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奶瓶的心灵鸡汤】篇四:“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15:2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购买主题 已有 3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2 元街币 才能浏览
沙发
发表于 2007-10-18 15:25:5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6:24:12 | 只看该作者
篇二:
今天我要改变的是……

    有个台湾大学法律系的学生,为了买“大哥大”而去抢劫,案发被捕。当时台湾地区教育界的领导林清江先生特别前往狱中探视。他强调不是因为他是台大学生才去看他,而是希望借此提醒社会上优秀的学生,不要仅在知识层面上杰出,更要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什么是自我反省的能力?法国作家圣德修伯里(Antoine de Saiut-Exupery)于1943年在美国出版《小王子》一书,提到小王子在各行星间旅行时,到了一颗上面只住了一个国王而没有其他任何人的游星,国王希望小王子留下来当他的部下。国王说:“不要走,我任命你做部长!”
    “什么部长?”小王子问。
    部……司法部长!”国王说。
    “但是没有人可以审判呀!”小王子不解。
    国王回答:“那么,你就自己审判自己好了。这是最困难的,审判自己比审判别人要困难得多。假如你能好好地审判自己,你就是真正有才智的人了。”
    何谓“审判自己”?就像到了我这个年龄,不要逃避称体重、量血压,否则如何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而维护健康?
    然而,基于人性弱点,我们很容易看出别人的错误而去审判别人,却觉得自己很好,“舍不得”批判自己。加上中国人“差不多先生”的特性,很少对自己仔细反省,只要“过得去”,就“以不变应万变”。结果呢?缺点一直没改。不但不承认自己有缺点,就算有也觉得勉强可以过日子,不必急着改变。因此,“一错再错”、“重蹈覆辙”,以至于“灾难”也一再重演。所以,要改变这种习性,就得“以变为常”、以变为师”。从“严以律己”的角度,要求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国哲学注重“中庸之道”,能做到的人实在太少,大多数人都在两极端摆荡。不是“急惊风”  (紧张大师),就是“慢郎中”  (蜗牛爬步),很少能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然而这两种人的压力都很大,前者永远觉得累得半死,无法“放慢脚步”、享受人生。后者则看来有气无力,结果一事无成、人生乏味。然而性格就像身材,不宜放任不管或“爆炸性’’地摧残,以免后患无穷。可在不“自欺欺人”的原则下.“魔术”、“调整”、控制及自我陶醉一番(也就是在不影响健康之前提下,改变自己的审美观)。性格是天性之一,是自我的一部分,需要珍惜与肯定;若“自觉”某些性格影响到身心健康、人际关系,自我调整仍为创造幸福的上上之策。当我们了解性格能改变命运,希望人生更美好时,就会产生动力改变自已。今天,你、我决定要的是什么?我先野人献曝“自我审判”一番,找出自己性格的缺点及想要改变的方向,提供参考,希望您也一起行动。
    第一,由情绪容易激动、紧张,改变为冷静下来、放轻松
    情绪紧张很容易与人产生冲突、对立,工作上也会因情绪不佳而耗损过多的心力。因此,时时提醒自已冷静下来、放轻松,至关重要。
    第二,由逞强好胜、好高骛远,改变为平淡踏实、愿居人下
    道家哲学说:  “不敢为天下先。”“强出头”的结果,往往“树大招风”,而且事倍功半。不如低调些,好好做事不求出名。
    第三,由拖延逃避,改变为提前完成
    “拖延”,是成功、快乐的大敌。如果事情终究要面对、完成,拖延只会增加心理压力、破坏自己的信用。若不仅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还能“提前完成”,不但觉得轻松、有成就感,还会产生“命运操纵在自己手中”的自信。
    第四,由多愁善感,改变为“看得开”、“放得下”
    “看开”不是“看破”,而是看出人生的意义,尤其是人生正面的价值。“放下”不是“放弃”,而是区分人我,尽到自我的本分,不“僭越”属于别人的责任。尤其是父母、师长,不要照顾或逼迫孩子太多.否则会束缚孩子的发展。
    第五,由“自满”、“自大”,改变为“活到老学到老”
    俗话说:  “满瓶不响,半瓶晃荡”,内涵不足的人往往自大,不能虚心学习;结果像“井底之蛙”.容易被人识破。我希望自己永远像孩子一样好奇,做个只有求知欲而没有“学问”的人。“故步自封”的结果是“江郎才尽”。“穷则变、变则通”,希望大家永保弹性,不固执,拥有开放的心,不自满,这样就能活出真正的自己,愈变愈好。
    与心作斗争是很困难的,因为每一个愿望都是以灵魂为代价换来的。


    和自己的心进行斗争是很难堪的,但这种胜利则标志着这是深思熟虑的人。
                                                                               (德谟克利特)

    人必须认识自己,如果这不能有助于发现真理,至少将有助于规范自己的生活。
                                                                              (帕斯卡尔)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16:25:42 | 只看该作者
篇三
我真的“矮人家一截”吗?

