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7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走霞客古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5 13:5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凯龙 于 2013-10-5 14:14 编辑


    天台山曾是徐霞客两度光临的地方,也是他游历的第一座名山,其中《游天台山日记》略叙其天台行的一路风光美景。天台山素有古、幽、清、奇等特色,而天台山这段霞客古道依山伴水,幽古深邃,水石交映,风景优美。

    不久前,县里刚举办完“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负重竞速比赛等,千名驴友从木鱼山出发,途经国清寺、金地岭、智者塔院、智者说法台、青思岙、贾庵、黄坦里岙、天封寺遗址,至华顶讲寺。路线平面总里程大约18公里,最高海拔900米,路线中途有起伏,有大约5.6公里是硬化公路,大部分石阶古道和泥土落叶夹杂着的软质路面的便是霞客古道。时隔半月,与参加过千人徒步大赛的好友景文一起重追霞客足迹,探秘天台山水的神奇!

一、似锦如画的霞客古道


      从国清讲寺一路走来,路过天台宾馆,经过一段水泥路,便到了霞客古道的第一段山道。这一段山道,很普通,百来米长,却足以窥一斑而知全豹,这里可以算是古道的起点了。继续走了一段乡村公路,前面是一个三岔路口,其实这些三岔路口都是由于乡村公路截断了霞客古道后而产生的。

    这个三岔路口入口处有块岩壁上刻曰“霞客古道”,从边上小石屋旁的“徐霞客三游天台山路线图”上获知,这是徐霞客第二次游天台山经过之地。再往前便踏上了青石板的台阶,从这里到智者塔院一直是向上攀越,走的有点累,不过沿途风景,在我看来却是全段古道中最好的,于是我们选择了慢慢走。走一步就是一幅画,走一步就是一段锦,我真想用一把巨大的剪刀裁一幅这初夏的锦,这初夏的画,轻轻地卷起,带回家,收藏起来。但知道,我无能为力,也办不到,我只有把她珍藏在心里……

    从“霞客古道”出发,走一段平坦的由乌石铺砌而成的山道,一条两米来宽、七百七十米长、共1555级台阶的古道便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它像一条青黑色的缎带垂系于巍巍青山间。路旁还有数棵高大的古松,怕是已有近百年历史,“岑仄拳松骨”,“凌雪枝如铁,傲霜身若铜。”它们给古道增添了几分岁月沧桑之感。行走道上,鸟声啁啾,路人闻而忘疲劳;虫音呢喃,旅客听而释烦忧。道中乌石闪亮,印记着多少路人足迹;路边古松参天,见证着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

    徒步到金地岭脚处,这里又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在景文的引导下,步入了另一段上山的古道,目 的地是智者塔院。智者塔院又名“真觉讲寺”,俗称“塔头寺”,位于天台山北麓金地岭和银地岭衔合部分山坪上,距离国清讲寺约十公里。

二、佛宗道源,深幽探秘

    或许很多去过天台山的人只知道有座国清讲寺,其实还有座来头很大的塔头寺,因为我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初修之地和圆寂后所葬之地便是塔头寺。而刚到时,只见寺庙南面山门写有“真觉讲寺”的门匾和题有“即是灵山”的照壁,竟然不知这是塔头寺。


    智者塔院周围古松蔽日,绿竹成荫,环境幽美,更兼地势高峻,居高临下,鸟瞰四方,尽收眼底,罡风飒飒,树影摇曳,清凉幽静。俗有“高明(寺)钟,塔头风”之称。从南面山门入,迎面的是一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进入“真觉讲寺”门殿后,里面又有一道门匾额,上书:“释迦再现”,此匾额与正殿智者肉身塔遥相对望;在正殿前还有两株树龄三百年的金、银桂古树,花木扶疏,鼎幢映日,神幽气爽。

    由于突然蹿出两条寺犬,对我们的突然造访狂吠不止,于是,便也没有过多停留,正殿也没有进去参拜了,转而出了南面山门,又往里走了几步,发现了一处菜园,一间老房白墙灰瓦,高大的芭蕉树婆娑着,掩映在空地上,看起来很惬意。刚进塔院时,还看见了一座石塔,后了解到此塔为“日本国天台宗般若心经塔”,塔上刻有“日本国天台宗”六字,感觉挺庄重的。走到塔院东面山门,有座亭子,亭内竖了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门匾上还题有“智者塔院”四个鎏金大字,到此时,我才知道,这就是传说当中的智者塔院。

