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林华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民革命军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21:05:04 | 只看该作者
国民革命军第2军
编辑

目 录
1简介
2湘军谭延闿部组成的第2军
3湘军贺耀祖部组成的第2军
4第6、第9师组成的第2军
1简介

在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2军,他们分别是湘军谭延闿部组成的第2军,湘军贺耀祖部组成的第2军,第6、第9师组成的第2军。
2湘军谭延闿部组成的第2军

该军的前身是湘系军队第3混成旅和第6混成旅。1921年,湘鄂战争结束后,湖南军阀赵恒惕投靠北洋军阀吴佩孚,反对孙中山的广州政府。1923年7月,孙中山为北伐赵恒惕,任命谭延闿为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入湘组织讨贼军湘军。谭延闿由此将其所属部下编为5个军,其中,以湘军第3混成旅扩编为讨贼军湘南第1军;以湘军第6混成旅扩编为讨贼军湘东第1军。1924年1月,革命政府大本营将进入广东的各省军队改为建国军并冠以省名。湘南第1军改为建国湘军第3军;湘东第1军改为建国湘军第5军。同年10月,建国湘军第3军、第5军奉命出师北伐入赣后,因在赣南作战失败退回广东进行整编,将建国湘军缩编为6个团。1925年6月,建国湘军参加讨伐滇、桂军将领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7月广东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各省建国军改为国民革命军,建国湘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军,谭延闿任军长,鲁涤平任副军长,岳森任参谋长。下辖:第4师,张辉瓒任师长;第5师,谭道源任师长;第6师,戴岳任师长。10月至12月,该军奉命参加了第二次东征。1926年春,该军增设教导师,陈嘉祐任师长。同年7月,谭延闿率领谭道源第5师和陈嘉祐教导师,留守广东南雄、始兴、马坝等地。鲁涤平、李富春、岳森率领张辉瓒第4师和戴岳第6师参加北伐。
1927年1月至3月,该军在北伐军东路军编成内,接受前敌总指挥白崇禧指挥,由乐平、德兴入浙江,经淳安、桐庐、富阳直取杭州,于3月24日配合第6军攻占南京城。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第2军闻讯后西移湖北,继而回师湖南,归武汉国民政府指挥。同年5月,国民党中央决定将第2军扩编为第2军和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原第2军军长谭延闿卸职,由鲁涤平升任军长,张辉瓒升任副军长,下辖:第4师,王俊捷任师长;第6师,戴岳任师长;第13师,朱耀华任师长。1928年2月22日,该军第13师改番号为第23师。同年10月8日,该军缩编为第18师。鲁涤平任师长,张辉瓒任副师长。原辖3个师依次改称为第52、第53、第54旅。
3湘军贺耀祖部组成的第2军

该军的前身一部为湘军贺耀祖的第1师。1926年8月,湘系军队贺耀祖的第1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1927年3月,该独立师扩编为第40军。1928年底,该军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师;该军前身的另一部是鄂军夏斗寅的第1师。1927年6月,夏斗寅的鄂军第1师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军,1928年2月,该军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27军,同年底,第27军所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3师。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为讨伐桂系,以第8师和第13师及独立第1旅合编为第2军,朱绍良任军长。下辖:第8师,毛炳文任师长;第13师,夏斗寅任师长;独立第1旅,陈跃汉任旅长。该军组成后,在第2路军的编成内参加了蒋桂战争。4约日,当蒋军各路进至武汉附近时,桂系第3路军倒戈投蒋,李宗仁的第4集团军放弃武汉向荆州、沙市、宜昌撤退,该军随第2路军实施追击。10月,朱绍良升任第6路军总指挥,该军所属第8师编入第6路军,第13师编入第21路军。该军番号撤消。
4第6、第9师组成的第2军

该军的前身一部为黄埔军校教导团。1924年4月,黄埔军校教导团编为党军第1旅。1925年8月,该旅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1929年1月,第1师改编为第9师;该军前身另一部师浙军第2师。1926年12月,浙军第2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军。1929年1月,该军缩编为第6师。
1929年10月,蒋桂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以第6师与第9师合编为第2军,蒋鼎文任军长,陈诚任副军长。下辖:第6师,赵观涛任师长;第9师,蒋鼎文兼任师长;第11师,陈诚兼任师长;独立第4旅,罗霖任旅长。该军编成后隶属第2路军,于11月初参加了讨伐西北军的作战。1930年5月,该军参加了中原大战。此时,第11师调归第2军团建制。该军辖第6、第9师,隶属第3军团建制。
1931年6月,该今年奉命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3次“围剿”。此时,第6师调出组成第1路进击军。第2军仅辖第9师,军长蒋鼎文兼师长。同年9月,该军第9师先头部队第27旅进至江西老营盘地区被红军歼灭。10月,该军奉命移驻上饶,并协同第79、第53、第55师等部向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进犯。1932年6月,该军军长蒋鼎文辞去师长兼职,由李延年调任第9师师长。1933年2月,该军开赴江西,编入中路军第3纵队,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4次“围剿”。同年9月,第1军第3师调归第2军建制。此时,该军辖第3、第9师。10月,该军编入赣粤闽湘鄂“剿匪”北路军第2路,参加对红军的第5次“围剿”,向闽西红军进犯,被红军歼其1部。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该军参加了对留在福建的红军游击队的“清剿”。此时,该军隶属驻闽绥靖公署,并将驻闽绥靖公署第80师拨归该军建制,仍由蒋鼎文任军长,下辖:第3师,李玉堂任师长;第9师,李延年任师长;第80师,陈琪任师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鼎文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延年接任第2军军长兼第9师师长。同年9月,该军由福建开赴上海,隶属国民革命军第十五集团军,参加了淞沪会战。1938年春,该军开往鲁南,参加了台儿庄对日作战。战后,该军撤至漯河地区整训。同年6月,该军第3师调归第8军建制。9月,第89师调归国民革命军第100军建制。同时,另将140师调归第2军建制。此时,李延年任第11军团长兼第2军军长,陈应龙任副军长。下辖:第9师,郑作民任师长;第140师,宋思毅任师长。此次建制调整后,该军即开赴湖北田家镇要塞与日军作战。11月,开赴湖南衡阳一带整训。
1939年初,国民党军进行整编,该军第140师改隶国民革命军第37军建制,另将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第103师改隶第2军建制。此时,该军辖:第9师,郑作民任师长;第103师,何绍周任师长。1940年1月至2月,该军先后参加了桂南作战和昆仑关战役。第9师师长郑作民在昆仑关作战中殉国,由张金廷代理师长。3月,该军移师湖北恩施、巴东地区整训,隶属抗日战争第六战区。4月,第103师调归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一军,另将国民革命军第79军第76师和新编第33师调归第2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9师,张琼任师长;第76师,王凌云任师长;新编第33师,张世希任师长。此后,该军相继参加了宜枣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2年6月,第2军军长李延年调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由王凌云任军长,张琼、钟松任副军长。下辖:第9,第76师和新编第33师编制不变。此时,该军由湖北调往云南,隶属昆明防守司令部,集结于川、滇之间,担任守备。1943年10月至1945年6月,该军隶属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先后参加了中国远征军第1次入缅作战、滇西反攻作战和第2次任缅作战等。在第2次入缅作战后,该军留置中缅边境,担任国境守备。隶属中印公路东段警备司令部。1945年6月,该军新编第33师撤消,另将第6军预备第2师拨归该军建制。此时,王凌云任军长,钟松、张金廷任副军长。下辖:第9师,陈克非任师长;第76师,刘平任师长;预备第2师,顾葆裕任师长。同年8月,日本投降后,该军移防云南大理,隶属云南省警备总司令部。
1946年5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时,将第2军改编为整编第9师,原军长王凌云改任师长。原下辖:第9、第76师和预备第2师,依次改编为整编第9旅,陈克非任旅长;整编第76旅,刘平任旅长;预备第2旅,杨宝谷任旅长。1947年2月,该师从云南调至华东战场后,预备第2旅改为整编第46旅。同年4月,蒋介石对山东发起重点进攻后,该师编入欧震的第3兵团,先后参加了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南麻战役、临朐战役、胶东战役等。在胶东战役中,该师被华东野战军歼其一部,残部逃向青岛。11月,整编第9师师长王凌云被免职,由陈克非继任师长。12月,王凌云升任河南南阳第13绥靖区司令官,第2军即由青岛船运河南,担任南阳地区守备。
1948年5月,该军在参加宛西战役,宛东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其一部。10月,整编第9师恢复第2军番号,隶属第13绥靖区。陈克非任军长,下辖:第9师,尹作干任师长;第76师,刘平任师长。同时,将原辖第46旅改隶国民革命军第5军建制。此时,该军辖第9师,蒋治英任师长;第76师,张桐森任师长;第164师,李剑霜任师长。该军恢复编制后,奉命南撤。于11月下旬抵达鄂西,担任守备宜昌。不久新组建的第164师拨归该军建制,李剑霜任师长。1949年7月上旬,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发起宜沙战役。该军放弃宜昌,向鄂西山区撤退。解放军即发起追击,歼其一部。同年9月,陈非克升任第20兵团司令兼第2军军长。11月,第二野战军和第4野战军一部在南起贵州天柱,北至湖北巴东500公里的地段上对敌实施多路进攻。位于湘鄂西地区的宋希濂集团猝不及防,慌忙西撤。解放军即进行追击拦截。至12月下旬,将宋希濂指挥下的第14、第20兵团大部歼灭。陈克非率第20兵团及第2军残部逃至成都附近后,于12月25日,在彭县宣布起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21:05:37 | 只看该作者
国民革命军第3军
编辑

在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两个第三军。1925年由滇军演化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1948年初,国民党军为加强在西北战场上的军事力量,以整编第38师第17旅与新编第9师、暂编第3师等部,在陕西合编的第三军。
目 录
1滇军李烈钧部组成的第三军
1.1 该军初建时主要组织编制序列表
1.2 李烈钧部组成的第三军成立过程
1.3 北伐战争至西安事变
1.4 抗日战争期间
2整编第38师、暂编第3师等部组成的第3军
1滇军李烈钧部组成的第三军

军长朱 朱培德(1888~1937),字益之,国民革命军南京中央军校校务委员,国民政府军训总监部总监,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云南讲武堂时期就和朱德并称模范二朱,历经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始终追随孙中山先生,

朱培德
后作为第三军军长参加北伐、战功卓著,官至江西省主席,参谋总长,代理总司令、军委办公厅主任,在混乱的年代里,办事谨慎,进退得体,顾全大局,不喜杀伐,不计名位,性格宽仁,政治上也比较成熟。培德简介
该军初建时主要组织编制序列表

军 长:朱培德
参谋长:黄 实
党代表:朱克清
第7师——师长:王 均
第8师——师长:朱世贵
第9师——师长:朱培德
李烈钧部组成的第三军成立过程

该军身前是滇军的第二军一部。
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后,李烈钧率护国军第二军进入广西,后进入广东。
1916年6月,护国战争结束,护国第二军改称为驻粤滇军。
1917年,驻粤滇军参加护法战争。
1920年,驻粤滇军发生分裂,李烈钧、朱培德驻粤滇军大部远走湘南。
1921年5月,孙中山回广州任非常大总统,该部由朱培德率领回到广州,归属孙中山。
1924年,10月,驻粤滇军改变为建国第一军,朱培德任军长。
1925年2月,建国第一军参加第一次东征,8月,该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朱培德任军长,黄实任参谋长,朱克清任党代表。下辖7师,王均任师长;第8师朱世贵任师长;第9师,朱培德兼任师长。
北伐战争至西安事变

