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0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游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31 10:3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亲爱的M:
今天我到达绍兴了。一直梦想着让脚步去流浪,心却总是羁绊。前几日,我终于有时间出去了。
在途中,你不知道我的心有多激动啊。这是绍兴,鲁迅的故乡,周作人笔下乌篷船停靠的地方。那个与张爱玲有过私情的汉奸胡兰成也曾描写过这里。这里并不华丽,却是伟大的,这里人文荟萃,产生过众多名人,王羲之、陆游、徐文长、鲁迅、周作人、秋谨、周恩来……一长串,数不胜数。最最吸引我的却是他们笔下描写的水乡。从我们家乡过来,一过上虞,风貌就变了,水多起来了,一大片一大片地占据着田野,在蓝天下汪汪的,像明亮的眼睛。你知道我是山野的孩子,我们的故乡靠山,四面环山,水并不多见,要有,也只是一条小坑,偶尔一个小水塘,我们邻村那条较大的河在我们那一带已是很罕见的了。要有那么一大片的水,平躺在田野上,那是根本不会有的事儿。可你看这里,全是水,那水有多么吸引人啊,在阳光下闪亮亮的,该是多么的灵气。虽然我有时会去杭州、上海,也会路过这里,可是那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那时候只是把它当作沿途的风景,只是路过。可今天呢,一想到我投奔的是那里呀,去真正体验人文的绍兴,顿时有了朝圣的心情。
我在车站下车,换车抵达鲁迅故居。
一下车,我就被这一带的格局给吸引了。很古朴很特别的一个小镇(我不知是镇还是城,但是古街给我的感觉是很小),一面很大的墙上整个儿是鲁迅的像,他仍是那一袭灰色长衫,左手夹着烟,凝望远方,烟气袅袅,仿佛是他被放大的思索。那面墙下,即是几个铜像,一个弯腰弓背的大人,几个小孩,我不辨得是谁。
从那面墙和那几个铜像边上那条小街进去,就是鲁迅故居了。因为这是以前鲁迅曾住过的地方,现在这一整片就以这个为名了。这条小街就叫鲁迅路。鲁迅路并不窄,也不宽,但足以容纳几个人并行。地还是石板的,沿巷两边的建筑保存得很完好,一路走进去,鲁迅笔下曾提到过的三味书屋、百草园等房院就隐在其中。与鲁迅路相垂直的,有几条巷子,最中间的那条最宽,与鲁迅路交叉刚好呈十字型。
安排好食宿后,在夏日黄昏的微凉里,我就在这两条街上来回地走,体验着这一带的风情。有时候我真不明白,人何以是这样一种动物,老是要追寻不可得的东西。就像此刻的我一样。其实人类的脚步应该在进步吧,现代的应该优于古老的才是,否则,我们仍是沿袭古代的那一套就好了。可是人的思维却是逆向的,总在怀念,怀念大唐,怀念秦汉,怀念民国风。鲁迅故居这一带就应该是民国风吧。长宽各数百米围成的步行街,确实与周围林立的高楼和车水马龙太不一样了。这里我们能看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民国风貌。有的只是人们的脚步和人力车。脚步敲击在石板路上,人力车的车轮在飞驶。街街巷巷仍是民国时的那一个作派,很多家挂了一串串大红灯笼。沿街都是商铺,有卖字画的,有卖臭豆腐的,有卖古玩的,有卖琴的……不一而足。人们在古老的房子里做着现代的营生。
哦,我忘了,其实路迅故居最有特色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周作人曾经提到过的乌篷船。怎能没有这个呢,没有这个绍兴就不成其为绍兴了。
