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44|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台山村记》...胡明刚散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04: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                         塔头坑水磨坑村记


<P></B>
<P>
<P>
<P> 仲夏季节,约好友同游天台山的水磨坑和塔头坑,说是旅游,其实际上是采录那些山村风景,作些速写罢了。

  乘车沿金地岭北上,幽静非常,一上岭首,则燠热顿消。清风扑面,一片阴凉。推开车窗俯瞰塔头坑,毛骨悚然,竟觉得车子从人家的屋顶上飞过。车轮底下是一个幽深的大峡谷,诸多村舍散落得宛若棋子,山坡梯田犹如沙盘一样。人坐车上,如乘飞机。据说上海杭州等地的司机驾车到此,吓得手足直颤,再也不敢挪动半步,生怕一不小心会砸到人家的屋顶上去,只好央求本地司机代劳。本地司机则是轻车熟路了,跑险道宛如走平川。当人们大惊小怪的时候,那车子老早在塔头坑上面飞了过去。车子不见了,坑底村民们还在翘首观望!
</P>
<P>  金地岭上有塔头寺。若以塔头寺为界,东边有佛陇岙,有高明寺太平寺大慈寺,当然也有智者大师说法台,为佛国圣地,人们皆顶礼膜拜的;而西则有塔头坑水磨坑,为山地农家所聚居,好一派田园风光。禅修与农耕,更显得此间的和谐。 </P>
<P>  塔头坑谷与金地岭首,高差约数百米,却是两重天地。山顶种植单季稻,山脚则可种双季。此间水田极少,惟有零星坡地,土质略呈砂性,肥力极差,树木亦稀疏寥落,每逢滂沱大雨,浊流依坡而下,故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无论种田种菜施肥收获,都要靠双肩沿坡上下,坡地极陡,坡度约45度至50度,有的地方竟达60度,连肥桶也放不牢。挑担走路上岭下坡,举步维艰。倘若下坡,一不小心,便会连人带担滚下山去,城里人来即使空手而行,双脚也如弹琵琶一样了。
</P>
<P>
<P>  塔头坑已经修机耕路到该村,上城落市较为方便;而西十里左右,有村曰黄石坑,交通不便。其村舍在半山腰上,皆以乱石垒墙,瓦脊陈旧,屋柱房梁黝黑,极少有青壮年在家。该村可以在金地岭脚处仰视可见,若在天际,风景倒很优美。我们曾去过那里,在山脚路廊处一直沿着陡坡蝓行,未到村边,却已经是大汗淋漓,便依墙而坐看对面金地岭万松掩映,山色苍翠欲滴。此间有横路五里可达塔头坑村,塔头坑村舍依山而建,终在谷底,四面逼仄,形似铁镬,不及黄石坑开阔与深远。每次仰头看汽车在头顶上轰隆隆地开过,很觉得沉闷,但同黄石坑相比,这里的生活水平好得多了。 </P>
<P>  从塔头坑到水磨坑,沿坡北行十余里路可达,道路甚为崎岖。水磨坑在半山腰,有机耕路可以直达,游览起来也较为方便。水磨坑何以得名,尚不可考,村西有山溪清流,自悬崖直坠深谷,化而为瀑。瀑前两崖相辏如门,行到瀑布顶上,不敢下视,此景若天台山的铜壶滴漏一般深窈,引水而出,可以推动水磨水碓做工,我想,若在这里建造水磨水碓坊,既能解除村民碾米磨粉之急,又可添一人文景观。此水为国清溪之上游,源于北山龙皇堂附近的寒风阙,往南流,上段为冷水坑,中为水磨坑塔头坑,其下为国清岙溪,到国清寺照壁合一自西而来的小流,称为“双涧回澜”,为天台山八大景之一。国清寺下段则称为赭溪,因溪石赭色而名,旧有赭溪云碓,清代齐召南把它列为天台山十景之一。可惜年代久远,旧景渐阙,相当遗憾。

  水磨坑村舍亦依山而建,这里找不到一块平地,得先在山坡上开凿出台地,夯实基础后方可启建。建筑材料得全靠手抱肩扛,建造屋舍费用要比平原高出四五倍乃至六七倍。由于盖房子是因地制宜的,故房舍坐落比较随意,虽不各自为政却互相连通。整个村庄的布局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其结构严谨,总让我想起天台赤城山的济公院和石梁飞瀑边上的方广寺。是那些风景建筑吸取了山居的艺术特色呢,还是风景建筑影响了这里的民居呢,我不知道。水磨坑的农舍似乎显得破败不堪,可以说是潦倒穷酸一些,但能给人以原汁原味的美。它们形式各异,各抱地势,房舍结构相当自由,每个瓦檐每堵山墙,却各有情性,不求一律,农舍皆为木楼,下层关牲畜,上层住人。有些房子,在三楼或二楼的后面开出后门与大路相连接,是山村常见的。若依崖而建,则以木柱子挑出阳台或瓦檐,凭虚凌空,若湘西的吊脚楼或者如恒山的悬空寺。屋后空地上种些四季豆茄子和西红柿,抑或棕榈桃李之类,也是充满家园温馨的。   </P>
<P>  在村中漫行,每一所房舍都令人注目流连。它们或蹲或踞,或坐或卧,甚至如起舞翩然,与城市的千篇一律的火柴盒鸽子笼相比,尽管后者华丽,但总觉得单调呆板,不如此间房舍神采斐然。   </P>
<P>  水磨坑的田地散布于村周,亦沿坡上下,坡度虽比塔头坑平缓一些,但绝不少于45度,我们遇到一村民挑担步步攀登而上,气喘吁吁,问他辛苦不,他说还可以,已经习惯了,我停下来仔细想,他们的老祖宗在这里开荒辟地盖房时,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科学技术也没有现在这么先进,但他们垒砌梯田坡地,一直从山脚延伸到冈顶,足令我惊叹了,那位村民说,同老祖宗那时相比,我们是够于幸福的了。老祖宗留下的产业,我怎舍得离开呢,这是我真正的家啊。

    在水磨坑村边徜徉,我想找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描述这里的民居,反复揣摩,又很难表现出内在的精神,坐在檐阶下,看太阳一点点地西斜,任房舍把时光永远地定格在这里的窗棂和门楣上,把我们的思绪凝固在此间。蓦然觉得,艰苦的生活能造就一种刚强的品性,而充裕的日子恰恰使人性退化得不如从前。虽然时代在不断的更替,历史照样地发展,而这里的人们依然脸朝黄土背朝天,自始至终地艰难而勤劬地劳作者,以正直善良不屈不挠的形象展现着生活的沉重与无奈。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令我钦敬有加了!

