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4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皖南三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0:0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岸头人 于 2011-10-27 10:19 编辑

                                 一
    皖南回来,都已过了半年,再过些时日,那里的枫叶又该红了。
    许久了,都想将未完成的日记记完,有时在随手记着的小本上看到,当时记下的一些片断,或一句话,或几个字,有些随意。细细回想当时记这些文字的原因,有点竟然想不起来了。毕竟时日久了,似乎是那雪白的宣纸上洇开的淡墨,模糊了,遥远了,陌生了。也罢,遥远的随它去吧,陌生的且不去管它,只就这模糊的记忆,伸进今年的春天吧。
    皖南总还是这样牵着我的情思。仿佛,那满眼的油菜花还缀在心头,仿佛还在那铺满石子路的小巷里行走,那高高的走过许多历史时光的马墙头拖着长长的影子,还在我的心里。
云雾
    仙境,这是在小记事本里的四个字,有些歪斜,很不经意。
    齐云山,在清晨的鸟鸣中醒了过来。我迷糊着,还在昨夜的梦里,在天际中飘动还不曾着落。一声清亮的鸟叫在窗外飞过,硬生生的将我从云端中打下,落到坚硬的现实中,那感觉糟透了。不情愿,但,记着昨晚的言语,说早上是要看风景的。从床上挣扎着起来,推开木窗,一股清气涌了进来,清凉如水,引得我打了个响亮的喷嚏。窗外山底下,流动着青白的晨雾,将齐云山托起在半空中。始信昨天旅店老板所言非虚:推开窗户就能看风景。当时,以为他吹牛呢。
    十多年前,曾经在皖南歙县的一个山村,是春天,那雨整天落个不停。在那里住了近一个星期,总是,在雨中,在曲曲弯弯而又多是泥水的山路上,寻找心中的风景。不能如愿。心里也如那几天的路边的石头,开始长出青苔。那晚喝了好多酒,醉了。朋友将我拖到床上睡下。改日,口干而醒。也是这样,推开木窗,一股清凉带着一丝湿气涌了进来,探出头一看,窗下浮动着雪白的雾气,抬头看,远山飘浮在云雾上,一切,如在画中。
    今日,也是一个山村,道教光环中的山村,大概,是带了仙家气息的,这么氤氤氲氲。大概也是只带了那么点仙气,还未成仙,这山,这村,这人,还是连着大地的,雾气中,山下的河流,田野,村郭还隐约的时不时的在云中显露,与山上的一切有着似无又有的联络,毕竟还是在人间啊,还得食人间的烟火。
    天,是亮了。只是,太阳大概是昨晚喝多了,很久了还不起来。那公鸡,在东山岗上,喊了一遍又一遍,他,才不情愿地抬起头,带着宿醉未醒的样子,红着脸,蹒跚着从河的那一头跳了上来。氤氲的晨雾,被太阳的酒气所染,竟也醉了,舞起了红色的长袖,在山间飘动。
    一声清响,好像是磬,轻轻的,又是那样清脆,穿透时空,从青碧的空中传来。村中那个大殿上,升起了一缕袅袅青烟。
    一个清平世界。一切又回到原来的样子,大殿中的念诵声,鼓钹的点染,游人的谈笑,中间有叫卖声。只是,没有下面西递宏村那样喧哗。毕竟是山上,清静得多。但,我等凡人,还要回到世俗生活中去。毕竟,尘根未尽,少了仙家气息。
   走吧,回到红尘中去,那里还有很多的人和事,在等着我们。灯红酒绿的生活,还在吸引着我们。

                               二
    油菜花,黄色。这是留在脑中印象最深的。
    从齐云山下来,迎着太阳,道旁,一律是金灿灿的颜色,起伏着的黄色中,是一处处,白墙黑瓦的皖南民居,这两者结合,是皖南春天的特色。
