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7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又是一年腊月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7 08: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驿外寒梅 于 2014-1-27 08:20 编辑

又是一年腊月时
      腊月,似乎是乡村的专利,连飘飞的雪花和檐下长长的冰挂也充满浓浓的年味!旧年和新年总是在最寒冷的冬日里交接,在混沌中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腊月里来去奔波变得更忙。
      腊月里,乡村的炊烟,带着冬阳的问候在每一个村庄的上空盘旋着、缭绕着!早年的腊月从腊八这天便开始了,年节里似乎都是娶媳妇嫁女儿的好日子,每每一听到鞭炮声,我便和邻家的孩子们一窝蜂涌上前去看热闹,争抢洒在头顶上的糖果,连被脚踩到泥里的也不放过,用小棍子挑出来。有时候还可以从新娘陪嫁的绸棉被、红马桶里摸到红蛋和方片糕。如果是近亲,家里包了红包的,还可以坐在大院子里方桌上吃酒席,一直闹到深夜。
      记得小时候乡下腊月里要杀年猪,打牙祭。我奶奶总在年初捉一只小猪崽放在猪栏里圈养,平时倒点剩菜剩饭,养到年底就成大肥猪了。腊月二十几喊来杀猪佬杀猪过年,清晨杀猪的时候热气腾腾的,老远就闻到一股子血腥气,村民们吆喝声、猪的嚎叫声此起彼伏,使乡村一下子热闹非凡。那把闪亮的尖刀捅进被五花大绑在案子上的猪胸腔时,只听见猪一声哀嚎一道血箭注入底下的大盆中,这是我孩提时对杀戮的最直观的印象。半晌光景,褪去毛的猪已经被下了猪头,白条条的躺在凳子上,杀猪佬师正在给猪开膛破肚,嘴里叼着的香烟,跟泡猪的热水所散发的雾气纠缠着,让我望而生畏。无独有偶,幼年时一位同龄好友后来也做了杀猪佬师,本来蛮清秀的面相后来竟慢慢凶猛起来,想必是杀戮太多之故。
  腊月里做甜酒酿也是极为盼望的事。母亲把淘好的米装进饭甑,放在盛满水的锅里,灶下烧着很旺的柴火,不一会儿就闻到糯米饭的扑鼻香味,母亲把蒸好的糯米饭倒在大木盆里冷却,这时会随意地捏一个饭团给我,我拿着还带着温热的饭团,吃得真香。此后几日,从捂着甜酒的大盆里飘出阵阵酒香,甜酒酿便做好了。我记得我是很喜欢喝中间那一洼酒汤的,甘甜里带点醇厚的酒香,犹如琼浆玉液,但不喜四周的糯米,觉得远不如温热时好吃,为此常被姆妈笑话嘴尖。
      做米胖糖也是腊月里必做的一件事。那个时候,临近年关,打米胖的师傅天天在村子里出现。大家一听有打米胖师傅来了,纷纷量米、装木炭,赶去排队。而我们小孩子总会围拢过去,有时还会抢着帮忙拉风箱,摇炉子,添木炭,特别是给自己家打的时候更是积极,而最令我们兴奋的还是最后那“砰”的一声巨响,拨开蒸腾的白气,出来的便是一颗颗白白胖胖的米胖了。调皮的我们就会顺手抓一把跑走,放到口袋里一颗一颗慢慢品尝。然后大人们拿上打好的米胖和番薯糖汁,赶到制作米胖糖的人家,大家一起制作米胖糖。记得半冷不热的米胖糖还带着从锅内出来的余热,散发着诱人的米香和番薯糖特有的清香,最是好吃。有了米胖糖的腊月总是甜甜的,从嘴甜到心里。   
      在每年腊月二十四这天,灶王爷要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因此人们对此特别重视,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祭祀灶神,民间称“祭灶” ,又叫过小年。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神的神位,在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横批为“一家之主”,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因此,在祭灶时,摆满了鸡鸭鱼肉等供品,为的是让灶神多说好话。现在随着时代变迁,组合式厨房都用燃气灶,硕大的灶台已越来越鲜见,只是总觉得还是柴火烧出来的饭菜好吃。
      到腊月三十过大年,一顿团年饭,便是过大年的主题曲。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当然,鱼是不能少的,因为“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年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骨肉亲情的快乐。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一顿结结实实的香喷喷的团圆饭,所有的奔波和劳累不再沉重,所有的失落和苦痛烟消云散,所有精神的物质的贫穷或富有都不再重要,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洋溢在喜形于色的脸上,绽放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难忘的年夜总是过得很快,到了子夜,各家的鞭炮都要拿出去燃放,鞭炮声声,花炮在天空中尽情绽放,乡村像一座鞭炮声奏响的大舞台,到处鞭炮声响彻一片,此时,勾勒出一派“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热闹景象,把年夜衬托得异常热闹。