1926年,7月该军参加北伐。同年9月,该军会同第二军连续攻克萍乡、宜春、上高、新喻、高安等地。10月初,该军协助第1 、第6军攻克南昌。北伐军攻占南昌后,该军负责南昌警备。1927年5月初,第3军扩编为第3、第9两个军,编成第5路军,朱培德任总指挥。其中,第3军由王钧任军长,下辖第7师,王均兼任师长;第8师朱世贵任师长;第9师,黄实任师长。8月1日南昌起义部队歼灭一部。1928年8月,国民党进行编遣,原属各军缩编为师。第3军缩编为第7师,原军长王均任师长,原辖第7、第8、第9师改编为第19、第20、第21旅,由李世龙、祝膏如、李文彬分任旅长。
1929年3月,蒋介石为讨伐桂系,将原第3军缩编后的第7师与原第31军缩编后的第12师合编为第3军,王均任军长,曾万钟任副军长,张鉴桂任参谋长。下辖第7师王均兼任师长;第12师曾万钟任师长。该军组成后,即编入第1路军,归朱培德指挥,参加蒋桂战争。10月,该军调至徐州参加讨伐西北军的作战。1930年5月,该军编入总预备军团,参加了蒋、冯、阎中原大战。1931年7月中旬,该军被编为“剿赤”军,南路集团军第3军团,参加讨伐石友三的作战,。此后至1934年9月该军调往豫鄂皖地区,先后参加了豫鄂皖苏区和红军的第三、第四、第五次“围剿”作战。1935年9月至1936年10月,该军先后调往陕西、甘肃,参加了追堵对红军长征和阻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得多次作战。1936年11月,该军进至会宁整训时,军长王均因飞机失事身亡,由曾万钟任军长。此时,该军下辖第7师曾万钟兼任师长;第12师唐淮源任师长。同年12月,西安事变事发后,该军被编为“讨逆军”第9纵队。1937年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该军由甘肃调往河南郑州、开封等地驻防。
抗日战争期间

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军由河南开赴河北高碑店、良乡一带,隶属第14集团军,参加平汉路北段对日作战。而后进至山西太原会战。在太原会战中该军随集团军军部在忻口地区组织防御。娘子关失守后,该军撤至晋南,在白晋公路沿线进行游击作战。1938年7月曾万钟升任第35军团军团长兼任军长,唐淮源任副军长10月,该军调至中条山地区,归第5集团军指挥。1939年7月,曾万钟升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由唐淮源任军长。此时该军下辖第7师,李世龙任师长;第12师,寸性奇任师长。同年冬,参加晋南冬季攻势作战。1941年5月,该军在中条山会战中,奉命坚守马村、距南村渡口。6月4日,该军被日军包围,部队伤亡惨重,军长唐淮源、第12师师长寸性奇阵亡,第12师被全歼,第7师付出重大牺牲后突破日军包围圈,幸免被全歼。同年7月该军重新组建,周体仁任军长,李世龙任副军长,下辖第7师,李世龙兼任师长;第12师,吕继周任师长。该军此次重新组建后,隶属第34集团军。1942年春,该军调至陕西汉中整训。同年,第7师调甘肃平凉、三元一带,参加封锁陕北抗日根据地。第12师调兰州,担任兰州城防警备。1943年,国民党将新编第3师调归该军建制,沈元镇任师长。1944年4月,周体仁升任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李世龙任军长,邱开基、吕继周任副军长。下辖第7师,李用章任师长;第12师,陈子干任师长;新编第3师沈开镇任师长。1945年1月,隶属第38集团军后,李世龙调任第37集团军副总司令,罗历戎任军长,邱开基、吕继周、杨光钰、李用章任副军长。同年4月,该军新编第3师被裁减。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军第12师留甘肃兰州,拨归第17军指挥,军部率第7师由甘肃开赴河北石家庄后,隶属第34集团军。同时,将第57军新编第34师改为第32师调归第3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7师,李用章任师长,第32师,刘英任师长,担任石家庄地区守备和外围机动作战任务。1947年10月15日,该军以第32师守备石家庄,军部率第7师由石家庄北犯。同月20日,该军军部和第7师进至清风店附近地区时,被晋察冀野战军全歼,军长罗历戎、副军长杨光钰等被俘。11月,晋察冀野战军发起石门战役,留守的第32师及其残余全部被歼,师长刘英被俘。
2整编第38师、暂编第3师等部组成的第3军

1948年初,国民党为加强在西北战场上的军事力量,以整编第38师第17旅与新编第9师、暂编第3师等部在陕西合编为第3军,许良钰任军长。同年5月,该军改变为整编第16师,原军长许良钰任师长。下辖整编第17旅,王作栋任旅长,新编第9旅于戒需任旅长;暂编第3旅,陈留陵任旅长。9月,国民党军重新规定番号,又将整编第16师改称为第3军,许良钰任军长。同时,将整编第17旅改称为第17师,暂编第3师改称为第254师,新编第9旅改为新编第9师。此次整编后该军隶属西安绥靖公署,先后参加了1948年西北冬季攻势、1949年西北春季攻势、陕中战役和西南战役等作战。1949年底,该军在第5兵团编成内被人民解放军全歼于川西新津、邛崃地区。
军 长:许良钰
第17师——师长:王作栋
第3师—— 师长:陈留陵
第9师——师长:于戒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21:06:07 | 只看该作者
国民革命军第4军
编辑

该军前身是粤军第1师。1920年10月,援闽粤军回师广东后,桂系军阀陆荣廷败走。11月,孙中山由上海返回广东,重组广东革命政府,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并决定组建粤军第1师,以粤军参谋长邓铿兼任师长,陈可钰(后李济深)任参谋长。1922年3月21日,师长邓铿被暗杀,梁鸿楷任师长。同年5月,第1师在北伐右翼总指挥许崇智指挥下,出师江西方向进行北伐。1923年2月,第1师攻入广州后,梁鸿楷升任粤军第4军军长。李济深接任第1师师长,徐景唐任参谋长。此时,该师下辖:第1旅,卓仁机(后陈铭枢)任旅长;第2旅,陈济棠任旅长。全师共5个团:第1团,梁鸿林任团长;第2团,张驰任团长:第3团,邓演达任团长:第4团,戴戟任团长;独立团,张发奎任团长。
1925年7月,广州革命政府改称国民政府,原辖各省部队统一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粤军第1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李济深任军长,陈可钰任副军长,邓演存任参谋长,麦朝枢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及1个独立团。以原第1旅改编为第10师,陈铭枢任师长,蒋光鼐任副师长,戴石孚任参谋长,李笠农(后徐名鸿)任政治部主任;以原第2旅改编为第11师,陈济棠任师长,邓世增任副师长,李扬敬任参谋长,林冀中任政治部主任;以粤军第4军独立旅改编为第12师,张发奎任师长,朱晖日任副师长,李汉魂任参谋长,廖乾吾任政治部主任;第13师(该师属第5军建制,拨归第4军节制),徐景唐任师长,陈章甫任副师长,余华沐任参谋长,翟瑞元任政治部主任;另以国民政府铁甲车队改编为独立团,由叶挺任团长。同年9月,陈炯明再次举兵向潮汕的粤军进犯,该军奉命第2次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的作战。
1926年5月,湖南省防第4师师长兼湘南督办唐生智,因拥护国民政府,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和湘军叶开鑫部的攻击,退驻衡阳。为援救唐生智部,该军以叶挺独立团由肇庆先谴入湘,与桂系第7军钟祖培旅,协同唐生智部,先后取得了衡山、渌田、金圣寺、龙家湾等战斗的胜利,粉碎了吴佩孚重占湖南的图谋,并由此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同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在广州誓师北伐。军长李济深率第11师、第13师及两个炮兵营留守广东,副军长陈可钰、党代表廖乾吾率第10师、第12师参加北伐。此后至8月中旬,该军右路军的编成内,相继攻克湖南的醴陵、浏阳、长沙、平江等地。8月下旬,该军向湖北挺进,先后攻克鄂南门户汀泗桥和贺胜桥,直逼武昌城下。9月初,北伐军组成攻城司令部,指挥第4、第7军经过40余天的激战,与10月10日攻克武昌。该军在此次北伐作战中夺关斩将,荣获“铁军”称号。同年11月初,该军挥师弛援江西北伐军,配合第7军等部先后攻克德安、马回岭、九江、南昌等地,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大部,迫使孙传芳仓惶逃回南京。11月27日,该军以第10师扩编成第11军;以第12师及叶挺独立团扩编为第4军,陈可钰任军长,张发奎任副军长。下辖:第12师,黄琪翔任师长;第25师,朱晖日任师长。1927年4月,该军军长陈可钰因病去职,张发奎任军长,黄琪翔任副军长兼第师师长。随后至6月中旬,该军奉武汉政府之命参加第2次北伐,讨伐河南奉军。在此次北伐中,奉军第11军副军长兼第12旅旅长富双英率部投降,被改编为第4军第26师,富双英任师长。第2次北伐结束后,武汉政府将唐生智部扩编为第4集团军,以唐兼任第1方面军总指挥;将第4军、第11军与贺龙的第20军组编为第2方面军,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第4军由黄琪翔继任军长,缪培南任副军长兼第12师师长,朱晖日调任第11军军长,李汉魂继任第25师师长。7月下旬,第4军除以第26师滞留湖北外,主力第12师、第25师由武汉沿长江南岸东下,进至九江、南昌。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后,该军为堵截由南昌南下的起义军,奉命沿赣江南下,返回广东。同年11月,张发奎、黄琪翔指挥该军在广东发动驱李政变,将李济深所部新编第2师和新编第4师收编,并将黄绍竑的桂军驱逐出广东。此时,该军由黄琪翔任军长,叶剑英任参谋长。下辖第12师,缪培南任师长;第25师,李汉魂任师长;第26师(该师原隶属第11军,8月随第4军回广州),许志锐任师长;教导第2师,薛岳任师长;教导第4师,黄慕松任师长。张、黄发动政变后,李济深调动部队包围广州。为保卫广州,张发奎将第2方面军所属部队调往前线,准备与李济深部作战。12月11日,共产党人利用第4军同李济深和桂军的矛盾,乘广州空虚之机,由参谋长叶剑英率第4军教导团为主力,在广州举行叫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后,张发奎、黄琪翔引咎辞职。由缪培南升任军长,薛岳任副军长,谢膺白任参谋长。吴奇伟继任第12师师长;将教导第2师改为教导第1师,邓龙光任师长;教导第4师改为教导第2师,黄镇球任师长。1928年1月上旬,该军在广东战败,第26师师长许志锐战死,陈芝馨继任师长,该军被迫逃往江西,随后北上南京投奔蒋介石。同年8月,国民党实行裁军,该军缩编为第4师,缪培南任师长,朱晖日任副师长。原属部队统一整编为第10、第11、第12旅,分别由谢膺白、黄镇球、吴奇伟任旅长。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后,第4师奉命南下浦口,配合第3军西攻武长路,截断桂军南逃退路。此时,张发奎被蒋介石起用,出任第1路追击司令兼第4师师长。率部向宜昌、沙市追击。桂系失败后,第4师进驻湖北宜昌、沙市。9月初,蒋介石电令第4师移防陇海路,企图在途中将该师缴械。张发奎识破蒋介石的阴谋后,拒不从命,决定再次反蒋。此时,汪精卫、陈公博等在上海组织“中国国民党海外总支部联合办事处”号召反蒋,第4师被改编为“护党救国军”第3路。12月上旬,自鄂西经湘西辗转入桂,联合李宗仁、白崇禧组成张桂联军,企图重新夺回广东,在进至广州北郊时遭到粤军的猛烈反击,损失惨重。被迫向广西撤退,第3路再次遭受严重损失,因而又恢复第4师的番号。
1930年初,第4师为参加李宗仁、冯玉祥等联合讨蒋,恢复第4军番号,张发奎任军长,韩汉英任参谋长。下辖第4师,李汉魂任师长;第12师,邓龙光任师长。同年5月,该军参加中原大战,因损失颇重,12月该军(含薛岳的第10师)缩编为第12师,吴奇伟任师长,唐宇纵任参谋长。1931年6月,两广反蒋,该部恢复第4军番号,张发奎任军长,归西南政务委员会第4集团军指挥。下辖第12师,吴奇伟任师长。1931年“9.18”事变后,张发奎以北上抗日为名,率该军由广西北上,进至湖南醴陵,再次投靠蒋介石的南京政府。1932年2月9日,南京政府重新任命张发奎为第4军军长,陈芝馨为副军长,并将原辖第12师改为第90师,吴奇伟仍任师长,师下辖两个旅,第268旅,欧震任旅长;第270师,韩汉英任旅长。8月30日,张发奎辞去军长职,由吴奇伟任军长兼第90师师长。
1933年1月,蒋介石发动对中央根据地第4次“围剿”,该军被编为中路军第2纵队,由南城、南丰向梨川、建宁、泰宁侧击,并截击红军主力。1月下旬,陈诚的中路军第1纵队第52、第59师进至黄陂附近被红军包围歼灭。同年5月,陈诚请准蒋介石重建第59师,由韩汉英任师长,拨归第4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59师和第90师,参加了中央苏区第5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第4军奉命在云、贵、滇、川等省多次参加尾追堵截红军长征的作战。1936年夏“两广事变”爆发后,该军始离开四川,返回贵州附近整训。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该军奉命由贵州调至上海,参加了淞沪会战。在此次会战后,由于该军部队伤亡严重退至皖南进行休整,将第5军第92师编入该军。1938年2月,该军由宁国开往江西。6月,吴奇伟升任第9集团军司令,欧震任军长,同时将第92师调归第5军建制,另将第102师调归第4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59师,张德能任师长;第90师,陈荣基任师长;第102师,柏辉章任师长。
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该军先后参加了第1、第2、第3次长沙会战。第3次长沙会战后,该军退回长沙整训。此时,欧震升任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军长,柏辉章、张德能任副军长。下辖第59、第90、第102师不变。1944年6月27日,参加长衡会战中,放弃长沙向椰州撤退。因此,副军长张德能被押解重庆枪毙;第59师师长林贤察、第102师师长柏辉章;第90师师长陈侃因被撤职。后由沈久成任军长,谢铮任第59师师长;薛仲述任第90师师长;梁勃任第102师师长。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军调至江西泰和、吉安地区担任守备。1946年5月,国民党军在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4师。王作华任师长,容有略任副师长,郭照球任参谋长。原辖第59师改编为整编第59旅,李子亮任旅长,张国泰任参谋长;第90师改编为整编第90旅,薛仲述任旅长,罗旷任参谋长;第102师改编为整编第102旅,梁勃任旅长,熊铁垣任参谋长。该师整编后,即调至苏中地区进行内战。1947年8月,整编第102旅脱离该师建制。此后,该师下辖整编第59旅、整编第90旅。
1948年10月,整编第4师恢复第4军番号,王作华任军长,容有略任副军长,陈治中任参谋长。整编第59旅恢复第59师番号,李子亮任师长;整编第90旅恢复第90师番号,薛仲述任师长;另增编一个第286师,唐连任师长。1949年1月,该军在江苏镇江大港一线担任长江防线的防守任务。同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该军及首都卫戍司令部所属第45军沿京杭国道向南撤退,同月26日,被解放军包围于安徽广德岗背湖地区,战至29日,该军第59、第90师被全歼。同年秋,该军残部在广州重建第4军,薛仲述任军长。下辖第286师,许国钧任师长;另以第109师残部重新组建第109师。广州解放后,该军逃至海南岛,担任林诗港至岭头湾段守备任务。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该军撤至台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21:07:15 | 只看该作者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
编辑

