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现抗战老兵沈修(沈策亲侄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3:2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沈修
1921年4月
户籍地址:浙江省仙居县皤滩乡万竹王村 目前暂住在横溪镇小儿子家
老人自述: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十八期入伍生第四团少将团长沈策将军是我亲叔叔(我父亲兄弟三人,父亲是大哥,沈策最小)。那年叔叔亲自来浙江招考黄埔学生,他鼓励我参军卫国,我积极报名并被七分校十八期入伍生第四团录取。1941年下半年从仙居出发,步行到松阳,在松阳训练6个月后翻山越岭向福建行军,经过福建莆城、邵武等地,在闽北转了一段时间后,进入江西地界。走过临川、樟树等地到达湖南的湘潭,在湘潭等待了6个多月,因湘北战事起,我们乘火车避往贵州。日本人撤兵湘潭后,我们又乘火车返回湘潭,又一个多月后,上船到长沙,经洞庭湖到湖北的增市下船,然后走路到湖北老河口。之后经河南邺县、南阳到洛阳上火车,那时为躲避日机轰炸,火车都是在夜间才敢走的。两年后,经浙、闽、赣、湘、粤、黔、桂、豫、鄂九省,终于到达陕西西安王曲镇的军校大操场,路上不知道死了多少同学,苦不堪言啊。到学校时,七分校十八期学生已经毕业,经过甄别考试,我被编入19期炮科学习,校址在王曲镇西九村。1945年7月2号毕业后进入炮九团三营八连任少尉观测员(相当于排长),驻地在河南新乡附近。日本人投降后,到河南郑州接收日本人物资。当时一同分到炮九团的有9个同学,因叔叔的关系,我升的最快,他们还是排长的时候,我就已经升任副连长了。
1949年局势动荡,我不愿意再呆在部队,便请假回家,当时一起的有三个同学,一个叫王洪舟,他后来到河南开封去谋职,不知音讯;另一个叫王阅今(临海人),已经不在了。回家后,在家务农至今,目前每月有黄埔同学会的525元补助,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家境都还可以。2011年前老人身体还可以,2012年以来身体不大好,2012年一年住院9次,前几天刚刚出院,暂住在横溪镇小儿子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3:24:10 | 只看该作者
戴帽子的便是沈老,旁边的是同期同学王洪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13:24:35 | 只看该作者
沈策(1907——2005) 浙江仙居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毕业。原国民党陆军中将。生于1907年8月15日,九岁接受横溪区宏中国民学校启蒙教育,历经县  沈策生前在仙居中学
[1]安洲高等小学,杭州甲种工业学校,后转学浙江省第六中学毕业。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先后报考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交通兵科(黄埔军校第六期),陆军大学校十三期正科毕业。历任军政部直属通信兵团无线电任分队长、队长,军政部长(何应钦)办公厅中校部副,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何应钦)办公厅上校参谋,陆军第一军第七十八师少将参谋长,国民革命军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十八期入伍生第四团少将团长(1940年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国土大部分为日军侵占,率全团干部从西安去浙江松阳第三战区招考东南沦陷区流亡青年学生入伍,跋涉万余里,历时两年多,途经九省七战区,穿过抗日前线,越过长江、秦岭,历尽险阻艰苦,安全返回西安校部降编十九期学生总队),十九期第十三学生总队少将总队长,国民党陆军第一军第一师少将副师长、第一军参谋长,第一军第七十八师师长(抗战胜利国军整编一度改称整编七十八旅)、第七十六军副军长、第114军中将军长、第六十九军军长、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副参谋长、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军政长官顾祝同)作战参谋长等职。参加八年抗日战争,曾获国民政府颁发忠勤、云魔、宝鼎、胜利等勋章。解放后,曾兼任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副会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14 19:1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15 01:08 , Processed in 1.0942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