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转帖]学学天台话
[打印本页]
作者:
丁
时间:
2006-5-30 21:10
标题:
[转帖]学学天台话
天台方言属吴语区台州次方言。语音方面保留了古汉语的浊声母、尖团音、入声和声调各依清浊而分阴阳等特点。<br/> 县内方言有三个方言小区,即西乡话方言小区(包括平桥区、街头区、白鹤区)、城关话方言小区(包括城关镇、城郊区)、东乡话方言小区(包括苍山区、北山区)。<br/><br/> <b>词汇</b><br/> 窥星 早上<br/> 昼前 上午<br/> 日昼 中午<br/> 晏界 下午<br/> 昼了 下午<br/> 晚头 晚上<br/> 上年 去年<br/> 下年 明年<br/> 一枪 很短的时间<br/> 绍枪 什么时候<br/> 拨好 马上就好<br/> 天价 天气<br/> 日头 太阳<br/> 雾露 雾<br/> 交春 立春<br/> 落雨 下雨<br/> 落雪 下雪<br/> 更暖 这么热<br/> 死冷冷 很冷<br/> 暖死 热得不得了<br/> 秋老虎 秋后酷暑<br/><br/> 田贩 广阔平坦的田野<br/> 田洋 田野<br/> 沟锨 铲子<br/> 铁耙 四齿耙<br/> 麦笪 麦筛<br/> 耖 水田碎土平土的农具<br/> 沙铗 割稻、麦、草用的有齿的镰刀<br/> 急刀 柴刀<br/> 双齿 两齿农具<br/> 脚箩 竹箩<br/> 方箩 笸箩,即上圆下方的竹箩<br/> 充杠 两头尖的木棒或竹杠<br/> 短拄 肩挑工具,用于承拄担子<br/> 牛扼 套在牛脖上的工具<br/> 篾列筢 用来筢柴草的竹编工具<br/> 脚水 尿粪<br/> 猪烂 猪圈里的猪粪尿草<br/> 硗确 土地脊簿<br/> 米背 圆形篾制晒具<br/> 团箕 比米背稍大的篾制晒具<br/><br/> (虫喜) 蜘蛛<br/> 蜉蚁 蚂蚁<br/> 大虫 老虎<br/> 狗头熊 狼<br/> 土狗 蝼蛄<br/> 蛐鳝 蚯蚓<br/> 黄脯鳝 鳝鱼<br/> 鲤鹫 鲤鱼<br/> 油驺 蟋蟀<br/> 灶虱 蟑螂<br/> 田溜螺 蜒蚰<br/> 狗屙堆 蝮蛇<br/> (虫向) 稻飞虱<br/> 毛刺辣 毛虫<br/> 红毛芋 马铃薯<br/> 金瓜 南瓜<br/> 辣茄 辣椒<br/> 天萝 丝瓜<br/> 草籽 苜蓿<br/> 刺 荆棘<br/> 虾蟆衣 车前草<br/> 菠嫩菜 菠菜<br/><br/> 堂前 四合院中公用的厅堂<br/> 道地 四合院中的天井<br/> 门头 门以及上面的建筑<br/> 弄堂 胡同或屋内走廊<br/> 磉子 木结构房屋柱子下面的石头<br/> 门闩 门内的木栓<br/> 羹橱 厨房中放菜和碗的橱子<br/> 硬壳家伙 大部件木制家具<br/> 碉 酒坛<br/> 甏 小口大肚坛<br/> 甑 盛食物的一种陶器<br/> 凹兜 木制提水用具<br/> 木勺 竹制水勺<br/> 砧板 切菜用的木板<br/> 铜瓢 铜制舀水用具<br/> 饭沥 一种竹编的把大半熟的米和水沥干的工具<br/> 箸 筷子<br/> 镬 锅<br/> 镬梗 锅盖<br/> 镬篷 高起的锅盖<br/> 盘 碟<br/> 瓢 调羹<br/> 镬戳(饭超) 炒菜、盛饭用的炊具<br/><br/> 项等 我们<br/> 尔拉个 你们<br/> 渠 他<br/> 大家些人 大家<br/> 