     我的脑海里忽然冒出散文家董桥的一句话来,政治是动态的人生,艺术是静态的人生,这一点我在水磨坑和塔头坑中体会得相当深刻。当我看到这里的山民在盛夏炽烈的阳光下挥汗如雨挑着重担走过重叠的山梁时,我不禁落泪了,多少有点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这是一个极为简单明了的道理,但至今为什么还有人没有理解透彻?他们终使我感到羞涩汗颜。别人陶醉在这仙境一样的美丽宁谧的小山村时,似乎有些飘然的感觉,似乎有一种艺术的畅快,但在我的静观默想中,总无法把生活和艺术统一起来。政治和民生,艺术和生活的不可调和性在塔头坑和水磨坑体现得相当淋漓尽致了。我有什么资格来奢谈它呢?

    当我再次凝眸水磨坑和塔头坑的时候,夕阳已经把它镀上了一层纯粹的金黄色,那么宁静安详,那么灿烂温和。</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7 20:45:20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04:17:00 | 只看该作者
<B>                    天封外胡村记

</B>
<p>      最近我的外地朋友约我同游外胡村,家山重回,倍感亲切,也倍感沉重。故家最熟悉不过了,久别后,又觉得非常新鲜。     
<p>
<p>    路到双溪岢头分为两支。上可达华顶,下可至天封。沿路有翠竹掩映,点缀山村一二,皆宁静安谧,亦富隐者高风。公路旁有小溪流扬激越,时有瀑布飞流,很是清幽。此溪发源于华顶之西里岙,至上潘汇发源于华顶坑之水,蜿蜒至天封村,汇北流的南寮溪水,南流之灵墟水,汇宁海白溪水,入三门蛇蟠洋。
<p>
<p>    天封村成村时间不长,不上百户,因天封寺得名。该寺为佛教天台宗祖师智顗开创,为当时天台山十二道场之一。据说寺成之后,大殿比皇宫高出三砖,皇帝知道后想毁掉,和尚聪明回复圣上,曰:“此寺为上天所封”的,故名天封。可惜寺庙在五十年代毁于火灾    天封确是风水皆宜所在,坐北朝南,村前也有双涧回澜,村周也有五峰环抱。村庄背靠华顶主峰,更显高远。当地百姓所云“五马回槽”,虽与国清五峰胜景意趣相同,但比国清开阔悠远。村前有古朴的石拱桥一座,桥头北端有大樟树一棵亭亭如盖,每当山岚四起,群山飘缈,倘若殿宇轩昂,亦显法相庄严。而今,满目的却是一片田园风光。能让人凭吊的,只是那座石拱桥和桥端的残留的两个石鼓了。寺院被毁后,一些石雕碑匾被砌在村庄附近的大路和水渠中,不管风吹雨打,图文依然清晰,其间或许有珍贵的文物,胡乱弃之,甚为可惜。
<p>
<p>    天封村后八里处,有山谷曰灵墟,即为当地人所称的石笋山。史载:东晋大书家王羲之从师于天台紫真先生学书,留下了《记天台紫真道人书记》千古名篇,为世所重,即在于此。紫真又称天台白云先生。传说白云所住的灵墟,在华顶之南,而裂帛书黄庭经处,为黄经洞,在华顶之北,道书《云籍七籖》把此地列为道家的第十四福地,倒是有据可稽的。忽然想起天封附近的一些村名,也同此密切相关的。譬如南寮、八寮的寮,即类似与华顶茅篷的建筑,有点像草庵。华顶的药师庵、碧茗庵、天柱峰庵,其建筑样式与天封村庄的山居建筑并无两样。庵为佛家所住,寮为居士所栖。   
<p>天封寺鼎盛之际是在宋朝,爱国诗人陆游青年时代曾隐居于天台山,与天封寺主持慧明结为知交。后来慧明重新修葺天封寺后,陆游欣然为之写了一个碑记。陆游云:“予尝患今世局于观人妄谓长于此者必短于彼,工于细者必略于大,自天封观之,其说岂不浅陋可笑也哉!”倒是淋漓尽致地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层思考。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来过两次,都是在宁海筋竹岭那边过来的,天封是他旅游天台山的第一站。当时,这里“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徐霞客第一次他住宿在天封寺中。“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当时他寻不到上华顶的路,误登东峰望海尖。华顶附近的确有东峰望海尖等处,自华顶至望海尖约十五里左右,途径东峰。倘若沿天封溪东行,过毛竹篷村转东,越两座石拱桥,即爬岭五里至外胡。外胡之北有村曰岩头厂,旧时房屋多建于溪边岩石上而得名;东三里则有东峰,东峰村在一个山口里,因东风特大,又名东风。附近有村,曰上深坑,下深坑,上、下深坑皆为大峡谷,皆起自华顶学堂冈,约有八十里。峡谷对面为宁海双峰的竹村。眼力好的人可以把竹篰村的门窗看得清清楚楚。但沿峡谷走,起码需要一天才能到达。望海尖则位于峡谷之南,为天台和宁海的交界之处。(上海《旅游天地》2001年第1期,有人专文介绍“浙东大峡谷”探险之旅,即在于此。)
<p>
<p>    从天封坐车至外胡,也必须转过一个大弯,脚下是个大峡谷,像个畚箕,又名大坑斗。起自于华顶灵墟山,与天封相接。过八寮,至宁海王爱山,约有六十里长。大坑斗沿谷山皆是丛丛修竹,间或梯田,均为当地村民耕作。大坑附近曾有村庄曰花肠坑,今已废。
<p>
<p>    天封村在谷底,外胡村在谷顶,为山顶上一个小小的盆地。树木葱茏,阳光充和,空气清新。惜前山过于高昂,如水牛耸脊,谷口有小土丘,若黄狗盘地。全村除一户人家姓周外,其他皆姓胡。祖上自宁海中央山榧坑一带迁入。同族人则有历史学家胡三省等。胡三省为宁海人,署名则为天台人。此处卜居,得其所哉。虽在高寒之地,却有众山环护,得其福庇,甚为难得。虽在偏僻一隅,却少天灾人祸,平安清闲,不妨逸乐。天封外胡村总体的生活环境比塔头坑水磨坑优裕得多了,无论水土保持和林木出产方面,是后者难以相匹的。
<p>在村中转悠,听村民说起这里的往日旧事,是相当有意思的,有如小说。
<p>
