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郑鸣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拙闲话 (闲话继续,帖子重起。)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07-9-19 10:18: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郑鸣谦 于 2007-9-19 09:45 发表



哈哈,我早“死”过两次了,也可算是从坟墓里爬出来的。所以,对你的假设,一笑置之。

原来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感言!那就怪不得咯! 难怪越来越会装蒜咯!
52#
发表于 2007-9-19 10:21:1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们现在吃的比以前好了,身体却不如我们的祖辈们好呢?祖辈们虽然吃的是些米糠.青菜之类的,水果蔬菜都是他们自己种的,因为那时候没有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种植的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所以他们所以吃的没我们现在丰富,但他们那时候吃的东西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不知比我们高多少倍。我们的下一代,甚至是我们这代都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危机,可能有的人会说我说的严重了,现在我们家亲戚的小孩上大街都是大人抱着的,不是宠小孩,是因为汽车排出的尾气刚好被他们这么高的小孩子吸进去。
5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10:32:41 | 只看该作者
○由林华强藏书被淹事想及
      
毕竟书生,对于书我有着莫名的感觉。还没走出南山的时候,我只能从村里,渐及邻村,甚至翻过几个山头走几十里的山路去借心仪的书籍。但山哈冷岙,蓄书之人毕竟不多,所蓄之书也多神魔演义及武侠言情小说之诸,看多了不免生厌。往往这个时候便回头翻检家中几本可怜的红宝书,还有两三残缺不齐的古籍,如《龙文鞭影》、《增广贤文》、《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战国策》等。《战国策》文风恣肆,比起《左传》、《国语》的古朴典雅,它则更显华丽活泼,自由而洒脱,到处透着浪漫气息。他可能是战国时期史官们记录下来的史料和纵横家、策士们用于揣摩、演练口才的文稿,所以当大家风传《演讲与口才》杂志时,我常一笑置之。

我系统接触文学其实很晚,大抵在初一下学期。《红楼梦》和琼瑶小说(人民文学版)借自前杨村同学杨小敏处。外国文学,却是通过同学汤文辉从其叔叔哪搞来的,但大都是俄罗斯文学,这可能也是时代之故。这类书并未引起我的兴趣,一是生活经验不曾重叠,二是人名太过冗长,记不住,哈哈,所以到现在我对外国文学一直不感冒。不过,也总算过目了。

蔡东藩的历史通俗演义,我整整读了一年。这套书写了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2166年的中国历史,加上西太后演义、历朝史演义,一共13部,724万余字。书是我表哥搞来的,主人是谁,我也不清楚,但这套书对我后来读史、治史很有影响,譬如高二在历史课上读《资治通鉴》被茅冬星老师没收,高三问范孝逸老师借钱买二十五史(百衲本)以及趁周六下午休息和野人陈阳兄去临海买了三套通史,即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单册)、范文澜《中国通史》(十册)、周谷城《中国通史》(上下册)。

但真正把我引入治学之途的却是村里一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兄长——郑文鑫(北大历史系86级博士)。我们村子人口稀少,鼎盛时也不过300人,但还是出了不少人才,当时读大学的就有郑文鑫、郑文娟、郑武勇等,尤以文鑫哥学殖最深。他当时已博士毕业,在北大任教,出国前托运回不少图书,如《历史学》、《国史大纲》、《中华二千年史》、《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中国大历史》、《中国史研究入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夏商史稿》、《先秦史论稿》、《士与中国社会》、《秦汉魏晋史探微》、《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魏晋南北朝论丛》、《东晋门阀政治》、《理学·佛学·玄学》、《两宋政治经济问题》、《明清史讲义》、《简明清史》、《秦汉官制史稿》、《中国思想史》、《十批判书》、《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等,这批书,我借读到离开天台,初始并不知究竟,只当认字,后来重新翻阅,恍然如对故人。

文鑫哥现在美国,去年据说要回来,但终究没有消息。我们虽在一个村子,住得也近,但并不熟悉。有一年,他带媳妇回家,可能不惯山路崎岖,他爱人没走几步就歇足了,只得由文鑫哥背回家里。这很让村里传为“笑话”。也就在那年,我和他见过一面,也没谈几句话,但他,还有他的书,对我走上治学之路,不啻良师益友。



(未完,出去办点事,回来继续闲谈)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7-9-19 11:39 编辑 ]
54#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10:36: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色柴爿花 于 2007-9-19 10:18 发表

原来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感言!那就怪不得咯! 难怪越来越会装蒜咯!



要卵话汤,请去别处。
55#
发表于 2007-9-19 10:41:4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逛旧书摊,就看上了蔡东藩历史演义系列,80年代浙江出版的
56#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11:15:12 | 只看该作者
恩。
57#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11:57: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沉默 于 2007-9-19 10:21 发表
为什么我们现在吃的比以前好了,身体却不如我们的祖辈们好呢?祖辈们虽然吃的是些米糠.青菜之类的,水果蔬菜都是他们自己种的,因为那时候没有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种植的方式也是最原始的,所以他们所以 ...