    皖南几近十次了,每次来,都在寻找,这春天中,最美的结合。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第一次来,去今已经十有三年。那次,是跟着朋友来的,也是第一次带着相机,正儿八经的,出来拍照片。从临安出发,因为起得早,一上车就睡着了。那时去皖南的路,还是砂石路,路也狭,老旧的客车,出临安不久,就开开停停,不时有旅客上下。迷糊中,一个颤动,震开了我沉重的眼皮,一片清亮的黄色映入眼中。头脑,瞬间就兴奋了。从前方挡风玻璃中扫过,前面高耸的山坡上,是起伏着的,不规则的,正盛开着油菜花的地垅,间或有一两丛艳丽的桃花。斜斜的山坡地上,油菜花中,时不时的,有几间白墙黑瓦的民居,细细的小路通着。仿佛,那小路连着的,是一处桃花源式的生活。
后来,我们下车,又挤入一辆,看似就要散架了的三轮摩托。摩托开在满是泥泞的山道上,夹着这小小山道的,是带着雨滴,充满生机的油菜花,车过处,油菜花马上向路中夹过来,一会儿就只剩下满眼的黄色了。山道下,是一支山溪,因为大雨刚过,黄黄的溪水,翻滚着向两边溢过,小路似乎就要渗入溪中了。摩托,作左右的摆动,前后上下的颠簸,有时,甚至感觉就要侧翻了,却终于又摆平了。这种感觉就像在大海的波浪中上穿越,非常刺激,也充满恐惧。我们紧紧抓住,车箱中任何可以抓住的地方,竭力便身体保持稳定,不致互相撞击。
    终于,到了。是一个小山岙。一个非常美丽的山村。
    入住在村头,吴姓人家。是两层小楼,并立四间。在这个,都是白墙黑瓦的,旧式建筑群中,这户人家,可以说出类拔萃的了。楼下,是他自家人住的房子和厨房,还有一间,作杂货铺,来往村民,会在这里捎带一些日常用品回去。楼上三间,是我们十多人住的,两间有铺位,一间地上放着席子,席子上是几床被子,我们中,有几位得在这打地铺。站他家的阳台上,可以看到前面山坡上,满眼满眼的油菜花。雨天不能出去,可以在阳台上,对着前面的山坡,按几下快门过隐。
    那几天,我们就在那满是油菜花的山上,在白墙黑瓦的民居中,爬涉,奔走,寻找着我们心中的皖南。第一次,我感觉到,皖南的美丽,皖南的纯粹,皖南的风情。第一次,真正地体会到,摄影的乐趣,摄影的奇妙。那是一种摄取的快感,收藏的喜悦。
因为,有了这一次的体验,一种难忘的情愫在心头,挥之不去。后来,一次次走皖南,到西递、宏村、雄村、潜口、呈坎、南屏、深渡、龙川、黄山等,在深秋的红叶中探寻秋声,在腊月的风情中品尝农家风味,在夏天渗入清溪,一洗尘俗之酸臭。只是,最难忘,还是这春天的黄色,黄得纯粹而美丽,摇曳而动人。
    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曾看到关于油菜花的专题,说:每年从一月到十一月,从南到北,金黄的油菜花依次铺过来,一直到高原藏地。铺到江南时,正时三月的早春时节,杨柳刚绽开鹅黄的绿,一切都处于大地的苏醒中,显得生机盎然。在皖南,因为有古朴民居的点缀,这黄色,就更显得可爱而多姿了。


    宣纸,宣纸。
    我们这一次的目的,是要考察宣纸的制作及质量。天台山书画院,需要一批好纸。
自蔡伦发明造纸术以来,中国的文明走入了辉煌的记忆。国人赖以骄傲的书法和国画,因为有了宣纸,才得以有了大量的流传。先人们的笔迹,才能在我们的记忆中流转。
宣纸,产于徽州宣城泾县的为上。就如道地的药材,同样的材质,以某个地方的药材最佳。譬如,乌药,为浙江天台的最好,名天台乌药。否则,就说不清,为什么用同样的材料,在另外的地方,就制不出,相同质量的,洁白如雪宜于书画的纸张呢。道地,是什么?《新华词典》中说: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一定的地方,出产一定的东西,桔生江南为桔,生江左则为枳。为水土气候不同的缘故。所以,宣纸之出宣城,应该与当地的出产或水质有关。这是我猜想的。
