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天台山裴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篇通俗小说 《少年济公李修元》选载 作者:裴 斐

[复制链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8:38:24 | 只看该作者

                             王夫人与桃姑  人物造型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8:1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台山裴斐 于 2013-5-31 08:25 编辑

D:\My Documents\My Pictures
                             李茂春人物造型照

点评

插图不错哦  发表于 2013-6-9 1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5-30 21:55:49 | 只看该作者
夫人与降龙罗汉有缘,接下来一定是济公出生,期待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台山裴斐 于 2013-7-21 12:06 编辑

【续载】
      妙彗走过丰干桥,转过寒拾亭,只见李茂春一行果然已至七佛塔前,那妙彗即快步向前施礼道:“阿弥陀佛!请问施主可就是李员外么?”李茂春翻身下马,还礼道:“正是。”妙彗道:“方丈命小僧特来接引, 施主有请!”李茂春走至轿前,待王夫人下轿,随之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8:0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台山裴斐 于 2013-5-30 11:56 编辑

【续载】
      翌日清晨,临安詹事府中。众官员正陆续进府到班,料理各自的公务。李茂春在自己的公案之前忙着书写公文。
      此时,詹事府詹事俞梧良来到府中,高声言道:“诸位同仁听着,昨日秦太师传本官进府,交与詹事府经办一宗大事:端阳节近,因皇上夜梦江上龙舟,今年赛龙舟将在钱塘江上大办,秦相爷交付咱詹事府担当壮丁劳力、物件筹集之任,我等须得竭力尽心办好此等大事哦。”
      詹事俞梧良话音刚落,下面就有官员拍手连声叫好:“好啊,好啊!能为吾皇效忠、为秦相爷尽力,是我等荣耀,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府内众官员亦纷纷同声附和着。唯有在一旁坐着的春坊赞善李茂春,只管伏案书写,不为所动。
      俞梧良见此情状,傲慢地踱至李茂春案前,冷冷地问道:“李赞善,李大人,看你如此稳当淡定,请说说心中有何高见?”
      李茂春冷淡地回答:“大人,卑职只听凭詹事大人吩咐,何谈高见?”
      俞詹事捋捋两撇略微上翘的山羊胡子,冷冷一笑,又忽然想起一事,与李茂春说道:“李赞善,前些日子我交待与你的那件差使到底办得如何了?”
      李茂春抬起头,看了看俞梧良,带着几分无奈与冷淡回问:“差使?哦,你说的是物色民间美女选送与秦相爷祝寿之事?”
      俞梧良见李茂春冷淡而对,心中有些不满:“唵,这事到底办得如何啦?”
      李茂春仍然冷淡回道:“詹事大人,实话相告,至今尚无眉目,办此类事我不在行啊!”
      俞梧良听了大为恼火:“还无眉目?詹事府要是能找些大美人献上去,咱们就如同往佛像上贴金刷色一样。转眼秦相爷的生日就要到了,若此事办得不好,嘿嘿,李赞善,那可就有些不大好了哟!”
      李茂春:“詹事大人,我李茂春人笨眼拙的,实难胜任此等重任,此事还望大人另选高明。”
      俞梧良听了表情阴冷地走到李茂春身边,眼盯着李茂春言词恨恨地道:“另选高明?嘿嘿嘿!李赞善休得推三阻四,你以为李家还是往昔的皇亲国戚?李茂春啊李茂春,你李家世代荫袭得来的富贵眼下并不见得牢靠哦。我可要提醒你,如今在朝中为官,若得不到秦相爷的赏识,我看你呀,就连这个小小的春坊赞善也休想保得住!”
      李茂春冷眼相对俞梧良,淡淡说道:“保住保不住,我李茂春亦无所谓,听天由命吧!”
      俞梧良闻言,气得两眼发白,悻悻然丢下一句:“那好,算你李茂春有种,那我们走着瞧!”而后脚步噔噔甩袖而去。忽而,这俞梧良又折身回至李茂春的面前问道:“哦,李大人,还有一件事我差点忘了问你,昨天大理寺那边向我传话,说你在前些日子曾去过九曲丛祠那边?”
      “九曲丛祠?”李茂春闻之一怔,随即又平静答道:“哦,去过啊,前些日子我携夫人访友归来,途中遇雨,曾在那里躲过雨歇过脚,这又咋啦?”
      俞梧良道:“我听大理寺那边人说,他们那天正在追捕一个岳飞同党之女,就在追至九曲丛祠边上的时候忽然失踪,那时恰好你也在那个地方,其中缘故你是否知情?”
      李茂春回答道:“官兵追捕之时我也是才到那个地方,并未看到什么陌生女子。他们追捕的女人失踪了,关我何事?”
      “此事确定与你无关?你说无关就好。我告诉你,这个被追捕女子身上可能带着秦相爷正在追查的一份密件,也是朝廷缉拿的要犯之一哦!”俞梧良说完,阴森森地瞥了李茂春一眼,然后扬长而去。
      李茂春听着,先是心头一紧,而后眼望着窗外,双手攥拳,眉宇紧蹙。


