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3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山那村】亭头:私家花园中的传奇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6 20:0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13-5-6 20:06 编辑

      唐建中元年(780年)春,张贞从家乡东阳托塘出发,走在了通往天台的小径上,一路上桃花盛开,踌躇满志的张贞到天台任县令,只是当时的天台县还称唐兴县。让他没有意识到的这次上任不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而且也有了后来的亭头村,他就是亭头村的始祖。在他上任之初,面对如山的积案,他认真地处理,几个月之后,居然庭无留牍。三年的县令生涯,他劝农桑,倡耕读,使当时的唐兴县野无闲田,文风振起。
    在张贞心中还保留着文人的气质,空余,他游览天台的青山绿水,当他游至欢岙,瞻仰高士顾欢隐居地时,竟萌发了终隐之心。唐建中三年(782年),当他任期已满,县衙前百姓攀辕载道的场景让他感动,于是,他就结庐于天台明山之麓,自号乐台居士。张贞的隐居地在县城东面,始丰溪南岸,此处地势开阔,依山旁水,张贞与家人一起在此过着悠闲自乐的田园生活。张贞亲手在住宅的东边种了三株桧树,并在树旁筑了一亭,命其为“三桧亭”。亭中,他吟诗品茗,着实是自在。
      张贞的儿子张仁德,字允之,负才气,博览载籍,工诗文。他历宪、穆、敬、文四朝,官至刑部尚书。在外任职一生,最终如同一只燕子,飞回了天台。回家的路是漫长的,远处的家中有亲人的等待,也有儿时的记忆,那是一个红叶满树的秋日,允之远远地就望到了屋前那三株桧树,走过木板桥,就见到了亭中母亲慈祥的笑容。
      回家之后的允之在村口的东面建造了一座亭,亭名“燕息亭”。对于每一位游子,家就是最好的归宿,如同燕子每年都会南归,栖息于它出生的家园。每当想到亭,人们想到的是离别的场景,而燕息亭却是一种召唤,召唤着游子的归来。燕息亭也是一种呼唤,唤醒了游子的思念。四根石柱支撑着燕息亭,八角的亭子时时触动着思乡之情。之后的岁月,张氏族人中无论是在外读书的,还是在外任职的,燕息亭都时常会出现在他们的梦中,每回梦到燕息亭,就似乎回到了家乡。燕息亭成为了游子梦中的故乡,也成为了亭头村标示性的建筑,因为这座燕息亭,村庄也有了一个村名——亭头。燕息亭在民国年间就倒塌了,但村中的老人还能确定它当年的位置,同样能讲述当年亭的风貌。亭是倒了,但村名却一直叫到现在。
      亭头村的昌盛时期在宋朝。亭头张氏二十世张必万,字于远,生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书生出身的张必万十分富有,他拥有众多良田,于是,他在村中建造了一座私家花园。他引东边的溪水入园,造桥建亭,并种植了许多的花卉。当年的花园既有财主的气势,也有文人的雅兴。千年的时光消逝了,花园的美景也随着时光远去,只留二句歌谣吟诵至今,“平地起杠桥,大麦堆假山。”歌谣中的杠桥与假山至今还在村中,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当年私家花园的传奇故事。
    “平地起杠桥”,此处的杠桥为条石拱桥,当年张必万在村中建起了十八座石拱桥,建桥时,溪水还没有引入私家花园,所以桥就建于平地,这就有了平地起杠桥的说法。十八座杠桥现只存一座留于村中,因溪流改道,现在的杠桥倒是还原了当初“平地起杠桥”的说法,杠桥之下已没有溪水了。从现存的这座杠桥,我们还能感受到当年花园中那十八座杠桥的风貌。桥的长与宽各由三块条石拼成,全桥共有九块条石,桥为三孔,宽三米不到,长约有十二米。桥的两端有数步的石阶,东端的石阶两侧各有一只石质笼担箱,而西端的石阶也有二只圆形的石鼓。在杠桥东边不远处有一只石龟,石龟也是当年花园的遗物,它面对火斑山,村民们认为此龟能镇火。
      在扛桥的东北面,有一座假山,假山没有山石相垒的诗意,也没有曲径通幽的宁静,它就是泥土堆起的一座土墩。但村中有“大麦堆假山”的说法,村民都说它是大麦堆起来的。那么,为何说此山是大麦堆起来的呢?这也与张必万有关,假山就在他的私家花园之中。当年张必万的田地由佃户租种,种粮全靠天,年成好的时候,粮食丰收,主人与佃户都高兴,但难免有碰到年成不好的时候,此时佃户就交不出田租了。张必万深知佃户的不易,于是,每当歉收之年,他就表态,交不出田租的,就以一担泥代表一担大麦来交租,这些泥就倒在花园中,倒的泥多了,就形成了一座假山。约有五百平方米的假山不知要有多少泥土才能堆成,多少担泥就是多少担大麦,这些泥土让农户们度过了歉收之年的艰难时光,与其说假山是由泥土堆成的,而不如说张必万的慈善之心筑就了这座假山。与佃户和睦相处,张必万深受佃户的尊敬,这种关系也成为了张家的美谈。
     站在假山上的张必万从泥土中似乎闻到了大麦的芳香,望着北面的花园,鲜花盛开。而假山上似乎少了一些绿色,于是,他在山上种下了几株松树。之后,松树成荫的假山成为张家花园中的一道景致,当清风吹过,阵阵的松涛声似乎在讲述着这位张氏先辈的博爱。张必万的私宅原建于杠桥的西边,现建筑无一保存,只有当年的一块旗杆石还留在民居的一堵墙中。
