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11:03 编辑
除了“饺饼筒”外,还有一个“吃粽”的传统。正月里,亲戚们轮流作东,一年难得团聚的亲戚借次机会坐到同一个圆台子上“吃粽”,其实“吃粽”本身的意义并不在“吃”,而是作为亲戚互相走动的一种绝佳的形式。“远亲不如近邻”,但“吃粽”的传统作为维系亲戚间感情的重要纽带。无从也无须去考证这种传统始于何时,总之天台人对于“亲戚”的概念要比外地的人要强得多。无论对客人还是亲戚的热情友好是的淳朴民风的具体体现。
我始终在困惑一个问题,天台人为什么又是如此民风彪悍?
大家一定记得八十年代的“少林寺”等武侠片在天台拍摄,除了秀丽的风光外,良好的武术基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徐亦北口叼一桌酒席的镜头始终在我的脑海里萦绕。当时天台习武成风,这不是因为有了武侠片才有的,清末是还出了一个武状元陈桂芬。拳击散打在近几十年来也是经久不衰。到九十年代后,居然是一群十几岁的少年手持马刀,光天化日下斗殴。鲜血撒处,少年们的惨叫之余,除了感叹市风日下之外,长期被教化压抑的彪悍的民风在萧条的环境中得以肆意宣泄。溪头和水南,玉湖,还有下(山交)和临溪,宗族村落的械斗,在八九十年代照样上演,为许多乡土文学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许杰老先生的“惨雾”便是杰出的代表。
彪悍的民风从何而来?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11:13:5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