      是夜,李府书房。李茂春伏案疾书着,写毕,情绪激动地掷笔于桌上。书案那张纸上赫然写着一首七言律诗。其诗云: “四十光阴染宦尘,回首汴梁入梦频。华夏沉浮胡马践,河山破碎不忍情。醉听弦歌酬湖月,愁看剑戟对良臣。未若逸身天台去,丛林野陌清歌吟。”
      王夫人端着香茶点心进入书房,轻声唤道: “老爷,歇歇吧,先喝点香茶。”
      李茂春:“夫人,你来得正好,我有些心头之事正欲与你说说。”
      王夫人:“老爷有何心事,但说与为妾听来。”
      李茂春蹙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对王夫人言道:“夫人啊,茂春入仕为官,本想就此报国展宏图、为民谋福利。不想这官场竟是如此黑暗,身在宦海,心为形役,我真想离开这醉生梦死花柳乡、钩心斗角是非地,去寻一处清净之处,避开世事,隐逸山林。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
      王夫人听了,沉吟片刻后,说道:“老爷所言,事关重大,须得从长计议,可否先与兄弟们商议一番,而后再作定夺。”
      李茂春:“夫人言之有理,待我与几位弟弟通个气,不过我归隐之意已决。”
      李茂春忽又想起,对夫人道:“哦,夫人,今天我从詹事府俞梧良的话中得知,从官府手中死里逃生的桃姑,可能身上带着秦桧正在追查的一份密函,如若是真,那这份密函很可能是桃姑的父亲交与女儿秘藏的,那桃姑的安危之事可就大了!”
      王夫人:“哦?那我们则更需留心地保护桃姑,以防不测了。”
      正在李茂春夫妇说话之时,已有一个人影闪到李府边门之外。这个人是王夫人之弟王安世,他一身轻装夜服,急匆匆而又轻声地敲响李府边门的门环。门内,管家李兴闻声打着灯笼来到边门内侧:“外面何人敲门?”
      王安世轻声地说道:“是李兴吗?我是舅爷王安世,快,快开门!”
      李兴一听是舅爷,忙打开边门,一看王安世这一身装扮,先是一愣:“王舅爷,你……?”王安世嘘声道:“嘘……,李兴,快,我有急事见你家老爷、夫人。”李兴惊疑地:“哦。”李兴领着王安世急急地往内院疾走。
      管家李兴急急进书房禀报:“老爷、夫人,王舅爷轻装夜服来到府中,说有紧急事情见老爷、夫人,现正在客堂等候。”
      李茂春:“夫人,内弟深夜到府,不知因何而来,我们快去相见!”
      王安世在李府客房之内搓着手,焦急地来回踱步。李茂春与王夫人进入客房。看到王安世这一身打扮,两人惊疑地呼叫:“兄弟!”
      王安世迎上前去:“姐姐,姐夫!”
      李茂春:“兄弟因何深夜来府,又如此装扮?”
      王安世:“姐姐,姐夫,大事不好!这些年来,兄弟在兵部司马任上一直襄助岳元帅抗金主张,    今日被秦桧向皇上参奏,设计诬陷小弟,朝廷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罪名,已将兄弟革除官职,削除军籍了。”
      李茂春听了大吃一惊,道:“哦,竟有此等之事!”
      王夫人亦急切地问道:“兄弟,事已如此,这将如何是好?下步你又将如何打算?”
      王安世望着姐姐、姐夫言道:“我想,秦桧之流扫除异己之心已昭然若揭,恐怕不会就此罢手,小弟想,若束手被擒,坐以待毙,还不如尽快想一个脱身的万全之策,因此深夜到此,与姐夫、姐姐商议。”
      李茂春点头道:“是啊,兄弟说得对,秦桧心狠手辣,绝不会就此放手与你的。我看,你既已被罢削,临安城是不宜再待下去了。”
      王夫人急搓着手:“那该如何办才好呢?”
      李茂春想了想,上前凑近王安世耳边轻声言道:“在福建武夷山中,我有一密友名叫张彤,此人正直侠义,与我交谊甚是深厚。我这里写一封书信与你带着,你就先到那里暂避一时凶险,至于临安家中一切,自有我与你姐姐耽待应付。”
      王安世听了点点头,道:“如此也好。我想乌云总会有散去的那一天的。”
      李茂春:“事不宜迟,兄弟,你家也不宜回了,恐怕那里早有秦桧的眼目盯着了。”
      王安世:“是,兄弟听姐夫的安排。”
      李茂春转身对夫人道:“夫人,事不宜迟,你快给兄弟准备些盘缠银两,还是深夜启程离开这临安城为妙。”
      王夫人应声:“是。”随之即急急出房而去。
      李茂春这边又与王安世言道:“兄弟,我也正盘算着抛却这充满窝囊之气的‘乌纱帽’,寻一处清净之地,归隐那山林江湖之间,日后若有着落之地,我会告知与你的。”王安世点头道:“兄弟明白。”