      张氏的慈善之心也带来了家族的人丁兴旺,宋代的张氏二十世张元鉴为主薄,主薄为文官,是掌管官府文书帐薄的官员。他后来隐居于亭头祖宅的西边叫田洋的地方,种茶数亩,自号西坡隐士。至此,亭头分为上宅与下宅二村,上宅人们还是称其为亭头,张元鉴的隐居地人们称其为下宅,现称下宅张,他也成为了下宅始祖。至张氏二十一世,弟张存英居上宅,其孙张元亮发十房,现村中以七房最旺。兄张熹浦分居下宅,后发七房。
      如此兴旺的家族必有宗祠,张氏最初建有祖庙于清塘之下,后遭火灾。之后百余年间,张氏没有宗祠,至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上宅与下宅二村的族人相议重建张氏宗祠。于是,族人纷纷捐款,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一座宏伟的张氏宗祠建于亭头村,从此,张氏又有了祭祖的地方。现存的张氏宗祠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七月重建,正厅面阔三间,进深八檩,硬山顶,只是祠堂的正门与戏台现已改建,当年大门前的棋杆石也放在了祠堂的角落。宗祠的正厅为孝友堂,只所以取孝友为堂名,是因为张氏遵循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的原则。
      孝友堂的匾额就挂在祠堂的中间,宗祠内还挂着多方匾额,它们记载了张氏家族辉煌的历史。匾有新匾也有老匾,但其中的故事在老人口中永远是那样的鲜活。“宗伯”、“进士”、“亚魁”、“登科”还有“五尚书同朝”、“兄弟两联魁”,这些匾额是张氏家族世代读书人的奋斗史,村中曾出过五位进士。最为显眼的是挂在孝友堂中间的“榜眼及第”的直匾,上款为“宋宝庆二年丙戌科”,下款为“张桂字仲芳登榜”。张桂,字仲芳,从小聪明颖异,宋宝庆二年(1226年)取得进士第二名,为当年的榜眼,同科状元为临海县人王会龙。张仲芳得榜眼那年只有三十三岁,村中有张仲芳当年因王会龙有病,而他代为状元游街的传说。之后,授推官,可惜的是不久因病卒于京城家中。
     岁月间,村中曾有的那一幢幢民居或已倒塌,或已毁于火灾,它们与宅主一起都消失在时光的深处,现村中已很难寻到完整的四合院建筑了。只有在《亭头张氏宗谱》中,还存有数篇当年宅主请人写的那些堂记。字里行间,我们还能读到旧时厅堂的风貌,《滋德堂记》、《树滋楼记》、《辉映堂记》、《复古堂记》和《淳睦堂记》,透过这些堂名,我们都能感受到宅主的内心向往,那是张氏家族共同建造的精神家园。
      现在亭头村已不是当年的格局了,一条公路在老村的南边穿村而过,两旁是近年新建的民居。旧时的亭头村就隐于公路的北边。一段老街,一幢过街楼总会让人回到从前,村东的那座石拱桥,似乎让人记起了当年村口的位置,旧时的大路就从石拱桥上通过,过了桥就进入了村庄,当年的燕息亭就建在桥的东边。单孔的石拱桥称永济桥,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桥下的溪水当年就流经村庄,流过那十八座杠桥。溪水上的石拱桥,石拱桥旁的燕息亭,还有村中那充满诗意的私家花园,构成了亭头村记忆中的画卷。



平地起杠桥)

杠桥笼担箱)

杠桥石鼓)

大麦堆假山)


(张氏宗祠)


榜眼及第匾)

(永济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什么时间写下我们村----螺溪周 可以不  发表于 2013-5-6 20:34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45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45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5-6 20:29:13 | 只看该作者
这座桥早几年经常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5-6 22:38:21 | 只看该作者
这桥好像去老兵陈能燕家的路,可惜老英雄不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5-6 23:21:40 | 只看该作者
好好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7 01:19:5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平地起杠桥有意思。张氏花园大概像传说中的贾似道花园,当年的规模估计相当大,但终究湮灭在时间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8 03:36 , Processed in 1.1166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