乌篷船是一种特别的船,这船在别的地方是见不到的,它像绍兴的师爷那样低调和内敛。这是一种窄窄的船,身子极细,却包着坚硬的铁皮,通体黑色。人需勾着身子才能钻进铁皮壳内。一般人都坐在铁皮壳的两边,亦即船的尖尖的两头,划着船。船窄是应了这里的景的。因为这里的河道一般很窄,只有这样的船儿才能轻巧地穿梭。遇到低的石桥,这种船仍能灵活地钻过去。
河道虽然窄,却特别多,几乎家家门前都有一条。这就是水乡绍兴。
夏日里有点凉风的夜是最适合散步的。当我从沈园那边逛回来后,我又走在这条寂静的街巷时,我很奇怪这里竟是那么黑,没有几家灯光。按理,在旅游区,晚上逛逛商铺,坐坐乌篷船应该热闹才是啊。可这里走过的人不多,即使有人走着,也只是默默的,从不怨路黑不好走,也从不想着让灯火更明亮一点,让日子过得更奢华一点。绍兴的景点仿佛都这样,早上八点或八点半开门,晚上五点就关门了,一关门好像就没了他们的事了。就连这点灯光都那么吝啬。也许唯一例外的只有沈园,沈园仍是灯火辉煌,因为在那里,到晚上,戏剧(绍兴是越剧的发祥地,在沈园有越剧演出)才开幕。
(二)
亲爱的M:
转眼我在绍兴已呆了三日了。一遍遍地行走,对这里慢慢地有点儿熟悉起来了。在鲁迅故居,鲁迅已被打造成了一个文化品牌,就像宁波天一阁那一带,天一阁成了那里的地标。在这里随处都是鲁迅的影子,什么咸亨酒店,什么孔乙己,茴香豆。孔乙己被塑成一个铁黑的铜像立于酒店的门前,他仿佛随时提醒我们,茴香豆的“茴”有哪几种写法。
从昨天开始气温更加地升高了,一天最高时温度达36度,所以人有点懒懒的,有点儿不想出去,去玩的兴致自然也减了很多。不过我还是去了几个地方,秋谨故居、周恩来故居、青藤书屋,还有兰亭。青藤书屋是一直想去的,但那个地方太小了,问了好几个人,都不知道在哪儿,只得先去兰亭。经过一个多小时车子的折腾,终于到达那里。说实话,兰亭那地方也真是小,进去只须半小时就能转完。而且这样的山和水在别的地方也能见到。但是兰亭太出名了,如果到绍兴不去那地方,又觉得实在遗憾。兰亭景区里好几处都留有东晋书圣王羲之的笔墨,记得印象较深的一个碑是“鹅池”,立于一个池子旁。还有一处景点叫曲水流觞,其实就是一条曲折的小溪。据传东晋永和九年(353)的某个春日,王羲之携他的友人谢安、孙绰等数十人在此处举行饮酒赋诗的活动。他们在水流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酒杯放在溪流中,酒杯由上游浮水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流水,如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王羲之将他们的诗结集起来,并挥毫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兰亭序》。现在斯人已去,唯有那溪水流经千年仍不懈地流着。
我在溪流边坐了坐。水坑极小,水的两岸不过跨腿的距离,水深也仅没足。水清且浅,水里的一块块石头清晰可见。两岸都是大块的石头,经过千年时光的打磨,变光滑可爱。水流极其曲折,它从远处而来,从兰亭边上流过。它的远处的源头隐在山间茂密的草丛中。
亲爱的M,我也说不上来我对这里是什么印象。我承认,我是俗人,我不懂得人文历史和它的内涵。我也只是随性而已,我不想凭吊什么。但真真奇怪的是,在我走了之后,我真有点儿留恋这里了。这里谈不上有大的风景,但这里就像我们家乡的那条小坑一样,有着亲切感。出了园之后,小溪水面上的那一抹亮光始终闪现在我的脑海。
我是在第三天去的青藤书屋。秋谨、周恩来实在太熟悉了,已经提不起我太多的兴趣了。青藤书屋一直是我念念想去的地方。我在赶车之前匆匆地去了下。