<p>因为外胡天封地处僻远,山高皇帝远,人为干扰少,所以自1928年起,共产党把这里当作首选的革命根据地。在外胡村后的天灯盏塘,召开了天台第一个党组北区党组的成立大会。当时参加的就有外胡的胡选形和周小花等人,紧接着,在这里策划天台的桐柏暴动。暴动伊始,一支人马从这里出发,经华顶,与蓝田村的另一支回合,起义失败后,不料让当地地主告密,被国民党军队包围在华顶药师庵中,经过一场浴血奋战,伤亡惨重,周传帽等人牺牲,其余残部突围而出,在外胡村解散转向地下。为了筹集起义资金,他们勒令竹村一位地主交出浮财,遭到地主的反击,决定火烧地主庄园。他们想出一个计谋,每天晚上派人马举着火把在东峰至望海尖的路上呐喊招摇。由于这里同竹村毫无遮拦,地主家听得一清二楚,他们睁着眼守了好几个晚上。一连几个晚上故伎重演,地主放松了警惕,没想到这些人马从下深坑的谷底包抄过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主家措手不及被烧了个稀巴烂。后来地主带着“国军”反扑过来,包围了外胡村,乱砍乱杀,抓了不少人,胡选形等人被捕,瘐毙在监牢里。事情发生不久,地下武装又烧了螺溪传教村一家地主的房子。1949年解放天台时,外胡村成了解放军的后方医院。伤员在战场上转下来后,就运送到上深坑附近的深山老林里。外胡村民自始至终地担任了保卫掩护和后勤工作,当时国民党军队曾经好几次来进犯搜山,被狠狠地打了回去。当时,参加战斗的就有邱康龙、练孟庆、王加金等人。这些人在文革中被当成四类分子,受到批斗和折磨。天台解放不久,当地有一群土匪烧抢杀掠,无恶不作。外胡村组织了一批基干民兵,添置了18支枪,进行自卫,并参加剿匪战斗,打出名气。后来,在外胡村附近的湖石口地方展开血战,北区区长张金顺被围,负伤牺牲。后来,人们把外胡之南一带统称为金顺片,以作纪念。剿匪胜利后,18支枪也就完成了使命。
<p>
<p>    文化革命后,朱封鳌先生被下放到外胡村教小学。他在20岁出头就出版了明清故事集,因为同三家村有所关系,所以在外胡村接受再教育。后来他的妻子毛老师也来了,日子过得很温馨。朱先生离开外胡后不久,即调回台州地区文联,编辑《括苍》杂志,后来担任天台县志的总纂。与他谈起外胡村,他也总是感动不已的。他说,外胡村的人很朴实纯厚的,也有生活趣味,值得我永生记念的。他说外胡村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在那里明白了什么是好人和坏人。
<p>
<p>    外胡村村周原来有许多新开辟的稻田和菜地,现在有些已经荒芜了,还有的给种了许多树。满山遍野的都是连绵不断的篱笆墙,问及邻舍,说一来这里野猪多, 今天种下去,晚上就给翻了个底朝天。二来,这里的猎枪全被收缴了,据说主要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这里属于华顶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即使打也要批准才行。据说现在已经有了狼和豹子出没了。第三个原因,就是许多有门路的人都走出去了,打工啊,经商啊,谁有心思经营这一亩三分地呢?   
<p>十五年前,外胡村组织了一个剧团,演出剧目有《双金花》、《血战北狼关》、《三看御妹》和《金玉奴》等,自娱自乐,当时附近的农村剧团上潘村有一个,八寮村也有一个,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农闲时,他们都到附近各村演出,土色土香,很招人喜欢的,远的演到宁海、新昌、三门一带,影响很大的,后来,女演员出嫁了,补不上来,就偃旗息鼓了。现在一到冬天,外胡村里的人没什么可以干的了。本来可以砍一些柴来卖,现在人家都用煤气了,砖瓦窑也不让开了,柴的销路也没有了。他们只好整天坐在火塘边讲白话。这里连电视信号都收不清楚,闷得要命。向上反映也没见多大的效果,村里人急了受不住了,有电视机的人家每户出五百元,请“电视老司”安了一个“大镬”,现在可以收到七个台。不过,这里照样没有电话。前几年,学校里的老师用火不小心,小学起火了,连打119都来不及。等打电话的人从天封跑回来,小学校和剧团的戏装老早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了。另外,这里的寄也麻烦,要到天封去寄,外边寄的信也搁在天封村。有许多急要的事情全给耽误了,外胡村的人只得跳着直骂娘……。
<p>
<p>    外胡村的小学校烧掉后,学生只好到天封去上学。7岁的小孩每天都要来回赶十里的山路,后来就住在天封的学校里。小孩回来直哭,瘦了一大圈。所以有门路的就把孩子转到外地了。有些学生受不住苦就辍学了。现在村里读书的人不多了。闲谈时,村里人问我的朋友,电脑是什么玩意儿?干什么用的?我的朋友答不上来。他无法向外胡村的人解释清楚,更不用说因特网了。但他说,这个地方虽然破,但能出艺术,也能出作品。譬如这里出产的冬笋,城里不是卖6元一斤吗?番薯和竹笋倒是外胡村的两大特产呢。    可惜时间过去这么多年,外胡村依然没有改变他的模样。破房子层出不穷,老光棍屡见不鲜。关键是没有好的带头人,官方也没有重视。不过我的朋友是相当喜欢的,他说打算住上半年,写一本书。有的时候跑前面的山上去唱歌,到后山去看日出。另外还要拍许多破石头房子和篱笆墙的照片带回去。
<p>
<p>    曾在天封教小学的朋友张利强先生,用唐诗“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做谜面,打一村名其谜底就是“外胡”,精妙之极。——站在外胡老屋角的大树下,能看清华顶拜经台上那两个白色的圆球。那是天台山的顶峰。外胡村距它只有8华里路。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7 20:18:03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04:18:00 | 只看该作者
<B>                            白泥坦村记

</B>
<p>
<p>    白泥坦是位于天台南部深山的一个大村庄,虽地处偏僻,却错落数百个烟灶,起伏数百户人家。客车沿着盘山公路回环飞旋,带我穿岭越谷,只见青崖巉岩,松林陇亩,云遮雾绕,殊不料路到尽处,现出好大一个乡村!我不由惊叹:不愧是白云深处好人家!