      且说端阳节转眼就到。一时间,钱塘沿江两岸搭彩棚、牵彩花、挂绣球,一路绵延约五十余里。建造临时龙舟水阁七十二间,搭设五个龙舟船埠,每个船埠各有龙舟五十只,分属五个龙舟队,分别打着青黄赤白黑旗帜。每船装扮各色各样人物故事。一时间,钱塘两岸人声鼎沸,鼓乐喧天,闹猛非凡。
      五月初五端阳节,高宗皇帝在一班大臣的陪同下驾幸钱塘江边,观赏龙舟。
      临安附近的三江、定海、观海、临江等处水兵船只,俱在江之上游屯扎;海宁、盐官、澉浦、泎浦、金山等处水兵船只,俱在江之下游屯扎;又有殿司江防水军、临安水军扎于江之中段。各部都统司亦出动人马逾万人。隔江萧山西兴一带山头水面,扎锦棚、缚绣幕,各色彩旗蜿蜒映带,犹如铺锦一般。
      不一会,时辰已到,令旗挥动,礼炮鸣响,数百艘各色各样龙舟,闻命齐发,迎潮踏浪齐争雄,出没于江波泛涛之间,你追我赶,十分酣快,江中江边,喊声如雷,喧嚷一片。
      如此欢娱作乐,天地亦为之惊动。忽见钱塘江那海门远处,潮涌如线而来,及近看时,浪涛有如卷席之势。忽然间于那浪翻潮卷之处,有一物自激流之中涌出,逆江而上,直逼龙舟队阵而来。
      打头的龙舟见之遂急绕躲避,及至近来细看,原来是一段大大的圆木。于是众船围拢来,一齐上前拖拽,将这圆木拖上船来。此时,众人蓦然闻到一股奇异的清香自那横伫舟中的圆木发出。
         于是,这边就有兵校即速飞渡至岸,快报于御驾之前,道:“于钱江中流得一神木,发有异香,诚为奇瑞。”高宗即命将那神木拖上岸来一观。于是派出兵丁三五十人,齐心发力,扛的扛、抬的抬,将那异香木头弄至御前。众人经仔细辨认,原来是一段上好的旃(zhān)檀。龙舟竞渡,旃檀显现江中,高宗看了十分欢喜,自认为已应着佳梦。如此闹腾了大半日,时辰已不早,高宗即命回宫,并口下谕旨,秦桧等诸臣经办龙舟盛会有功,赐颁重赏。
  却说李茂春身在詹事府做事,亦免不了亲身承担龙舟盛会民丁的抽派征集事宜。
      江南四月,正当麦收稻播季节,沿江两岸民众因朝廷大放龙舟,家家户户精壮劳力人丁均被抽派官差,因此,怠荒了田园,抛废了农事。官府这一番折腾,是真正的劳民伤财,民众未免怨嗟连天。
      当然,此事也牵连涉及直接经办此项差使的李茂春,他直闻百姓们怨声载道,亲身见历民众的苦楚,因而内心感到无比愧疚与惶促。为此,李茂春总觉胸中郁闷,加上连日来奔波劳碌,心身疲惫,渐而成疾,而后更是茶食不思,卧床难起,故此告假在家,不见宾客。李茂春心中自知其病因何而起。
      时过月余,虽经药食调养,仍感身体十分虚弱。李茂春心想,何不借此由头,早作归隐打算。因此,遂提笔具本,奏与朝廷,李茂春在奏折中写道:“奏为臣世受国恩,幸享戚畹之贵,自从龙抵浙,朝夕左右,服侍天颜,力图犬马之劳,聊为樵苏之用。不料日前陡染异疾,寒热交加,饮食少进,步履不能,缘系积劳成疾,未得霍然,医嘱须静养山中方有起色。伏恳天恩,俯鉴愚衷,准臣解职静养,将息山中,立意清修,以安愚分,实切至情,具奏。”
      高宗接到李茂春的奏请,自觉这李茂春虽为国戚后裔,在朝中亦是无足轻重,就随他去吧。遂下谕旨:“卿病果深,情词惨切,朕实忧怀,准暂出郭外安置,少俟痊可,不时起用。”
  李茂春接到高宗的谕旨后,马上吩咐家人整理家什行李,搬运出城,移往钱塘江干大宅居住。在朝好友、文武官同僚亦来送行,茂春一概谢却,只是用名帖来答谢。李茂春脱离都城,心中窃喜此番既可免却耗扰万民之怨,藉以藏拙养高,又可避却朝廷淫乐逸豫之事,得以清修心性,更是几桩难言心腹之事在身,就此亦可得以暂避风险。茂春深幸得计,闲住江干,亦不在话下。