青藤书屋离鲁迅故居很近,步行只须十分钟。但须拐好多个小巷子。徐文长是个奇才,书画两绝,但他一生落魄,这可能与他多次考试未中有关吧。在古代,文人唯一的出路只能是科举,而他一直到40岁才中举人。他疏狂的性格也许是其不幸的原因之一。青藤书屋是徐文长的居所,这是明代遗留下的老房子,自然有点破败了。进去了,除了几张桌子、椅子和柜子,什么都没有了。不过正屋前后各有一个小天井。墙上似乎还渗着水,在大热天里,有一股凉气直透人心。徐文长就是在这样的房子里度过他的一生的,这都是好几百年前的事了。时移事易,一代代人过去,但他的旧居还是保留下来,供我们凭吊。“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文长晚年是这样一种景况。
而今人去屋空,但他屋前墙脚的那几株芭蕉却愈加鲜绿肥大了,在满是断垣和荒草的小院里显得很是夺目。
(三)
亲爱的M:
今天我到西塘了。到达这个小镇是中午时分,那时候阳光毒辣,晒得人有点恍惚。终于快到目的地了,我还是很兴奋的。在一个当地人的指点下,我从一条很狭窄的小巷拐进去。走到尽头时,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条热闹的小街上了。这条街上来来往往的人好多,他们有时候驻足观望一下沿街的店铺,摸一摸卖的手饰,或者对着红的绿的饮料渴望一番,然后又继续向前行走。他们的脚步很慢,他们是将这里当作集市的。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都是游人。街的两旁都是老的房子,白色的墙,黑色的瓦,墙面很古旧而且斑驳,房前挂着一串串的红灯笼。街面是石板铺地的,大块的石条很整齐地排成一列。走惯了水泥路的我,走在上边,觉得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亲爱的M,我不知道你到过丽江没有?在丽江的大研古城里走,恐怕也就是这种感觉。当时的我真觉得我又重回丽江了。在我们的浙江,就在我们不远的地方,居然有这样一个古旧的地方,真是让我觉得意外。我提着我的行李,观摩着形形色色的人。我发现这些游人都是满足而快乐,因为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百年前的旧中国了。但是他们不是那时的平民,他们没有像他们一样卑贱和贫苦的生活,却享有了同他们一样的旧有的物质,他们将他们贱踏于脚下,抬高了自己的尊严,可能他们心里有那么一点得意。只是中午的阳光有点刺眼,让他们很小心地躲避着光线。
这条街很长,因为寻找住处,我沿着这条街走了好久,但没有走出头。我想它肯定是和丽江那一块一样,是四通八达的了。
当我再次来到这条街上的时候,已是黄昏了。这条街果然很长,它的左半边叫上西街,右半边叫下西街,原来上、下西街是同一条街。现在这条街不知道还有没有居民,只见沿街的全是商铺。卖手镯、手珠、字画、糖糕、波希米亚衣裙的,几乎每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都很相似。但我觉得这也好,这样,让人们在游逛的同时,可以尽兴地购物游玩了。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到世间,不正是为了吃喝玩乐的么?何况在这样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于是我和其它的游客一样,一边欣赏这些古建筑,一边逛商铺,不知不觉来到一座石桥旁。这座桥是拱型的桥,横跨在一条河上。河的对岸是长廊,长廊的前边种了一排大树,枝繁叶茂。当我跨上这座石拱桥,竖起手机准备拍照的时候,我被这儿的景色惊呆了!