<p>
<p>    白泥坦村坐落在一个清幽的山谷中,周围群峰环抱。村前横山迢遥,满坡翠竹,梯田叠叠;后山宛如凤凰微展双翼,农家房舍犹如雏鸟,得其荫蔽。村庄左右,地垄俨然,却不宜水稻生长,只能种上小麦、蕃薯、萝卜,盖其土质几近红壤,粘性极大,如果用来制砖瓦,则是上品。附近山岗盛产白泥,可制陶器,手感细腻,经某科研院校专家鉴定,评价甚高。曾有人想在这里建陶瓷厂,惜因山高路远,交通阻滞,深感无奈。这大概是白泥坦村名之来由罢。
<p>
<p>    白泥坦属天台县雷峰乡祥和片,距片点祥里村两三里路,唯有机耕路可通。我来时适逢和风斜雨,在密密雨帘中远眺青峦木屋,情趣盎然。村中男女老幼,漫行村道,时有山歌清越,与流行曲同萦于耳,则有另一番滋味。偶然间遇一二红衣少女,采青挖荠于田坎之上,才知道此刻时近清明。因山间久雨,土路泥泞,如胶如漆,偕友同行,则更觉情意缠绵,虽摔跌再三,衣衫粘满泥垢,却极尽乡间欢乐。古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行于村中,亦有同感之妙,一种惜阴之感油然而生。    穿越村间,遇到两三老人,立足招呼,坐谈村中掌故,亦当一趣。谓前山诸峰,个个南倾,名曰望娘山,儿女出门远行,不忍离去。母亲泪飞涟涟,呜呜咽咽,故有此间绵绵春雨缓缓和风乎?停步注想,则有浓郁的思家之情,令我悄然动容。
<p>
<p>    村庄如洗,青山如沐,行于村间石子路,更显古朴清雅, 俯可瞰陇亩,仰可望苍山,远可眺幽谷。郭熙画语录有高远深远平远之说,村庄的坐落形向,尽得中国画构图透视的精奥。屏山罗列,远峰一线,一条小溪流绕村而流,亦是平静和谐的好所在。即使一株乌桕一棵红枫,皆结构严谨线条明晰,尤其是村口的那棵秃了一半的老树,扭曲的虬枝如巨手直指天穹,把时空浓缩成短短的一瞬,它与木屋石崖一样,都是自然的雕塑杰作,化育无数绝妙的风水。砖墙瓦檐,木壁楼窗,伴随庭前摇曳的花树;有红绿衣衫在廊下飘动,忽如旗帜一般;板壁上挂着的蓑衣和笠帽,还有垒叠整齐的柴草垛,门槛下蜷伏的猫狗,坐在椅子上打盹的老妇,及至村外松林上的个个稻草蓬,都充满了意趣,处处可以入画,携一画板在村中流连驻足,捕捉这迷人的景致,足以心旷神怡矣。
<p>
<p>    走上村后的山冈,俯瞰村庄全景,忽然觉得这村庄除了绘画的真趣外,还颇有点音乐旨味的。远山缥缈,山脊起落有致,一波一波的,富有动感,如箫笛一般的流扬和畅;近山平缓,土垄一丘一丘的,如丝如缕,宛如二胡提琴的运弓舒缓低回,一木一石如顿如挫,或疏或密,不时拉出几个颤音来。而身边层叠的瓦脊,或凝重或激扬,如锣鼓阮筝琵琶,高低错落有致,体现各自的音色音调,很有立体空间感,这就是一种艺术的通感,在于自然的心神领会罢了。
<p>
<p>    白泥坦村虽然地处贫瘠,却是极其崇尚文化教育的。村前土坡上,屹立四层教学楼,为乡中心校之所在。有四五百学生,二三十教师,文友陈君在此任教初一语文,邀我听课,课堂纪律特好,学生发言踊跃,为我所钦羡。陈君青春二十有二,高中读书时就在辽宁青年诸报刊发表作品,文情并茂,清丽隽秀,纯朴自然,尽得山间风韵。他带我走访同村退休教师陈忠玉先生,陈先生七十多岁,卧病在床,仍笔耕不辍,不时在报刊发表作品。他还抱病义务编辑黑板报,十数年如一日,为乡人所敬重。 陈先生尚在病危迷糊之际,还在琢磨逗号句号,令我黯然而涕零,其爱文之专一痴迷,是我远远不及的。蓦然想起这课堂里,友人授教的《为学》篇,曰:“天下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为易矣”,确信此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或曰: “天下之事有悲欣乎,为之,则悲亦欣矣。”此在于心境的各异罢了。凭窗鸟瞰白泥坦村,顿觉民风之强悍精进,风景之宁静祥和,为我所向往久远矣。反看红尘市廛那些追名逐利之徒,与此相比,远于霄壤。
<p>
<p>    白泥坦,是个土得掉渣的名字,但有朴素到极致的清丽风景,也有醇厚到极点的风俗民风。如此冥想端坐,不觉已是正午时分,主人待以手制刀切面,食之胃口大开。其情绵绵,其意悠悠,非别处所有。放纵畅怀,吟出了陆游的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相当切景亦相当抒情。蓦然回首,细雨迷蒙的房舍早已朦胧,犹在天外。
<p>
<p>
<p>
<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7 20:19:04编辑过]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04:19:00 | 只看该作者
<B>                            龙皇堂洞天村记

</B>
<p>
<p>
