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九歌 于 2014-4-14 12:05 编辑
公盂,位于景星岩与大神仙居之间,人迹罕至,极为偏僻。从诸永高速公盂岩出口下,还需爬山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公盂有上坪与下坪二个自然村,所在位置地势平坦,三面环山,东南边一道豁口,视野极为开阔。村子非常古朴,与其他地方不同,没有雕梁画栋,没有青瓦石墙。清一色的版筑,让人疑心是到了某个远古的朝代,近几年来,每逢假日,来此露营、度假的人络绎不绝,小小的山村成为了驴友的“乐土”,攀岩者的天堂。也因其远离尘世,风光秀丽,网友们赞其为“江南最后的香格里拉”。
我去公盂,正值山花烂漫的季节,从前坑村后的石径向上,一路上翠竹青青,杜鹃盛开,清风鸟语,怡人的风景,使山行变得愉快了许多。到了公盂,站在下坪南边的山坡上俯瞰,村落和周围层层的梯田组成了一幅极为壮观的画卷,村子居中,梯田环绕,如一朵盛开的莲花。阳春三月,油菜花怒放,嫩黄黄的,在上午阳光的照耀下剔透玲珑。插秧时间,一块块梯田又如宝镜,映得整个村子亮堂堂的,秋收时节,道道金黄,如毯子、如波浪,使人心旷神怡。下坪虽然没有元阳梯田的恢弘,却也小巧精致,极尽妖娆,令人神迷。
在公盂东边的山岗上远眺,是另一番景象,岩障高悬,绵延数公里,极为壮观。公盂岩形如巨鳌,游动于山巅,也如一面旌旗,向东北方向延展,猎猎舞动。岗下山谷岩峰围绕,高耸入云,势极雄伟,当地人称之为蝙蝠崖,崖石光滑,高约百米,中有小屋,旁有良田数丘,废弃已久。屋后有数棵果树,也早已无人照料。旗杆岩则是一柱擎天,如宝剑直刺苍穹。
相传公盂岩是大禹的先锋官拓与水族龙女娆婚后的居住地,在他们的婚礼上,大禹拿出了刚发明不久的杜康酒供人们狂欢。婚后,拓与娆非常恩爱,他们共同治水,造福人类。但后来因为人类经常以水族为食,激起龙母的愤怒,硬生生地拆散了这对鸳鸯。结局虽然凄楚,也能代表古代先民美好生活的愿望。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游客试图登上公盂岩,不知道他们是为了寻找这个美丽的故事,还是为了为了心中那份融入自然的想念。当地人在公盂岩上垂下了一根绳索,让登山者能够攀援而上,但真正能够上去的又只有少数了。
面对着这块巨大的山岩,看到它巍然屹立的样子,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感到了恐惧,我只能畏缩在它的脚下,抬头仰望。看到白云从岩顶上流过,我的思绪被引向了太古年代,那场伟大的造山运动的场景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映现:大地一片漆黑,天空中雷鸣电闪,岩浆在奔涌,在狂突。当大地的热情渐渐消退之后,一座座山峰赫然矗立。而后又经历了亿万年的风霜雨雪,自然用它恒久的耐心,不断的雕琢。风来了,带来植物的种子,雨来了,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山顶上从此郁郁青青,生机盎然。又经历了无数个世纪,在太阳的炙烤下,在冰雪的凝冻下,种子用它不屈的精神在岩石中开凿出了一条条裂缝。某一天某一时刻,山峰瞬间崩塌,断层诞生了,残存山顶的岩石从此孤独的傲立,形成了一道道地质的奇观,令人叹为观止。山谷的开阔处,人类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开荒种田,在这里繁衍生息,与自然和谐相处。
沿公盂岩脚下西边的小道前行,一个名叫苍山的古村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一块山间洼地中,几片茶园后,两个四合院古风犹存,一对八十多岁的夫妇迎面走来,他们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他们说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子女早已迁往外面了,他们却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闻说我们的行程后,便热心地向我们指点下山的路。听完后,有朋友唏嘘不已,是啊,顺天而行,常存敬畏,心如止水,少欲寡贪又何尝不是长寿之道呢。
下到林坑后,山谷中的溪水澄清透彻,向着十三都溪方向汩汩流淌,右前方又有一座石峰从两山之中突然拔地而起,似一座宝塔,如一根石柱,又如一颗石笋,参天耸立,气势磅礴,朋友说,这就是大神仙居的天柱峰了。从这一刻起,我的心头默念,一定要再来此看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