国民革命军第5军即国民革命军第五军。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是国民革命军的其中一个番号,曾先后用在多支部队身上。最先使用第五军番号的是原“福军”。抗日战争开始后1939年后以200师为骨干建立的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成为抗战时声名显赫的部队,曾编入征缅军进入缅甸作战。抗战胜利后第五军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1949年于徐蚌会战(淮海战役)中被歼灭(即邱清泉兵团)。
目 录
1简介
2成立
3昆仑关之役
4兵败野人山
5内战期间
6抗战中成立的第五军
7解放战争——逢五不战
8军风
8.1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8.2 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
9晚节不保
1简介


邱清泉
代表人物:杜聿明、邱清泉、熊笑三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于1938年10月在湖南省湘潭县成立,它是国民党组建最早的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抗日战争,曾血战昆仑,一鸣惊人。
2成立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之最前身为李福林之“福军”,主要为一“绿林部队”,在辛亥革命后于广州河南一带建立。孙中山于广州护法,李福林支持,福军后被编入为“建国粤军”第四师。
1925年7月,国民政府正式在广州成立,统一各驻粤军队为国民革命军。福军为第五军,下辖三师。当时编制如下:
军长:李福林副军长:邓彦华;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第十五师师长:李群;第十六师师长:练炳章;当中第十三师归第四军管制。福军为地方部队,野战能力较低。北伐期间,只有第16师一部随右路军北上,主要为预备部队,曾进入江西及南京。1927年发生广州张黄事变,李福林支持张发奎。广州暴动期间第五军为主力镇压。事件后李福林解职归田,次年由徐景唐出任军长。1929年爆发蒋桂战争,徐景唐支持桂系,被效忠蒋介石的陈铭枢及陈济棠部大败。第五军被缩编为师,番号停用。
3昆仑关之役

就像新6军的新22、新1军的新38,提起5军就要先说大名鼎鼎的200师。该师前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1937年3月,该营与交通兵第2团装甲汽车队改编为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由军政部直接指挥。38年1月,该团扩编为第200师(五团制,20000余人),原团长杜聿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由军事委员会直接指 挥)11月,该师扩编为新编第11军,也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5军(戴安澜继任成为200第二任师师长,也是最有名的一任)1939年11月15日,日军在防城企沙、钦州龙门登陆,两路进占钦州,北上南宁.准备开辟华南战场,截断西南国际交通线。5军(新22、荣誉1、200)在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也成就了5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战斗。这一场激战,成功收复昆仑雄关,日军损失空前巨大。据战后公布的材料,昆仑关一战,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该旅团班长以 上的军官死亡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余人,被我俘虏的100余人。5军也付出了15000人伤亡的巨大代价,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 素,是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第5师团在侵华战争中,参加过南口、忻口、太原、台儿庄、广州等战役,官兵多系山口县人,秉性剽悍,长期受武士道侵染,参加侵华战争两年多,战斗经验丰富;而且5军此是仰攻设防完整的坚固关卡,难度更大。这一仗是日军承认的仅有的几次对方勇猛程度超过自己的战斗,含金量绝对不容质疑(中村正雄在日记中写道:“帝国皇军第5师团第21旅团,之所以在日俄 战争中获得了“钢军”称号是因为我们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们遇到了一支比俄军更加顽强的军队……”部队经过休整以 后,杜聿明在巍峨的昆仑关上,建立了一座“陆军第5军阵亡将领纪念碑”,含着热泪亲笔书写了400多字的悼念碑文。据悉,现在昆仑关山下的松林里,还 有日军少将中村正雄的坟墓,他是此次战役中被打死的日军军衔最高的军官。当时杜聿明将军在看了中村正雄的档案后,建议以自己的名义为中村正雄在此建一个坟墓)。
4兵败野人山

1942年5军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1939年11月,日军攻占南宁,切断了桂越公路,次年6月,又切断了滇越公路。这样,滇缅路就成为 中国西南大后方唯一的国际交通命脉),保卫滇缅路,在著名的同古保卫战中,200师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日军55、56两个师团4万多人),击毙日寇 5000余人(未考),在同古坚守12天,同时,该师成功掩护友军英缅军第1师一部逃出日军包围圈。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200师收复棠吉,但是因上 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200师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兵败野人山,为保卫滇缅路,远征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仅杜聿明第5军42000人中就牺牲了21000余人。当时滇缅路战线两侧,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由于损失惨重,不得不进行长期整补,直到1944年再次作为远征军参加滇西反攻,才再度上阵。
5内战期间

1929年中原大战爆发前鲁涤平部曾用第五军番号。中原大战后于1931年停用。
1932年于上海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在上海抗日。蒋介石复出后以中央军第八十七、八十八师编成第五军,由张治中任军长投入抗日。事件外交解决后取消番号。
1933年围剿江西红军根据地时,以薛岳为第五军军长,下辖两师追击长征中的红军。红军抵达陕西后取消。
6抗战中成立的第五军

1938年初,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在湖南扩编为第200师,为当时国军唯一机械化部队;在苏援取得后扩编为新编第十一军,装甲部队自200师抽离由军级单位统筹使用。1939年2月改用第五军番号。至年底时,编制为:
军长:杜聿明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荣誉1师(师长郑洞国)第96师(师长余韶) 1939年12月底至1940年初华南发生桂南会战,第五军担任昆仑关战役主力以重大伤亡夺回昆仑关,之后调后方整补。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随后进攻缅甸,企图切断中国唯一对外之陆上补给线。国民政府应英国之请于12月底起派出第五军、第六军及第六十六军为远征军入缅甸。当时第五军下辖200师、新编22师(师长廖耀湘)、96师。第五军军长后在史迪威压力下兼任远征军代理司令长官。
主要装备:苏制T-26坦克80余辆、德制“豪须”装甲车100辆、美制福特卡车400多辆、摩托车40多辆。军属重炮团拥有150毫米榴弹炮24门,各师均配有大量的山炮、野炮。这样的装备,直到抗战中前期,在中国军队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由于英军迅速溃退,加上指挥的混乱和不当,中国军队陷入日军包围。第五军中的22师及直属部队撤往印度,所受损失较少(入印后22师脱离第五军建制);200师及96师翻越滇西纵谷返回云南,第五军本部直属部队则自野人山返国,途中在原始深林内承受重大损失,部队减员过半,重装备重部丢失,200师师长戴安澜阵亡。
退回云南的第五军经过长时间补整,在1944年再次投入缅北战斗。1945年改换美械,当时之军长为邱清泉。
7解放战争——逢五不战

46年3月,第5军各部开赴武汉,解放战争中5军主要在华东作战,大大小小无数战斗,败仗很少。 (单单从坚持到48年底淮海就可以看出来。5军在一年里转换指挥部就达300次以上,可见其转战的频繁。邱清泉的“逢五不战”就来源于此,华野老人谈起5 军总是耿耿于怀。淮海之前,46年年底的龙崮集面对中野2纵的阻击,伤亡2390人,48年桃林冈被华野10纵阻击,徐东被华野7纵阻击可以说是仅有的几 次翻船)  46年7月开始进攻苏北解放区,参加徐州以西扫荡作战,重创豫皖苏部队,年底国军准备打通平汉线,占领邯郸,5军主攻,连续攻克 濮阳、大名等重要城市,给解放军根据地造成了重大损失,47年2月5军45师先头133团一营2连在小坝车站被中野3纵7旅围困猛攻,7旅与45师硬拼, 遗尸遍地,被迫撤出战场(45师连长连守仁镇定坚守车站,一夜激战,不计增援部队损失,该连死4伤5,7旅伤亡上千,损失比超过1:100!!连守仁战后 晋升营长)直接导致了随后仓促的民权战役(伤亡、被俘3400多)豫皖苏战役(中野伤亡、被俘5-6千人,由于是重大失利,牺牲、被俘比例特别高,不同于 一般战役情况,其中被俘1300人)的失败。  47年8月,宋时轮指挥华野10纵在梁山阻击5军和整84师,其表现可以分为两部分,八月初 打的不错,但后来被迫北渡黄河。当时5军摆出转兵南下的架势,只留下84师继续北进。10纵准备集中兵力吃掉84师,但是邱清泉等10纵从防御转为进攻完 毕之后,转头向北,会同84师合击10纵, 10纵伤亡1000多人,被俘近3000人,被俘民工2000余人。丢弃武器、弹药,辎重骡马不计其数,损失极其重大(基本伤兵、后勤、医疗等单位,物资 粮食全部丢掉)。48年6月,著名的豫东战役爆发,在第三阶段中华野抽调主力,1、4、6、8及两广纵队围攻黄百韬兵团于帝丘店,邱清泉 5军采用大迂回战法,绕到包围黄兵团华野部队背后,出其不意地猛烈进攻,与黄百韬里应外合全线击溃了华野,并乘胜追击,一直追到黄河边上,俘虏了几千名伤 员(据粟向中央军委报告,被俘虏伤员几百人,但据战果统计,被俘3598人)。
48年12月淮海战役中在陈官庄附近时被解放军包围,困守40多天,49年1月9日,解放军发动总攻击,45、46两师大部分缴械,200师突围被歼灭。五大主力中最后一个香消玉陨。
8军风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成 军以后,老杜便提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求5军具有“五除”(除骄、惰、伪、欲、恶)、“三习”(习精、诚、勤)的朝气,经 过了严格的苦练,5军的作战水平大有长进,39年3月, 5军参加全国军队校阅,在当年军事考核中被重庆军委会评选为全国第一。该军战术多变,最擅长的,不是爆破而是炮火,且步炮协同密切,攻击时一般采用多梯队 纵深配备,以密集队型波浪冲锋,攻击时间常常选择拂晓和中午,在山地常用多路攻击和迂回(如豫东战役战役解黄百韬之围),在平原和村落多采用正面攻击,中央突破。
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