<p>  天台山主要风景荟萃于北山,如石梁飞瀑、华顶、佛陇、高明诸胜,龙皇堂居其中,为石梁镇政府的所在地。驱车至龙皇堂,往东可登华顶望云,往南可至高明真觉悟禅。天台山南北坡的暖冷气流在此相汇,故常有云骤雾起,人称龙王在此行云布雨之故。故天台山民谣“华顶山上无六月,一阵西风便落雪;有女不嫁龙皇堂,雾露〓水满眠床”之说。因此,龙皇堂一带又称之为“集云”。
<p>
<p>    传说在龙皇堂行云布雨的是一条断尾巴龙,因道行不足,只会行云,不会布雨。龙皇堂附近的许多地名,与龙皇有关。龙皇堂之南有村曰兴龙湾,可算是龙皇的浴池吧;兴龙湾之西二里许有镇龙岩山,山坡石头方正犹如切豆腐一般,相传为神龙掉尾所作。山顶有敕封潭,则是这条龙的安居之所了。站在山顶,方圆数百里青山城镇田园尽收眼底,华顶拜经台近在咫尺。每当风起云涌,更是气象万千。由于此间风向不定,见乱云在寒风阙上旋飞翻舞,山风扑面,此山亦名清风山,倚山看景,是一佳处。
<p>
<p>    龙皇堂是高山顶上的一个小小盆地,不同于塔头坑水磨坑陡坡梯地,却土地膏腴。田园宁静质朴得如山地的少女。龙皇堂村舍皆以花岗岩砌墙,石块皆整齐划一,方方正正,一直从地基砌到屋顶,统一凝重,和谐,此间山居可以与温岭石塘的渔村相媲美。尤其范文岙的村景更令我驻足流连:村中松树柳杉刚直挺拔,在浓荫深处偶见一角花岗石墙和瓦檐来,更觉得醒目而清秀,农家二三,隐现于阡陌稼禾之间,令人神往。
<p>
<p>    龙皇堂村周翠峰四合,平和温柔,朴实大方,如此间醇厚的民风。察岭位于龙皇堂之东,有故道为天台城到华顶峰的必由之路。路旁绿荫蔽日,鸟喧虫鸣,非常幽清空寂。相传察岭为汉朝名儒高察的隐居之所,路旁也有“汉高察隐居处”的摩崖,其书法遒劲而端庄。其下为石梁中学,曾为高察的结庐之所。旁有岩卓然,顶上一泓清碧,经年不涸,人称一奇。坐石注想,听书声琅琅,油然而生许多文化的情怀。
<p>
<p>    吴冠中先生游天台山时,对龙皇堂村舍情有独钟,龙皇堂村北边茶山中有一石砌的小屋,被吴先生发现,收入其作品集中,渐被人知。这种茶山石屋,在当地比比皆是。
<p>
<p>    龙皇堂村附近多奇石嶙峋,悬崖壁立,可惜在文革后开采过甚,美景渐阙。龙皇堂草木并不丰茂,出产也少,但近来已经建成浙江省最大的无污染高山蔬菜生产基地,并且注册了商标,产品还是供不应求的,远销到上海香港以及东南亚各地。
<p>
<p>    龙皇堂附近的村名是很有特色的,高桥距离龙皇堂仅半公里,桥不高,仅半米,何故名高桥呢?察岭后有村曰:“平地”。仅在山冈上,方圆几百平米,大惑不解中,忽想天台北山的一句民谣:“高明好高不高,太平好平不平”,很有禅意,顿有所悟。
<p>
<p>    假如说,天台山若以赤城山至龙皇堂一线为中轴,其东为石梁华顶高明国清诸胜,是佛宗所在,其西为桐柏琼台桃源诸景,乃道源所归,人们常谈及道教祖庭时,常说到桐柏宫,可惜它早已淹没在水底中,而龙皇堂南面洞天村是不可忽略的佳处,洞天村属于北山石梁镇管辖,村以宫名,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倒引起人们的探寻兴致的。
<p>
<p>    站在龙皇堂南边的镇龙山顶,南眺望丛林之间,有双乳峰突起,这就是道书所说的玉霄天柱峰了。“洞天宫就在玉霄峰上,上有女梭福地”,指的就是此间的景致。游者自峰顶飘而下,若从天际飞临。
<p>
<p>    洞天宫果然如旧志所载,确是风水宝地的所在。后有屏山(龙皇堂山)巍峨,右翼有文笔峰,左有玉霄天柱峰,前有狮象山 ,南有水口,下达石门龙潭。洞天宫外,地势陡降,悬崖绝壁中,前面案山屏立,俗称石门关天,惟有鸟道可通。在这群峰掩映之间,危崖绝顶之上,却有一片平畴农舍,佳木葱茏,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真可谓是桃源又到,别有洞天了。   
<p>在石梁镇个体协会会长王修顶先生的引导下,我迈步在洞天村的村道上,听他讲述有关的历史和传说,深有感触。王修顶是洞天村人,对村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洞天村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一土一石一田一垄皆清晰地收入到我的眼帘中,让我去一一翻检古老的遗迹。听王先生说,洞天宫始创于唐咸通五年,高道叶藏质结庵在此,号为石门山居。至唐懿宗时改名为玉霄观,到五代后周广顺元年,朱霄外建三清殿,徐灵府、陈寡言等高道也来此修真,建经楼一座,奉唐咸通十二年所书的道藏;又建钟楼一座,奉“禹钟”一口,此钟高二尺,形状有点像古代的“铎”,上有隐文。宋祥符元年,才改名为洞天宫,一直沿用至今。唐宋之间香火最盛,朝觐者如潮。除规模宏大的洞天宫外,还有华琳山居、金庭法宫、白云观等及周围十余处茅篷庵舍。唐朝时的洞天宫规模最大,自大殿到山门直径有三百余米;司马承祯奉诏封山四十余里方圆,禁止樵猎,洞天宫也在其中。那时要朝觐洞天宫得先上桐柏岭,至桐柏宫稍作歇息,然后再行六七里陡峭山道,过石门关,至岭头著衣亭,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沐浴更衣,这种仪规非外地宫观所有。陆游曾在玉霄宫主事过,后来作诗回忆道,“竹舆冲雨到天台,绿荫树中小阁开,榜作玉霄君会否,要知散吏案行来”,记述的就是当年洞天宫的情形。洞天宫在唐朝时建玉霄峰上,后遭火焚,至宋时移址到水口岭头里半华里处。直至现在,这里有许多断碣残碑发现,不少破砖断石还砌在附近的田坎上。   