真的,M君,我说惊呆,真的一点夸张都没有。这时我很后悔没背上单反相机,这种景色也许只有单反相机才会忠实地记录下来。
那是只有画里才有的景色。
单说脚下的那条河吧,那河水黝黑稠厚,一大片地在黄昏柔和的光线里铺着,如绸带般地向远处伸展。那水泛起粼粼的光,特别是当船划过时,船后就袅袅地延展着两条波光粼粼的水道。水岸一边是房子,像旧照片里的,房屋一间一间,鳞次栉比而又秩序井然。这些房子都是一色的,它们有着同样的白灰色的墙壁,和同样的肃穆的黑色的屋瓦。这样单调的黑白之上,有着活泼的红灯笼点缀,立即让这单调亮色了起来。房子的墙基都高于水面,几乎每一间房子都有类似阳台的地方,人们可以趴在阳台的栏杆上观赏水景,或在阳台上摆放一张小桌子,几张椅子,几个好友就可以坐在桌子旁一起喝茶聊天。有些房子有二楼,则只需在楼上开一扇木窗,即可拓展出一片开阔的天地。河水的对岸,是屋前的走廊。走廊上有棚子盖着,雨是淋不到的。走廊前种了很多大树,绿色的植物,或是倒映,或是威武地站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记得梭罗说过,假如将河塘比作眼眸的话,那岸边的树即是护眸的睫毛。那么这条明亮的眼眸的睫毛,则一边是老房子,一边是大树了。当然老房子之上除了灯笼,还有清新的绿色爬藤植物偶尔垂挂下来,更增添了不少风情。
亲爱的M,假如有这河,有这房子,有这些树也就够了吧。可是我为什么觉得那么那么地美呢,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我终于找到答案了,原来真正地让这些事物发出光彩的是那黄昏。黄昏的光线在跳荡。它忽而跳到船上,在船人的衣襟上闪闪烁烁;忽而跳到屋背上,让屋背宠罩在一片金光里,房屋立即有了庄严的圣意;忽而又跳到水面上,让水一边明一边暗,水面倾刻有了层次感和神秘感。光便是那韵味,是花的香,人的气质,它恰到好处地调和各种事物,使它们融合成一支谐和的曲子。
M君,我在这个桥上,在桥的两头,还有到河对岸的走廊上用手机拍了好多照片。我觉得不管从哪个角度去拍,都是一副绝美的风景。
从桥上下到走廊上,我就沿着走廊走。后来我才知道这一片走廊叫烟雨长廊,也是一个极美的名字。听说下雨的时候,在雨的帘幕里,看对面的房子也是很好的。
    烟雨长廊确实是一个很适合散步的地方,因为有廊棚,不仅不怕下雨,就是太阳猛烈的时候,在这里照样可以活动自如。长廊一边临河,一边是民居,现在的民居照样改成各种商铺。廊棚下偶尔有几根柱子,柱子边上晒晾着霉干菜什么的小菜,这些都是活活生的这一带人的生活。在河岸边的大树下我还碰到了一个拉胡琴的老头,他戴着眼镜,独个儿坐在小凳上,对着河和河对面的房子,旁若无人地拉着。虽然一个人,但他是不会寂寞的,因为河水在听,老屋在听,黄昏的夕阳在听,我们这一拨偶尔过路的人也有幸在听着……   
    我慢慢地往前走,天渐渐地就黑下来了。灯光在越来越浓重的夜色里一朵朵地升起来了,照亮了被黑暗淹没了的西塘。西塘又焕发出了光彩。如果说黄昏的西塘是柔和的,那么夜里的西塘则是绚丽的。那一个个白天空虚的灯笼,晚上则开出了最亮丽的花。它们挂在房檐下,有红光的、有黄光的,有显得白亮的光的,有圆型的,有方型的,也有八角型的。它们在高处俯视着这些川流不息的人群。
    在烟雨长廊的东边尽头转角处,似乎有好几条水道,桥也特别多。站在桥上,看河对面的房子,那里灯火辉煌,如冰琪淋般的色彩一时又让我想起了丽江,这可能也是酒吧间吧。只听见里边声音嘈杂,不少人在醉生梦死。
    哦,亲爱的M,还是让我们远离了吧。这些,我们只站在远处看看就好了。以前的我也是喜欢这个的,那一个热劲能释放青春的激情,可现在已经不行了,再也适应不了那样激烈的奔突。还是让我们折回烟雨长廊,去河埠头看河灯吧。
