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2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旧时楼阁之二:图书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2-22 23: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P>
<P>       江南的这座小城与国内的其它城镇一样,拥有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一般的图书馆都处于幽静的小巷,由某一古宅改造而成。小城的图书馆同样也是由旧时的“大明宫”改造而来。明清风格的建筑具备了江南风光中的所有灵性,淡雅中露出一丝高贵;朴素而不失威严。庭院内的小桥假山;花草石径都显出当时不俗的格调。文革中大明宫收为公有,成为了当时的文化馆和图书馆。在躲过破四旧和文革初混乱的几次劫难之后,这座古宅基本上还保留了原来的建筑风格,只是小桥下不再有清澈的流水,石缝间长出的也是一些杂草了。但从图书馆中冒出的那股书香,倒与沉于这座古宅的中的那儒雅之气有几份谐调。大明宫的戏台就被改建成了图书馆,只是当时从未没注意到这就是大明宫旧时的戏台。

 但小城中的这座图书馆却坐落于小城最为热闹的大街——劳动路上。面临劳动路的是一左一右的两张宣传栏,宣传栏所属于文化馆,所以它并不象其它的大字报栏那样的乱。那儿时常展出着小城中一些大小会议或活动的照片。照片在文革期间的小城还是极为希罕的东西,所以每次新照片的更换,都会引来许多人的观赏。议论着照片中小城的名流,如其中有自己的亲友的身影,那谈论起来定是更为光彩。但小城毕竟没有那么多照片可展出的,于是那儿有时也张贴《人民画报》的图片,文革中《人民画报》大概是国内惟一的一本画报了。一般单位也不订阅这份画报,从这份画报中,人们不但能看国内外的大事,也能欣赏到祖国欣欣向荣的风貌。所以宣传栏不但吸引了许多大人,同样也引来了许多赶热闹的孩子。有的顽皮的孩子会爬到宣传栏的顶部,向着看宣传栏的同伴做鬼脸,这往往会引来大人的骂声。

 从宣传栏的中间沿石阶而上,迎面的是一幅大型的宣传画,两则分别为两扇大门,右边为文化馆展览厅的正门,而左则为图书馆的正门,大门前分有着两颗高大的法国梧桐树。由于缺乏必要的修理,这两颗梧桐树显得高大,在炎炎的夏日,停栖在树上的知了的鸣声,会引起孩子们拿来竹杆来抓它们,或是在竹杆上按一个塑料袋,对准树枝上的知了,迅速往向一扣,知了或如愿落入袋中,或随着一声长鸣而飞远;或者在竹杆部放上一团面筋,对准知了的双翼,猛得按下,面筋则是粘往知了的双翼。而到秋季则是满院子的落树飞舞,一片金黄。

 宣传画的内容是极具时代特色的,有样板戏中英雄人物的造型,也有工农兵战士斗私批修的雄姿。领袖人物却未曾出现在小城的这张大型的宣传牌上。大概是画领袖人物不但需要一定的绘画技巧,更需要足够的胆量。因为稍有差错,就会成为反革命分子,小城的画家是不敢冒这个险的。每当宣传画更换新的内容,简陋的脚手架下总是围着一群不急于回家的学生。他们在一旁观看着文化馆的美工在脚手架上认真地工作,那时对于美术作品成功的标准是,画得像还是不像。对于如此大的画面,却画得是如此的像,在脚手架下孩子们的眼中是显得是如此的惊奇。后来有一天,某位细心的孩子发现画家们是打上方格子在画的,于是有的孩子就以为只要打上方格子画画,那就无需什么技巧,就可以将每幅画是画得极像了,但经过回家一番实验之后。他们发现打上方格子还是画不像,之后,每每遇到文化馆的美术人员,都更有一种崇敬的态度。

 左侧的大门为文化馆的展厅,每逢节日这儿总是展出小城中的一些美术作品,有文化馆专业的美术人员的作品,也有学校中学生的习作。题材总是千篇一律的反映社会主义繁荣的景象,形式也是极为陈设化。尽管这些作品从现在的审美目光来看并不显得成功,展厅中的光线也显得极为暗淡,但每当有这样的展出,人们却都是喜欢赶一回热闹,并不为显示高雅,只是一种从众的心理。但在闲日这扇门似乎总是关着的。

