了,这个农会主席说,给袁翔彬留一间吧,他打过日本。就是这样的理由,才有这间房子。”
刚解放不久,逮捕国民党残渣余孽袁翔彬之前,他把女儿送人了。至今,杳无音信。
现在,袁翔彬的儿子在乡里种菜,全家就依靠种菜微薄的收入生存着。举步维艰。

说到袁翔彬的祖父,袁翔彬来了热情。他说,他家是清朝末年从河南搬过来。他的祖父在上海还开了书院。他的祖父在1905年就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
袁翔彬说,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其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中国同盟会与孙中山设想的一个中华民国的政府组织一致:在总理下设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这实际上是三权分立的原则。
袁翔彬说,祖父参加的中国同盟会曾试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都没有成功。所以,清政府四处追杀同盟会的成员。为了躲避,祖父把上海的书院变卖了,全家搬到浙江天台以防备不测。
袁翔彬说,有人认为,1911年武昌起义中虽然有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参加,但中国同盟会并未起领导作用。军阀割据,不是同盟会能左右的。
袁翔彬认为,其祖父投身孙中山的同盟会十几年,是前赴后继中国革命的一部分。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袁翔彬分析:而中国抗日战争的初期阶段,中国的国情依旧是军阀割据。所以,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袁翔彬说: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抗战结束了,中国才初露统一端倪。
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翔彬强调:“抗战,是中国社会脱离封建社会,迈入近代社会的一次社会动荡、社会重组、社会革命、社会变迁和社会进步。”
笔者一边采访眼前贫困得一无所有的袁翔彬老人,一边想,英国人有一句至理名言:“一个富人可能在一个早晨就能诞生。但是,一个贵族的气质,却要三代人才能培养成。”而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翔彬也是如此,他虽然穷的“叮当作响”但是,并不妨碍他深受参加孙中山同盟会其祖父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在世界四大军事名校黄埔军校所受的根深蒂固的教育。
90岁的袁翔彬是十分有思想,有见地,有主见的人物。
袁翔彬坚持不在“黄埔军校”登记表上签字,是因为,他坚持:“我抗日战争胜利就回家了,我没有和共产党打一枪。我为什么承认我有过罪行?”他不签字,就没有每月的541元黄埔军校老军官的补助。可是,他确实,太贫困了。
看着眼前的袁翔彬,我不由得想起中国的至理名言: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富以辱,不如死以荣。”
二,1945年9月9日受降日军仪式有两次
袁翔彬给我们讲了很多故事,我摘几个,以飨各位尊敬的读者。
袁翔彬回忆:我分配到廖耀湘新六军军部。其实,新六军连一个师的兵力也没有。当时,我整天和廖耀湘军长,李涛参谋长在一起。
远征军作战胜利以后,部队回到云南曲靖。当时,把妓女都集中在一个院子里。美国兵也去。袁翔彬笑着说:“中国还真有这样的军队。太艰苦了。远征军军人经过两次赴缅作战,多数军人都牺牲了。太惨烈了……。”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5b67a0100jivq.html) - 亲历南京受降日军仪式的远征军少校袁翔彬_方军_新浪博客
我作为记录者,似乎不应该记录上面自然段的内容。似乎是在给中国军队、中国士兵抹黑。但是,笔者以为:“中国人应该爱中国人。中国人应该理解中国人。中国人应该首先爱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
比方:皇帝,他“三宫六院、72嫔妃”——82个老婆!可不少中国民众就认为:“他是皇帝,所以应该有82个老婆!”
比方:贪官污吏就应该七姨太、八姨太。士兵“触及”一下,就应该被枪毙。
比方:不发民工工资、民工的性压抑,从来没有一个学者研究过。农民工自杀,好多人认为“因为他是农民工。所以……”
比方:煤矿瓦斯爆炸,农民工死亡几十。有人认为:“因为他们是农民工。”
比方:从放牛娃蜕变到“五毒”县长的浙江省天台县原县长梁俊,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被判13年。好多人默认:“因为,他是县长!所以……”
比方:北京的“天上人间”,在最严厉的专政机关眼皮子底下生存数年。贪官污吏去嫖娼,挥金如土。很多人认为:“天下,就是贪官污吏们的。所以许州官放火,不能百姓点灯。”
比方:中国共产党原天台县委书记周学锋受贿、挪用公款400万,获刑16年。可是,他和普天之下的贪官污吏一样,在腐败的初级、中级阶段,是受到保护的!因为他是书记!