小佬人 小孩<br/> 细佬 男孩<br/> 囡 女孩<br/> 乌娃 初生儿<br/> 大仰 末婚女子<br/> (女大)(女大) 姐姐<br/> 大佬人 长辈或成年人<br/> 老倌 老头子<br/> 老娈人 老太婆<br/> 人客 客人<br/> 老师头 师傅<br/> 相帮 长工<br/> 散工 短工<br/> go(第二声)些 这些<br/> 格子 这样<br/> 咋装装 怎么办<br/> 没较 没关系<br/> 咋是拉 什么原因造成的<br/><br/> 躺(gi第二声)身 身体<br/> 额角头 额<br/> 后思肯 后脑勺<br/> 头脑底心 头顶<br/> 面颊鼓 脸腮<br/> 睨朵 耳朵<br/> 头颈 脖子<br/> 奇克头 肩<br/> 手臂筒 胳膊<br/> 手挣头 肘<br/> 手口下 腋下<br/> 心乌膛 心脏部位<br/> 肚排骨 肋骨<br/> 肚蒂 肚脐<br/> 阔臀 臀部<br/> 脚肚墩 小腿<br/> 脚奎头 膝盖<br/> 手(脚)拨背 手(脚)背<br/> 手(脚)即头 手(脚)指头<br/> 手(脚)底心 手(脚)心<br/> 耙牙 向外突出的牙齿<br/> 佝(hou)背 驼背 <br/> 折手 胳臂残缺<br/> 蹩脚 跛脚<br/> 瞎眼 瞎子<br/> 聋败 聋子<br/> 斗鸡眼 一眼或两眼瞳孔向中间倾斜<br/> 翁鼻 鼻孔堵塞发音不清<br/> 癫人 疯子<br/> <br/> 糊拉沓 用水调麦粉,薄揩镬底,待熟后铲起的食物<br/> 饺饼筒 用水调麦粉平糊鏊盘上,烙熟铲起,中置杂馅,裹成筒状的食物<br/> 扁食 内裹杂馅的较大的馄饨<br/> 面皮 阔幅面条<br/> 面干 米粉丝<br/> 馍糍 糯米做成的一种食品<br/> 白药酒 糯米制成的酒酿<br/> 天萝丝 油条<br/> 胖蹄 猪蹄股蒸煮而成的食物<br/> 沙糖 红糖<br/> 汤 羹(如“豆腐汤”)或热水(如“洗脸汤”)<br/> <br/> 啜 吃或喝<br/> 相骂 吵嘴<br/> 赌讲 任意乱讲<br/> 调排 对晚辈或下级的安排和吩咐<br/> 搪 用少量水洗盆、碗<br/> 搛 用箸取物<br/> (扌+穴+瓜)(音O) 用手抓取(如“~一把米”)<br/> (“囗”里面加“亢”) 藏<br/> (扌可) 抓(如:“~人”、“~鱼”)<br/> 挈 提<br/> 掇 双手将重物捧起<br/> 拍 将物体掰开<br/> 搿 两手合抱搬动东西<br/> (贝+郾左) 比量长短<br/> 汰 洗<br/> (扌肉) 两手揉捺旋转(如“~粉”)<br/> 置 盛物于器(如:“置饭”)<br/> 绗 针脚较疏的缝连(如:“绗被”、“绗棉衣”)<br/> 逃 跑<br/> 斫 砍<br/> 滗 用力滤去液汁<br/> 活动 应酬灵敏,反映迅速<br/> 活络 做事迅速,动作利索<br/> 死瘪瘪 做事呆板,反映不灵<br/> 呆蠢蠢 发呆的样子<br/> 寿头 才能低劣而油滑<br/> 标致 漂亮<br/> 呆扑楞顿 呆头呆脑<br/> 皮 顽皮<br/> 倒灶 晦气<br/> 巴结 勤劳,做事上紧<br/> 条直 爽直<br/> 豪燥 省时间、容易<br/> 清确 干净<br/> (疒柴) 瘦<br/> 毛躁 不精细,粗糙<br/> 犯* 不识好歹,自讨苦吃<br/> 劳碌 忙碌而辛苦<br/> 煞辣 干脆、泼辣、利害<br/> 出脚 露白,现出真相<br/> 夜勿修 