  却说高宗得了旃檀以后,想起之前曾梦见接引弥陀金容宝相,于是就招集雕塑佛工名匠,将旃檀雕塑成一尊接引弥陀佛像,以供韦太后日后在宫中供奉朝拜。不日旃檀佛成就,果然妙相庄严,高宗看了极为欢悦。不料当夜,高宗又于夜间做一梦,梦中那接引弥陀告知高宗,必要往天台山安置。高宗一梦惊醒,心中疑惑不定。
      翌日晨起,高宗前往慈宁宫韦太后处请安。
      说起这韦太后,乃是赵构的生母,靖康年成为金兵的俘虏,被作为战利品押到北方,被羁金国十余年。赵构为了稳固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一心想与金人议和,就拿自己的老娘当借口,在金人遣使萧毅、邢具瞻面前发话道:“今立誓信,当明言归我太后,朕不耻和”。说是只要能换回老娘,让他侍奉尽孝,宁可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应允金人提出的苛刻条件,并可除了让金人痛恨的岳飞父子,并发誓“太后果还,自当谨守誓约”。之后,赵构果然是这样做了。不久(绍兴十二年四月),赵构真的将老娘从金人那里换回到临安来了。韦太后回到南宋,赵构喜极而泣,重臣秦丞相也是陪着大抹眼泪。那场面,那情景,煞是动人。韦太后本是个“聪明有智虑”的人,赵构对韦太后可说是言听计从。韦太后想做的每一件事,可就是惊动朝廷的大事了。
      高宗见过韦太后,问过冷暖,就与韦太后说起他夜间的梦境。韦太后听了,沉思片刻,遂对赵构说道:“这旃檀逆潮而现,本已是异应显化之象,如今旃檀既已雕塑成佛像,却便又遣梦使天台山安置,其中必有说道。想那天台山本是仙源佛国,因而弥陀着意要回天台去?皇儿啊,佛旨不可违,须遂顺佛意才好哩!”
      高宗听了,忙点头称是。转而又问太后:“这事却是如何安排才好呢?”
      韦太后言道:“若此尊弥陀安置于天台山,亦须显得皇室体面,一路须指派专人护送;到了天台,也得有安置旃檀之处,日常更要有奉旨司香供养之人。儿呀,我听闻那赞善李茂春前不久不是已告退闲住城外江干么?”
      高宗点头回道:“是的,是的。”韦太后接着说道:“我看这李茂春呀,倒是个最好的人选。他李门本是宋室戚畹,况且世代有崇佛家风,此番他既退隐田园立意清修,不若就让他去浙东天台山吧。如此,一来可让他为我护持佛相,司香供佛,再者也可显朝廷旌赏下臣戚畹之举,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么?”
      高宗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孩儿就遵您的懿旨,即刻下旨让李茂春奉旃檀佛像,护送前往天台,并命地方有司助其择清净吉地,建厅堂宅舍,就让其在彼终生奉佛。”