5军的历史上,特别要提两件事:第一次印缅战役同古保卫战前,200师师长戴安澜召集军官开会,大家对是否坚守存在分歧,争论不 休,此时,598团中校团副黄景升愤然而起,慷慨陈词,自愿领兵御敌,师长问其有无把握,慨然应曰“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最终200师下定决心抗击日军(战斗中黄景升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不幸壮烈殉国),在战后杜聿明的报告中也专门将此句作为全文结尾,蒋委员长闻言一震,问道:“这个团副现在还 在200师吗?杜回答:“他已经实践自己的诺言,成仁了”日后国民政府专门在黄的家乡为他建造了纪念雕象并附以文字记录,蒋委员长亲自题词。而那句“成功 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铿锵豪言最终流传开来,成为那个时代的传世经典。第二件则更加悲壮,1942年5月远征军第5军向印度撤退途中,由于后有日 军追赶,途中又没有道路,遂在密*以西的莫的村将全部机械化装备之辎重(汽车、装甲车、大炮等)全部烧毁,随后军长杜聿明率全军进入野人山的蛮荒之地。而 确实无法随全军长途跋涉,留在莫的村堪迪佛塔一侧的医疗站中的千余名伤患官兵,从大局着想,不愿受被日寇俘虏之辱,抱着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华魂的志节,宁 愿烈士死,不愿降虏生的赤子心,慨然于5月21日全体引火*,含恨而终!。这一史实在中国军事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
9晚节不保

第5军自从正式组建素来以军纪严明著称,可淮海战役跟随第2兵团(兵团司令邱清泉,此时的军长为熊笑三,但是在他的任内,却出现了足以毁掉5军名誉的劣迹)从徐州撤退的过程中,由于泄密(本来杜详细制定了部队的行军序列、撤退时间以及路线、集结地点,并且严格保密,结果蒋介石却通知将各个银行现金先搬运出城,导致人心惶惶,争相逃命,一片混乱) 2、13、16一共3个兵团很快乱了套,坦克、汽车、牛车、马车挤成一团,枪支、弹药、粮食扔得遍地都是,纪律失去了约束力,部队成了一群自由散漫、无恶不作的土匪,到处抢劫、杀人、强奸。(比起74军在孟良崮、18军在双堆集,实在天壤之别!本来处于逆境中身为王牌主力,更应令行禁止、临危不乱,显示精英本色,惜一代名军竟然作出如土匪一般殃及民众、祸害百姓的罪行,实在令人痛心!更给那些为了民族自由独立而牺牲的5军先辈丢脸!是为5军光荣历史上抹不去的污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21:13:07 | 只看该作者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六军
编辑

新六军即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六军。
目 录
1概述
2历史沿革
3战斗序列
4名门之后
5抗日战场
6初到东北
7四平鏖战
8急转直下
9黑山覆灭
10湘西部队
1概述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6军在历史上有2个:一个是1939年6月以湘西地方武装组成的新编第6军,由薛岳担任军长。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1940年被撤销;另一个是1944年5月,国民政府为加强中缅印战区的军事力量,合编组成的新编第6军,由廖耀湘任军长,1946年奉命运抵东北“剿共”,1948年10月下旬在辽西大虎山地区被东北共军全歼后撤销。
2历史沿革


廖耀湘
新六军的前身分别是是第54军第14、50师和新编第1军新编第22师。第14师的前身是西北军国民军第2军残部。1928年1月,西北军国民军第2军残部被桂系收编,改为独立第8旅。1930年中原大战后,该旅被蒋中正收编改为第14师,先后隶属第18军、第54军;第50师的前身是湘军谭延闿部第2军一部。1929年湘军谭延闿部第2军一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50师,先后被编入第9路军、第22军、第54军;新编第22师是1938年10月在湘赣军管区组建的,先后隶属新编第十一军、第五军、新编第一军。
1944年5月,国民政府为加强中缅印战区的军事力量,将第54军第14、50师和新编第1军新编第22师合编组成新编第6军,隶属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
1945年1月,该军奉命回国,所属第50师留缅归新编第1军指挥。3月,抵达云南曲靖时,青年军第207师拨归该军编制。此时,该军下辖第14师、青年军第207师和新编第22师。4月,该军由云南调往湖南芷江,参加了湘西会战。
1946年2月上旬,国民政府为安定东北地区,该军奉命运抵东北剿共。先后参加了辽东战役、本溪争夺战(中共称本溪保卫战)、四平争夺战(中共称四平战役)、鞍海战役、新开岭战役、临江进攻战役(中共称四保临江)、1947东北夏季防御作战(中共称东北夏季攻势)等。1947年8月,廖耀湘升任第9兵团司令,李涛继任军长,辖第14师,龙天武任师长;青年军第207师,罗又伦任师长;新编第22师,罗英任师长。同年11月,东北国军进行整编,该军原辖第14师调出,扩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青年军第207师改隶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另以东北交警第13、第14总队编为第169师列入该军作战序列。此时,该军下辖:第169师,张羽仙任师长;新编第22师,罗英任师长。1948年9月,新编第22师改番号为第240师,并将暂第62师改番号为第296师调归该军。此后,该军第169、第240师参加辽沈战役,10月下旬在辽西大虎山地区被人民解放军全歼。此次作战后,新编第6军番号撤销,第296师改隶第52军建制。
3战斗序列

军长:廖耀湘少将,湖南邵阳人,法国圣西尔军校
副军长:舒适存少将,湖南平江人,陆大特2期
政治部主任赵霞少将,湖南沅江人,黄埔6期步科
参谋长刘建章上校,湖南邵阳人,黄埔6期炮科
参谋主任金柏源上校,浙江诸暨人,黄埔10期炮科
炮兵组指挥官罗先致上校,福建连城人,黄埔7期炮科
副指挥官游公弼中校,四川资中人,黄埔9期炮科
炮1营长张树帜中校,绥远武川人,黄埔9期炮科
炮2营长李珍少校,湖南永兴人,黄埔12期炮科
辎重营长伍文秀中校,湖南邵阳人,黄埔6期骑科
工兵营长田子永少校,湖南龙山人,工校军训班14期
通信营长孙经少校,河北正定人,河北军政学校2期
下辖:第14师:师长阙汉骞少将,湖南宁远人,黄埔4期步科
副师长龙天武少将,湖南石门人,黄埔5期炮科
参谋长张羽仙上校,湖南零陵人,陆大4期
40团长王启瑞上校,湖南资兴人,黄埔7期步科
41团长龚益智上校,湖南长沙人,黄埔7期步科
42团长许颖上校,湖北沔阳人,黄埔5期炮科
第50师:师长潘裕昆少将,湖南浏阳人,黄埔4期步科
副师长杨温少将,广东惠阳人,军官讲习所
参谋长段麓荪上校,湖南南县人,黄埔3分校
148团长谢树辉上校,四川简阳人,黄埔6期炮科
149团长罗锡畴上校,湖南湘乡人,黄埔7期步科
150团长黄春城上校,湖南邵阳人,黄埔6期炮科
新22师长:师长廖耀湘少将(兼)
副师长李涛少将,湖南邵阳人,黄埔6期炮科
64团长熊杰上校,湖南湘潭人,黄埔6期骑科
副团长赵照中校,湖南邵阳人,黄埔4期工科
65团长傅宗良上校,湖南岳阳人,黄埔6期炮科
副团长罗英中校,湖南衡州人,黄埔6期步科
66团长陈赝华上校,湖南邵阳人,黄埔8期步科
副团长汪君勃中校,安徽六安人,黄埔6期步科
4名门之后

新六军出身“名门”,这个“名门”就是有着“天下第一军”美称的国民党新一军。
1942年3月8日,廖耀湘率新二十二师与兄弟部队二〇〇师在同古接替英军防务。之后,新二十二师在同古地区与敌激战半月,给日军第五十五、五十六师团以沉重打击,其强大战斗力和顽强精神使日军感到震惊英、美盟国亦高度赞扬新二十二师和二〇〇师是“世界上最精锐之部队”。英国《泰晤士报》称赞说:“华军以少胜众,英勇果敢,将使华军之战绩,益增光辉。”
同古保卫战结束后,廖耀湘率新二十二师成功地举行了著名的斯瓦阻击战,以新二十二师1个师的兵力与日军5个主力联队周旋达半个月之久,打得日军晕头转向,始终摸不清中国军队的虚实。由此,廖耀湘和新二十二师获得了“丛林之虎”的美誉。
1942年10月底,中国驻印军为配合中国战场及太平洋地区的战争形势,重新打开中印交通线,展开了反攻缅北的作战。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师和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奉命进攻胡康河谷,打响了反攻的序战。胡康河谷地区山高林密,河流纵横,雨季泛滥,有“绝地”之称。防守该地区的为日军第18师团,主力为其步兵第五十五联队全部和一一四联队一部及炮兵第十八联队等,由师团长天中新一中将指挥。新一军分左右两路向该敌实施夹攻,廖耀湘部担任右路,向打洛攻击。1943年1月9日,廖耀湘率部渡过大奈河,沿左岸崎岖山地逐段开路前进。14日,进至白贼河北岸。廖耀湘按照史迪威拟订的作战计划,命其第六十五团担任渡河攻击的突击任务,驱逐南岸之敌夺取登陆场。但该团团长傅宗良实地勘察后,发现史迪威的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乃反史之意而行,并将新的作战计划上报廖耀湘与史迪威。史迪威接到傅的报告后,勃然大怒,电报战区最高当局,当局认为事态严重,让廖耀湘制止。
廖耀湘见傅之计划优于史,便复电自认新的计划是他批准的,并声明成败皆由他负责。接着,廖耀湘派副师长到傅宗良团督战,结果获得大胜,敌大队长冈田中佐重伤饮弹自毙。战后,史迪威亲至战场点得敌尸617具,倍加赞许,并为傅请奖。此战后,史迪威把新二十二师指挥权全部委托给廖。史迪威的大度,为中国官兵称赞;廖耀湘这种知人善任、勇于为部属承担责任的作风,更深为全师官兵钦佩。
在四五月间的索到卡战斗中,廖耀湘采取迂回与突破战法,出奇制胜,仅以4个步兵团兵力,击败敌人号称“常胜军”及“森林战之王”的第十八师团。是役,廖部毙敌5000余人,生俘敌英田中队长以下官兵百余人,缴获大炮56门,车辆190辆,机枪、步枪3000余支,骡马300多匹。
1944年8月5日,中国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部队进行休整,充实战斗力。新二十二师、第十四师、第五十师合编为新六军。廖耀湘升任新六军军长,并获青天白日勋章一枚,新二十二师及其六十五团各获虎旗一面。
1944年8月,新一军奉命在缅北重镇密支那进行整编,以新编三十八师为基础,扩编为新一军;以新编二十二师为基础,扩编成新六军。至此,被国民党称为“主力之主力”的新六军诞生。廖耀湘任军长,原新一军军长郑洞国晋升为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
新六军出身“王牌军”,由名将统领,再加上全部美式装备,难怪当时人们议论“新六军出身名门之后,落地成虎”。新一军与新六军被国民党称为“双子星座”。在印缅战场,“双子星座”大败日军,共享英名。[1]
5抗日战场

1944年10月,新六军刚刚出世,便和新一军从密支那、孟拱分头出发,向日军发起第二期缅北作战。新一军采用大迂回、穿插、包抄敌人后方的战术将日军第二师团原好三大佐率领的2个宪兵大队、1个炮兵大队和10辆坦克围困在八莫城内,并全歼之,日军城防司令部被连窝端掉,原好三大佐被击毙。尔后,新一军乘胜前进,攻占了中印公路上最后一个日军据点———芒友,与中国远征军第五十三军胜利会师。
新六军在西线的进攻也十分漂亮。与新一军相比,新六军的作战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它大刀阔斧、干脆利落,如疾风暴雨,似风卷残云,一路横扫过去。12月,新六军新二十二师、第十四师奉命紧急空运回国,只留下第五十师继续扫荡残敌。1945年元旦,第五十师主力由东瓜南下,连克万好、南图、细包、乔梅,拔掉日军在缅北的最后几个据点,凶恶的日本第三十三军宣告全军覆没,中国期待已久的国际交通线———中印公路全线开通。
1945年1月28日,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会师典礼在芒友隆重举行。
新六军被蒋介石紧急空运回国,是因为1944年11月日军进犯国内独山,贵阳告急,新六军奉令回国驰援。廖耀湘率新六军回国后,在黔阳地区与侵入湘西南的日军进行过几次战斗,粉碎了敌人进占芷江机场的企图。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21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一行8人到芷江,向国民党陆军司令部洽降。何应钦即在芷江机场设受降台,举行隆重的受降仪式,廖耀湘率新六军高级军官,登台参加受降仪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21:13:55 | 只看该作者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编辑