比方:浙江天台这些曾经在抗日战争中流血牺牲的抗战军人无人理会,好多人会认为:“他们曾经是国民党残渣余孽。所以……”
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翔彬还讲了一个故事,可以填补历史的空白。
1945年9月9日,在南京受降侵华日军仪式,实际上是进行了两次。
袁翔彬回忆,在南京的两次受降日军仪式,他都参加了。
第一次,是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受降典礼。当时的南京城一派欢腾景象。
    袁翔彬的部队是从云南乘坐美军运输机先到湖南的芷江,监督来洽降的日军。然后,再乘坐美军的运输机空降南京。当时,他的部队全部美式装备,军姿威武,百姓欢呼。
当时,我们新六军是第一批开进南京城的。我们乘坐的是投降日军的卡车!
南京的老百姓都在马路两边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往我们的军车上扔香烟!鲜花!
作为少校军官,袁翔彬按照上级指示,把他的部队部署在中央军校礼堂的门口。
  兴高采烈地重温胜利时光的远征军少校袁翔彬回忆:
8点52分,何应钦率海军总司令陈绍宽、第三战区长官顾祝同、中国陆军总参谋长萧毅肃、空军司令张廷孟入场。
  8点58分,由军训部次长王俊引导日本投降代表、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及小林浅三郎等7人入场。他们在投降席后排成横队,由冈村宁次领头脱帽肃立,向受降席鞠躬。冈村宁次解下所带佩刀,交由小林浅三郎双手捧呈何应钦,以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此时正是上午9时。
  9时15分,何应钦命冈村等人退席,历时15分钟的中国战区120余万日军的投降签字仪式,到此全部完成。
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翔彬回忆,第二次受降日军仪式是:1945年9月9日下午三点。地点是南京市新街口的十字路口。第二次受降日军仪式是面对南京千千万万、万万千千民众的!中国受降军官是何应钦上将。侵华日军投降代表是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在搭建的大台子上,长时间向中国民众鞠躬认罪。
中国的老百姓都海啸山呼:“——中华民族万岁!——打倒日本!”
第二次受降日军仪式刚刚完,接下来,是受降仪式主席台上的何应钦检阅中国军队。新六军袁翔彬少校遵照长官的命令,指挥他的营以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主席台,接受南京民众的欢呼。用远征军少校袁翔彬的话叫:“中国军队大游行!”
90岁的袁翔彬两眼放光地说:“自豪哇!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无数人牺牲了呀!”
90岁的远征军少校袁翔彬回忆:
不久,是侵华日军的撤退。日本人走不了,老百姓围着打,往他们身上扔东西。
袁翔彬回忆,接到命令,日本军人被控制起来。他们身上所有的物品要放下。
日本人打出横幅标语:“向中华人民借路,送难民回家!”
90岁远征军少校袁翔彬说:“日本人打出这样的横幅标语,日本人很是聪明。”
袁翔彬还说:“日本人集体性很强,命令下来,马上放下枪。集体回家。”
抗战胜利以后,袁翔彬随新六军到了上海接收侵华日军海军司令部。
内战爆发前,廖耀湘将军请袁翔彬和上海煤气大王的三个孩子吃饭。其实,这三位都是袁翔彬的战友,都是自觉自愿投身抗战!都是黄埔军校毕业,都是校官军衔,还都参加了远征军第二次赴缅作战。这三位的名字叫:谢伯年,谢椿年,谢永年。
不久,廖耀湘担任沈阳东北军司令。他们四人要求退役,廖耀湘批准。
三,林华强先生采访袁翔彬记录
下面,是林华强先生笔下记录的袁祥彬资料,转载如下:
袁翔彬身份证332625210723001
地址:浙江省天台县赤城街道新华巷6号
袁翔彬老人自述:   