      于是,当日旨下,命李茂春至坤宁殿听宣接旨。李茂春奉旨并叩谢太后和皇帝隆恩。不日,旃檀佛像整装俱备。朝廷亦发派车船轿舆与精壮兵丁一路护送。
      钱塘江岸,靠着一艘渡江官船。李茂春夫妇携家丁人等与一应物事行装,登舟启程上路。有朝廷官员、同僚好友及李茂春兄弟前往江边送行。李茂春站立船头,抱拳告辞道:“茂春今日启程前往天台山,在此与诸位告辞了。”李家两个弟弟在岸边高声喊道:“兄长此行路途艰辛,望自当保重,我们等着你的佳讯。”
      一行人马、一队轿舆自会稽方向驿道而来,迤逦而行。在官兵的护送下,轿夫们踩着稳定而有节奏的步伐,路面传来了阵阵喳喳沙沙声。在苍茫天姥山群峰衬托下,远处浙东曲折盘绕的古驿道在高山流水间若隐若现。一路青山绿水、松竹连绵,小桥、古村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倍感幽雅;青畴田畈间的牧童,唱着悠扬的浙东山歌,意趣盎然。骑在马背之上的李茂春,看着眼前这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风光,不禁感到心旷神怡、思绪万千。
      “南国山水天台奇”,对于天台山,在李茂春的脑海里并不陌生,早就有着深刻的印象。少年时期,他博览群书,尤喜益搜古人逸事与丹台石室之藏,孙绰之赋,李白之诗,他读过,更为之击节过。小时他曾听祖父说过,台州这方土地还曾是祖宗的封(食)邑。因此,在他的心头充满了对这浙东名山的向往与憧憬。想不到如今神差君使,机缘巧合,让他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走进这天台山了。
      李茂春到天台后,自有台州官府有司相迎接风,并奉旨襄助其择选吉地,备置第宅田产。李茂春相中了天台城北跃龙门外的一畈土地,于是便出高价收买,也不肯亏枉当地百姓。这里紧依赭溪,既与隋代古刹国清寺相邻、又与佛道双栖赤城山相望,是一方风水宝地,后来被称之为“李家垟” 。
      李茂春先在此地择吉方盖了一所佛堂,用来供奉旃檀金相,以履皇命。而后,又在其边上建造李府宅邸,按宋朝廷臣庶室屋 “父祖舍宅有之,子孙许仍之”之规制,建三进九明堂椽屋数十间;在其侧边造小厅三间,具本请了大藏真经,全部装贮在内。为备日后接待皇室来人之用,又在侧后建了一座私家花园,名曰“陇西园”。屋宇“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四铺飞檐”,颇极精致。所居之地,取名永宁村,乃有与先祖汴京御赐旧居“永宁里” 一脉延承之意。如此这般,李氏虽隐居天台乡间,但在其宅邸之中依然可见一种兼受奉佛皇命与秉承纪念先祖渊源之意蕴。李茂春与夫人王氏迁居天台山之后,朝夕惟课诵奉佛为要,岁月践积德行善之举。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章详说。