    放河灯的的从石阶上一级级走下来,到与水齐平的那一级蹲下去,然后虔诚地弯下身子,小心地将河灯放在河面上,轻轻的一推送。有些河灯就轻轻地漂走了,有些却在近处徘徊好久,舍不得离去。河的上空是黑暗的,河面也是黑暗的,被河灯照着的那一片水便在黑暗中闪亮。河灯慢慢漂在水面上,就像一只只孤独的眼睛,眨巴眨巴的。那颜色也煞是好看,红是烟红,绿是薄绿,被笼了轻纱似的,有一种梦幻感。放河灯的人都是许愿的,这些河灯便带了他们心愿一起漂流。
(四)
亲爱的M
今天我又北上了。我说过,我此行的目标是一路向北。以前走的都是南方,南方也算是走过不少地方了,像深圳、珠海、海南、云南、厦门几个比较出名的省市都去过。但是北方却去得少。我到过的最北的地方,也只是南京。就是南京,也仅限于南大,在里边逛了几圈,对于南京这个城市并未好好端详。而北京,这个明、清的帝都,到目前还是政治中心,而我无缘一见,想起来实在丢人。此次,我是将自己扮了刘姥姥的样子去的。怎么的,也该去看看我们这个泱泱大中华的帝都吧。
不过我并没有直奔北京,还是在南京停留了一下。
南京的秦淮河到底还是我缠绕不去的一个梦。
是晚我就住在秦淮河的边上。
“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秦淮河的繁华离不了风月。“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印象里,秦淮一带给人的印象是酒家、歌女、笙管、烟月,处处歌舞,好一派欢乐的样子。
到了明代,尤其出名的是秦淮八艳,柳如是、李湘君、董小宛、马湘兰……,哪一个不是耳熟能详?那天我去了李湘君的故居,当我见到被垂挂下来的藤叶所掩映的门楣上题的“媚香楼”三个字时,我心头不禁划过软软的疼。这三个字写得很娇媚,又柔弱无骨,让人一见就有怜香惜玉之感。再加上八艳的国色天香,和她们无与伦比的才艺,有几个男人不为之倾倒?历史的大河滚滚向前,现已将她们埋在了岁月的深处,但她们的不少旧物仍然保留了下来。李湘君的鞋子,那尖尖的,有点像粽子般的东西,就是旧社会畸形的产物。还有李湘君的琵琶,也是她帖身物事,这些都陈列在一个个柜子里。她的旧居保存地很完好,里边的摆设一如当年的模样。旧居下有个地下通道,下去就有一道栏杆,栏杆外即是秦淮河。我们可以想像当年的李湘君曾坐在这道栏杆的椅子上,手搭在护栏上,观赏外边的景色。
M君,他们说秦淮河要是夜色里的看才好,也真果然是。同样是夜色,这边的跟绍兴的完全是两样。绍兴在晚上是完全被夜色吞没的,在夜里便不发出一点的声响。而秦淮河则用它船上的灯火将夜色征服,有时大船经过,会发出咕咕的响声,也仿佛它将夜按了下去,迫使其发出的求饶声。如果说绍兴是平民,那么南京当然是贵族了。秦淮一带完全是皇家大族的气质。这里的船叫画舫,是经过隆重粉饰的,船的边际灯光闪烁,简单构勒出船的大体样子。来来往往,就像一只只画似的。船里头很热闹,人们在里边或者花天酒地,或者谈天说地,或者叫了一个卖唱的听曲儿。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便描写了这样的夜色,这样的情事。
秦淮河的河水想必很深,两岸是茂盛的花草。我们坐着的李湘君的栏杆便掩映在茂密的草丛中,我们须探出头,才能欣赏得见船的整个的样子,否则只能透过草隙见晶亮的光在闪动。
在栏杆上看繁华的秦淮,与在船上看秦淮的繁华,心境稍有点点不同。不知道当年李湘君一个人坐在黑暗中,看着那些雕栏画栋的画船经过的时候,有没有闪现过“繁华的是他们,而我仍是孤独的”那一个念头呢?