我天台中学初中毕业后,一直在育青中学读高中。全国抗战爆发后,天台也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我在辛亥革命志士陈钟祺(我的舅公,即奶奶的兄弟)的家里,看到了《东南日报》上刊载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招新生的广告和陈老当年同科秀才、保定军校二期毕业生、时任五省招生办主任应西少将要求协助招生的信函。我当即要求参加应试,后来闻讯一起去的有20多位青年,这年我17岁。
我们先是乘汽车到金华,然后转火车至江西上饶,在敌机骚扰高炮射击声中完成了考试。之后,我们随着苏浙闽皖赣2000多人的队伍,开始了为期数月的长途跋涉。行军队伍避开敌我交火的南昌,取道临川、新余、分宜、萍乡、醴陵,绕道至长沙,接着乘火车到广西桂林,再辗转贵州贵阳、重庆,最后到达成都。由于日军到处狂轰烂炸,一路上艰苦备尝,苦不堪言。
由于我当时年纪太轻,在军校复试后被分到学生队学习,后编入第17期第二大队。当时在成都的就2 个大队,一大队设在草堂寺,我们二大队设在青羊宫,二大队队长叫张建冲(东北人,黄埔14期)。军校毕业后,我被分到重庆防空司令部(住朝天门),长官是美国留学回来的临海人,名字记不清了。时流传“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有志青年参加中国远征军,有好多大专院校毕业或未毕业的学生响应参加,那时我也积极报名并参加了中国远征军。
我们从成都乘飞机经喜马拉雅山到印度丁江机场,每架飞机只能坐30来个人。到印度后,我被编入中国远征军新6军军部情报队,担任区队长,军衔少校,军长廖耀湘。我们情报队的任务是作战时负责侦察敌情,整训时保护军部驻军的安全。在印度作战有雨季和晴季之分,雨季时天天下雨,到处是水,还有虫子猛兽,不适宜打仗;晴季才是打仗的好时机,此时溪滩基本没水,就成了我们穿越丛林的路道,许多给养车都是沿着溪滩前进的,不过大都的给养运输,是通过美国工兵造的枕木公路运输,几十公里的路全是枕木铺成。那时部队给养实行尉兵给养制,即尉官和普通士兵的伙食一样,每天吃的是罐装的牛、羊、猪等罐头肉,蔬菜也全是罐装的干菜、白菜干、土豆干、干豆等。要想吃新鲜蔬菜,必须拿半成新的衣服、鞋子或米跟当地的野人(未开化的人,我们叫其为山头人,他们都居住在山头上)交换。说了你们可能不相信,我们都是住在树上的,每个人身上都涂满防蚊药,每个人除了一个背包外,还有一把独特的开路刀,枪是美式冲锋枪、卡宾枪或者步枪,我当时携带的是卡宾枪。特别要提一下的是每人一件的雨衣,既可以避雨,夜里宿营时可以当帐篷,还可以吊在树上当吊床睡觉。那时前边有日本鬼子,身边有毒虫猛兽,有一种吸血的蝗虫特别多,在水里追人吸血,蚊子是成群成群的,野兽就更多了。如果尸体当天没能抢回来,第二天就别想见尸首了,我们战友间都互相留了遗言,如果谁能活着回去,就是骨头也要帮忙带几根回祖国去。
我在印度2 年多时间,经常进行军事训练,主要训练森林战术。44年春天左右,我们部队从印度开始反攻,先后打下克马隐(谐音)、孟拱等地方,再打到密支那(敌军总指挥部),我们几乎把密支那炸平,日本人退走。那时重庆告急,我们被紧急召回,从印度丁江空运到云南沾益军用机场,之后再空运到湖南芷江机场,到芷江后,我们一个营奉命接防当地一个团的驻地,该团长起先不肯交出驻地,当他看到我们将装备开进去时,都傻眼了,才将驻地交接给我们。
日本人投降后,我们又空运到南京去接收南京,在南京新街口地方,举行了日本人投降签字仪式,我们部队负责警戒。在南京几个月后,部队调到上海港湾接防日本海军司令部,又几个月后,接到上级命令,说是部队要调往沈阳,那时廖耀湘被任命为沈阳集团军司令。几个战友一起商议,都认为日本人投降了,没必要再打下去。经历过那么多苦难,我也不愿再打仗了,于是就请假回家。
回家后,曾在家学过裁缝,开过裁缝店,因生意不好到上海谋生。解放后,我被套上了历史反革命的罪名,家里房产被分光,那时几乎一年一个运动,吃尽苦头。1958年我被送到青海湖农场进行劳动改造,直到89年才回到天台。
老人有一子一女,由于历史原因,两个子女不能读书,不能安排工作,现在仍靠种菜谋生。老人至今一分补助也没有。老人当时在上海告别的几个黄埔同学,现在还记得名字有:谢伯年、谢春年(谐音)……。
2010-6-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7 18:25 , Processed in 1.0871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