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07-10-9 15:49:40
|
只看该作者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既是一位哲学家,又是一位文学家,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学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历代学者对庄子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莫衷一是;对庄子著作的真伪,众说纷坛,争论不休。我也借此小文分两部分谈点对此的看法:
一、庄子的生平及时代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约生于公元前 369 年,卒于公元前 286 年,宋国蒙人。他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后隐居于"穷闾阨巷",以织履 口谋生。他不仅不与宋国的统治者合作,而且也不与其他国家的统治者共处,楚威王 曾以千金聘其为相而不受。他与惠施为友,相互切磋学问,著书立说,撰有《庄子》一书。
庄子的生平史料,有自己陈述的,也有后人记载的。自己陈述的生平史料主要在《庄子》的《外物》、《山木》、《秋水》、《列御寇》和《徐无鬼》诸篇之中。在《外物》、《山木》有庄周家贫的史料;在《山木》中有庄周访魏王的史料;在《秋水》、《列御寇》中有威王派人请庄周为相的史料;在《徐无鬼》、《秋水》中有庄周与惠施为友的史料,在许多篇中又
有与惠施辩论的史料。这些零散的史料是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对庄周生平及思想的研究。
历史上为庄周写传记、年表的人也有一些,主要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老庄申韩列传》、刘向《别录》(司马贞《史记索引》引文)、马叙伦《庄子年表》(民国间徘印《天马山房丛书》本)、关锋《庄子时代大事记》(1961 年中华书局排印《庄子内篇译解和批判》附录本)。这些后人撰写的著作都可作研究庄子生平史料的参考。我就不再一一引用最早记载《庄子》一书情况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窥,然其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书十余万言,大抵率高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
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光泽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从这里可见,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亲自见过《庄子》一书,但只说著书"十余万言",没有说明篇数,更没有内篇、外篇和杂篇之分。《庄子》一书,在汉朝流传的是五十二篇,已经有司马彪、孟氏的注本。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班固自注:"名周,来
人。"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序录》称:"《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即司马彪、孟氏所注是也。"日本武内义雄《庄子考》说,五十二篇是由内篇七、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而成。《庄子》一书,到晋朝时,其流传有较大的变化。晋朝为《庄子》作注的人有向秀、郭象、李颐等。据陆德明记载,各种注本的卷数多不相同。向秀《注》为二十卷二十六篇,郭象《注》为三十三卷三十二篇,李颐《集解》为三十卷三十篇,在这些不同的卷本中以郭象的三十三卷本流传的最为广泛。宋以后注本更多,但皆为十卷三十二篇,即宗郭象注本.庄子》一书同其他先秦子书一样,在真伪问题上争论很大。《庄子》一书的真伪问题,从晋朝已经开始了,那时争论的中心是三十三篇以外的十九篇问题。在宋朝,一般人认为郭象注《庄子》的内七篇是庄周著,而对外、杂篇提出种种怀矮。提出怀疑的人主要有苏拭、黄震等人。其中尤其苏拭提出《盗跖》、《渔父》、《让王》、《说剑》四篇是伪书之后,影响特别之大,后来几乎所有认为《庄子》中有伪书的人,都同意苏拭的看法。明代的宋濂、郑湲、朱得之、沈一贯、焦竑、谭元春等人进一步证明外、杂篇不是庄子的著作。清代的工夫之、林云铭、姚际恒、吴世尚、胡文英、姚鼐、宣颖、章学诚、马其昶;近代的梁启超、钱玄同、顾颉刚、刘汝霖、叶国庆、马叙伦等,都分别提出外、杂有伪。有的说外、杂篇是庄子门人弟子的记录;有的说外、杂篇出于《准南子》之后,是道家一派人物的总集.有的认为外、杂篇中有部分的伪书;有的认为外、杂篇都是伪书。我认为《庄子》一书本是庄周自著,是从记录、韵文体向散文体过渡。其中有门人弟子审入的东西,但不多,可以作为学习和研究庄子思想的史料。理由如下:
1.《庄子》原书本无内外杂之分,不能依据内篇文字深奥,外、杂文字肤浅证明外、杂是伪书。况且,外、杂更具有庄子自著的实证。《庄子》一书古无内、外、杂之分,分内、外、杂是起于汉代刘向。即有内、外、杂之分,也不能说明外、杂浅陋为后人所作。如《外物》中关于龟策的说明与殷墟出土的大龟版的记载一致。《列御寇》中"正考父一命而怄,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循墙而走"的记载与《左传》昭公七年的记载一致。外、杂中的韵律皆为战国前期的韵律,外杂的标题多以篇首二字或人物名篇,无概括意义,都说明外、杂早于内篇成书,是庄子的早期作品,因而,外、杂与内篇有内容重复也是必然的。
2.外、杂中有"封侯"、"宰相"、"仁义"、"六经"等语。并不证明是汉代的著作。因为从西周到战国的《易·蛊》上九父辞中有"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记载,所以秦以前已有封侯。韩非《显学》中已有"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早在《诗·小雅·二月之交》中就有"家伯维宰",《论语·雍也》也有"子游为武城宰",《吕氏春秋·举难》有"相也教,百官之长也。"说明"宰相"一词并非汉代才有,而先秦 早已有之。至于"仁义"对举,不仅在庄子前的《孟子》中已有之,如《盂子·梁惠王》中有"已有仁义而已矣"《孟子》书中"仁义"对举有九处之多。而且在《墨子》时亦早已有了。如《非攻》中有"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节葬》中有"今天下之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仅《墨子》一书中就有"仁义"对举十九处。所以"宰相"、"仁义"之词的出现皆不能证明《庄子》是晚出的伪书,恰恰说明是战国初期庄子的著作。
主张《胠箧》为伪书的主要根据,则是其中有"陈成子弑其君,子孙享国十二世。"(见焦竑:《焦氏笔乘》)"林疑独以篇中有十二世有齐国等语,以为西汉之文。"(林云铭:《庄子因》)"《胠箧》说'田成子杀齐君,十二世有齐国',可见这篇是在秦灭齐后所作的。"(顾颉刚:《庄子外杂篇著录考》、《古史辨》第一册第 284 页)"另外《胠箧》也曾被人怀疑为疑作,但是都被有关学者驳倒.至于证明庄子外、杂中有毁孔内容就是伪书,一般属门户之见的多,不值一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