国民革命军第7军即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国民革命军主力之一,为新桂系嫡系部队。曾参加统一广西、滇桂战争、北伐战争、宁汉战争、蒋桂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获誉“钢军”称号。最终于1949年11、12月间,于广西博白地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陈赓第四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3军的围攻下全部被消灭。
目 录
1李宗仁时期
1.1 统一广西
1.2 北伐时期
2夏威时期
2.1 蒋中正下野
2.2 栖霞龙潭战役
2.3 宁汉战争
2.4 第一次蒋桂战争
3李明瑞时期
3.1 回师广西
3.2 联共反蒋
3.3 李宗仁归来
1李宗仁时期

统一广西

其前身为李宗仁、黄绍竑领导的广西定桂讨贼联军。自1923年11月至1925年4月,定桂讨贼联军以六千之众先后将陆云高、陆荣廷、沈鸿英等旧桂系军阀六万军队消灭。自1925年2月至7月,以不足两万人击溃唐继尧滇军7万人,统一广西。1925年10月初至12月7日,全军入粤,协助广州国民政府,将熊克武、邓本殷、林俊廷、申葆藩等3万余叛军消灭。
1926年3月,受广州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黄绍竑任党代表,白崇禧任参谋长,全军4万余人。中国共产党员黄日葵一度出任第七军政治部主任。
北伐时期

1926年5月初,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七旅(旅长钟祖培)北上湖南衡阳,支援受到北洋军阀吴佩孚攻击的湖南军阀唐生智,由此打响北伐第一枪。6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宣言出师北伐。李宗仁率第七军12个团的兵力组成北伐部队,计2万余人。因白崇禧升任北伐军代参谋总长,故另委王应榆为第七军参谋长。改任黄日葵为第七军广西留守部队政治部主任,委任麦焕章为第七军北伐部队政治部主任。广西留守部队计8个团,由黄绍竑指挥。
1926年5月初至9月初,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与第四军、第八军作为北伐军主力,经过衡阳、长沙、汨罗江、汀泗桥、贺胜桥诸战役后,消灭了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20万主力,围困武昌。
1926年9月10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命令第七军进军江西,对新直系军阀孙传芳作战。历经箬溪、德安、王家铺、九仙岭四场血战,击破军阀孙传芳的10余万主力部队,为国民政府控制江西奠定了基础。
江西之连场血战,第七军阵亡团长3名:吕演新、陆受祺、吴铁英,下级军官伤亡三分之一,士兵两万人伤亡四千余人。
战果:
箬溪之役全歼孙传芳三大主力中的谢鸿勋第四师2万人,谢鸿勋重伤身亡。
德安之役击溃包括孙传芳三大主力之首的卢香亭第二师在内共3万余人。
王家铺之役击溃敌第五方面军陈调元部3万余人。
九仙岭之役击溃卢香亭、上官云相、李俊义等部3万人,俘虏敌旅长2人:杨赓和、崔景贵。
江西之战后,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获得蒋中正之通电嘉勉,被国民政府及民间称为“钢军”。
1927年2月,第七军转战安徽,3月初攻克安庆,中旬进占芜湖。敌安徽省长陈调元率所部2万余人投诚。
1927年4月,爆发“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七军奉命在南京以西采石矶将企图暴动之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缴械,第六军军长程潜,党代表林祖涵(即林伯渠)潜逃武汉。第七军随后在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刘峙)中逮捕中国共产党员,并监视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十一师,使得蒋中正顺利撤销薛岳、严重之师长职务。
192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渡江北伐,进攻孙传芳和直鲁系军阀张宗昌,李宗仁任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军总指挥。5月11日,第七军占领巢县,13日于柘皋大破直鲁军。15日晚,直鲁军宿将马济率精锐4万余人并1千余名白俄骑兵在合肥梁园与第七军展开决战,北军大败,马济战死。20日,第七军攻克凤阳,22日,占领重镇蚌埠,6月2日,克复徐州。第七军第一师师长夏威因战功接任第七军军长。
2夏威时期

蒋中正下野

6月23日,第七军进攻山东,25日占领峄县,27日,在临城全歼直鲁军精锐马玉仁师。7月初,武汉汪兆铭派唐生智、张发奎两部20余万大军东征南京,欲打倒蒋中正。李宗仁遂率第七军自山东前线兼程南下,驻防芜湖、安庆一线。
第七军撤离后,直系孙传芳,直鲁系许琨、徐源泉等组成联军向徐州反扑,因蒋中正指挥错误,北伐军大败,徐州失守。北洋军趁势追击,北伐军全线溃败,8月5日,蒋中正率败军退回江南,江北除个别据点,皆被孙传芳军占领。
李宗仁得悉友军徐州惨败后,遂放弃安庆,第七军全军向芜湖、南京收缩,汉方唐生智军遂进占安庆,集结东下。同时,李宗仁得悉驻南京下关的第27军军长王普与孙传芳勾结,意图叛变后,遂令第七军第二师李朝芳部将27军全军缴械。
1927年8月12日,蒋中正下野。其后,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师、第三师分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原二师师长胡宗铎任十九军军长,第十三军军长则由白崇禧自兼。第七军广西留守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黄绍竑亲任军长。
栖霞龙潭战役

1927年8月24日,孙传芳动员11个整建制师又六个混成旅的部队,倾巢南犯,自南京乌龙山、栖霞山、龙潭三处渡江,部队渡江后,船只悉数开往北岸,以示破釜沉舟,有进无退之决心。8月25日至9月1日,第七军、第十九军与何应钦第一军通力合作,经一周血战,将南渡10万之敌全歼,孙传芳仅以身免,此后淡出中国政坛。而国民革命军伤亡亦达八千余人,系中国近代内战史罕有之剧战。此战后,夏威因此役战功晋升上将。栖霞龙潭战役系北伐战争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役,此战决定了国民政府之生死存亡。
宁汉战争

1927年9月,汪兆铭指使唐生智第四集团军7个军又10个暂编师东下,企图推翻南京国民政府。10月19日,国民政府发布“西征讨唐令”,西征军由8个军组成,李宗仁任西征军总指挥,宁汉战争爆发。10月25日,第七、十九军克复安庆,全歼高桂滋19军。11月初,第七、十九军攻入湖北,在蕲春、兰溪与敌何键三十五军、刘兴三十六军激战,唐军卒被击破,向武汉溃退。11月11日,唐生智通电下野,流亡日本。11月15日,第七军进驻武昌,十九军进驻汉口。唐军尚有7个军又7个独立师退往湖南,李宗仁派参谋长张华辅入湘洽商,希望唐军投诚。同时,李宗仁将留驻武汉三镇之唐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由原第十九军第一师师长陶钧任军长,此项人事任命成为日后新桂系大失败的重要原因。胡宗铎、陶钧两人均为湖北人,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分任十九、十八两军军长后,清一色使用鄂籍保定官校背景之干部,在新桂系中形成鄂系军事团体。
1928年1月初,国民政府与驻湘第四集团军之谈判全面破裂。1月15日,国民政府下令讨伐。1月17日,第七、十九军在白崇禧指挥下进占通城,21日,攻占平江,27日,经激战后克复长沙,随后,攻占宝庆、衡阳。唐军余部请和,接受改编。
第一次蒋桂战争

1928年7月,北伐战争胜利结束,国民政府立即着手裁减整编军队。1928年10月,第七军按照南京国民政府指定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师,隶属第四集团军,夏威任师长,辖四旅:第四旅旅长李明瑞,第五旅旅长李朝芳,第六旅旅长尹承纲,第七旅旅长杨腾辉。1929年2月20日,因驻湖南之第四集团军第1十八师师长鲁涤平绕过集团军总司令部,秘密从蒋中正处得到大批军械,夏威、叶琪遂率第十五师、第五十二师,向第十八师及谭道源第五十师发起进攻,2月21日,第十五师攻占长沙,将第十八师缴械,鲁涤平逃往江西,谭道源师则被叶琪师赶往湘西。此事件史称湘变、湘案。
李明瑞之表兄俞作柏原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校长,因左倾亲共,“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潜逃香港;其弟俞作豫原在第七军任团长,其兄逃港后,他亦从南京逃往香港,1927年10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底,俞氏兄弟伙同中共中央代表张云逸、中共广西省委书记朱锡昂等游说李明瑞,望其叛变南京国民政府;因竞争第十八军军长一职不敌陶钧,李明瑞本亦感到不满,在中共劝说下,李遂同意合作,并安插中共党员梁君始等在其军中任职。“湘案”爆发后,蒋中正派杨永泰联系俞作柏,贿赂俞60万银元,授上将军衔,并许以广西省主席官衔,望其去武汉离间分化新桂系将领,俞遂将计就计,同意与蒋合作;同时蒋中正派郑介民利用和杨腾辉系故交的关系,与杨联系,游说杨叛桂投蒋,而俞作柏、李明瑞亦同时与杨腾辉联络共同谋叛,但并未告知杨腾辉最终目的是要联合共产党,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1929年3月21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免去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本兼各职,武力讨伐新桂系。3月29日,蒋中正在九江亲任总指挥,指挥刘峙、顾祝同、朱绍良、蒋鼎文、胡宗南、张发奎各部展开进攻。夏威因患严重喉疾,遂委托李明瑞代理总指挥。4月2日,李明瑞、杨腾辉通电拥护南京国民政府,率领其本部军队,及第十五师第五、六旅各1团倒戈。4月3日,西北军阀冯玉祥部10万人由河南攻入湖北,赣军朱培德由江西攻入湖北。夏威仓惶率残部逃离武汉,退往鄂西,后因与胡宗铎、陶钧就应敌策略分歧较大,遂丧失抵抗信心,于4月21日通电下野,避居香港;其第十五师余部一部分由李明瑞收编,一部分由张发奎、薛岳收编。
3李明瑞时期

回师广西

1929年4月7日,蒋中正任命李明瑞为第十五师师长,杨腾辉为第五十七师师长。5月,因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率领第十五军6个师在广西继续抵抗,蒋遂命李、杨率军回桂,陈济棠、陈铭枢率粤军,何键率湘军全力配合。6月2日,李、杨率军由广东攻入广西,半个月后攻抵南宁,李、黄、白见情势已无可挽回,遂通电下野流亡香港、法属安南(今越南),将余部约三个师交由吕焕炎统领,嘱其向俞作柏、李明瑞投诚,后被国民政府编为新十六师,吕焕炎任师长,另编蒙志独立旅。
联共反蒋

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后,随即引入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等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活动,宣传苏维埃革命;解散国民党各级党部;并将关押在监狱中共产党员全部释放;在广西各地组织农民武装自卫军;任命张云逸为南宁警备司令。1929年10月1日,俞、李二人在南宁发表宣言,公开反蒋。南京国民政府立即将俞、李二人免职,任命吕焕炎为广西省主席,第十五师第四十四旅旅长黄权为第十五师师长,10月7日,命粤军陈济棠部三个师入桂平叛。
李宗仁归来

此时,黄绍竑、白崇禧潜返广西表示李宗仁即将回桂,且既往不咎。消息传播开后,第五十七师师长杨腾辉,第十五师的两名旅长周祖晃、黄权表示欢迎李宗仁回桂主持军政。10月14日,俞作柏见大势已去,遂潜逃香港;李明瑞则率领忠于他的南宁警备队1千余人与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俞作豫等人退往百色和龙州,不久举行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了左右江根据地和红七军与红八军。此时,吕焕炎尚留恋广西省主席的职位,不肯表态是否效忠于李宗仁,然其部旅长梁朝矶、许宗武均表示不愿与李宗仁再度为敌,吕也觉自己声望难以号令广西;而此时自华北、华中逃返广西的桂军官兵越来越多,到处奔走联络,形成“李宗仁返桂”的大风潮,黄绍竑、白崇禧几已半公开活动,吕焕炎遂发表通电欢迎李宗仁回桂主持大局。
4杨腾辉时期