(五)
亲爱的M
有几天没给你写信了吧?哦,这些天我都在忙着逛北京城呢。
至于北京的一景一物,我觉得没什么好写的,我还是给你讲讲北京的总体印象吧。
也许有人会笑我,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没见过。也真是的,但我觉得也只有刘姥姥,才能把一个在一般人眼里的平凡的北京给讲得更透彻吧,因为只有她,才对什么事都好奇。如果可能,我还真愿意把自己当作马可波罗呢,他来到陌生的东方古国,才有了《马可波罗游记》。
亲爱的M,到了北京,不能不看的就是那天安门吧,那是首都的中心。如电视里无数次画面所播放的那样,毛泽东的头照被挂在城墙上,前边是来来往往的车辆不停地穿梭。
以天安门为中心,北京向四向扩散,一个正方形套一个正方形,就形成了二环三环四环……。我到北京,感觉的第一印像就是人多。我是坐地铁的,那是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北京人离不了地铁,地铁是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不论哪里,只要转两三转,就可倏忽到达。但也因为这样,几乎所有的人都要挤地铁,尤其是到上下班高峰期时,更是人潮推着人潮,比起钱塘江的潮水真也不逊色呢。
如果单从一小片区域来看,北京的街头跟上海的街头,跟深圳的街头,并无多少区别,都一样是宽阔的马路和川流不息的车辆,一样是钢筋水泥的楼房和陌生的人群。但北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摩天大楼的少,而且房子旧。尤其是二环以内,楼高不过几层,从没有超过十层的。除了房子,北京人也喜欢以“老”自诩,什么都加老字,什么老北京烤鸭,老北京胡同,老北京布鞋,老北京……。北京人对过往有一种情结,有点像遗民,所以断不了给人老气横秋的感觉。北京的男人也一样以老自居,自称“大老爷们”。他们说话,也像老人,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叫作“唠嗑”。北京人是挺爱唠嗑,我坐过几次出租车,碰到的司机一例自称是北京人,他们不亲切,也没有距离感,只不过有点家常味儿,一路上就跟你东家长西家短的聊个没完。电视里播的老北京,是一串串胡同和一个个胡同里的小院,家家关着门,自成一体,像乔家大院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也是关起门来解决的。当然北京人也许喜欢吃豆浆和油条,还有喜欢唱戏,京戏就是发祥于北京的戏剧,一定程度上可以阐释北京人的性格。越剧发源于水乡绍兴的,唱腔自然柔婉缠绵,黄梅戏是安徽的剧种,唱腔轻快活泼。北京的调调呢,却是那一个憋了半天劲,终于爆发的感觉,但不是一下就爆发完,而是像一条长水袖,扔出去还得抖三抖。北京人的身体里仿佛蕴满了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抒发。如果说,南方的戏剧中,男子都是俊俏的小生,那么在京戏里,男角一般都是粗莽大汉,浓眉粗眼,黑袍长服。北京人喜欢戴面具,所以京戏里人物的真实的脸总是躲在又红又白又黑又绿的一张张脸谱后面的,他们变起脸来也容易。对于南方来说,他们确实是重口味。就像他们的说话,也有一股浓重的京腔,可谓韵味十足。
亲爱的M,我跟你说了那么多,其实也是过往的和现在的对于北京的感性的印象。至于对不对,请把我当刘姥姥吧,因为我的见识有限。
我以为上海有上海滩,上海滩的外国建筑很漂亮,在北京是没有的。没想到在它的前门,也即是离天安门不远的地方,居然也有一条漂亮的大街,这条街就叫前门大街,大街两旁均是漂亮的外国建筑群。这条街是步行街,没有车辆,人在上面走很放松。这条街是中西合璧的,它有一个统领的台门,是中式的,颜色是传统的红与绿。大红大绿的冲撞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皇家的华贵。两排建筑,起先是大红和碧绿的,再往后一路延伸下去,就全是外国的灰色的外表了。不过这种灰色的大建筑显得大方而洋气。在北京中心的边上,有这些建筑也体现了北京的大气,毕竟是曾经和现在的帝都,它是见过世面的。
前门大街的两排建筑后边,隐藏着七弯八转的胡同和古旧的民居。都说老北京的胡同儿多,这里便是。如果说北京城整体是有规划的,且规划地方方正正,那么这些胡同则是老百姓自己的,是分散的,自然没有规律。它一会儿往东一会又向北伸去,一会又横出另一条胡同。胡同都细细小小的,这与北京的大显然有点儿不同。在这纵横交错的胡同里,如果是初次走的,肯定会迷路。你一不小心上了条道,走着走着,道路突然嘎然而止,原来是一条死胡同!只有那些在此生活的人,他们熟悉这些小路,如同熟悉自己的身体一样,就是闭了眼,也能知道。