 右侧的大门,油漆都已剥落,就在这扇极有沧桑感的门后,为一条长廊,长廊的尽头,沿石阶而上为一幢二楼的木房,门终年关闭。出于好奇,孩子们总是踮着脚,往里张望,但终未发现任何能引起他们注意的东西。至石阶而左转则为一幢四开间的二层木屋,这就是小城的图书馆,深藏在古宅中的图书馆不显山露水。跨过门坎,青石板的地上,整齐地放着五六张书柜,如在夏日进入会感到一丝凉爽。书柜上的所有书籍就是这座小城的精神食粮了。在这座房间的深处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张办公桌,小城的图书馆大概只有一位图书管理员,所以在这张高高的办公桌后总是站着同一位中年妇女,严肃的表情中却藏着几份和蔼,由于头发有些花白,人也开始发福,所以看上去更像一位老太太。出于对她的敬重,或是出于借书的方便,孩子们都称她为老婆婆,她也似乎乐于接受这一称呼。孩子们一般都是用大人的借书证来借书的,因为孩子是不能办理借书证的。而小城中人,大家也都是几乎相互认得,所以,这位老婆婆总是称孩子为某某的孩子,对于老婆婆叫自家大人的名字,孩子们往往也都认可。这一叫法中到有几份亲切,也意味着自家大人与这位老婆婆的熟悉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这位老婆婆总是默默地坐在办公桌前,修补着破损了的图书。但每当孩子们将刚借到的图书还掉,想另借一本时,老婆婆总是会严肃地问一声:“看完了?”此时胆怯的孩子往往会一声不吭地将书收回,走到远处去看书。

 当时图书馆不像现在这样开架借阅,所有的图书都是闭架的,透过书柜的玻璃,借书将自己想借的书指给这位老婆婆看,由于是隔着玻璃交流,所以有时老婆婆很难一下子就搞清楚你到底是要借哪一本书。经过你的手指在玻璃上一番比划之后,老婆婆才能确实你所要借的那本书,但有时,当书拿到了借书桌前,才发现所拿之书并非是你所想要借的那本,于是只能一切重来。这种方法显然不太方便,后来将书柜的每层底部开了一条大约二个手指宽的缝隙,如此一来,你只要将想借的书籍用手指轻轻的一推,那么,这本书就会往外特出,于是这位老婆婆就会准确无误的知道你所要借的书籍。经过这一改进,借书就方便多了,但也会有几位顽皮的孩子,在离开图书馆时,故意将书一本本地往里推。

 文革中小城的图书馆的藏书并不丰富,主要是一些反应阶级斗争的小说。《金光大道》和《艳阳天》大概是那个时代最为代表性的小说了,在一般的孩子们的心中这也应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说了。在70年代的后期,许多世界名著的翻译出版,才改变了人们的想法,突然间,那么多的经典作品的涌入,使得人们有点不知所措。小城的图书馆同样地不加选择地购入了一批世界名著,出于对这批书籍的珍惜,或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及时地读到这批书籍,图书馆对这些书籍并不上架,而是凭借书证借书,但限于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阅读,不能将书带出图书馆。阅览室设在图书馆的内屋,几张大的书桌和几张木条做成的长椅。想不倒这批书籍竟成了我的第一次较为完整的阅读历程。

 暑假中的我总是早早得就等待在图书馆的大门之外的石台阶上,或听着梧桐树上知了的鸣叫,或用手指轻轻地挖着大门上已剥落的油漆。一旦听门内老婆婆的脚步声,则本能地往后退几步,等老婆婆将门打开之后,也总是远远在跟在后面。进图书馆之后,老婆婆总是从桌子的抽屉中取出昨天我还没有读完的那书,接过书籍,进入内屋的阅览室,这一切都在默默中完成。在长木条椅上坐下之后,才慢慢地,似懂非懂地读着这些由大师所写成的经典之作。就是在小城的这家图书馆的木条椅上,读完的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当时图书馆所订的几本文学杂志也同样只限于在阅览室中阅读,于是,也是在这张木条椅上,读着每期的《十月》和《萌芽》。平常的日子,阅览室的读者并不多,阅览室总是静悄悄的,大概大人们都要上班。 我一直以为自己运气好,总是能借到昨天没有看完的那本书,直到有一天,比我早到的一位读者没能借到我昨天没有读完的那本书时,我才发现,是这位善良的老婆婆每次都特意为我留着的。由于胆怯总是没有机会向她表示我的谢意,现在想来都有一丝歉意。