<p>山溪缓缓地绕过洞天宫,蜿蜒流淌,到石门水口,便飞舞而下,直捣龙潭。飞瀑隐于谷中,声如雷震,幽谷深不见底。两崖近在咫尺,却不可飞渡。洞天石扉共有十道,在溪谷间两两相辏,高可耸天,许多文人雅士写了咏赞诗句,孟浩然诗曰:“上尽峥嵘万仞巅,四方围绕洞中天,秋风吹日琼台晚,试问人间过几年。”洞天石扉状若琼台百丈,雄壮而瑰伟奇险,李白既游琼台,又临石门关山,慕山水之神秀,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我想他是到过洞天宫的,只有在月夜里亲临实地,才能传神地写出“清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的意境来的,试想李白写过《琼台》和《天台晓望》,而这里的道教胜地更能满足他求仙欲望的。当我们在这峰顶上,对着洞天石扉和峡谷云烟,啸傲于风雨明晦之上,其意趣与李白一样,尽出天然的。   
<p>为什么中国道教文化会令我们神驰不已呢?对着这洞天山村,我浮想联翩。道书上载,叶藏质居洞天宫,命摆酒与友共饮告于时日,及期至,题于门上,鹤鸣时去。诗人闻天乐鼓荡于空中。左元泽居洞天宫,常游山中,经旬不还,樵者见其与三虎同睡,不食五谷而登仙。陈寡言命终尸解时,谓弟子曰:“当盛我以布囊,置石室中”,并以诗示之:“我本无形有形,偶来尘世逐营营,轮回债负今还了,搔首索然回上清”,其超然淡然境界亦非常人所拥有。作为中国南宗道教精粹的桐柏之源,是深得宇宙归旨的,除了虚玄之外,还有化万千精神于我一身中,归之于气,落之于无,更显得精妙之极。
<p>
<p>    洞天宫农舍皆以木石构筑,颇具天台山村民居特色。村庄建筑样式和布局与其他山村无甚两样,但文化底蕴是深厚的,非常人所知。村民王姓,为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的后裔。他们深爱家山,屡屡上书有关部门,要求开发洞天景区,若能融道教文化与乡村风光与一体,可造公路直达洞天村,也可把这里作为游石梁华顶高明至桐柏琼台桃源景区的中转站,使诸多风景连成一线,确能引起中外游客的亲睐,特别是国内外道教南宗子弟的朝礼。漫步在洞天村的胜境里,眼前是一片和煦的艳阳春光,那叠嶂峰峦,那树影婆娑的白壁烟村,引起许多人的向往。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7 20:20:03编辑过]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8 04:20:00 | 只看该作者
<B>                          九遮山村记</B><P> </P></P><P></P></P>天台山最有乡村特色的所在,应该算是九遮山。瞻仰过诗僧的隐居地,耳边还回响着寒山的如歌行板,车子便载我进入九遮的环抱。为了真正体验九遮山村的田园情调,我们就在九遮山口下车,沿着遮山溪迤逦缓步,九遮山水便构成了绝妙画廊。迎面而来的道道遮山有如一幅幅屏风,转过去,奇石错综,锦峰连簇,若没有村人的指点,我们是很难领会其意趣的。<P> </P></P>    正因为如此,九遮山的水石清丽和烟村点点显示出悠远的神韵来。沿溪有九个不同山崖,遮挡出九个各异的风景,很有讲究:一遮鲤化龙,二遮狮挂壁,三遮月初升,四遮鹰舞翼,五遮就是亚父石船仙皇庙,第六遮是龙嬉滩,七遮下山虎,八遮龟蛇顽(玩),九遮龙背印,其名称就是依田间村旁岩形拟化而成。何登云有诗赞道:“十里遮山秀碧峰,九重叠嶂如蟠龙。山环水曲疑无路,石破崖穿别有踪。丹洞常留红日影,青峦乍见白云封。樵夫欲访神仙窟,踏破芒鞋何处逢?”道出了九遮山水的真旨。此诗出自于乡村土著的笔下,总有高人隐逸之感。九遮山不同凡响矣。<P> </P></P>    九遮山入口处,有亭翼然,山壁上的题字笔力遒劲锋芒毕露,但已被丛树的浓荫所封盖了。九遮秀谷真正的起点是道篷岩村,道篷岩应该是稻蓬岩,其形状类似此间常见的稻草垛,伫立村前隔溪仰望,煞是雄伟,如天将飞临。稻蓬岩属于天峰山,灵神禀赋,颇有机杼。其间一石,初看如上山兔,回首就像猪八戒。一石俯视如出水莲,仰观之若三女同拥。天峰山的最美处,是奇岩怪石构成的通天河故事:载着唐僧师徒的鼍龙,想吞噬上游漂来的糍团,猛地一沉,沙和尚就急忙跳下扛其后臀,但唐僧早已经被急流吞没,惟有一顶毗卢帽漂在水面上,猪八戒拱着莲蓬嘴朝天呼唤,孙行者手搭凉棚渴望“救星”,而白龙马呢,被激流冲得无影无踪,只有转过山脚才能发现。很平常的岩石组合,倒是很完美的,也不乏艺术的神采。与此相媲美的是东江村左侧,有虎岩,看见对面山顶的猪头岩,正想大快朵颐,不防旁边冲出狮子岩来,吓得连忙把头僵缩了。本来很平常的岩石,九遮村人却赋予其灵性理性和感情,让人回味无穷。