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24|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山那村】八角亭:琴韵悠然书声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4 09:3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1-11-15 15:18 编辑

    琴塘是让人听着就能陶醉的塘名。塘中筑一小亭,临水读书,那番诗情画意,也只有八角亭才能拥有。
    宋绍兴年间的秋日,天台县平桥文溪之畔,芦花盛开,一阵清风吹过,溪岸花絮飞舞。几朵白色的芦花飘落在了岸边一位年轻人的肩上,花絮落肩,一颗飘荡的心似乎有了归宿。放眼远眺,西北边有一口池塘,塘中芦苇间,野鸭嬉水,一派天然的情趣。风吹芦苇的沙沙声,白鹭清脆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是那样的祥和。这是归隐的佳处,更是流浪者心中的家园。长方的池塘形如琵琶,这把琵琶琴弹奏的是天簌之声,这丝清纯的琴韵,让这位年轻人陶醉其中,他情不自禁地说出了琴塘的名字。于是,他在塘的北岸筑起了几间瓦房,他想一年四季都能聆听到琴塘的自然之声。
    这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就是张师文。因为有了这次与琴塘的邂逅,也就有了后来八角亭村张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张师文(1122年——1197年),字士正,号端斋,行亿九,系出河南洛阳。南宋是一个多事的朝代,金人猖獗之时,宋高宗南逃,定都临安,随其一起,有大批的名门望族与士大夫都逃至江南。张师文与兄弟张修文和张性文与其父亲一起,跟随在这批逃亡的队伍中,之后,他们流寓于吴山堂兄敏文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在这种逆境之中,士大夫们首先想到的是寄情山水,在游历青山绿水之中,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安抚浮躁的心情。张师文也自然地选择了这条路,只是他比其它文人走得更加彻底,他陶醉于江南的山水,让他停下脚步,决定安下家园的是秋日与琴塘的那次相遇。他真是舍不得离开这口琴塘。
    夜晚,清澈的月光撒落在琴塘的水面上,这番安谧的景色,让张师文心旷神怡。漫步塘岸的他,心中存有一种愿望,筑一小亭,与友人吟风咏月,那是何等的风雅。若让孩子们来此,读书识字,则可以教化下一代,开馆讲学的计划就在月色中形成了。
    然而,张师文必竟是内心充满诗意的文人,他没有将学堂建在自己住宅的前后,也没有将它建在塘岸,而是在琴塘的水中,建起了一座小巧玲珑的亭子,亭四面临水,架一座木桥通向小亭。这一别出心裁的创意,让琴塘平添了几份内涵,亭为八角的飞檐,伸向天空,充满活力,倒印在水中,更显灵动,此亭称为八角亭,私塾就开设在亭中。
    平日,张师文在亭中与友人们呤诗操琴,那是归隐文人的生活方式。夜深人静时,读几章经典的诗文,也能修身养性。当八角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时,琴塘上回荡着的是一曲读书明志的旋律,孩子们在亭中读着《千字文》,学写毛笔字,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能独占鳌头。作为私塾的八角亭,虽然有点小,但它是几代人接受教育的学堂,这方土地的教化就始于它。正因为有了这座八角亭,才有了知书达礼的乡民和纯朴敦厚的民风。
    亭中的壁上曾挂有一幅对联:“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张师文所选定的联子,他力图传播的是儒家思想,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精神写照。这八个字是做人的道理,也是一个和睦家族所需的家风。那些在八角亭读书的孩子们,也一定是以这八个字来完善自己的人生理念。字是八个,这恰好吻合了亭子的八个角。八角亭成为了一个时代崇文重教的象征。
    宋庆元元年(1197年)腊月,国学进士丁初对于八角亭的游访只是众多游访中的一次,但这次却注定了它的不平常。丁初为天台螺溪村人,在亭中,他意犹未尽,从塘中汲取一杯水,磨好墨,铺开纸,一气呵成,写下了《八角亭记》,文章写得洋洋洒洒。后来,文被收入《天台八角亭张氏宗谱》,流传至今。借助于丁初的视角,我们有幸能领略到八角亭当年的风貌:“见琴塘澄碧如镜,斯亭翼然,印在水中,八角玲珑,远吞山光,近浮波面,瞻眺怡情。”
    眼前虽是冬日,围炉会友,也是暖意融融。凭栏望塘,丁初想象着一年四季中琴塘的不同风姿。眼前的冬景是“飞雪如絮,冰花可鉴”,而心中的春色却是“春光妍媚,绿水印天,鱼喷桃花之浪,莺穿柳线之梭。”至于炎夏,他想到了塘中的荷花“夏日迎凉,芰荷出水。”秋日则是:“芦苇夹岸,霜雁叫寒,桂殿香飘。”幸亏丁初当年的这番情愫,八百多年后,我们还能轻松地还原八角亭昔日的风采。

