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云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秋天到春天之——医院日记》已完稿

  [复制链接]
271#
发表于 2011-10-21 21:5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清风明月 的帖子


    哈哈,对的,不只单单里王,外面两个村一并驻了!
272#
发表于 2011-10-21 23:16:3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康复,可喜可贺!
273#
发表于 2011-10-22 10:32:18 | 只看该作者
好好保养,完全复原!
274#
发表于 2011-10-22 13:42:49 | 只看该作者
在街里逛了有时日了,昨晚偶尔看到此贴,一口气看下来,感动!
继续关注,然后看到完美的结局。
27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1:11:49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我爱听
周则江 发表于 2011-10-21 21:20



呵呵,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多写一些这类的故事,敬请留意
27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1:1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哈哈,对的,不只单单里王,外面两个村一并驻了!
清风明月 发表于 2011-10-21 21:53



南屏乡有里王村?我原来知道泳溪乡有个里王村。

点评

现在里王、殿前、五加岙三村合并,称幸福新村!泳溪是有叫里王村的!  发表于 2011-10-23 09:22
27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1:17: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波 于 2011-10-22 21:20 编辑
楼主康复,可喜可贺!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11-10-21 23:16



多谢版主关心,不过虽然可以慢慢行走,但现在还离不开拐杖,谢谢。
27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1:18:59 | 只看该作者
好好保养,完全复原!
龙头 发表于 2011-10-22 10:32



多谢,晚饭后应该续写的故事我会在合适的时候继续写的,谢谢关心
27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1:20:14 | 只看该作者
在街里逛了有时日了,昨晚偶尔看到此贴,一口气看下来,感动!
继续关注,然后看到完美的结局。
十字巷 发表于 2011-10-22 13:42



谢谢鼓励
28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2 21:2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云波 于 2011-10-23 10:49 编辑

        七十三  能拄着拐杖四处游走的味道确实不错,不方便是肯定的,但与床榻上的日子相比已经是神仙般的逍遥时光。我又恢复了以前闲不住的本性,从正月初二那天下楼处女秀以后,几乎天天在外溜达,好像要一口气把以前的光阴全弥补过来。抱着这种疑是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迫切心态,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去了苍山吃粽子;到了寒山湖食胖头鱼;参与了在石梁景区农家乐的同学聚会;还在KTV里招摇过市了一把。那歌厅大堂服务生看到一个拄拐的中年人神采奕奕地走进来,脸上多少浮现出来诧异,但我假装视而不见,自我感觉很潇洒地溜进了灯红酒绿的包房里。
           但要是说我心底充实无忧那是假的,毕竟术后快一年了,电脑资料里说一般复杂的植骨手术假如一年的时间还没有完全生长好的话就是不会再继续生长了,需要重新植骨。而我的情况还没用明确,假如停止生长的话哪怕再过一年也只是拄拐的旧模样,那就不得不重上手术台挨刀受折磨,不得不重新与一个多平方的病床时刻为伴,那绝对是一种无以名状的痛苦。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二下午(上海的那位主刀医师周三专家门诊),我和老婷拎着大包小包登上了去往上海的大巴。包里主要是一些土特产,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上海人喜爱茶叶,杭州人喜爱铁皮枫斗晶。所以我们带了几盒新茶和天台小狗牛肉,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刚在人民医院拍的片子,夹杂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班车。
        一路无语,抵达上海南站时已是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随着汹涌的人流出站,打了一辆的士径奔六院,在医院对面的宾馆登记安顿好,缓步出来吃晚饭时已是繁华的夜上海。就近找到一个小饭馆,正好坐落在我曾经住过的住院楼的对面,还未上菜的那段空余时间,我就傻傻地朝着住院楼望,回忆一年前在这里的点点滴滴,怔怔地发呆。脑海里全是推车纱布白大褂等医院里的场景,当然还有那些天里穿着黑衣的消瘦的老婷。
        排挡老板娘是浙江金华人,记忆力超强,老婷去年曾在这里买过几次外卖,她居然还能记得。看到我,她很礼貌地笑:过来复查?我笑着回答是啊,你的生意很不错嘛。我想她的小餐馆开在医院住院楼的对面,早就看惯了类似于我的或打石膏或拄拐杖或坐轮椅的骨科伤员,所以面对不能正常走路的我,她一点也不奇怪,反而彬彬有礼,有种让人如沐春风的随和与亲切。
        过了马路就是住院楼,饭后我坚持要过去看看曾经的伤心地,老婷执拗不过,只好随行。然后在极其拥挤的车流和人流里我从斑马线的一头缓步前行,很神奇感人的一幕出现了:我站在斑马线中间拄着双拐,想等过一阵子的车流不太密集的时候再继续前进,但一辆上海牌照的小轿车在离我一米左右刹车停下,驾驶员在车里打手势让我先走,我还有些犹豫徘徊,但他再次坚定地第二次打手势让我先过,他的后面是密集的长长的车流,他就停在那里慢慢地等候着,仿佛我的拐杖就是他心目中的红灯,等我蹒跚过了马路,他复又继续前进。
       原先也听惯了对上海人的一些负面评价:自傲、小气、刻薄、爱吵架等等等等。但那一刻,我真的亲身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素质和气度,让我学习感悟到了不少。

          写到这里,我再啰嗦一下,谈谈上海人在某些方面的性格特点。有一篇最近读到的短文,题目是《上海格调》。说的是一位上海二三十年代的大家闺秀,文革中在接到儿子自杀的噩耗时的表现,下面我摘录原文片段如下:医院派人告知这个噩耗时,陈素任(女主人公)正在家里剥毛豆,她一听愣住了,轻声缓慢地对来人讲了一句:“谢谢侬”,然后低头继续剥她的毛豆。直到那篮子里的毛豆剥完,她起身用手掸调衣襟上的尘屑,收拾那堆空豆荚时,眼泪才哗地涌了出来。
         医院派去的人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他来前心中设想过女人听到噩耗后的各种反应,或晕厥过去,或失声痛哭,或破口大骂,或者揪住他叫嚷:“还我儿子!”可是,这个上海女人“谢谢侬”三个字中的矜持冷峻,却让他毫无思想准备,不寒而栗。
      最后,作者这样评价:上海闲话中内敛的功底是多年修炼而得的,城市文明是长期熏陶而成的,浸润着上海人“讲究面子”“以柔克刚”的低调精髓。我读完以后也很受震撼,但我认同作者的观点。以不针对短文里的故事为前提,我还想再借用一句广告词补充一句:上海格调,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回到现实里,在住院部转了一圈,回忆了许多,最后回到干净的小宾馆躺下,不安地等待着明天复诊的结果。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早已四肢疲惫,但偏偏很晚很晚时我才慢慢睡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0 17:23 , Processed in 1.0907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