通宵不眠<br/> 假涤涤 故意作假<br/> 煞夹 厉害<br/> 利市 吉利<br/> 触眼 显眼<br/> 洼赖 肮脏<br/> 腻腥 因食物不洁或太油腻而感到恶心<br/> 碍坞 物体放置不妥而造成阻碍<br/> 朗党 疏朗<br/> 乱装裹 乱搞、乱来<br/> 盘缠 路费<br/> 缘故 原因<br/> 格色 脾气<br/> 气道 气味<br/> 范子 模样<br/> 脚刺 本领<br/> 肚里才 才智、学识<br/> 呒告 没关系<br/> 花头 花样、花招<br/> 旋即 立即<br/> 调泰 时间宽泰<br/> 横直 反正 <br/> 划算 计划<br/><br/><br/> <b>语法</b><br/> 构词方式 有词缀式、重叠式和比喻式三种。词缀式中的词尾很发达,有“头”、“个”、“相”等。“头”尾具有名词化作用,如“额角头”、“啜头”、“相头”。“个”尾高平调表原意,高降调表亲呢的感情,如“高高个”、“好好个”、“慢慢个”。“相”尾有试一试的意思,如“做做相”、“走走相”。重叠式有AABB式,如“红红绿绿”、“像像样样”等;AAB式,如“闪闪亮”、“平平过”、“蒙蒙亮”、“帮帮忙”等;ABB式,如“白雪雪”、“青倚倚”、“黑洞洞”、“甜咪咪”等;ABA式,如“忖一忖”、“长慢长”、“打相打”等。其中,ABB式的重叠部分,原声调表贬义,变调表褒义。比喻式有“笔直、铁硬、烂臭、稀软、滚圆”等,前一词素用具体事物形象地说明中心词素的性质。<br/> 时态表达 过去式用“好”,如“生活做好了”;“过”,如“渠讲过了”。进行式用“恰”,如:“渠恰在开会”。未来式用“快”,如:“渠快来了”。<br/> 人称复数 第一人称复数,包括听话人在内的用“等”,如“项等”;不包括听话人在内的用“两个”,如“项两个”。第二、三人称复数一律不用“等”,用“两个”,如“尔两个”“渠两个”。<br/> 词素次序 天台话个别词语的词素次序与普通话不同,如菜干(干菜),闹热(热闹),人客(客人),脚踏车(踏脚车)。<br/><br/> <b>虚词</b><br/> 副词有“蛮”、“恶”、“死”、“弗”、“候性”等。“蛮”,表示一般程度,如“蛮好”;“恶”,表示极端程度,如“恶臭、恶香、恶快、恶慢”,“死”,如“死臭、死香、死快、死慢”;“弗”,如“弗平等、弗聪明、弗高兴”,表示一般否定;“勿”,如“勿要来、勿要哭、勿要走”,表示劝阻。“候性”,如“好事既然开了头,候性做到底”,表示孤注一掷的语气。<br/> 连词有“搭”,如“项搭尔是老朋友”,相当普通话的“和”字。<br/> 介词有“拨”。如“项拨渠骗了”,相当普通话的“被”字。<br/> 感叹词有“啊呐”,如“啊呐!碗敲碎了”,表示惋惜语气。“啊矣!年轻<br/> 人竟会做咯档事”,对意外的事表叹息。“啊呐呐”,如“啊呐呐,这欠债鬼,项打死尔”,对意外的事或行动表示难以容忍。“咋好”,如“一勿会种田地,二勿会做生意,咯档人咋好!”表示无可奈何的语气。“弗火落”,如“天台人三厨薄,一天呒粥弗火落”,表示不得了的语气。 <br/> <b>语序</b><br/> 在通常情况下与普通话相同,当需要强调时,就出现了特殊语序。<br/> 定语后置 如“渠有个囝蹩脚咯”(他有个蹩脚的儿子)。<br/> 状语后置 如“到家快了”(快到家了),“项走起”(我先走),“买本书凑”(再买本书)。<br/> 远宾语前置 如“书拨本渠”(给他一本书)。