    作为私塾的八角亭名声渐渐地大起来,来求学的人也多起来了,小小的亭子已容纳不下越来越多的学子了。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族人张朗轩想到另建书院的计划,张朗轩也是读书人出身,他能感受到当年张师文创建八角亭私塾的意义,他更加体会到将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的迫在眉睫,于是,由他发起捐重金创建书院。院址就选在八角亭东边的一个山坡上,因在文溪旁,书院就命名为文溪书院。初建的书院院舍多达百多间,可见当时的文溪书院已是极具规模,它也是天台境内创建最早的书院之一。到了宣统二年(1910年)改为文溪两等小学堂,民国四年(1915年)又改名为文溪学校,校名是一改再改,文风则是一脉相承。院址就在现在的平桥中学内,只不过当时的建筑现已全部拆除,难觅当年的踪迹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八角亭的张氏家族也是枝繁叶茂,一个村庄也就形成了,人们就称它为八角亭村。更多的房子建在了琴塘的北岸,八角亭的地理位置虽然不在村庄的中心,但是它拥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村民们心中的灵魂。家族聚居之处,必建祠堂,张氏宗祠就建在琴塘的北岸,面对着琴塘,族民们将村中最好的位置留给了祠堂。张氏宗祠气势宏伟,门楼为三开间的双檐建筑,进得大门,对面就是百忍堂,左右两侧建有厢房,这也是祠堂通常的格局。
    百忍堂的匾额曾悬挂于张氏宗祠,百忍堂的堂名源自张公艺,生活于唐代的张公艺,九世同居,却能和睦相处,处事的秘诀全在一个忍字。忍从心从刀,意为刀架于心,而不动声色。张公艺有一首《百忍歌》收录于《天台八角亭张氏宗谱》,其中有这样几句令人回味无穷:“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身,忍得勤苦可余积。”一个忍字,恰好是张氏传世家风。张氏宗祠于1979年拆除了,现在我们只能从宗祠的老照片中,去感受张氏宗祠昔日的风采,回味百忍堂堂名的深远意义了。村中原还有两座张氏小祠堂,现仅存一座。
    到了民国初年,风吹雨蚀的八角亭因年久失修,而完全倒塌,琴塘之中只留一个空荡荡的地基,地基也成为了村民的菜园地。没有了八角亭的琴塘显得一丝的孤寂,失去八角亭的村庄似乎丢掉了灵魂,于是,村民们想到了重建八角亭。1945年的春日,村里的几位头脑人物聚在祠堂中,商议着重建的具体事宜,领头人物为当时十一保副保长张平,这位原浙江省保安处的医生,现在在家乡担当着重建八角亭的重任。

    集到足够的资金之后,请来了东阳的木工老师。东阳老师听说要建八角的木亭时,脸上露出了难色,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造过八角的木亭。于是,只能修改方案,设计为四角的木亭,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将亭子的层高设计为三层。亭还是建在原来的地方,建成后的亭子为三檐四角的木亭,架一石板桥通往琴塘中的亭子,三层的亭子层层缩进,气宇轩昂而不失灵巧。亭子的一楼四周建有木栏,并有木楼梯通往二楼,二楼四面开窗,凭窗可领略琴塘的风景。三楼其实只是一个**了,面积小,层高也低。

    新建的亭子,尽管只有四角,村民们还是称其为八角亭,八角亭的名字已根深蒂固。新建的亭子已不再作为学堂了,而是村民们平日休闲的场所。我们现在看到的八角亭,就是民国年间重建的那一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曾作为平桥区文化站办公室和夜校的教室。近年,人们拆了一楼的木栏,改为砖墙,以便扩大空间。现在的八角亭成为了村老人活动中心,回味逝去的岁月,叙说村中的陈年旧事,八角亭的确是最合适的地方了。
    八角亭村基本上还保存原有的格局,长街和石街是最初的几条小巷,这几条南北走向的小巷都通往琴塘。村中现存最早的建筑,村民们称为塘屋,塘屋现已部分改造了。在琴塘的西北角,有一座建于民国的民居显得十分的别致,屋虽只有一进,石质的门楼却十分精致,当年的屋主是武举人张式善。楼建成时,他请村里的秀才张桥秀写下“琴塘别构”四字,刻于门楣的石匾上。村民的生活离不开琴塘,他们所建的屋子的也总要与琴塘有些一丝的关联。
    现在的八角亭村与东边的平桥镇已联在一起,但只要来到琴塘,看到塘中的八角亭,原来的村落突然间又会清晰起来。在时光的深处,依稀有一阵朗朗的书声,回荡在琴塘之上。
                                                            
                                    2011-8-9

民国年间重建的八角亭。

村中的民居。
当年的张氏宗祠就建在琴塘的岸边。(此为老照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45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45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1-11-14 10:13:29 | 只看该作者
闲云兄,这篇写得很有精神,收藏了。
枇杷应为琵琶。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4 10:49:1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亭还在啊,想当年我在平中建实验楼时,就住在那塘边的,天天从那里过
地板
发表于 2011-11-14 10:59:18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名的一个地方
5#
发表于 2011-11-14 12:52:40 | 只看该作者
分明是四角亭,为何要称八角亭?多年的疑问解开了!
6#
发表于 2011-11-14 13:58:29 | 只看该作者
久闻八角亭大名,就是一直没机会去瞻仰下。琴塘当年野趣盎然,今日只成村中一口塘。
7#
发表于 2011-11-14 19:11:09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11-14 23:12:44 | 只看该作者
百忍堂,好像村风不是这样的啊。。。
9#
发表于 2011-11-15 08:32:16 | 只看该作者
金老师好文章,八角亭很早以前去平镇时偶然见到,当时即心中一动,觉得是一处有来历的地方,今天方才晓得。
10#
发表于 2011-11-15 09:06:09 | 只看该作者
很熟悉的名字,看图片保存相对完整的村庄,如今也不多见了。
水塘是一个村寨,一个宗族生活及信仰的核心及命脉,如今农村里水塘大多填埋造房,确实太可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0 01:40 , Processed in 1.1199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