谁说九遮村民人不懂文化艺术呢?他们本身就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是没有功利的,是纯出天然的,更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最先领会山水奇趣的九遮村民,是慧眼独具的,他们在口耳相传中不断地完美着自然。<P> </P></P>    跟随何元清先生,走在九遮山村和田野中,遥望在云雾中缥缈的山脊,他说起当地的风景传说,九遮山深处有一景,叫女娲石门,女娲补天后将剩余的石料封存在那里,托七位仙女守护,山神知道了想独占它,就怂恿红头将军与仙女展开血战,连仙皇佛也难以调解。最后还是仙皇佛蒙骗了红头将军,说七位仙女已经下嫁给手下的喽罗了,红头将军羞愧无比,只好拼命地把身子往泥沙下沉,仅露出一个头盔。七仙女斗不过山神,只好在对面的不远处怅望。每当云遮雾罩,淅沥的雨声呼啸的风音就是她们的哀泣了。神仙也有猥琐不轨之徒,何况这芸芸众生乎?!除了沉重哀怨之外,又多了一些自慰,九遮山水确实让人沉醉,连神仙也留连不去,何况我们这群匆匆而过的凡夫游子呢?<P> </P></P>    九遮山村的山水传说是和谐的,自然也是地域人文的精粹。它虽然有些荒诞,但也是真实的人文流程,它自由地穿过时空的隧道,把人神不及的事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人性和山水的美永远留驻。亚父范增,本是楚汉相争时的著名历史人物,与浙江天台相距甚遥,但九遮山人奉他为神,造桥建庙于九遮秀谷的中心地带,命名庙后的山崖为“亚父石船”。亚父庙建于宋代,至今仍是香火鼎盛。项羽中了刘邦谋士陈平的离间计,疏远了范增,对于赤心耿耿的范增来说,不啻是致命的打击。他有国不能报,有家不能回,有忠不能尽,急怨之下,疽发而亡。英灵不灭,便乘石船来到九遮,把这里作为灵魂永恒的栖息地。故事显然是牵强的,但从亚父庙的碑文来看,古庙早已满目沧桑了。人们崇拜范增的感情是合乎情理的。在亚父庙里,我们感受到的九遮山人对忠勇节义刚直真善的崇尚和匡正压邪的遗风。庙后有新辟的望楚洞,眺望关山重重,思绪却如轻盈山鹰,鼓翼而去。<P> </P></P>    我们景仰九遮村民,是他们为我们呈献了这片净土,呈献这一片山明水秀的处女地。在亚父庙的墙壁上,我抄录了不少当地诗人咏赞九遮的佳句。九旬老人何祖汉有两首回文诗写道:“弯弯曲曲水潭清,醉鹤秀枝秀上林。山通门外溪隐隐,岩连溪山雾轻轻”。“清溪一道碧水流,庙对桥亭岩泊舟。轻竹拂云山宿月,鸣禽驯兽乐幽幽”,超逸清明,往复成韵。何先生曾在当地创办过一所小学,写过五百多首诗,在当地成为美谈。在旅游开发中,五个村的老人协会自酬资金,修筑了张家弄到明堂村的机耕路,并敷设了亚父庙到望楚洞的几百米长的游步道,还修葺了望楚洞和清心亭,他们自带干粮被铺风餐露宿,更没拿过一分报酬,除此之外,当地百姓也非常注重保护好自然风景资源,至今没有盲目采石和盗伐林木的事件发生。正因为这里的民风淳朴,九遮山村的胜境才得以光彩夺目。<P> </P></P>    人们游九遮山,往往到亚父庙就戛然而止了,但我认为九遮山最精美的还是在明堂村。明堂村位于九遮山谷最里边,虽在九遮底端,但水石愈加森丽,崖岸愈加瑰奇。一带烟村几棵老树,伴着青青的绣崖,村庄背山面水散落有致,房舍也随意散布拙朴自然,宛若孩童嬉戏;而高崖岩峰如英俊伟男窈窕淑女,静静地呵护。在村中漫行,随时可见石峰石柱石人石堡,诸多岩峰皆兀然屹立拔地千寻,崖壁上多有天然石洞洞洞相连,但难以攀援,可望不可及。明堂村的主要风景有女娲石门岩,在村东二里许,在几十米高的绝壁上有两座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石门,兀然凌空,唯有飞鸟可达,人称一奇,是传说中的神仙窟宅。七仙女峰则娉婷袅娜,穿云破雾的仪姿不亚于巫山的十二峰。附近有三峭峰,在七仙女峰之南,三面悬空,高约数百米,上有蛤蟆田平坦开阔。旧时曾有道观一所,香火鼎盛之时,来自仙居、临海、磐安等地的善男信女朝礼于此络绎不绝,但因它深藏于奇险幽谷之中,真正登临的人却逐渐寥寥了,道观已经颓败多年,难寻旧迹。出明堂村沿溪上溯,竹影婆娑清流淙淙,转两三山湾后就到了“蝴蝶泉”。每当夏秋之际,有无以计数的彩蝶纷纷来会,一时间彩光翕动,群蝶乱舞,眼花缭乱,翼翅缤纷,可与云南大理澜沧江之蝴蝶会相媲美。有关蝴蝶泉的电视专题片在中央台、浙江台播放后,探胜者越来越多。而今大理蝴蝶泉因水质污染胜迹难寻,而明堂村蝴蝶准时来会经年不辍,全靠村民环境保护之功了。<P> </P></P>    走过蝴蝶泉便进入李家岙,时见石头垒砌的小屋,虽是守山贮灰之用,但颇能入画;间或古树秀竹却宁静丰常,纵有蝉声盈耳却颇有韵律,天高云淡鸟鸣蝶飞;丛林秀簇绿草如茵,随步换形岩影扑朔。仰望三峭峰如雁荡的合掌峰;观天柱岩既如石笋挺拔,又似将军肃立凛凛威风。50年代初这里原来是一片原生林,即使正午时分进入林间,也是不见天日暗若黄昏。