 在90年代初,文化馆与图书馆的这幢楼都已拆除,新建的文化馆与图书馆还是左右的矗立着,仿古的建筑风格,却不再有着过去的那种韵味。中间同样是一个门厅,但已没有了往日的那份幽静。那两颗梧桐树也早已消失了,图书馆中的那位和蔼的老婆婆也早已退休了。新建的图书馆就一直没有上去过,大概是希望昔日的图书馆的那张木条椅能永远地留在心吧?</P>
<P>( 欢迎访问本人blog:<a href="http://freecloud.tianyablog.co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6fbdc4>http://freecloud.tianyablog.com/</FONT></A> )</P>
<P><FONT color=#3d11ee></FONT></P>
<P><FONT color=#3d11ee>大明宫的大殿在</FONT><FONT color=#1a1ae6 size=2>夕阳下矜持地守望着。</FONT></P>
<P></P>
<P><FONT color=#1111ee>图书馆前的照墙是否还留有昨日的影子。</FONT></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2 15:36:56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2-22 23:24:00 | 只看该作者

<P> <FONT color=#1a42e6>往日的戏台已成为了小城的图书馆。</FONT></P>
<P> </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2-22 23:32:0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113dee>      戏台的石柱还保存着它最后的一份绚丽。</FONT></P>
<P>    </P>
<P><FONT color=#1111ee>    </FONT></P>
<P><FONT color=#1111ee>     石栏依旧,石阶依旧。</FONT></P>
<P>   
</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地板
发表于 2006-2-22 23:35:00 | 只看该作者
又见精品!!!
5#
 楼主| 发表于 2006-2-22 23:45:00 | 只看该作者
<P>“旧时楼阁”是几年前玩的一个系列,此次略有改动,因为当时并不知道此处就是“大明宫”。</P><P>想寻张老照片,未能如愿,只能配几张去年拍的新照,希望能寻得一丝旧时的影子。</P>
6#
发表于 2006-2-23 00:56:00 | 只看该作者
<P>怀念老图书馆和文化馆,我记得我那时有借书证和阅览证,有时会一整天泡在里面。另外文化馆的假山、千秋、滑梯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超级好玩具。</P>
7#
发表于 2006-2-23 02:13:00 | 只看该作者
<P>闲云老师文中所述藏书室状貌应该是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的情形, 到我开始去图书馆的1984年左右, 藏书室已经搬到外面的多层建筑里了.  从临街的两排宣传窗中间的台阶上去, 左转进一个门户, 中间是很长的走道, 左手边是少儿阅览室, 右手边是报纸阅览室和成人报刊阅览室, 再往里边走, 过了一个月洞门类似的东东,  就到在那个多层建筑一楼的藏书室.</P><P>宣传窗后面的两门铁炮是当年印象最为深刻的, 应该是清代遗物, 也不知后来去哪里了.</P><P>右边是著名的曲艺场, 天台最早的录像厅, 哈哈, 我对香港武打片的兴趣就是在那里培养起来的.</P><P>当然, 最早的街机游戏也是在文化馆, 就在进图书馆走道的门口左边, 一个小房间里. 那时记得是一个直升飞机打地面建筑和坦克, 火力工事的横版游戏. </P><P>基本上每天过去看人家玩.哈哈</P>
8#
发表于 2006-2-23 04:45:00 | 只看该作者
<P>"小城的图书馆大概只有一位图书管理员,所以在这张高高的办公桌后总是站着同一位中年妇女,严肃的表情中却藏着几份和蔼,由于头发有些花白,人也开始发福,所以看上去更像一位老太太。出于对她的敬重,或是出于借书的方便,孩子们都称她为老婆婆,她也似乎乐于接受这一称呼。"</P>
<P>----这位老婆婆就是xx<B>馆馆</B>长张x的妈妈?</P>

<P>也许是因为我父亲是新华书店的老领导,老婆婆破例地允许我无证借阅.后来,就给我办了一本.</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2 20:49:52编辑过]

9#
发表于 2006-2-23 04:49:00 | 只看该作者
当年偶也是经常去看人家打游戏滴!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2-23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000000 size=2>对于图书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记忆,但这种亲切感却是一网情深。</FONT></P>
<P>to zhaopan: 80年代时的阅览室是在大门口左侧的那排房中了吗?我阅读时的阅览室在图书馆里面,窗外就是你记忆中秋千的地方,只是当时没有这些设施,现在我才知道那是旧时大明宫的厢房。《世界文学》杂志最早就在那儿读的,这本杂志也一直读到现在。</P>
<P><FONT color=#000000 size=2>abracadabra君与一诺千金君的游戏机与录像厅俺就没有感觉了,曲艺场没看过节目,但80年代中期,有一年十一国庆县新华书店在那卖积压书,将我口袋中的钱全部掏空,心里还乐着。</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2>to铁马书生: 那时办借书证还要走后门的,我那本借书证上写着的是我母亲的名字和单位。不知老兄是否还保有一张旧时的借书证。</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3 8:08:0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17 05:49 , Processed in 1.0973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