      天亮了,人们开始相互拜年,整个乡村又在年的气氛中沸腾起来。每年正月初一东乡的习俗是要吃“谷子酒”,头年里生了男孩的人家要在家里摆上几桌流水席,糖果点心加烟酒,然后主人家早早就在村口招呼相熟的亲朋好友和村里人去家里吃喝,来的人越多表示这户人家的福气越好。这样我们这帮小伙伴显示出重要性了,那些办“谷子酒”的人家莫不争相示好,只盼我们一群人去帮他家门庭热闹一番。“谷子酒”虽说有些农村重男轻女的歧视意味,但终究是非常喜庆的习俗,最奇异的是整个天台似乎只有东乡才有此风俗。
      到了正月十四,这个年节才算是正式、彻底的过完。小时候对元宵节的概念就是“十四糊”,十四糊做法倒也简单,就是把香菇、芋、肉、蚕豆、花生、豆腐……等各种原料切成丁,加上调料,然后拌上番薯粉,一起放在锅里边煮边搅拌,最后就成了一锅糊状的菜羹。虽然从外表看不怎么精致漂亮,不过味道还是相当不错的,口感丰富,香滑爽口。正月十四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烧一大锅十四糊,然后等着亲戚朋友上门来吃,认识不认识的都高兴,因为习俗是上门来吃十四糊的人越多,预示着来年愈加红红火火。十四夜吃十四糊这一风俗还能成就不少情事。我们那时候上大学的比例还不高,很多同龄人初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做生意了。在外闯荡个几年回来就准备成家立业,心里或许有个把心仪的姑娘,然毕竟是少年人脸皮子薄,平常也就眉来眼去偷着联系联系,而到了十四这晚就可以鼓起勇气了,往往叫上几个要好的伙伴壮胆,将自己收拾得光鲜帅气,然后激动的心、颤抖的脚,一溜直奔姑娘家去。这天晚上任谁也会对客人笑脸相迎,用直白点的话说就是人家里能够“走得进去”,这样姑娘的父母也能够用比较好的心态来打量小伙,一来二去如果还合适满意的话就托媒人去提亲,第二年就可以成立小家庭了。所以说十四夜是个浪漫的佳期,浪漫这回事不仅仅只处于庙堂之高,有时下里巴人的生活也同样有着美好的佳话。
      一天又一天,随着台历一页页地撕去,新年已近在眼前。如今的腊月,城里人不再要杀猪、做米胖糖、酿米酒……,需要什么,只要到超市跑一趟,什么都能买到。多了许多清静,少了那忙碌的乐趣,少了那浓浓的年味。年,终究还是属于乡村的,浓浓的人情在年味飘荡的腊月里传递着快乐、幸福和美好的期待。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35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35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4-1-27 08:36:40 | 只看该作者
小鲍童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7 09:39:28 | 只看该作者
昔日的年味只存在于他的名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27 09:51: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我们桥南的有"十四夜,赶道地"习俗,一群小丫头跑到当年新结婚的新娘子房间玩,为的是抓一把糖果塞入口袋,新娘子乐呵呵地捧出一盘又一盘糖果,然后,我们继续寻找下一个新娘子,,,现在的十四夜不知怎么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27 11:23:07 | 只看该作者
浓浓的年味,乡村风情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0:28:32 | 只看该作者
美丽的神话 发表于 2014-1-27 09:51
小时候,我们桥南的有"十四夜,赶道地"习俗,一群小丫头跑到当年新结婚的新娘子房间玩,为的是抓一把糖果 ...

马上就到十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0:29:31 | 只看该作者
苍蝇 发表于 2014-1-27 08:36
小鲍童鞋!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0:30:08 | 只看该作者
褚留香 发表于 2014-1-27 09:39
昔日的年味只存在于他的名字

年又过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0:30:28 | 只看该作者
九歌 发表于 2014-1-27 11:23
浓浓的年味,乡村风情好

乡下人多热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2-11 11:30:22 | 只看该作者
过年越来越没意思。杀猪、捣水糕、包粽、祭祖、早起长男熬五味粥、拜年这些都越来越淡出过年的节目,还有很多人强烈反对放烟花爆竹。少了仪式感与庄重感的年,何必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6 16:08 , Processed in 1.0782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