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14|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14:0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美丽的神话 于 2013-8-4 21:08 编辑

上海记忆
  
身未动  心先行

  “又是整整一天的雨,整个杭州像是被罩在一块巨大的毛玻璃里,每一个屋顶上仿佛都覆盖着灰云,呼吸沉重。”这是《都市快报》上的一句话,我喜欢顾怡的文章,她总能把一周的天气预报写出散文的味道。

  在这个强降雨的梅雨季,总是能想起许多往事,而美好的回忆是最难消受的。恰好,孩子放假了,在忙碌中,我又期待着一次快乐的旅行。
  在出梅的前一天,我给定居上海的两同学陈和卫打电话,十多年没见面了,他们居然能一下子听出我的声音,这让我很惊讶。
  
  临睡前,我发出一条微信:“嗨,还记得青春岁月,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齐聚上海。人民广场,黄浦江畔,西郊公园,欢歌笑语。南京路北京路,路路繁华。虹桥塘桥外高桥,无桥自通。常见面,勤通信,珍心灵手巧,卫貌如曼玉,一碗五彩汤最暖人心。中山北路,男同学啤酒瓶擀面,做麦饼,女同学煤油炉上抢尝火锅,味极鲜。十多年,天南地北,难聚首。偶记起,甚思念,一个电话,拉近距离,同学最亲,同学最好。”
   遂约定,明天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0 贡献 +10 街币 +200 魅力 +50 收起 理由
一诺千金 + 100 + 10 + 200 + 5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7-11 14:32:07 | 只看该作者
心动不如行动,就怕找不到当年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7-11 14:34:02 | 只看该作者
在出梅的前一天,我给定居上海的同学陈亮和卫阳打了两个电话。十多年没见面了,他们居然能一下子听出我的声音,这让我有些惊讶,又非常的高兴。
偶也是能听出很多10年前的同学的声音
只要他们的电话没变,偶都能听出来
因为偶电话号码本里都存着捏
当然,当他们很激动很激动的时候
偶是不会告诉他们,偶是因为电话本才知道是他们哈!

点评

呵,十五六年前,我的同学都还没有手机呢:)  发表于 2013-7-11 18:20
你是看出来的啊!呵呵。  发表于 2013-7-11 15: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7-11 16:53:39 | 只看该作者
微信写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23:4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丽的神话 于 2013-8-25 10:26 编辑

距离

   因为动车和高铁,杭州和上海成近邻。

   这次出行,我选择的是小镇上的长途汽车,早上七点多出发。我本想熟悉下行车路线,以便下次自驾出游,结果,靠在座椅上就迷迷糊糊打瞌睡了。孩子如同飞出牢笼的小鸟,一会兴奋地张望着窗外的风景,一会和“小米菲”玩,还时不时地推推瞌睡不醒的妈妈,叽叽喳喳地聊个没完。

  汽车在沪杭高速均速前行,我的思绪也回到了10多年前。如果那年我不去上海,我的人生轨迹将会怎样?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让人很是郁闷,那是临海一家新办的花岗石厂,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海洲。我每天上着无所事事的班,编制着没有营业额的报表,微薄薪水总是拖上几个月……厂里进进出出的都是讨债的人,厂长和他们“躲猫猫”。无奈之下,我写了很多求职信,其中,有一封是寄给天台的圣达公司。还给远在上海的同学君打电话,大吐苦水,“我不能继续在小厂里混日子,连生活费都解决不了。刚刚实施的增值税,虽然我参加了几次培训,事实上,我连一张增值税发票都没见着,咋办?”君所在的单位是建设部定点企业,生产铝型材。她被外派到上海的销售处当出纳,销售处会计本来是农村会计,实在做不来商业帐,不辞而别回老家了。我开玩笑说:“不如,让我来吧。”后来,经过厂长和财务科长的面试,我被顺利地录取,外派到上海的销售处任会计。圣达公司的面试回信,在一个月后姗姗来迟。我的老家天台,看来是回不去了。从没想过流浪,结果,越漂越远。
  我工作的单位沪青平公路的虹光村,虹桥机场和西郊公园近在咫尺。单位有着门面十间,仓库十间,每天都是卡车排长队装货卸货,“临亚”铝型材在上海名声大振。办公室有两间,还堆满了各种配件,员工连同装卸工才七八个人,每个人都非常的忙碌。有个浦东的客户,每次都拿限额十万的支票来进货,他感慨:“你们两个小姑娘做财务这么忙,还不如挑大粪的轻松!”怎么有这么怪异的比较?我和君对视一下,心有不满,也只能哈哈大笑。

   现在很难想象当时工作的繁忙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年轻的经理看到我的第一句话:“这么小的一个小姑娘会做帐的?”怎样让大家接受我,成了当务之急,我不想失去工作,当时四五百块工资不算低,还略高于工龄几十年的老爸呢。我想,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得继续读书。在工作之余,大家都是看看电视打打牌,或者逛街,只有我一个人在看书做题,给朋友写信也是工作和学习,完全一副工作狂的状态。房东叔叔还几次问我是否在考大学,我笑笑。那年,我高分考出了会计员职称,据说还是台州地区前三十名呢。