第二次蒋桂战争

1929年11月中,李宗仁由越南海防出发抵达南宁,时参加“湖北讨桂之役”的张发奎、薛岳与新桂系联络共同反蒋,遂决定组成桂张联军,首先攻粤以解后顾之忧。李宗仁委任杨腾辉为第七军军长,辖3师:第一师黄权、第二师许宗武、第三师梁重熙。另以黄绍竑为第十五军军长,吕焕炎为副军长。11月26日,联军分路东下,“第二次蒋桂战争”爆发。12月10日,张发奎部进抵广州西郊花县,广州市区已闻炮声;因张发奎、薛岳决心要以自己力量击败陈济棠、陈铭枢(张部在北伐战争时称“前线第四军”,陈部称“后方第四军”),而拒绝第七、第十五军助战,最终大败,所部伤亡过半;14日,张部撤退,桂军随后撤退;粤军蔡廷锴部跟踪追击,进占桂东重镇梧州。
此时,蒋中正命中央军朱绍良、谭道源、毛炳文等部由粤北向桂林进攻。
12月下旬,第十五军蒙志师的团长梁瀚嵩向李宗仁密报,驻军玉林的吕焕炎勾结黄权、蒙志两师长意图叛变投蒋,李宗仁随即在平乐将黄、蒙两师长拘押,以副师长接任。命黄绍竑、张发奎渡江进击吕焕炎,吕部大半不战而降,12月底吕焕炎只身逃往广州。
1930年1月,李宗仁命白崇禧率第七军及第十五军梁瀚嵩师在桂林迎击朱绍良中央军,命黄绍竑第十五军、张发奎第四军在桂东迎战陈济棠粤军。白崇禧命杨腾辉第七军在漓江西岸设伏,令梁瀚嵩师过江佯攻诈败,谭道源、毛炳文中计,倾巢追击,结果遇伏大败,白崇禧率部追击,在马岭、栗木、龙窝、八步四战四胜,2月10日,朱绍良中央军全部撤出广西。但2月16日,桂东的黄、张联军却在北流战役中被蒋光鼐、蔡廷锴、余汉谋、香翰屏四师击溃,伤亡惨重。至此,“第二次蒋桂战争”双方一胜一负,形成对峙局面。
中原大战

1930年5月,第七军北上参加中原大战,李宗仁对此次北伐信心十足,专门委托香港印钞厂印制大批中国国民银行钞票,准备占领武汉后公开发行。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初期大捷,自桂林北上后势如破竹,6月初即攻占长沙、岳阳,迫近武汉。但殿后的黄绍竑态度犹疑,造成第十五军行动迟缓,在衡阳被粤军蒋光鼐截断。此时白崇禧提议不顾一切,北上直取武汉;薛岳提议东下进攻南京;黄绍竑连电要求迅速回援,此时李宗仁作出了也许是其一生中在军事上唯一的错误决策--回攻衡阳。6月18日,开始了艰苦的衡阳攻坚战,至月底尚不能克城。7月1日,陈铭枢率蔡廷锴、李扬敬两师援军到达,蒋光鼐部遂出城与桂张联军决战,血战三昼夜,桂张联军伤亡惨重。第七军第八师师长梁重熙阵亡,军长杨腾辉重伤,张发奎部师长李汉炯阵亡。此时,逃往湖北的中央军朱绍良、钱大钧、夏斗寅等部,逃往湘西的何键部,逃往江西的鲁涤平部从四面八方扑向桂张联军,为免全军覆没,李宗仁下令分路突围。
撤回广西后的7月13日,白崇禧、张发奎、薛岳要求严惩黄绍竑,为战死在北伐征途的数万将士讨还公道;黄故作疯癫,痛哭流涕,触发李宗仁想起曹植的七步诗“相煎何太急”,感念携手打天下的旧情而黄绍竑使逃脱死难。
新桂系、冯玉祥、阎锡山三大派别在中原大战中都被蒋介石击败。蒋介石自此战后,彻底削弱了国民党内部其他军事派别,获得了国民政府之中央名义,其嫡系部队又被称为中央军。
第三次蒋桂战争的失败并未动摇新桂系在广西的统治。但是,二号人物黄绍竑是年底脱离了新桂系,在作出不出卖团体利益的承诺后,投向蒋介石,新桂系“李黄白”三人体系瓦解。此后黄绍竑一直是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拥护者,但出乎黄的意料,直到1949年新桂系仍是中国政坛的主要力量。
5廖磊时期

1930年3月,前敌总指挥白崇禧等通电拥汪反蒋时,将第8路军第7军改编为“护党救国军”第7军。同年4月,改编为中华民国陆军第1方面军第7军。5月,该军参加中原大战,挥师入湘被粤军打败后,撤回广西。1931年5月,桂系均等恢复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番号,该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廖磊任军长,周祖晃任副军长。下辖第19师,周祖晃兼任师长;第24师,覃连芳(后程树芬)任师长。1936年6月,“两广事变”爆发,桂系、粤系军阀联合反蒋后,粤系瓦解,桂系投靠蒋介石,第4集团军番号撤消。在此期间,将新组建的第21师编入第7军,杨俊昌任师长。
6周祖晃时期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军长廖磊升任第21集团军总司令。第21集团军下辖第7军,第48军。周祖晃任第7军军长,徐启明任副军长,下辖三个师,第170师,徐启明任师长;第171师,杨俊昌任师长;第172师,程树芬任师长。
10月中旬,奉令参加淞沪会战,接替胡宗南军阵地,给予日军以重创。我171师511旅旅长秦霖阵亡,牺牲兵员达2/3。170师510旅少将旅长庞汉祯阵亡。
170、172师于11月中旬开赴吴兴、南浔布防,掩护上海友军,与日寇血战旬余,172师副师长夏国璋于吴兴阻击战中阵亡,1043团长韦健森阵亡,1016团代团长谢志恒阵亡,兵员伤亡逾十分之七八。[1]
徐州会战

在五战区战场上,新桂系第31军(军长刘士毅)1937年底-次年2月参加了淮河战役,1938年3-4月参加台儿庄会战的外围作战,第七、第四十八军则在合肥、滁县阻滞南京方面日军荻洲立兵第13师团北上增援,3月,一度克复江浦,震动南京。徐州大突围中,李宗仁成功指挥60多万大军有条不紊安然突围,日军竟然未能察觉国军战略意图,国军未出现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撤退时的混乱景象。5月19日,日军进入徐州后,已是一座空城。
7张淦时期

吴兴失守后,军长周祖晃、副军长徐启明调走,由张淦任军长,王赞斌任副军长,下辖第170师、第171师、第172师编制不变。同年7月,参加武汉会战。8月4日,桂军主力第7军、第48军、第84军与日军第六师团展开黄广会战(黄梅广济),8月26日,李品仙指挥第31军克复太湖、潜山,切断第六师团退路,日军据险死守,并施放大量毒气,新桂系第11、21两集团军虽顽强进攻,但牺牲惨重;30日,稻叶师团得到冈村宁次派出3200余生力军补充后,遂发起反攻,白崇禧在预备队用尽后,被迫于9月6日下令撤退。9月中旬,李宗仁病愈归任,继续指挥战斗。期间,最惨烈的是田家镇战役。10月21日,广州失守,10月24日,蒋介石下令武汉会战参战各军撤退,弃守武汉。11月中旬后,该军随第21集团军留守大别山进行游击作战。1939年11月,该军第170师调归第46军建制。1939年至1941年间,该军相继参加了随枣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枣宜会战、豫南会战、第2次长沙会战。1941年初,第84军第173师拨归第7军建制,粟廷勋任师长。[2]
8徐启明时期

1943年7月,张淦升任第21集团军副总司令,徐启明任军长,程树芬、漆道徽任副军长,马拔萃任参谋长。下辖:第171师,曹茂琮任师长;第172师,钟纪任师长;第173师,粟廷勋任师长。同年11月至1945年春,该军先后参加了常德会战和豫西、鄂北会战。
9钟纪时期

1945年8月,军长徐启明调走,钟纪任军长,程树芬、漆道徽任副军长。同时,第173师被裁减,部队并入第171师。同年冬,该军由安徽调至徐州地区担任受降任务,不久又调回合肥地区担任守备任务。
1946年6月至9月,蒋介石发动全面进攻后,该军为策应苏中作战,配合主力想淮北解放区进攻,先后进占灵壁、泗县、泗阳、淮阴等地。1947年4月,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后,该军调至鲁南,隶属陆军司令部,先后参加了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同年秋,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第7军改编为整编第7师,钟纪任师长。原所属第171、第172师依次改编为整编第171旅,马拔萃任旅长;整编第172旅,朱乃瑞任旅长。该军改编完成后,先后参加了津浦路战役和对刘邓野战军挺进大别山的追击作战,以及对大别山区的“围攻”与“清剿”作战。
10李本一时期

1948年春,钟纪调任第8绥靖区任副司令官,由李本一任军长,隶属第3兵团。担任鄂东地区守备。同年9月,国民党军重新统一番号,整编第7师恢复第7军番号,李本一任军长。下辖整编第171、第172旅依次恢复第171师莫放(后张瑞生)任师长;第172师,凌云上(后刘月鉴)任师长。1949年春,该军为阻止解放军渡江南进,调至黄陂、孝感、汉川一线组织防御。同年5月,第4野战军由武汉渡过长江后,该军逐步车至湘赣边地区、赣西地区组织防御。第4野战军发起湘赣战役后,该军弃阵南撤湖南衡宝地区重新组织防御。9月中旬,第4野战军发起衡宝战役,该军军部及所属部队被全歼,军长李本一、师长张瑞生、刘月鉴被俘,其残部逃入广西后,又奉命重组第7军和所属各师,同年12月,该军在广西战役中再次被人民解放军全部歼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21:18:13 | 只看该作者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
该军原湖南陆军唐生智第4师(师下辖刘兴第2旅、李品仙第8旅和何健第9旅)改编。
  1926年6月12日广州国民政府任命唐生智为军长。下辖叶琪第1师、何健第2师、李品仙第3师、刘兴第4师、周斓教导师。
  该军成立后即参加北伐,与赵恒惕部交战。7月随北伐1路部队攻占长沙、岳州等地。9月攻克汉阳,后以何健2师协攻武昌,其余个师向武胜关方向追击敌军。
  1927年2月2日唐将本军2师扩编为35军,4师和教导师扩编为36军,以3师基础重新扩编第8军,军长以唐兼任,李品仙升任副军长。下辖张国威1师、李云杰2师、吴尚3师。4月李品仙升任军长后率其中一部参加第二次北伐,一部驻守武汉。10月南京国民政府讨唐,所部张国威师叛变未果,被勒杀。李品仙兼任1师师长。12月,唐生智下野。第8军被桂系李宗仁收编。李云杰师被编入14军序列,李品仙师编入17军序列。
  同时以8军所留之吴尚师扩编为军。以吴尚任军长,熊震任副军长兼1师师长,程泽润、阎仲儒分任2、3师师长。后该军在编遣会议后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51师。
  1929年3月唐生智复出,恢复第8军番号,任命李品仙任军长(后易刘兴)。下辖51师和53师。12月反蒋失败被蒋收编。蒋介石委任卫立煌为军长,后以叶开鑫接任。下辖52师和新21师。该军于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1931年1月该军番号撤消。
  1931年6月24日复以第6师(师长先后由赵观涛兼、周岩担任)和第79师(师长不详)编成第8军,军长赵观涛。该军从1932年至1934年参与围剿红军。1935年8月该军番号撤消。保留所属两师番号。
  1937年8月以税警总团(后改番号40师,师长罗厉戎)和166师(师长郜子举)组成第8军,军长黄杰。后95师加入该军序列。1938年6月40师入74军序列。7月因黄作战不力,被撤职,该军番号撤消。
  1938年7月以第3师(师长李玉堂兼任)、预备2师(师长陈明仁)和预备11师(师长赵定昌)合编为第8军。李玉堂任军长。1939年该军改辖赵锡田第3师和丁炳权197师。1940年5月军长李玉堂调任10军军长,该军番号撤消。该部曾直属9战区。先后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
  1941年9月新11军改番号为第8军。是时编制为:军长郑洞国,下辖5师、103师、荣誉1师。1942年5师调出,82师加入序列。1943年1月何绍周接任军长。1944年1月82师师长吴剑平升任副军长,王伯勋接任师长。1945年1月李祢接任军长。该军到1945年底时下辖103师(历任师长为何绍周、熊绶春、梁莜斋)、166师(师长王之宇)和荣誉1师(师长汪波)。
  该军先后隶属军委会、5集团军、9集团军、远征军。先后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和缅北滇西作战。
  1947年11月该军整编为第8师(隶属整编第8军)。师长李祢。下辖王伯勋103旅、黄淑166旅(1947年11月李尽宣接任)、汪波部(番号似为荣誉1旅?)。后不详,被歼?
  不过1948年年底有周开成第8军参加淮海战役,下辖石建中42师和孙进贤107师。1949年1月10日该军被歼。军长周开成被俘。
  同月该军被歼后重建,由陈铁为军长(49年3月李祢接任),下辖石建中42师、李彬甫170师和184师(师长不详)。该军于1950年1月在云南南部大部被歼,残部逃往越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21:19:27 | 只看该作者
国民革命军第9军
编辑