<br/> 动宾补式广泛应用 如“买渠弗到”(买不到它),“坷渠弗牢”(抓不住他)“讲尔弗过”(讲不过你),“喊渠弗应”(喊不应他)。<br/><br/> <b>谚语、俗语、歇后语</b><br/> 穷灶膛,富水缸,火烛夜夜防。<br/> 不怕折,只怕歇。<br/> 平时弗烧香,忙来抱佛脚。<br/> 一勿赌力,二勿赌食。<br/> 宠子不孝,宠狗上灶。<br/> 翻屋趁天晴,读书趁年轻。<br/> 敬重大人自有福,敬重田地自有谷。<br/> 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泥土变黄金。<br/> 懒惰望亲眷,勤力望菜园。<br/> 谨(不糟踏)食得食,谨衣得衣<br/> 人穷弗算穷,志穷才是穷。<br/> 牛皮写纸不如人条直。<br/> 自家肚里自家划,勿听闲人过路客。<br/> 会拣拣儿郎,(勿会)拣拣田庄。<br/> 有时省一口,缺时当一斗。<br/> 家有千金,不如薄艺在身。<br/> 亲兄弟,勤算帐。<br/> 有借有还,再借勿难。<br/> 亲眷难开口,菜园好伸手。<br/> 越嬉越懒,越啜越淡。<br/><br/> 赤脚赶鹿,着靴吃肉。<br/> 肚痛埋怨刺瓜。<br/> 自做官自喝道,自打鼓自做王。<br/> 嘴唇两瓣皮,讲话好更移。<br/> 杀猪人的妻,捣臼脚的鸡。<br/> 腰中三分铜,讲话如雷公。<br/> 田卖牛作乐。<br/> 债多勿愁,虱多勿痒。<br/> 旱天多雨意,恶妇多眼唳。<br/>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br/> 嘴上无毛,做事勿牢。<br/> 荒田无人耕,耕耕有人争。<br/> 搂柴株,吃补药。<br/> 六月债还得快。<br/> 牛头勿对马嘴。<br/> 见说便道是,见哭便道死。<br/> 娘饭香,夫饭长,兄弟饭莫思量。<br/> 三日打鱼,四日晒网。<br/> 独龙团栾转,人多打拌捻。<br/> 贪心高,跌断腰。<br/> 心高如天,命薄如纸。<br/> 只顾自己肚饱,勿管别人镬漏。<br/> 强盗劫贼,贼劫拐。<br/> 烂脚过门槛,苍蝇呐嗓喊。<br/> 狐狸藏不住尾巴,狗嘴长不出象牙<br/> 黄泥筑墙,两面光生。<br/> 懒狗好条尾,懒人好张嘴。<br/> 贼出关门,屁出掩臀<br/> 念经好当钱,拉屁好壅田。<br/> 自称夸,烂冬瓜。<br/> 落田怕蚂蟥,上山怕柴桩。<br/> 好愁勿愁,愁个六月无日头。<br/> 肚里长牙,笑里藏刀。<br/> 十里三谎,对面乱讲。<br/> 嘴同尔讲,脚踏尔麦田沟。<br/> 大虫头耙痒,老虎口里拔牙。<br/><br/> 儿随娘,田随粮。<br/> 好囡难做娘,好田难落秧。<br/> 拼种田无谷,拼养猪无肉。<br/> 好筻三根桩,好汉三个帮。<br/> 有心栽花花勿发,无意插柳柳成荫<br/> 在山*山,在水*水。<br/> 水滴石穿,绳揩木断。<br/> 牛耕田马吃谷,爸做官囝享福。<br/> 斧头打凿,凿打树。<br/> 地瘦花开晚,山高日出迟。<br/> 人要衣穿,佛要金贴。<br/> 生儿要好娘,种田要好秧。<br/> 屋难起,妇难娶。<br/> 钱财难露白,露白要出脚。<br/> 好人勿碍坞,好狗勿挡路。<br/> 各人各套法,各庙各菩萨。<br/> 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br/> 爸做官儿享福,儿做官爸劳碌。