北京的宝物基本集中于三环以内,像故宫、什刹海、恭王府、天坛、地坛,都是古迹,了解了北京城,也就能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最末的那一段历史。这些都与古代的帝王有关。只有长城是在郊区的,因为它是用来御敌的,还有明王陵也在郊外,那是帝王的埋葬之地。现在的北京留下的是古代帝王生活的残骸,包括他们的吃穿住行,也包括他们的出生和死亡。
亲爱的M,他们说杭州是漂亮的,其实我觉得北京的美一点都不逊色于杭州。
只不过北京的景是人工的,但美地大气。那几天我去了什刹海、颐和园,我就觉得这是一种不须雕琢的美。这两个地方都是湖,一大片地,没有像南方那样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它们只是将湖围了起来,人都在岸边走,建筑一例是建在湖外的。我想像着当年的慈禧老太太坐在大轿里,沿湖观赏湖景的时候,那是怎样一副图景?可能她没有闲心情在湖心的小桥上穿梭吧,所以也不造桥了。她似乎出去了从来没有脚的,即使走几步,也被人扶着手,仿佛随时都会跌倒。但就这么一个能被风吹歪的老太太,手里却捏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北京似乎就是这样,不是人自在地走的,而是贵族相地坐轿来观看的。
也许皇家的喜好,与普通百姓的喜好本就不一样的。故宫其实是明清历代皇帝的家。但皇宫造得一点都不好看,仅干巴巴的几座建筑。它需要的是大,是华丽,是风水。故宫里似乎每一橼一瓦的建设都有讲究,每个物景的布置都有喻义,每一个殿宇的命名都有内涵。比如皇帝与皇后各自的寝宫分别称“乾清宫”、“坤宁宫”,亦即代表着天(皇帝)地(皇后)清宁的意思。这两宫之间有交泰殿,亦即代表天地交泰。寝宫之前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后面则是嫔妃与太子居住的地方,称后宫。每个殿的屋宇上都雕龙画栋,饰着各种图案,柱子上画着图案,栏杆上画着图案,就连地上,也饰着各式图案。一层一层,非常繁复的图案,然而只有这样,才能显示皇家的与众不同。它的大不仅表现为它占地大,也表现为它所用的每个物品都是大而难得的,就像铺于某一殿前的一块大石雕,重200多吨,雕刻成流云和蟠龙的图案,也表现了皇家的权势。皇帝是天子,是独一无二的,理该将世上最好的东西拿来享用。否则,他还有什么优势呢?为了这个,他都想破了脑袋了,他们活着也真不容易。
皇帝是最尊贵的,95这两个数字最受欢迎,因为它们代表着九五之尊,亦即是至高无上的皇权。所以皇宫里的有很多的九和五。狮子和麒麟也是吉祥之物,因此这些动物亦被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保护皇帝及他们的子孙世代兴旺。
亲爱的M,我真想像不出当帝王有什么好的,除了权势和徒有其表的华丽之外,还能有什么?皇后和那些嫔妃们的命运更是可怜,一辈子被囚禁在这样一座华丽的牢房里,一日一日,直到死亡。
我总觉得其实北京是一座血腥的城,它不像杭州,不像南京,总与风与月联系。北京就像是慈禧老太太的脸,涂了一层又一层的脂粉,却总也掩饰不住它的罪恶与杀气。就连皇宫的名字,也带点令人寒栗的意味,称为紫禁城。
哦,亲爱的M,让我们对过往帝都的观瞻还是到此为止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40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40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4-8-31 20:4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9-3 10:50:33 | 只看该作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5:17:22 | 只看该作者
褚留香 发表于 2014-9-3 10:50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旅游是换换口味的啊,一直呆着有点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9-15 17:56:08 | 只看该作者
亲爱的M……有情饮水饱,玩得也开心,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15 18:3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8 04:11 , Processed in 1.0630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