             第二章  李茂春行善崇佛道  国清寺祈梦求子嗣

      话说李茂春归隐天台山中,朝夕课诵奉佛,广行积德行善之举,如此一来,遂与一座寺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古名山多古刹。天台山中有一座寺院名曰“国清寺”,这座古寺有些非同一般。相传,陈宣宗太建七年(575年),高僧智顗带着慧辩等数十高徒来到天台山,结茅成庵,坐禅修行,历时数十年,于隋开皇年间开创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遂欲建一寺庙,作为该宗的正式祖庭。但限于财资拮据,迟迟不得动工。他临终时遗书晋王:“不见寺成,瞑目为恨”,并留嘱:“寺若成,国即清”。晋王杨广见书后,极为感动,于开皇十八年(598)派司马王弘往天台山监造寺院,寺成赐额“国清寺”。国清寺真乃东南形胜也。祥云、灵芝、映霞、八桂、灵禽五峰环翠簇拥,清静深幽。寺内大雄宝殿奉释迦牟尼佛像,端坐莲台;其前为旃檀佛,旁立阿难,迦叶,神色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依墙列坐。鼓阁法鼓韵高飞,钟楼梵钟声频传,自此台山佛国法雨甘露,净洒三千。作为中国佛教第一宗派—天台宗的根本道场,俨然一派仙山佛国气象,真可谓“宝势雄侈于古今,奇表严净于江汉”。
      名山古刹有高僧。且说这国清寺中有一长老,法号性空一本,累世焚修,历经劫数,不讲求标新立异,却独具古朴二字,精研佛教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思想,至于佛教禅宗亦颇有见地,道行十分了得,人尊称“一本大师”。
      此是南宋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的一个春日,一本大师打坐于方丈之中静修,忽有知客来报:“慧远师父来了!”大师听闻,忙起身趋步出迎:“哦,瞎堂师弟来了?快快有请,快快有请!”
      为何这一本大师闻听这慧远来访如此热切?原来这慧远本乃四川眉山金流镇彭氏子,年十三岁就出家于药师院研习经论,法号慧远,字瞎堂。后参叩住持成都昭觉寺的一代高僧圆悟克勤为师,机锋峻发,称为‘铁舌远’,为临济宗第十二世弟子。绍兴年间(1135年),圆悟圆寂之后,慧远迁居琅琊山之开化寺,后又东下江浙,屡主名刹。前些年到了天台山中,先住鸿福寺,又作天台护国寺住持,亦乃当朝一代高僧。慧远在天台山这些年,经常往来于国清寺中,与一本大师切磋解悟佛语禅机,两人意气投合,十分默契。
      方丈楼前,人未至声先到,只听门外传来一声:“一本师兄身在何处,想煞师弟也!”随之又是一阵朗朗笑声。只见一僧手执禅杖飘然而入。此僧一袭袈衣飘然,两颊须髯如戟,仪观甚伟,相貌不凡,让人一眼便觉是非常之人。
      一本大师脸露喜色,双手合十上前相迎道:“师弟久违了。”慧远还礼道:“师兄近来可好?”
      “好甚么,这许多日子也不过来望一眼师兄,隐而不见,莫非师弟循达摩祖师面壁禅悟去了?”一本抱怨道。慧远忙与一本师解释道:“师兄笑话了,只是前段辰光师弟前往雁荡游历了一回,故而多日未来见师兄。”一本听了点头:“哦?原来如此。”
      两人说着,相携进入方丈楼中,落座堂中品茶聚话。
      慧远与一本道:“师兄啊,今日前来实有事烦扰,望师兄相允。”
      一本听慧远说有事相求,忙关切地问:“所为何事,师弟尽管说来。”