<br/> 独只皮鞋掴弗响,独块砖头难打墙<br/> 依你算,发迹两年半。<br/> 徒听师言,民听吏点。<br/> 手脚勿歇,肚皮勿瘪。<br/> 好笋出笆外。<br/> 人无一世好,花无百日红。<br/> 夫妻相骂勿过夜。<br/>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弗知心。<br/> 卖柴人断柴芽,卖盐人断盐花。<br/> 白田逢雨,点滴人土。<br/> 未见高山,勿晓平地。<br/> 吃弗穷穿不穷,算弗着一世穷。<br/> 一囝一囡是盘花,三男四女是冤家。<br/> 人无样样好,牙无个个牢。<br/> 有钱钱辛苦,无钱人辛苦。<br/> 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br/> 打鼓听鼓声,听话听话音。<br/> 坐吃山崩,坐等直死。<br/> 路见不平,闲人铲削。<br/> 亲眷篮对篮,邻舍碗对碗。<br/> 人怕倒水赖,牛怕赤骨(疒柴)。<br/> 人穷力出,路穷智出。<br/><br/><br/>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br/> 二十彭彭,月上二更。<br/> 廿一二,月上山头正半夜。<br/> 廿五六,月上山头炊饭熟。<br/>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br/> 清明长长节,疰夏日中歇。<br/> 吃过端午棕,寒衣远远送。<br/> 夏至前后,田水煮狗。<br/> 雨打秋头廿日旱,雨打秋后烂稻杆。<br/> 七月半,蚊虫如打钻。<br/> 九月九,蚊虫叮捣臼。<br/> 三霜抵六月,单霜要落雪。<br/> 春雾雨,夏雾日,秋雾凉风冬雾雪。<br/> 夏至响雷三伏寒,重阳响雷一冬暖。<br/> 明月照湿地,落雨落勿及。<br/> 立秋发雾,晴到白露。<br/> 秋雷仆仆,大水没屋。<br/> 早上阴霜晚上开,晚上阴霜雪便来。<br/> 冬至月中,日风夜风。<br/> 冬至前后,沙飞石走。<br/> 雷雨隔田岸。<br/> 重阳无雨一冬晴。<br/> 红霞红霞,无水泡茶。<br/> 蚂蟥上田塍,风雨即来临。<br/> 蛐鳝路上爬,雨水乱如麻。<br/> 雨夹雪,落勿歇。<br/> 三月客人实难做,一头行李一头货。<br/><br/><br/> 雨打秋,件件收。<br/> 旱地改水田,一年抵三年。<br/> 山上开荒,平地遭殃。<br/> 稀秧密谷,米大壳薄。<br/> 早稻要抢,晚稻要养。<br/> 踏稻挂耙,踏麦分杈。<br/> 若要豆苗齐,种豆在地皮。<br/> 豆叶撒上灰,豆荚结成堆。<br/> 烂芋抵粽,烂番莳白送。<br/> 小猪要奔,大猪要困。<br/> 脚手慢散,起早落暗。<br/> 牛怕天冷,田怕浅耕。<br/> 生粪上地连根烂。<br/>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br/> 稻怕枯心,树怕断根。<br/> 麦吃四季水,难吃清明头夜雨。<br/> 稻老多米,麦老多皮。<br/> 种麦料拌子,一直大到死。<br/> 豆稀荚多,麦稀叶多。<br/> 草籽种三年,坏田变好田。<br/> 二月二,百样种子都落地。<br/> 有菜三分熟,无菜七分荒。<br/><br/><br/> 心平气和,病少福多。<br/> 饭后一杯茶,老来不眼花。