    离开智者塔院后,我们往东继续前行。行走在丘陵梯田中间感觉无比的惬意,远处农田里当时还蓄着水,古道边上的农田里翻着很多刚挖出的马铃薯。向一位刚在田间劳作的阿婆打了声招呼,说今年收成很不错啊,阿婆不假思索的回了句我没听懂的,好像是说“是的,今年收成很好”……大约行走了一里路左右,我们临近了智者说法台,远远望见在那里有一块大磐陀石,相传智者大师曾在此地讲经说法。由于尽顾着赶路,竟没进去欣赏一下这块刻有“智者大师说法处”七个大字的千年大磐陀石,也是回来后查了资料才大致了解智者说法台:直径约12米,高4米,呈椭球形,与普陀山的磐陀石相仿佛,上镌刻有“智者大师说法处”七个大字;又说,这里是大慈寺遗址。

三、霞客古道,弥漫着古老气息

    我们按着沿途所系的红丝带,一路行来,每逢岔路、道口,都能看到用红丝带做的标记,红丝带的一面写着“重走霞客路早登天台山”千人徒步大赛,一面写着救援热线,我想这必是为来参加活动的县内外驴友指路。望着迎风起舞的红丝带,蓦然想到,往后,即便你是一个对这条古道完全陌生的人,也能凭着这些红丝带顺利走完全程。全程数百根的红丝带,飘拂在这山间古道,前人几多辛苦,不经意间已化成了一道风景。

    穿行过一个半倾颓的路廊,古道渐渐爬上一段比较绵长的山坡,到青思岙了。这个村子看起来有些破落,几处背山的老房灰瓦泥墙,有点残留的四合院的形制,或者是这里乡间常见的二层的古式民居。村子里的露天粪缸随处可见,间隔着若干座石屋,略显得古老。山道过程中不乏乱石、泥流,路况较之前一段而言,相差太多,杂草和灌木丛生,走起来有些费力。泥路有些湿,所幸并不太泥泞。又走过了一个长长的上坡,爬完这山坡,眼前一片坦途。这是一片平整的草地,视野辽阔异常,绿草茵茵晴翠绵延,大团悠悠白云在头顶缓慢悠荡,艳阳并不刺眼。从底下看上去,绿草衬着蓝天白云,竟恍然有种天苍苍,野茫茫的意境——当然,是绝对的袖珍版的。那一刻的风景是怎样的绚丽呀!看那飒飒风过,草儿浪一般涌动,离开草地的那刻,看到放养在山顶的那头骡子,对着我们瞧了好久……

    中午的阳光照在身上实在是闲适得很,而配合的这种闲适的是忽上忽下曲径通幽的山林。翻过青思岙的这座山头,跋涉在一片蜿蜒斑驳的山脊上,偶遇一山涧,毕竟已走了几个钟头的山路了,而且时已傍午,日高人饥,此时我俩也已感到饥肠辘辘,于是放下各自的食物袋,分吃自带的面包鸡腿,饮山涧溪水,甘洌爽口。稍事休息,继续沿着山道前行。

    这又是一段让人神清气爽的山岭。脚下的古道、石阶或许没有一如既往的完整、干净,但环顾周遭,茫茫大山,重峦叠嶂里,一色的竹海,层层叠叠绿色的浪涛,绵延着,无边无际。飒飒风过,翠浪翻滚中,萧萧竹叶落成阵,蝴蝶一般盘旋。置身其中,或躺在巨岩上,心中涌起无限徜徉,那刻我愿放歌,让山风听我的自由;或缓缓而行着,看白云徐徐在竹梢流过,像匹白马,又或像一抹流连的白纱,静,净,每每驴途中最欢喜的时光。

    下了竹海,路过一座石桥,沿溪行,到了里坑村。这也是一个小山村,经过里坑村时,又碰到一位阿婆在田地里劳作,同样的打了声招呼,阿婆没作声,只是好奇的打量着我们,于是知趣的继续前行。村子里很安静,就是有几条家犬乱吠不止,我一吓,立马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跑了……

    刚下竹海却又遇一片竹林,竹林苍翠,而零落的竹叶积起舒适的弹性。阳光透过竹梢,光影交错。风过来,一片沙沙的响声。这又是一段很考验人体力和意志的绵长上岭,同时这也是一段写意的行程。