目 录
1浙军、奉军各一部组成的第9军
2第106师一部组成的第9军
1浙军、奉军各一部组成的第9军

该军前身一部为浙江陆军第10师。1927年秋,浙江陆军第10师被奉军收编为安国军。1928年6月,安国军被阎锡山收编后投靠蒋介石,被改编为第47师;另一部为奉军郭松龄部。1926年1月,郭松龄反奉军事政变失败后,率部出走关内与冯玉祥合作,所部被改编为国民军第4军。冯军与直奉联军作战失败后,该军投靠阎锡山,编为晋系“正义军”不久又投靠吴佩孚,被改编直系第4军。同年12月,该军被国民革命军收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0军。1928年缩编为第54师。该军前身还有一部为山东地方绿林武装。1927年4月被何应钦招安后改编为新编第4师。
1929年4月,蒋桂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为讨伐桂系,以第47、第54师与新编第4师合编组成第9军,隶属讨逆军第3军团,何成濬任军长。下辖:第47师,王金钰任师长;第54师,郝梦龄任师长;新编第4师,刘桂堂任师长。同年12月,何成浚升任武汉行营主任,由王金钰任军长。1930年5月,参加中原大战。在此次大战中,新编第4师弃阵由河南逃回山东。同年7月,上官云相调任军事参议,王金钰又任军长。1931年,上官云相任第5路军总指挥时,该军隶属第5路军,先后参加了对中央苏区和红军的第2、第3次“围剿”。1932年,王金钰被免职由郝梦龄接任军长。下辖:第47师,上官云相任师长;第54师,郝梦龄兼任师长。同年8月至1934年11月,该军先后参加了对鄂豫皖苏区和红军的第4、第5次“围剿”和全面“清剿”、“三个月清剿”等作战。1935年初,该军第47师调归豫皖绥靖公署节制,参加对鄂豫皖地区红军游击队的“清剿”。军部率第54师参加对长征红军的“迫剿”作战。同年5月,红1方面军长征离开贵州后,驻守贵州境内的中央军第99师奉命列入该军序列,第47师脱离该军建制。此时,该军辖第54师,郝梦龄兼任师长;第99师,傅钟芳任师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该军第99师留守后方,军部率第54师北上抗日。10月初,该军抵达太原后隶属傅作义第7集团军,参加忻口战役。10月16日,郝梦龄在率部抗击日军时阵亡。11月初,由郭寄峤继任军长、裴昌会任副军长。下辖:第54师,孔繁瀛升任师长;第99师, 傅钟芳任师长。山西沦陷后,该军转至黄河南北两岸作战。
1938年6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以第99师为骨干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99军,另将第47师归还该军建制。1939年,参加冬季攻势作战。1940年6月,该军隶属抗日战争第二战区。郭寄峤升任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参谋长,由裴昌会任军长,陈瑞珂任副军长。下辖:第47师,郭贻衍任师长;第54师,王晋任师长;同时,将国民革命军第97军残部编为新编第24师拨归该军建制,张东凯任师长。1941年5月,该军改隶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参加晋南会战。1942年3月,裴昌会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由陈瑞珂任军长,张东凯、郭贻衍任副军长。同年下半年,第47师拨归第1战区直辖,另将战区直辖之独立第5旅调归该军。1943年8月,陈瑞珂因违犯军纪被革职,由王晋暂代军长,10月,由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韩锡侯兼任军长,黄永安任副军长,隶属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下辖:第54师,王晋(后史松泉)任师长;新编第24师,宋子英任师长;独立第5旅,马雄飞任旅长。1944年4月,参加豫中会战。6月,韩锡侯免去兼职,由陈金诚接任军长,黄永安、张东凯任副军长。不久移防贵州,改隶黔湘桂边区。1945年4月,该军被裁减,原辖第54师改隶国民革命军第13军,新编第24师被裁减。
2第106师一部组成的第9军

该军前身是建国豫军樊钟秀部。1930年5月,建国豫军樊钟秀部在中原大战中被蒋系军队击败,樊钟秀阵亡后残部投蒋,一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5军。1931年,该军缩编为新编第20师,不久后改为第166师。1937年7月,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该师编入第8军。
1947年8月,国民党军为加强胶济铁路中段的守备力量,将第8军第166师与新建的第3师在山东合编为第9军,黄淑任军长。下辖:第3师,周藩任师长;第166师,黄淑兼任师长。该军编成后,即在济铁路中段担任守备任务。1948年初,国民党军队进行整编,该军改编为整编第9师(该师与第2军改编的整编第9师无历史渊源),黄淑任师长。同时将原属第3、第166师缩编为整编第3旅,周藩任旅长;整编第166旅,萧超伍任旅长。另将新建的暂编第26旅编入该师,王青云任旅长。同年7月,该师南调津浦铁路中段担任守备任务。9月,该整编师恢复第9军番号,隶属第13兵团。黄淑任军长,李荩宣、萧超伍任副军长,顾隆筠任参谋长,原辖整编第3旅改编为第3师,周藩任师长;整编第166旅改编为第166师,萧超伍兼任师长;另将暂编第26旅改为第253师,王青云任师长。11月初,该军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1月,该军大部被人民解放军围歼于和安永城东北地区。同年2月,该军残部在上海重建第9军,隶属第13编练司令部。下辖第3师,田仲达任师长;第166师,叶会西任师长;第253师,李牧良任师长。该军重建后,即调至滇南整训。1950年1月,该军在滇南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全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21:19:58 | 只看该作者
国民革命军第10军
编辑

在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5个第10军。
一、黔军第2师组成的第10军
该军前身是黔军第2师。1926年5月,黔军第2师为策应广州国民革命军北伐,由綦江向湘西进发。8月初,该师在湘西洪江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0军,王天培任军长,金汉鼎任副军长,高冠吾任参谋长,周仲良任党代表,甘嘉仪任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下辖第28师,王天锡任师长;第29师,杨胜治任师长;第30师,王天生任师长;教导师,吴国梁任师长。该军编成后编入左翼军,王天培就任前敌总指挥。9月,该军为策应沿粤汉路北伐攻取武汉,奉命向荆沙进击,先后攻占津市、松滋等地。10月初,川军杨森和直军卢金山、于学忠部“川鄂联军”向该军反攻。12月,该军在第9军和第8军配合下,先后攻占石首、公安、沙市和宜昌等地,击败杨森、卢金山“川鄂联军”5万之众,收编其残部3个师,并将其改编为两个教导师:教导第2师,颜德基任师长;教导第3师,潘善斋任师长。此时,该军辖6个师。
1927年3月,该军开赴安徽安庆一带,受江左军总司令李宗仁节制。5月1日,蒋介石决定“三路北伐”该军隶属第3路军继续北伐。至5月底,相继攻克舒城、怀远等。此时,该军又收编直军章兢武部为新编第4师,章兢武任师长。6月,该军攻占徐州后,沿津浦路向山东进击直鲁联军,先后攻占临城、滕县,进逼兖州。此时,武汉国民政府举兵讨蒋,各军沿江东下,向南京进发。蒋介石急调山东前线部队南下对付武汉政府军,直鲁联军乘机反攻,该军从徐州溃退,损失甚巨。教导第3师、新编第4师全部被歼;教导第1师被唐生智收编,改编为教导第2师;教导第2师编入第11军。8月初,该军退守合肥后,蒋介石召王天培去南京,以作战不力,轻失徐州为由,将王天培枪杀。该军军长由杨胜治代理。此时,该军下辖第28、第29、第30师。不久,该军奉命拨归第2路总指挥白崇禧指挥。10月,白拟将该军缩编成两个师编入第13军(白兼军长),遭到第10军官兵的反对。12月,第28师在安徽当涂哗变,由周志群率领去南昌投靠第9军金汉鼎部,编为第9军第29师。此时,该军由杨胜治任军长,李伯华任参谋长。下辖第29师,陈克逊任师长;第30师,裴正鑫任师长。1928年3月,该军在第1集团军第1军团编成内向山东进攻。4月,先后攻占峄县、济南。5月该军改编为莱芜、山口、界首、东阿、肥城5个支队,担任济南方面警戒。8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该军与第46军缩编为第10师,方鼎英任师长;下辖第28旅,方鼎英兼任旅长;第29旅,杨胜治任旅长;第30旅,李亚芬任旅长。1929年3月,蒋介石为讨伐桂系,以原第10军和第46军缩编的第10师与原第17军缩编的第11师组成第10军,由方鼎英任军长,在山东方向参加了对桂系的作战。由于该军作战不力,不久该军番号撤消。
二、西北军方振武部组成的第10军
该军前身是西北军一部。1927年夏,国民军第5军第1、第2师分别扩编为第3方面军第1、第2军。1928年3月,第1、第2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34军、国民革命军第41军。同年秋,第34、第41军依次缩编为第44、第45师。1929年4月,国民政府以第44、第45师在天津编成第10军,方振武任军长。下辖:第44师,阮玄武任师长;第45师,鲍刚任师长。该军组成后,奉命调往安徽准备参加蒋桂战争。9月,军长方振武因参加反蒋被拘禁,该军番号取消,所属部队被编散。
三、浙军、国民军各一部组成的第10军
该军前身一部为浙江陆军第10师。1927年秋,浙江陆军第10师先被奉军收编,不久后又被阎锡山收编。1928年6月,该师投靠蒋介石,被改编为第3军团第47师;另一部为国民军第4军。1926年5月,国民军第4军被阎锡山收编为国民联军第4军第1路。同年10月被吴佩孚收编为河南保卫军第8军。1927年3月,被蒋介石收编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0军。1928年底缩编为第54师。1929年10月,国民政府为加强讨伐西北军的力量,以第47、第54师在南京组成第10军,隶属第5路军。杨杰任军长,张子贞任参谋长,下辖:第47师,王金钰任师长;第54师,魏益三任师长。该军组成后,即由南京开赴河南许昌,参加讨伐西北军的作战。11月初,该军沿陇海路西进,先后攻占洛阳、潼关等地。此时,由于唐生智在郑州宣布讨蒋,该军停止西进。不久,军长杨杰调任洛阳行营主任,该军房荒撤消,所属部队编散。
四、直鲁联军徐源泉部组成的第10军
该军前身是直鲁联军一部。1928年5月,直鲁联军第6军军长徐源泉率部投蒋后,所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第6军团。1929年1月,第6军团缩编为第48师。1929年12月,蒋介石为加强讨伐唐生智的作战力量,以第48师为主在湖北汉口扩编位第10军,徐源泉任军长,马登瀛任副军长,丁治磐任参谋长。下辖第48师,徐源泉兼任师长。该军组成后,即由湖北开往河南洛阳,参加讨伐唐生智的作战。此次作战后,该军撤至漯河地区整补。1930年5月,该军奉命参加了中原大战。此次大战结束后,该军调往武汉集结整训。同年底至1931年3月,该军奉命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第1次“围剿”和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第一、第二“围剿”。1931年5月,该军以第48师一部扩编成第41师。此时,该军下辖第41师,张振汉任师长;第48师,徐源泉兼任师长。1931年10月至1932年6月,该军先后参加了对湘鄂西苏区的第三次、第四次“围剿”和对鄂豫皖苏区的第3次“围剿”作战。1932年10月,湘鄂西红军转移到湘鄂边后,该军即向湘鄂边进犯,相继攻占鹤峰、麻水、邬阳关等地。1934年5月湘鄂边地区红军经四川彭水向贵州转移后,该军进至襄樊地区执行“清乡”任务。1935年春,该军参加对湘鄂川黔边地区执行“绥靖”任务。
1937年11月,该军调到南京附近,参加南京保卫战。此次作战后返回湖北麻城、新洲地区进行整训,1938年4月,该军调往安徽合肥担任守备任务。同年9月,奉命调回湖北麻城,参加武汉后期作战。1939年年1月,该军军长徐源泉因作战不力被撤职,该军及第48师番号撤消,该军及第48师番号的撤消,第41师调归国民革命军第26军。
五、陕军第2军等部组成的第10军
该军前身是陕军一部。1930年底中原大战后,国民军陕军第2军李纪才、邓英部被蒋介石收编,合编为新编第13师。1931年6月,新编第13师改编为第79师,隶属第9路军。1935年12月,该师编入第46军,1938年春改隶第29军。
1939年7月,国民政府为加强后备军事力量,以第29军第79师第25军新建第190师在江西鹰潭合编为第10军梁华盛任军长。下辖第79师,李祖白任师长;第190师,梁华盛兼任师长。该军组成后,即在鹰潭、贵溪、金溪地区整训。同年12月,该军参加了冬季攻势作战后,调至浙江担任守备。1940年5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该军进行建制调整,该军隶属第10集团军,军长梁华盛调任抗日战争第四战区政治部主任,由原第8军军长李玉堂接任军长,余锦源任副军长,蔡雨时任参谋长。同时,将第10军所属第79师改隶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六军;另将原第8军第3师和第86军预备第10师调归第10军建制。此时,该军下辖:第3师,赵锡田任师长;第190师,余锦源兼任师长;预备第10师,方先觉任师长。同年8月,该军由浙江调湖南沅陵地区整训。1941年9月,该军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后,担任长沙守备任务。同年11月至12月,该军又参加了第三次长沙会战。1942年3月,军长李玉堂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由方先觉代理军长(1943年4月实任),余锦源任副军长,隶属第9战区。5月,参加浙赣会战之西线作战。1943年11月,参加常德会战。1944年3月,第190师改为后调师,脱离该军建制。此时,该军仅辖第3师和预备第10师。同年5月,该军改隶第27集团军,参加衡阳会战。在衡阳会战中,该军伤亡惨重,溃不成军,部分部队突围无望,放下武器,投降伪军。同年10月,该军残部8000余人在重庆重建第10军,由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李玉堂兼任军长。下辖:第3师,周庆祥任师长;预备第10师,胡云风任师长。该军重建后,由重庆开赴陕西城固地区整训。1945年2月,李玉堂免除兼职,由赵锡田任军长,周庆祥任副军长,肖圭田任参谋长。同年3月,国民党军调整部队建制,将该军预备第10师改编为第190师;另将国民革命军第98军第42师调归该军,但不久第42师、第190师被撤消,该军仅辖第3师。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军由陕西开老河口整训。1946年4月,该军隶属第5绥靖区进行编制调整时,国民革命军第89军第20师、新编第1师调归该军建制。同年5月,国民党军进行整编,该军改编为整编第3师,军长赵锡田改任师长,王辅任副师长,同时,将原辖第3师、第20师依次改编为整编第3旅,何竹本任旅长;整编第20旅,谭乃大任旅长。原新编第1师在此次整编中,调归整编第76师改为新编第1旅,黄永瓒任旅长。6月,国民党军发动全面进攻后,该师奉命参加了阻击中原解放军突围作战。9月,该师奉命调往山东,参加定陶战役,该师大部被晋冀鲁豫野战军围歼,师长赵锡田被俘。此次作战后,该师残部又在豫北重建整编第3师,李楚瀛任师长。下辖:第3旅,何竹本任旅长;整编第20旅,谭乃大任旅长。该师重建后,先后参加了豫北战役、豫西战役、伏牛山东麓战役、平汉陇海路破击战役等作战。在平汉陇海战役中,该师大部在河南以南再次被晋冀鲁豫野战军歼灭。1948年1月,该师残部又在湖北重建整编第3师,覃道善任师长,张占魁任副师长。在此次重建后,该师隶属第12兵团,奉命将第20旅调归整编第11师,另将整编第11师第18旅及第75旅拨归该军。此时,该师辖第3旅,夏建勋任旅长;第18旅,尹俊任旅长;第75旅,王靖之任旅长。
1948年10月,国民党军废除整编师、旅编制,恢复军的番号和编制,整编第3师恢复第10军番号,覃道善任军长,王岳任副军长,原下辖整编第18、整编第75和整编第3旅依次改编为第18师,尹俊任师长;第75师,王靖之任师长;第114师,夏建勋任师长。改军恢复番号后,奉命参加淮海战役。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该军被中原野战军全歼于安徽宿县双堆集地区,军长覃道善被俘。1949年1月,该军残部在浙江江山重建第10军,由张世光任军长。下辖:第18、第75、第114师编制不变。该军此次重建后隶属第12兵团。5月,该军进行编制调整,原军长张世光调走,刘廉一接任军长。同时,撤消原第114师番号将国民革命军第67军残部并入该军,缩编为第219师。此时,该军下辖第18师,尹俊任师长;第75师,萧圭田任师长;第219师(师长姓名不详)。同年9月,该军因兵员不足番号撤消,所部缩编为第18师后,与第18军第14师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9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21:20:24 | 只看该作者
国民革命军第11军
编辑

