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大人千古!!!阿弥陀佛…… 《坦然(忆观中太公)》 戊子小雪次日,吾再访观中先生,刚进门,看到电视正在放着梅派京剧,太公正在用放大镜看报纸,看来太公精神与身体依然康健,令人心慰。老人告诉我说订了参考消息,用的是十倍的放大镜。与太公闲聊了些村里、他外孙女春阳、女婿则圆公等家事后。老人思路清晰,续请教了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八字、命 我说:“太公,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八字、命之类,您怎么看?”太公略顿了一下说:“这个我觉得是不科学的,不可信。为什么这么说,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老太婆把我的生辰八字给先生批,那先生说我只能吃到五十岁。他们这些东西算多了,总有个冲着,这样就让人将信将疑了。”我笑呵呵:“你现在不是过百岁了嘛……”还有一件事,太公继续说道:“我老太婆过世后,准备土葬,也没选什么日子,就是说了在清明前后,哪天天气好,东方出日头,那就是那天了。”老人笑着说,好象到现在都还可以的嘛。 关于人生 苦乐参半,没有一帆风顺,总会磕磕碰碰。 关于孝顺 古书说:“尧有大孝,孝自己的父母只是小孝,孝及人之父母方为大孝。”与父母出现观念分歧是,要多沟通,这沟通不是竞争性质的,尊重父母前提下,努力用自己的观点缓慢地说服父母。他爸48岁就过世了,母亲75岁,那时候他正受难,没办法好好照顾她,说到这里,我隐约觉察出老人的一丝遗憾。他父亲对他很严格,他在18、19岁时,几本厚厚的历史书,他每天读背几页,坚持下来,把这些书都读背了。 关于磨难 太公从50岁那年后,一直受难26年,到76年平反,这段时间是最苦难的时候,没东西吃,生活要做,生产队没人去修桐柏电站、雷峰做路,就派他去。他都应过来了。记得徐有积先生说过,他很惭愧没有观中太公心态好,为什么这么说。他举了个例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家让观中太公扫大街,观中太公照旧扫,而且心态是大家装苦他,他自己不能再装苦自己了。有了这种心态,难怪这26年能挨过来。想想潘天寿等老一辈人,反思观中太公,真是了得。当然,他笑着说也有偷懒的时候,上面来检查了,积极些,走了,就歇一歇,但生活做的也是能过得去。老人说到后来专署发给他人民教师光荣称号,这个称号要求教龄在三十年以上,他们把他受难的26年都算进去了,看得出,老人还是挺欢喜的。 关于宗教 一切宗教都有它可取与迷信的成份在内。佛教,它有好的地方,比如说救苦救难,普渡众生,这些宗旨都是好的。道教,讲无欲、无为,我觉得它这么讲是懒汉,不可取,如果这样,社会就不会进步了。基督教,吃饭前都要这样,手划着十字,说感谢上帝,有感恩的心。但说上帝创造一切,他说觉得当改两个字,哪两个字呢?应该说是劳动创造一切。这些宗教都有优缺点,优点吸收过来,缺点嘛,如果能力强,就把改进一下。这个有点难的,老人笑着说。 关于学习 太公喜欢读书,年青时,买了不少书,他举例梁启超的话,读书是相当有趣的。老人以前学的是《大学》、《中庸》、《论语》,跟现在教材观念不一样了。他曾在黄务洋教书,每月三十元。教的是古书,但那时仅仅是为了识字,没有真正读进去。我谈到容易误入书本中迷局,老人说道学习要多思考,比如说学而进习之。学什么?怎样学?学来做什么用?老人强调字无百日功,不可一日曝,十日寒。写上一百日,字肯定会有很大进步。现在老人很少看书了,就是在看电视时,遇到哪个朝代的事,到中国通史上查一查。其它时间就是看报纸,看看电视,我说这样挺好,还在不断接收新信息。他笑着说:“都是消遣了。” 关于养生 首先,先天是基础,父母给你的身体各个部分要好。许多人先天就有问题。其次,人的头脑要好,想得开,特别是受难时,还更要笑得起来,如果想不开,百样毛病就会跟着来了。我竖起大拇指说好!老人继续说道:“我现在已经觉得很满足了,吃、住都很幸福了,我很知足了。”想想可明大和尚说现在的人有三福:“口福,吃得饱,穿得暖;眼福,有电视看,有好东西看;现在路好了,出行也方便了,不象以前黄泥路,灰尘满天飞。”现代人总有那么多欲望,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问及是否锻炼身体,老人笑着说,我现在就是不动了,活这么久,够了。听保姆说,老人现在就是中意吃粥。 时已近午,我临行告别,拱手相欢三次于他,老人很有礼貌,他叫我在这里吃午饭好了,我说下次吧,等我把照片洗出来,一定再来拜访您。老人还从藤椅上准备起身送送我,我连忙说道:“您坐,您坐……”老人目送我出门,我再拱手,他挥了挥手说:“下次再来玩。” 2008-11-23小强一回家就速记于石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