   停下拍了几张照片,就出发了。我们拾级而上,开始了一段上岭,比之上午的两处上岭坡度还要稍强些,因为这里几乎没什么阴凉遮蔽的地方,而且正午的阳光又特别得猛。虽然初夏的温度并不很高,但阳光里紫外线的强度却绝对强大。所以,早上那般的磨磨蹭蹭显然不行,我俩都加快了步伐赶路,遥遥打量着最高处下面的那个坳口,估摸着究竟还有多远,据景文说,过了那里,上岭基本就算走完,之后将是一路的下坡了。

   穿过连片的机耕路,就此出了里坑村,继续古道之行,前往石梁镇天封村方向。

“天封村是一个很原始的古村落,弥漫的气息是古老的,比如满村的石头屋,随处可见的参天古树和石桥;村落里还有一处城门遗址。原始的山路边上还有古老的拱形石头桥、半山腰的石头房子、林立的竹子、平坦草地中的野花以及清澈见底的路边山溪等。一路上可以见到田园风光,村落路廊。”

    原本,想随意去这天封村走走的,寻访前人文字里照片中所描绘的种种,印证思绪里那种绵长的情致。但看这个村子应该也不小,一时半会根本无法找到想看的东西,或者说,我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我终究要去找什么,看什么,那该是一种体会,一种感受,要时间与空间在心里达到重合或平衡——我一直固执地在认为,思绪,或者仅仅思古之情,是要思的,不是看的,也不是听的,甚至不是想的,我不在意我的迂!那么既然随时都要出发,既然线路不会路过那些人家看见的景致,既然即便经过也无法驻足长留,又何必要勉为其难匆匆找寻呢?不如留在想象里,留在思绪里……

四、迤逦路途,终点在即

    下午的行程,总的来说走得比较急,山风迎面吹来,很清爽的感觉。沿途又有山涧小溪,我们再次停下脚步,撩一握溪水入口,清澈甘甜;也第三次脱掉鞋袜,将充斥着酸胀感的双脚沉浸在透心凉的湍急的溪水里,待再次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时,双脚暖暖的,疲劳感也消减不少。

    沿路遍布盘根错节的灌木和野树,许多都是制作盆景常用的树种,或许是因为沿途道路维护的需要,会经常砍伐修整吧,又或是天然的关系,许多树曾被年年地折断砍伐过,却生生不死,又从底下抽出新的枝叶来,于是那根茎都长得枝节横生,斑斑驳驳,作为一般的树来说,或许会嫌它不够挺拔,不够伟岸茂盛,却是做盆景绝佳的树桩材料了。对于也喜园艺的我而言,一时还真有些心痒,到底还是忍住了。

    愈来愈临近华顶讲寺,这一段古道展露了它原本的风姿。石阶铺砌得很平整,也尽都保存得很完好,且与溪流同行,一路的向上攀登,一路的欣赏奔腾的溪流。溪水因地而歌,有如松涛,有如竖琴,铮铮涂涂之音,响彻山林之间。这一段山岭也是一处幽静所在,时不时有了些阴凉。阳光在槭树半红的叶间洒下来,斑驳陆离,闪闪烁烁……古道两旁,山峰耸峙,茂林修竹,夹道成荫;松涛阵阵,听涛忘而久坐;竹影婆娑,望影思则驻行。

    迤逦的路途,而终点在即。

    经过一面湖,不大,却翠色欲流。景文说,只要看到这面湖,就意味着快到了,果不其然。出口处竖有一座大碑石,上书“霞客古道”四个蓝色大字,大碑石的正前方便是华顶讲寺了,也是这次我们重走霞客古道的终点。

    这是第二次来华顶讲寺了,记得上一次是去年暑假带着学生过来的。印象中的华顶讲寺没有国清讲寺那么大的人气和知名度,但查其历史后才知其远比国清讲寺还要悠久。这里风景绝佳,或许是因为离山顶较近的缘故吧,寺门前伫立有四五棵千年古树,对我来说,这已经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往停车场方向走时,还留心看了下闻名遐迩王羲之墨池,墨池保留得非常原始,除了用木头桩子立牌明示之外,没什么明显的标志,不仔细,还真发现不了这一处名人古迹。