    宣城泾县,是宣纸之乡,沿着关猫山脉的斜坡上,密密麻麻的,晒满了宣纸的原材料:青檀皮与沙田稻草,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显然,我们进入了宣纸的生产地。
到宣城的泾县时,已是中午。找了一家旅馆住下,稍休息。之前曾联系的曹先生已到旅馆,还领了泾县美术家协会一位副主席同来。
    曹先生是泾县小岭村人,小岭村是泾县曹氏聚居地,有“宣纸传人”之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据曹先生说,宣纸,在小岭村及周边不远的地方,生产的为上。同样的工艺,同样的材料,到了县城生产,这纸就有了黄色的成分,这,可能是水质的缘故。
    曹先生自己有一家生产宣纸的作坊,不大,但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及生产的发展。
作坊,场地不大,一间用于捞纸,一间用于烘干。那天,捞纸已经结束,我们没有看到这道工艺。但,烘干正在进行,热腾腾的工场里,几位师傅,在身后一方形的湿纸堆上,揭出,一张张薄如蟑翼的纸,贴在面前热烫烫的钢板上,用刷子三两下就糊平了,即刻,一张雪白的宣纸就干了。这是烘干法晒纸,是宣纸成形可用的最后一道工序了,后面的剪切和整压,只是为了使宣纸平整,更适宜于书写绘画。
先生介绍,现在什么都贵。纸桨、檀皮、人工等都贵,而且,好的材质还不能保证,让人非常头疼。
    目前,无论青檀皮还是沙田稻草两种原料的供应,均存在问题。就说沙田稻草吧,优质的沙田稻草应为老品种——红壳稻草,但由于产粮量不高,农民,纷纷改种杂交水稻。用杂交水稻作原料的宣纸,不仅仅工艺不好控制,而且影响质量。原材料短缺,导致宣纸收购价格的上涨。2009年,泾县100斤青檀皮收购价格在400500元之间,2010年为600元,今年已经涨到至少700元。2009年,100斤沙田稻草的收购价格是400元,今年涨到500元左右。宣纸价格的上涨,与这些是大有关系的。
当然,关健,还是人才的馈乏。
    唐代以来,宣纸工艺虽然屡次改进,但,仍然难以摆脱手工制作的局限。现在,除了打桨可以交给机器去完成,剩下的工序仍然需要手工。从挑拣原材料到捞纸,用火墙烘烤、人工揭贴的烘干法晒纸,再到逐张目测手捡的检验全部需要人工劳动。就说捞纸吧,捞纸时,需长时间在冷水与热水间交替浸泡,某些工序还有一定的腐蚀性,而且,由于每个人的手法不一样,捞出来的纸厚薄、均匀度都有差别。宣纸的好和差,都在工人的手法中。而晾纸车间内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长期从事这些工作,易患腰肌劳损、关节炎等职业病。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造纸这行,大多都外出打工了。有这项手艺的,因为从业人员少,市场需求大,那工资也月月涨,真有点吃不消。
    说话间,金君富强,看到这些,用各种材质制成的,各种颜色的宣纸,禁不住手痒,已打开,随身而带的毛笔,刷刷刷地画开了。喜得曹先生,咧开着嘴巴,再也没有合拢,晚上喝酒时便也多喝了二两。
    是夜,在泾县的街上,找到宣纸市场,打问宣纸的价格和品质。得知,“红星”宣纸已是700元一刀,比去年底又涨了近300元。这个上涨幅度,一般的书画工作者,如何承受?