私见:小孩子先其野(唤起原始的兽性),后其文(教化兽性而为人),才能真正优化人种。
58#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12:25:45 | 只看该作者
郑文鑫的著作有

1。翻译

A。《中国的大饥荒》  (美)凯恩(Kane,P.)著 ; 郑文鑫等译   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12 。本书记叙和分析了中国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的起因、发生、发展和政府的对策、饥荒造成的损失等。  

  B。《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作者:(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译者:俞金尧//孟庆龙//郑文鑫//张晓华
59#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13:35:28 | 只看该作者
接着53楼。
   
    高中时还有几位师长对我颇有启沃,他们是汤竟庸、夏云城、齐子葩、韦彦铎、朱封鳌诸先生,我治台学,大抵缘于他们的感召。夏老、韦老,我已有专文叙及,这里略过不表。齐老已故,我与梁立新的交游,也因于齐老,今天就说说他吧。
   
    年前在明刚家吃饭,谈及梁立新,他说:“梁兄啊,实在。”这颇合我的印象。
     
   
大抵六年前,我常去“松石山房”小坐。这是一所古雅的小院,院中花草藤木乃至壁宇窗格、起居坐器都出自主人之手,即便他用来做木工的不少家伙,如长刨、短刨、花刨、漆线刨等,也是他的自制。主人齐姓,名诗教,字子葩,我习惯称他齐老;我小他70岁,生日也迟一天,他便称我为弟。齐老88岁米寿那年,作了一首自寿诗——
   
    “教习生涯历卌秋,徒留虚誉在同俦。
      衰年有幸贱躯雅,薄酒无忧逸兴遒。
      数卷残书随我伴,一支秃笔应人酬。
      欣逢八八悬弧日,更感尧天锡福稠”,


印成桃红色的诗笺,以征和来代替朋俦子弟的寿宴之议。我也凑了风雅,哼了几句,后来编入《松鹤集》,齐老在诗末特意加了注,颇有“说项”的意味。事实上,我也因此结识了不少邑里贤达,譬如梁兄便是这么认识的。
   
    2000年初夏的某个昼午,齐老正与人道别,见我进门,忙呼我过去。我稍稍打量那人,额宽神定,敦厚朴实,模样与家兄颇有几分相似,便增不少亲切。齐老说这是梁立新,我们天台的名记,现在政协当领导了。梁兄闻言羞涩,只和我握手,略作交谈,无半句套话。由此我猜想,他大抵不善为官,至少不是咋咋呼呼者。
   
    最近接读他的著作,才知那天是他初次拜访齐老。事因是,他陪人游赤城山,在济公东院门口,客人对一副门联——“上上弯弯弯上山门朝活佛,来来往往往来世路度凡人。”——和书法赞赏不已。他留心打听,当得知撰书者一日能吃一斤米饭、一斤猪肉、一斤老酒(所谓“一日三斤”)且耳聪目明的89岁齐老时,他有些惊讶。他还听说,齐老能诗、擅书、兼工铁笔,偶尔点染几笔山水、花鸟,都见逸趣,便促成了他这次拜访。齐老告诉他,我就是《松鹤集》中那位年龄最小,只有18岁的诗人,梁兄握我的手又紧了紧……

    这以后,除了在报章上,偶尔读他素朴的文字,更无消息。但松石山房,我仍频频光顾。日光斜进客厅,照见几点新落的燕泥,听齐老摇头唱诗,那墙上的字画散着清雅的气息,院中慵懒的花草,偶尔吱呀地推门声,纵有尘虑万斛,心冰百丈,也瞬息消尽。
   
    不久,我负笈京门,梁兄据说也调到市里。05年5月,县里组织了一次拙作研讨会。梁兄也交了篇论文,说文人虽然柔弱,拉不了弓,举不了重,也打不了虎,但他们身上所表现的浩然正气,足使呈匹夫之勇者惭色,他进而指出天台人的硬气“是一种人格的强健,精神的强健,是淌在血液里凝在骨髓中的刚硬之气”,所论颇有见地。我准备和他细谈,当时忙于招待,只和他礼节性的握手,并未多言。午餐时,我举杯敬酒,目光搜寻了好久,也没见他的身影,可能他不大好这种斯文热闹,或因公务在身不遑多留吧。
   
    同月,他出版了散文集《踏歌天台》,胡明刚拈出“文心如璞”四字,我深以为然。06年末,我在胡兄家毕读全书,往事在眼,虽与梁兄有数面之缘,没奈何俗务纷扰,不及煮酒论文,遥望南天,一声喟叹,因成一绝,云:
   “数面缘成隔世差?君栖泊梦我京华。
     何当饱蘸赭溪水,共写天台一片霞。”(按:梁兄有斋名“泊梦栖”。)
    当时托明刚代转,可惜他迫于生计,终日笔耕,这事也渐渐淡忘了。
   
    前些天,我们终于通了电话,略作问候,便谈开了。他说在网上读到我的诗,问了好久才知道我的电话。说及初识,不禁感伤齐老之逝。
   
    他说,今年初春从许昌渠处得《天台诗联》,见“齐子葩”三字带有黑框,惊问,才知老人仙逝已近一年。
   
    我说齐老是去年五月走的,当时情怀郁郁,到了九月才做了首诗:

    “纸阁惊闻雁啸空,芦菰江上起秋风。
      交亲负尽君恩在,断续青灯泪也红。”

梁兄也做了首七律,网上可稽,诗云:
    “人间岁月本无定,昔日寿翁已远行。
      说画谈词闻妙论,栽花雕木见美形。
      酒肉并非照胆肝,诗书方露真情性。
      君逝堪叹文人少,遥祭作诗表寸心。”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7-9-19 14:06 编辑 ]
60#
发表于 2007-9-19 14:00:41 | 只看该作者
字太小了。
加大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5-3 20:45 , Processed in 1.0812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