    在停车场的公交站点坐了会,回放着从木鱼山至华顶讲寺的整段过程,或缓或急地竟也走了近七个小时,近二十公里的蜿蜒古道呀,一路的林木森森、篁竹蔽天……而据游记记载,当年徐霞客一天之内就徒步登上了天台山最高处华顶峰。此时此刻的我们也体会了一把“人行天上,云生足底”的感觉,也不由地被“游圣”惊人的体力和坚强的意志所折服!
五、第一次搭车之旅

    我们抵达华顶讲寺停车场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问了停车场往里走那幢房子里的住户后才知道,公交车下午两点后就没有了,而且从这下山包车还得花费一百二。原本是想简简单单走走古道,却不想被这额外的付出给扫了兴,这实在是不划算。于是,我们决定徒步下山,又是二十多公里的盘山公路呐,这估计着得走到深夜了……

    走了两公里左右,到了华顶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处,问了工作人员,他说马上要下班了,下班后可以送我们下山——瞬间欣喜万分;可转而一句话,立马又蔫了,他说:送你们下山收费一百,又接着建议我们打电话给山下出租车师傅让其上来接我们……此时,我们两头驴还真有种“黔驴技穷”的模样。趁着稍作休息的片刻,电话打给了身在旅行社的兄弟,得知其也正在为工作所忙碌,无暇他顾,毅然的,我们选择了继续这么走下去,不管是否走到天黑。

    这段盘山公路,路面是硬实的,路径是曲折的,路景是变幻无穷的。枯树密生的枝条和常年不凋的嫩叶,头碰头,手挽手,搭成一条绵延无尽的林荫道。和着傍晚四处袭来的山风,真真的一个寒颤,于是小跑了一段。路上也甚是无聊,虽然满眼的一步一景,却是无法挡住一天下来的倦意、疲意,以及寒意。于是让景文放几首歌,且歌且行。

    朝着石梁镇方向行色匆匆地走着,当时也临近五点半,空山不见人,但闻一车声,原来远处驶来了一辆摩托车。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时可能都有所顾虑,但是有些事是值得我们把那些顾虑都抛诸脑后并义无反顾去做的。我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于是便毫无顾虑的欣喜地竖起了大拇指,拦车。
    开摩托车的是位年轻人,岁数应该只比我们大几岁光景。拦下车后,问了大哥是开往哪里,可否搭便车之类的,原先我们是想先到石梁镇,再看看有无出租车送我们下山,没想到大哥说直接去城里,并愿意搭我们一程,真是欣喜若狂,激动地立马扔掉路上自制的登山棒,跨上摩托车,一溜烟地就到了城里了。
    这一段路,估摸着有近二十公里,基本都是曲折的下坡路,一路上也并没有与大哥多说一句话,迎着呼啸而过的山风,心里一直想着该如何谢谢这位大哥。到秀水山庄边上的十字路口了,大哥停下摩托车,很简单问了我们送到这是否可以,因为他家就在附近……还沉浸在搭车的余兴中的我们连连摆手,表示已经很感谢,大哥也没多说他话,又骑着摩托车远去了……都来不及与大哥合影一张。
   “用行动来证实,用脚步来注解。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如果你真想做成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望着大哥远去的背影,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天台有好山有好水更有好人!
    行走是一种姿态,而不是一种路径,无论以什么样的理由走在路上,行走的本身就足够让我们动容。在城里吃完晚饭,回到家已是八点多了。感慨一路走来的种种,感觉自己又像是当了一回现代版的徐霞客。

2013.6,为大学生生态毅行活动踩点所作文以述

原文地址:《重走霞客古道》 含插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30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30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10-5 15:3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0-5 22:2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0-5 23:10:02 | 只看该作者
脚力不错哇,一直走到了华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6 16:56:23 | 只看该作者
abracadabra 发表于 2013-10-5 23:10
脚力不错哇,一直走到了华顶

走着走着,就走了平时走不了的路程,自个都佩服自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0-6 18:25:21 | 只看该作者
走到我的革命老家了,有空走走浙东大峡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0-6 18:2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0-6 19:03: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年轻真好!文章写得有景有情,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09:43:35 | 只看该作者
胡明刚 发表于 2013-10-6 18:25
走到我的革命老家了,有空走走浙东大峡谷

哈哈,缘分呢浙东大峡谷可能今后会组队过去的,也看机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09:44:29 | 只看该作者
美丽的神话 发表于 2013-10-6 19:03
年轻真好!文章写得有景有情,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4-20 21:15 , Processed in 1.1288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