惜在大跃进时被全部斫伐,倒仆下来的大树横架于溪谷两岸,宛如天生桥梁。今天所见的葱郁树木是80年代新栽的,而今早已蔚然成林了。明堂村人曾赞美李家岙诸景云:“走进李家岙,雁荡不想到”,自豪之意不在言表。李家岙中有一处胜景,名叫“落水虾”,岩形如一尾小虾跃入水中,其背有岩状如送子麒麟。伫立岩下,见悬崖摇摇欲坠,崖上丛树欲飞,颇有气势。仔细一想,觉得虾下水麟送子,都是吉祥的风水绝妙的所在,而此处却两全其美了。<P> </P></P>    龙潭坑瀑布则是我非去不可的。这里是遮山溪的源头,瀑布纤细轻柔蔽崖而下,瀑布的上面有一座小小的石拱桥,直架于崖壁正上方,逆光视之与石梁飞瀑无二。龙潭坑之上再也没有村舍,唯有两个龙潭,都有三四人深,虽漩涡叠叠却清澈见底,水下石子游鱼历历可辨。听说本地有一民间书法家到此,如对圣泉竟叩头长跪拜谒不已。掬一杯清泉细细品咂,竟甘甜清洌异常,毫无杂质,如同琼浆玉液,回味无穷。<P> </P></P>    龙潭坑瀑布边有一个小小的自然村,叫做“泄上”,俗写“雪上”,误。以“泄上”做村名的,还有一处在天台石梁镇与新昌县的交界处。“泄”就是瀑布,诸暨五泄风景区就是因景区里有五个瀑布而得名的。泄上村现在只有十几户人家,冷冷清清的,但在清朝年间,一群土匪却安营扎寨在这里,“掌舵”的寨主竟是一个被人砍掉脚筋的文弱书生。因为这里四处都是高山悬崖,地势险要易守易攻,很难对付。后来官军一个大年三十夜借山寨放松防范之际偷袭,这群山匪才被剿灭。故事是很曲折的,只要你到了明堂村,就可以听何元清先生细细道来。<P> </P></P>何元清先生的家就在村口的一处三层楼,下面开着一家小杂货店,店面虽小,却是省级的五好经营户。何先生也能写文章,报纸上也发表多篇,有空也拍摄一些九遮山的风光照片做资料收存。他对医药方面也很精通,村里人家有什么头痛脑热的,都来找他配药扎针。文革期间,农村很难买到农药,他就让人家上山去采一些土药来自己配好,打下去效果特好,虫子全都消灭,而对人畜无害,成为当地百姓的佳话。 何先生年轻的时候,说得通本水浒三国,那时他替一大户人家做工,工余就说大书,竟把主人家的闺女都说得眼睛一瞪一瞪的,最后恋恋不舍地与他结合了。           <P> </P></P>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何先生带我登临蛤蟆田的情景。我们攀登崎岖小道,穿行林间,见山水四拥,如入梦境,不觉一阵山雨骤来,把我淋得透湿。我们在林间小屋里烘干了衣衫,攀缘人迹罕至的三峭峰。三峭峰下临深渊直立千仞,而峰顶仅狭半米。我只好依树而行,以免坠落山谷。这里虽然险象横生,但我们感到美的极致。生命有限,能到达这种境界的又有多少?或许穷究一生也做不到。站在峰顶之上,山风吹动衣袂,俯瞰冈峦叠翠,村舍点点,田畴连绵,怎不叫人放纵骋怀。雨后初晴,忽然想起周恩来的岚山诗句:“一缕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此刻我也不是同样的神采奕奕吗?无限风光在险峰,人生要达到完美,毕竟要经历多少磨难和艰险,有许多行到中途就退却了,能真正到达顶峰的又有庶几?望断天涯路,蓦然回首,来路早已凄迷,唯留些许的记忆印痕。此刻我们早已身超三界,神游八极,归依于九遮山水的造化之中了。<P> </P></P>    借着亚父庙暗淡的烛影走笔行文,觉得九遮山村的妙趣就在这个“九”字。“九”乃是真原之数,九九归一,方能返朴归真,再翻过去就是功德圆满。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九”就是一种美的极致啊。九遮山村有涅槃,有禅悟,有美景,足让我信步漫游了,我就把她当作一部大书来读,读出的不但是乡村野味,而且也读出了诗歌神话,既读出民俗乡情,又读出人生哲理。我虽不能把她读懂读透,但我已经真正领会到九遮山村的内在精华,尽管人生这本大书永远也不会读完。<P> </P></P>    1993年4月至2001年2月      </P>
6#
发表于 2005-11-19 01:12:00 | 只看该作者
瓦塞 比我贴的还长,容易吗? 没得说 顶!
7#
发表于 2005-11-19 02:24:00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5-11-19 05:44:00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是何方高人啊?
9#
发表于 2005-11-19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05-11-19 22:03:00 | 只看该作者
长有罪吗?写的很好。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8 03:26 , Processed in 1.1097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