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tiantai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天台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5-12-21 02:18:00 | 只看该作者
偶明天开始一天吃一个自己!
5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1 06:56: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11:03 编辑

  除了“饺饼筒”外,还有一个“吃粽”的传统。正月里,亲戚们轮流作东,一年难得团聚的亲戚借次机会坐到同一个圆台子上“吃粽”,其实“吃粽”本身的意义并不在“吃”,而是作为亲戚互相走动的一种绝佳的形式。“远亲不如近邻”,但“吃粽”的传统作为维系亲戚间感情的重要纽带。无从也无须去考证这种传统始于何时,总之天台人对于“亲戚”的概念要比外地的人要强得多。无论对客人还是亲戚的热情友好是的淳朴民风的具体体现。
  我始终在困惑一个问题,天台人为什么又是如此民风彪悍?
  大家一定记得八十年代的“少林寺”等武侠片在天台拍摄,除了秀丽的风光外,良好的武术基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徐亦北口叼一桌酒席的镜头始终在我的脑海里萦绕。当时天台习武成风,这不是因为有了武侠片才有的,清末是还出了一个武状元陈桂芬。拳击散打在近几十年来也是经久不衰。到九十年代后,居然是一群十几岁的少年手持马刀,光天化日下斗殴。鲜血撒处,少年们的惨叫之余,除了感叹市风日下之外,长期被教化压抑的彪悍的民风在萧条的环境中得以肆意宣泄。溪头和水南,玉湖,还有下(山交)和临溪,宗族村落的械斗,在八九十年代照样上演,为许多乡土文学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许杰老先生的“惨雾”便是杰出的代表。
  彪悍的民风从何而来?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11:13:54编辑过]

53#
发表于 2005-12-21 06:59: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4#
发表于 2005-12-21 17:5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11:03 编辑

tiantaier仁兄可以出一本天台民俗类的书了,用你贯通天台古今的知识,总结出天台人性格,风俗的来源出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1 9:57:50编辑过]

55#
发表于 2005-12-21 21:17: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顶!
5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2 02:1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11:05 编辑

  天台话中有个特有的称谓叫“老本”或“老本师”,也就是民间的武师。我很想知道这有没有什么典故,或许有,但时间久了,也就被大家淡忘了,只能从方言的只字片语中解读出天台自古以来民风强悍的佐证。
  江南的青山绿水,佛宗道源的文化底蕴,何以浇灌出强悍之花?一种强烈的反差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天台人在本地往往表现急躁而强悍,在大庭广众面前往往是吵不了几句便大打出手。但是在外地,天台人碰到天台人,总是客气得不得了,即便是以前有过过节,似乎也可以一笔勾销。这一点与台州其他县市人的行为方式有所区别,其他台州人不像天台人那样,始终是若即若离的状态。这也是天台人的独特之处。
  一种独特的民风和文化,成了一种独特的无形的粘合剂,把远在四面八方的天台人粘合在一起,也正是这种民风和文化,使得在天台生活到成年的天台人拥有了溶入血脉里的那种意识。
  (待续)
57#
发表于 2005-12-22 02:31: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偶喜欢S啦!
58#
发表于 2005-12-22 03:17:00 | 只看该作者
<P>8错</P><P>可谓天学大师!</P>
59#
发表于 2005-12-22 19:0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11:14 编辑

高!实在是高!
60#
发表于 2005-12-22 19:11:0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偶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27 02:46 , Processed in 1.0755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