                               四
    画家村——查济。
    早听说,黄山脚下有画家村,一直不知其所在。昨晚,喝酒中听说有个古村,叫做查济,村中有数十位画家住着。细问之,知即早有所闻的画家村,甚喜,决定拜访之。
   想,皖南也算走得多了,却不知,这个早就闻名的村落,汗颜。
   查济,去泾县县城约五十公里,是一个,具有明清风格的古村落,位于泾县县城西南的泾县、太平、青阳三县交界处。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古村落,村人多姓查(zha)。我想,这样规模的村落,在皖南也是少有的。果然,到来的村长说,这是,我国现存的最大古村落之一。
   进村,即见小桥流水,古树掩映。沿着曲折的河道前行,有移步换景之感,一座座小桥,潺潺的流水,鳞次栉比的古民居,肃穆的祠堂,耸立的宝塔,飘逸的凉亭,闲散安逸的村民,一种,古朴典雅气息扑面而来。据说,这个村自晋迁来此地,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后来,家族发达了,查氏族人,就开始建立了一系列的家规、家训及家理,以保证家族的繁荣昌盛。事实上也证明其祖先的伟大。现在,这个村落,经几百年风雨沧桑,已不复有往日风采,却也仍见石桥跨河,古建错落。它颓废的沧桑之美,还是让人看见了,中国乡村时代辉煌的历史。
    一个故事,我们,曾经读过李白的一首《赠汪伦》诗,诗中的桃花潭,就在查济村不远,不足二十公里。当年,李白在别了汪伦之后,受查济人查师模(官至中书郎、校书郎)之邀,来到查济的石门碧山游历栖息,一连数日,饮酒高歌,流连而忘返。直到校书郎携茶带酒来款待他,他才如梦方醒,随即挥毫写下“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诗句,为查姓后人传颂,也成了,泾县的骄傲。
    为查济人骄傲的,还有,用在建筑上的木雕、砖雕和石雕。其实,这是,徽州人的骄傲,是徽州人的共同文化遗产。在查济的民居、祠堂、牌坊、桥梁、墓室等建筑上,处处散落着,三雕的身影,或优雅,或雄浑,或繁复,姿态各异,美轮美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生活物件的讲究,建造时的敬业精神,一种对于美的不懈的追逐。
   站在,查济村后的山上,可见查济河两岸,明清古建筑群,绵延数里。这个,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岁月的浸润,使它变得灰白、雅致;四面的群山像巨掌环绕着它,而它就是手掌中的一件修炼千年的珍宝。如果,把它看作是一位恬淡隐忍的老者,那么,他是一位虚怀若谷,不与世俗争锋,只愿独守家园的静修智者。
    只是今日,这位智者,又多了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朋友。这些朋友,在他的旁边,修建了风格不同,造型各异房子,他们称之为工作室。工作室,绝对与自然相溶合,与古老的建筑群浑然一体。走进里面,能觉出,一种来自主人的气息来。那种气息,是如何的俗人都觉着舒适的,我们叫她为文化。
    正好,遇到一个,来自合肥的水彩画家。
    打开他的约两百平米的工作室,里面,有他的许多作品,都写自这个村落。画家健谈,知我们也略识书画,非常高兴,介绍他初识此地的惊讶,熟悉后的惊喜,及在此建工作室后的喜悦。从外表上看,建筑,完全是徽州风格。但这些建筑材料,是他精心在徽州各地采集而来的,集了徽州三雕的精华,看着,叫人流口水。
    如果,有一天,能找到如此这般的环境,建一个这样的工作室,多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50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50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1-10-27 10:54:56 | 只看该作者
读蒋兄的文字,
数年前的早春,
同游皖南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了。
板凳
发表于 2011-10-27 10:56:10 | 只看该作者
皖南看来寄托和暗合了天台文人梦想中的那个江南秀丽与迷蒙的神境,天台文化圈每年这么多人定期拜访朝圣,也真是奇事。

不过话说回来,浙江经济发展农村破坏太快,也难寻如此地方可停留,皖南也许成了仅存的寻梦之处。
地板
发表于 2011-10-27 12:56:33 | 只看该作者
有上佳山水与传统文化,且到今天还保留得如此完好,恐只皖南一地了。现在美院的二三年生放出来写生,还会挑这个地方。
5#
发表于 2011-10-27 13:05:41 | 只看该作者
文美,景美
6#
发表于 2011-10-27 14:19:00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10-27 15:16:41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10-27 17:00:36 | 只看该作者
那边写生的美院学生很多的
9#
发表于 2011-10-28 00:03:47 | 只看该作者
图配文,贼漂亮,就是图片少了点
10#
发表于 2011-10-28 12:43:12 | 只看该作者
完全支持你,大家都会顶你












网站推广软件  信息来源 keruo.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27 10:39 , Processed in 1.0817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