   十点半,汽车准时到达上海南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3:1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丽的神话 于 2013-8-4 21:27 编辑

闹市区里的弄堂
       中山公园地铁口,我带着儿子见到了同学卫。“你咋这么胖了?” 我们的第一句话几乎不约而同。哈哈,人到中年,心若宽,体自胖。
  
  久别重逢的感觉真好,我们等待出租车的时候还聊个没完。卫说先带我们去她家,她用地道的上海话跟司机聊天。我完全能听懂,当我跟他们聊天时,发现自己已经不会说上海话了。多年前,凡在上海说普通话者,都被称为“乡下人”,那时,我这个真正的乡下人也不自觉地学会了地道的上海话。

  在康定路,我们穿过了摆放着几个装满垃圾的大垃圾桶和痰盂罐的弄堂口,经过“万国旗”漫天飘扬的弄堂时,儿子不解地问:“妈妈,你带我去哪里啊?我要去上海。”我连忙凑到他耳朵,小声地提示:“这里就是上海,我们先到阿姨家放下行李,你别乱说话。”弄堂里,碰到好几个闲着无事的大爷大妈,他们友善打招呼,卫和他们搭话,大致是浙江的同学来上海“白相”,云云。

  拐了几个小弯,就到了她家。和模糊记忆中的差不多,狭小的天井,拥挤的房间,一张大床和一张小床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床上方挂满了晾晒的衣服,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儿子直接爬到了他们的床上,我连忙把他拉下来。
  一个大男孩正在起劲地玩电脑游戏,头也不回地叫我一声“阿姨”。卫说儿子喜欢玩电脑,有时还在房间里打篮球呢。啊,我开玩笑说:“在房间里打篮球,那技术含量很强的啦。”
  
  外出吃饭的路上,我忍不住问:“这16年,你就一直住在这里?你们应该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吧?”卫笑笑:“没办法啊,住在这里,孩子上学方便,我们上班也方便,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经济适用房可以申请,但是,太远了,还要拿出几十万,我们一直等着这里的老房子拆迁,到时可以争取到近一点的房源。”
  
   是啊,一家人的平安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人的幸福与否,与心态有关,房子大点小点都没有关系,我们睡的还不只是一张床而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7-13 19:0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丽的神话 于 2013-8-4 21:29 编辑

一碗美味可口的汤
   
  在上海,很自然地想起好友珍,珍的聪明才智和勤劳能干让我仰慕不已。虽然,我比她高半个头呢。

  那时,她在上海的东北外高桥,我在西郊的虹桥,连上海市区的地图都找不到我们的所在地。那时,我们两个除了电话,还经常通信,现在想想真是太难得了。

  忘记是哪一年的夏天了,有个恶作剧的男同事在我的椅子上插了几根大头针。虽然没戳到我,但是我还是气愤极了。一下班,我就气冲冲地一个人从浦西乘公交车去浦东,找好朋友珍。珍的所在地很遥远,她只带我去过一次,又是晚上。我凭着记忆,先从单位乘车去西郊公园,然后,转车——摆渡——再转车,去外高桥。

  公交大概行驶到一半在路程,我听广播叫什么“桥”,问了一下边上一位站着的乘客:“是不是外高桥到了?”她说:“是的。”我一站起,她马上坐到座位上了。我赶紧下车,走了一段路,发现不对,再问路人,才知道是金桥,离外高桥还有远着呢。我心里很害怕,赶紧折回找公共电话。可是,那时大家都没手机,珍的住处也没有固定电话,我只好给珍的传呼机留言:“我等会去你那里。”幸好,我又赶上了公交车。
  
  阿弥佗佛,公交终于到了外高桥。我很无奈地下了车,有些恍惚。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呼唤。啊,小巧的珍笑盈盈的跑到我面前,我喜出望外地想笑又想哭。还没等我开口说什么,她就叽叽喳喳地说开了,她从五点半到现在,接到好多电话和传呼,我公司的谁谁谁,又通过谁得知她的传呼号码打了好多传呼过来,又哪个朋友打电话到她店里,又某某某打电话过来,连我公司的厂长也知道了,已经通知经理开除那个男同事……反正,就差报案了!我有点听呆了,之前对同事的怒气早被转公交车时候慌张吓跑了,现在得知那么多人担心我,真是惭愧不已。珍知道我脸皮薄,她帮我打了很多电话和传呼报平安。

  珍带我到她的家,给我烧了一碗蔬菜汤,五颜六色,我像猪八戒一样,稀里哗啦喝下去后,才发现我看都没看是什么食材做的,反正,那是我喝过最美味可口的汤,一辈子都难忘。
  
  后来,珍还热心给我介绍了两家兼职单位,两家单位都在外高桥。于是,从西郊到外高桥的路,我越走越顺,简直闭着眼睛也能摸到路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7-16 11:33:13 | 只看该作者
故事真实有趣,也很动情,表述不急 不徐,语感甚好,有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7-16 17:46: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胡明刚 发表于 2013-7-16 11:33
故事真实有趣,也很动情,表述不急 不徐,语感甚好,有张力

谢谢老师点评和鼓励!我应该还能写几段生活经历,我曾经在上海工作了五年,后来去了四川山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7-16 23:2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13 16:00 , Processed in 1.0722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