<br/>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br/> 有粥有饭,勿算待慢。<br/> 生姜不老不辣,生意不活不发。<br/> 一日三笑,百药勿要。<br/> 慢嚼细咽身健康,吃饭慌张要黄胖。<br/> 一顿吃伤,十顿喝汤。<br/> 单方独昧,气煞名医。<br/><br/><br/> <b>俗语</b><br/> 啜生活 挨揍<br/> 赚人(口旦) 挨骂<br/> 撩手痒 轻率,无故对人动手动脚<br/> 大莫光景 大约、约莫<br/> 老班辈 老一辈<br/> 狗皮倒灶 吝啬而使人讨厌<br/> 弗阴弗阳 态度嗳昧,心藏隐私<br/> 东逮西曳 东拉西扯<br/> 嗓搪话 事不关己的大话<br/> (扌可)日头影 捕风捉影<br/> 冰青水冷 寒冷<br/> 昏头搭脑 糊里糊涂,办事颠三倒四<br/> 鬼头风 鬼花头<br/> 飞灵纸薄 很薄<br/> 做人家 节约<br/> 胀鼓的笃 受人言行暗伤,感到难以容忍<br/> 直拔笼统 屋内没有墙壁遮隔,或比喻一个人心直说话不转弯抹角<br/> 自讲自听 主观性强,不听劝说<br/> 拔苗头 用话套引对方<br/> 客面光 表面上过得去<br/> 油头滑脑 油滑<br/> 死样怪气 性情乖僻,态度异常<br/> 赶潮落水 争分夺秒,形容艰苦<br/> 油腔滑调 言语浮滑<br/> 盘旋水脚 路费,或喻额外开支<br/> 摘日头 晒太阳<br/> 飞龙活跳 形容活泼矫捷<br/> 硬头颈 性格倔强<br/><br/><br/> <b>歇后语</b><br/> 狗捉老鼠——多管闲事<br/> 苍蝇添秤头——勿上斤两<br/> 烂田翻捣臼——越陷越深<br/> 半天挂炼捶——弗上弗落<br/> 黄胖捣年糕——吃力勿讨好<br/> 大虫头耙痒——寻死<br/> 黄鼠狼给鸡拜年——假仁假义<br/>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br/>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br/> 绣花枕头——外美内丑<br/> 山高皇帝远——管不着<br/> 洞里蛇——毒得很<br/> 韭菜拌豆腐——一清二白<br/> 虾蟆煞桌脚——硬撑<br/> 狗咬猪尿泡——空劳劳<br/> 猛火炒黄豆——皮焦里不熟<br/> 井底虾蟆——见识浅<br/> 癞头花旦做戏——吃力勿讨好<br/> 半桶屙——顶乌淌<br/> 脚后跟测脉——不得要领<br/> 小和尚念经——有嘴无心<br/> 响鼓不用重捶——一点就明(鸣)<br/> 和尚打架——抓不到辫子<br/> 洞里狗——无能<br/> 菜篮揭水——一场空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6-5-30 21:17
“天台之窗”论坛上有的
作者:
丁
时间:
2006-5-30 21:27
哦,我在新闻广场看到就转过来了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5-30 22:12
不错值得参考!·
作者:
君君
时间:
2006-5-31 01:07
<p>有滴意思</p><p></p>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