    接到学生的来信,满满三大页,诉说他大学毕业多年、活到28岁,仍有解决不了的困扰。
    这么多年来,最讨厌自己个性中“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以及“没有自信”的部分。常怕得罪别人,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面对这样的自己,实在觉得生气,但就是无可奈何。我一直对自己没有自信,这么多年来一直寻找建立自信的方法,但就是不得要领。在别人面前不知怎么的,不自觉地感到自卑。也许从小就压抑自己吧!习惯笑脸对人,导致有气也不敢发泄,所以常气得发抖,却说不出心里的不满……
    这位同学很体贴我,怕我回信耽误时间,表示会利用电话接受咨商辅导。但由于电话沟通的缺陷,我只能长话短说、言简意赅,要他不要太注意自己的困扰,先着眼于具体的问题,譬如:害怕面对很多人说话或怕说得不好,则可在事前打好讲稿,反复练习几遍。也可利用录音机或面对镜子演讲,了解及改进自己的缺点。这样才不致茫然无措,因再次失败而增加挫折感、自卑感,连带把原有的优点也忽略、浪费掉。至于如何增强自己向大众说话的自信与勇气,那就要摒除负面思考,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要维持正面思考,坚信自己会讲得不错,且要“深信不疑”。
    我们常在自大及自卑的两个极端摆荡,很难持中做到所谓“不卑不亢”。会产生自大或自卑心理,多半是与人比较的结果。自觉胜人一筹就自大,矮人一截就自卑。有自信的人不和别人比较,他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对于优点,能自我欣赏,体认自己的价值。对于缺点,能自我评断,能改且想改的就改,不能改或不想改的就接纳。至于别人的意见,只供自我参考,不足以构成左右人生的力量。有自信的人又可称为有定见的人,不会像寓言故事“父子骑驴”中的爸爸,因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无所适从。最后不知是父亲骑驴、儿子骑驴、父子都骑或父子都不骑。
    要不受别人影响很不容易,人不免有比较心理,而且是向上比较,于是很难做到“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自求多福”。读大学时,父亲对我的期望很高,不断督促我“好还要更好”、目标要远大。而今年过四十,当我告诉父亲,还想去美国再拿一个博士学位或想当大学校长时,也许因为他经历过一场濒临死亡的病痛,所以更豁达、踏实,所以不再像从前般督促我“向前冲”。他“笑而不答”,让我感到他根本不相信我会拿到美国的博士学位或当到大学校长。但继而一想,父亲真正的意思应该是:拿不拿到外国博士学位或当不当得成大学校长,其实并不重要。真正要问的是:“为什么要再拿个博士学位或当大学校长?有必要吗?为了谁呢?”
    为了谁?仔细一想,很可笑,可能是为了给别人看吧!美国大学的学位、大学校长的职位,应该比较“好看”而且象征“高人一等”吧!
    “高人一等”真的比较好吗?老子哲学总括为二个重点,就是:慈爱的“慈”、俭朴的“俭”,和代表谦让的“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尤其强调谦让,中国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肥”,名气太大反会“树大招风”,遭“盛名之累”。
    想通之后,“矮人一截”真不是件坏事,反而可以踏踏实实、平平凡凡地多做事,而且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社会大机器就是靠许多默默无闻、默默耕耘的小零件、小齿轮支撑,才得以正常运转的。
    你自卑吗?别自己吓自己了,你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只要具体改正某些小缺点,就可以活得更快乐。
    你想高人一等吗?别再逼自己了,你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伟大。只要使自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可活得更快乐。

    如果活了一辈子也没多少人认识你,真的好自由自在而令人羡慕啊!
    谁要是顾虑每一句话,或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就决不能有所成就;因为既有人指责,就有人称许,在种种意见分歧之中,我惟有认定快乐这一条路走去。
                                           (乔叟)
    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让人家去说长说短:要像一座卓立的塔,决不因为暴风而倾斜。
                                           (但丁)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0 09:15:28 | 只看该作者
篇四:
    一个人的心灵受了鼓舞,那不用说,器官虽然已经萎缩了、僵了,也会从死沉沉的麻痹中振作起来,重新开始活动,像蜕皮的蛇获得新生的力量一样。
                                       (莎士比亚)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
                                       (罗曼.罗兰)
我好痛,因为你不懂我的痛