目 录
1粤军陈铭枢部组成的第11军
2宁夏马鸿逵部组成的的第11军
在国民党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2个第11军。
1粤军陈铭枢部组成的第11军

该军前身是国民党军第4军第10师一部。1923年2月,以粤军第1师一部编为粤军第4军第1师第1旅。1925年7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0师。1926年11月,第4军第10师扩编成第11军,陈铭枢任军长,蒋光鼐任副军长,辖第10师,蒋光鼐兼任师长;第24师,戴戟任师长。
1927年3月,陈铭枢被免职后,由第4军军长张发奎兼任该军军长,同时收编第9军第2师为第26师,杨其昌任师长,由于杨因病未到职,由副师长吴仲禧代理。同年4月,该军除叶挺率第24师留守武汉外,其余挥师北伐,隶属第1纵队,参加上蔡、临颖战役。6月北伐军由河南回鄂,张发奎升任第2方面军总指挥,由朱晖继任军长、叶挺任副军长,隶属第2方面军。7月,该军开始东征讨蒋后,由九江转入南昌,参加了由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此后,第26师随第4军回粤,在南下潮汕时,于8月9日脱离起义军序列准备入闽,第24师由叶挺率领南下潮汕。8月下旬,该军军部恢复,由蒋光鼐代理军长,同时将第10师分拈为第10、第24师,由蔡廷铠、戴戟分任师长。不久,蒋光鼐率该军进入福建。辖第10师,蔡廷铠任师长;第24师,叶挺任师长;第26师,杨其昌任师长。11月初,在日本的陈铭枢回闽复任军长职,蒋光鼐任副军长。1929年春,陈铭枢改任广东省主席,由蒋光鼐任第4军军长兼广东南区善后委员,率部驻南路钦、廉、雷、琼一带。
1929年初,国民党军队缩编为师。第11军缩编为广东编谴区第3师和独立第2旅,蒋光鼐任第3师师长;蔡廷铠任独立第2旅旅长。8月,第3师使用中央军番号,改编为陆军第61师,蒋光鼐仍任师长,独立第2旅改编为第60师,蔡廷铠任师长。
2宁夏马鸿逵部组成的的第11军

该军前身是宁夏马家军一部。1920年,甘肃昭武回民骑兵营扩编为陆军第5混成旅。1925年,立即第5混成旅改编为国民联军第7师。1926年9月,国民联军第7师改编为国民联军第4路,马鸿逵任总司令。1927年6月初,国民联军第4路改为第4军,马鸿逵任军长。1929年1月,国民联军第4军缩编第2编谴区暂编第17师,马鸿逵任师长。1929年5月,在第1次蒋冯军事冲突中,马鸿逵率部投蒋,暂编第17师改编为第11军,马鸿逵任军长,隶属第15路军,同时将原暂编第17师改称第64师,归该军所辖,马鸿逵兼任师长。1930年5月参加中原大战。中原大战结束后,该军所辖第64师改称为第35师,马鸿逵兼任师长。
1931年10月,蒋介石令马鸿逵回宁夏任省主席,所属第35师留鄂豫地区交马鸿宾指挥,将留守宁夏的马鸿宾新编第7师调归该军建制。1932年11月,马鸿逵回宁夏时,又从第35师中抽调青壮年官兵编成3个旅带回宁夏,该军下辖新编第7师和独立第10旅、骑兵第1、第2旅,驻防宁夏之灵武、金积地区。1934年1月中旬至3月下旬,马鸿逵率部新编第7师,参加了西北马家军联合抗击孙殿英部第41军西进入宁的军阀混战。1936年5月至10月,新编第7师在宁夏陇东一带驻防,先后参加了阻击红一方面军西征和阻止红军三大主力回师的作战。1937年2月,新编第7师改编为第168师。
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马鸿逵升任第17集团军总司令兼第11军军长,下辖:第168师,马鸿逵兼任师长;另辖骑兵第1旅马光宗部、骑兵第2旅马义宗部和独立第10旅等部。1940年,马鸿逵免兼第168师师长之职,由马良全任师长,同时,将独立第10旅扩编为暂编第第9师,卢忠良任师长。1941年5月,马鸿逵将新建暂编第31师拨归该军建制。1943年9月,马鸿逵免兼军长职,马敦静任军长。下辖3个师和两个骑兵旅。其中:第100师,马良全任师长;暂编第9师,卢忠良任师长;暂编第31师。马宝琳任师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军原辖暂编第31师和骑兵第1、第2旅均被裁减。1946年5月,国民党军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18师,隶属西北长官公署。军长马敦静改任师长。原辖第168师缩编为整编第168旅,马光宗任旅长;原辖第9师缩编为暂编第9旅,卢忠良任旅长。另将新建骑兵第10师改为骑兵第3旅拨归该军。1947年初,整编第18师奉命将缩编第9旅改称为整编第190旅。5月,国民党军向陕北发起重点进攻,政变第18师为配合胡宗南部的作战,袭扰陕甘宁边区,先后攻占了庆阳、合水、盐池、定边等解放区。西北人民解放军为打击“马家军”的嚣张气焰,保障侧后安全,于5月29日,以主力西进,向陇东发起反击,歼灭其骑兵第3旅一部,收复了被“马家军”侵占的地区。陇东左传结束后,西北解放军又由环县北进于6月25日发起三边战役。马鸿逵集团在得知人民解放军北进后,立即从其侵占的盐池、定边、安边地区撤军。同年10月下旬,西北人民解放军发起第2次榆林战役,整编第18师奉命前往救援。11月中旬,在逼近榆林时遭到解放军阻援部队的阻击,在元大滩地区被歼灭4000余人。
1948年9月,该师恢复第11军番号,马敦静任军长。下辖:第168师,马光宗任师长。同时,将第190旅恢复为暂编第9师,卢忠良任师长;另将新建暂编第10师拨归该军建制。马青云任师长。1949年春,马敦静升任宁夏兵团司令官,由第168师师长马光宗接任军长,隶属宁夏兵团。下辖:第168师,马光宗兼任师长,并将暂编第9、第10师他调,另将新建第189师和宁夏保安第4师拨归该军建制,下辖:第189师,马世俊任师长;保安第4师,马全忠任师长。同年5至6月,该军在参加陕中战役,进至咸阳以被地区,配合胡宗南集团主力作战。7月下旬该军在参加扶眉战役失败后,向平凉地区与解放军决战。西北解放军即转入追击作战,歼该军1.1万人,解放了陇东广大地区,并将“马家军”分割于陇中和宁夏地区。8月间,该军在兰州战役中奉命组成援兰兵团,向兰州增援,但其西进至海源地区后就驻足不前。待兰州战役结束后,该军即分两路由定西、兰州出发,撤回到宁夏。9月2日至21日,西北人民解放军发起宁夏战役,该军大部被歼,马鸿逵、马敦静仓皇飞逃台湾;其残部被迫向人民解放军投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27 02:13 , Processed in 1.07494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