    “哀莫哀兮生别离”。然循环的生老病死,犹令人难忍与不舍,何况突如其来的重大压力与创伤,“九二一”全台大地震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个小学六年级的男孩失去了所有亲人,他说:
    即使我多悲伤,多想哭,也唤不回亲人一步一步往天堂去的脚步。这时,我还宁愿是那一具一具被抬出的尸体,起码不用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别人庆幸我是惟一生还者,我却怨恨自己遗留在世上。
    现在,我一文不值,孤单单的一个人。但我却是遭受上天历练的孩子,若我这时倒下去.就会成为让父母伤心的孩子。  (《中国时报》第39版,1999年10月26日)
    一位年轻的妈妈望着九九峰已完全变形的地貌,盼着早日挖掘出深埋地下的二十多名罹难者,这其中有自己的小女儿,她一边等待一边自责。
    在大地震前一个礼拜,我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到,而回来看看由父母照顾的一对女儿,而且接走了大女儿。因为那天我骑摩托车没办法带走两个,所以我觉得很对不起我的小女儿……
    一名家住台中而在台北读大学的女同学,返家探望灾情再回台北后,心情一直十分低落。尽管其他人都恭喜她家人平安、房子损失不大。但她总觉得同学并不真的了解,她睡不好、吃不下、笑不出来,脑海中满是灾区凄惨的景象,然而同学却仍一如往常地过日子......
    台湾宝岛百年来最惨重的伤亡之一——“九二一”全台大地震,已过一年多了(至2001年)。一年多的时间像是很短又似很长,对大众媒体而言,由报道“长度”(时间或篇幅)的缩减,明显可见不需再加“重视”。紧急救难或捐助物资、金钱,也都过了所谓“第一时间”,不再“持续下去”。然而以“重建家园”来说(包括心灵重建)却才起步(或尚未开始),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一年”对于受灾户而言,在重建的路途上只占很小的一步。
    “九二一”一个月后,在“非受灾户”已渐淡忘地震所带来的可怕景象时,又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在未受电力影响的南部,以嘉义最为严重。虽然没有中部那么可怕的伤亡数字,但许多人也尝到了“有家归不得”,搭帐篷、露宿街头的滋味。然而,凡事都要靠经历才能体会,不但来不及而且可悲(难道要全台湾地区都成为灾区吗?),“同病相怜”有时不一定是相互扶持,反因“同是天涯沦落人”而相互感染那份消极气息,感到恐惧、茫然、沮丧、绝望,使苦难加倍。所以,没有同样灾难经验的人,更有责任支持及帮助受灾户,让他们不致倒下去。
    辅导人员不可能经历所有个案的遭遇,然后再用“经验之谈”来从事辅导。而是要以“同理心”尽量了解个案的感受,尝试各种方法协助他们解决“自己”的问题。其实,一般人也有机会从事广义的辅导。个案可能是家人、同学或亲密爱人,当他们因信任向你寻求建议,或因你关心而主动给予支援时,辅导关系即告成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理心”就是进行辅导工作最好的开始。
    前述灾民的状况,他们的心情你能了解多少?以那个孤儿来说,他那么悲伤、孤独、痛苦,我们能帮什么忙?《爱的教育》这本名著中有一篇提到一个失去母亲的男孩,在他妈妈过世后多日、即将返回学校的前一天,他的老师告诉全班同学:
    甘伦的妈妈逝世了,明天他就要回到学校里来,希望你们大家等他进教室来的时候,要亲切地安慰他,不许说嘲笑他的话。
    当甘伦回到教室,想起妈妈不会再如从前般每天来接他放学时,忍不住地哭了起来。老师走过去将他搂抱在胸前:
    哭出来吧!哭出来吧!孩子!但是不要丧了志。你妈妈已不在这世上了,但是,她仍在照顾你,仍在爱着你,仍在你身旁啊!
    在这世界上,你无论是在悲哀或是在喜悦之中,你永远都不可能忘了自己的母亲。然而,你可以纪念母亲,敬爱母亲,哀痛母亲的死,但却不可辜负你母亲的心。
    甘伦!要勇敢!要平静!这是你母亲所想要的。懂了吗?  
    看到这个“示范”,如果你是受灾户的老师、同学,知道该怎么做了吗?若你还在他面前有意无意“炫耀”自己拥有双亲的爱、拥有想要的一切,就太没有同理心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程度不同“非超越不可的悲伤”,也许要花好多年才能超越。若要帮助别人,就要尽量体会他的苦,但不是怜悯,而要坚信他一定能超越悲伤。千万不要以你的“优越”来压迫他,令他更难接纳自己的“缺憾”。
6#
发表于 2007-11-10 22:04:1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每篇都给人启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1 06:27 , Processed in 1.07703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