      慧远道:“师兄啊,师弟行脚天台山,驻锡数年未曾离却,除了向往佛国仙境之神奇,更为参悟天台宗之妙谛,师兄乃天台宗之活宝,今愚弟特来向你讨些宝去;此外,吾亦闻寺中珍藏着智者大师之遗物梵文贝叶经,欲求拜读研习一番。如此,恐怕要在寺中挂单一段时日,多有烦扰了哦!”
      一本听了呵呵笑道:“师弟何时学来这般客套,此处你要来便来,尽可作自家卧榻。师弟若要‘取宝’,我若有的你尽管拿去就是,况且有你在此,老僧身边倒有了一个一挨一拶一破之人哩!”言罢,转对一旁的知客、寮元等诸知事僧嘱咐道:“慧远师即日起住在寺中,尔等须妥理起居,不得有误!”众僧闻嘱,皆合十称喏。
      知音最喜又相逢。两位意趣相投的高僧,相聚国清寺中,一起“看话禅”,一同切磋智者大师“一念三千”、“圆融三谛”之佛说义理,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李茂春弃官迁居天台,不觉已过五载时光。如今他真切地触摸到了天台山神秀山水,体会到了千年古邑淳朴刚健的民风,很快地被天台山那如诗如画的气韵所融化,在他那份散淡的襟怀里又增加了若多慈悲。李茂春为人纯谨仁厚,乐善好施,薄于自奉而厚以待人。每当岁迫或年遇灾荒,即相帮乡邻;若遇街衢道边流落无寄之人,寒则舍衣,饥则施食。家中备储常用药物数十种,周边邻里乡亲若有所需来取者,慷慨而施,有求必应;其他诸如修桥铺路、义冢、放生、排难释纷等种种善举,不可计数也!其乐施行善如此,因而在天台乡里间有“李员外、李善人”之称。
      李茂春到了天台山后,随即函告避祸于福建武夷山中的内弟王安世同来天台定居。王安世在城外永宁村边上购田产造宅院,又在天台城中开了数家商铺,以为生计。时过不久,王家夫人就为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儿子,取名福全。就此,王安世一家在天台的日子过得倒也舒适自在。
      昔日朝廷里的李赞善而今成了天台山中的李员外,旦夕间潜心向佛,护持那旃檀佛相。在司香礼佛之余,喜欢相交结纳明德之儒以及三教九流有德行之高士、密友。他经常往来于天台山各大寺院,与许多僧人交情甚深,其中交往最多、交情最深的就是那国清寺住持性空一本。长老慈悲为怀,道行高深,李茂春对他是崇敬有加;那一本大师对李茂春也是知根知底,尤其感佩其良善品性,因此彼此间交往愈密,情分愈厚。
      这一日清晨,李府家人们一早就忙碌着。管家李兴吩咐丫鬟阿梅、家人李旺:“老爷与夫人今早要去国清寺进香,快去作些准备!”阿梅、李旺随即应声而去。
      李茂春一早就在佛堂为旃檀佛司香礼佛供茶,事毕,步出佛堂来至前堂。早有那丫鬟奉上早茶,李茂春正端起喝着,管家李兴手捧一个绸布包裹着的箱匣过来禀道:“老爷,按您的吩咐,随缘与国清寺香油资百两已备周正。”李茂春点头道:“嗯,知道了。你去看看夫人梳妆好了没有?”
         两人正说间,只见那桃姑提着进香箱篮,与丫鬟阿兰、阿菊簇拥着王氏夫人已来至堂前,桃姑禀道:“老爷,夫人来了!”
      王夫人上前问道:“老爷,今日咱们去国清寺,是不是今日寺中又有法会?”
      李茂春起身说道:“哦,夫人。今日咱去国清寺,不但要进香拜佛,而且还要拜见一位高僧。”
      王夫人:“拜见高僧?”李茂春点头道:“是啊,前些日子,国清寺一本长老带信与我,说是禅宗瞎堂  慧远师已在国清寺中挂单暂住,约我们去寺中与他结个缘、会上一面。”
      王夫人自语道:“瞎堂慧远?这位师父可是未曾见过呢。”
      李茂春:“是啊,我也是早闻其名却从未谋面哦。”
      王夫人点头说:“哦,那我们快动身去吧。”

      天台县城通往国清寺的道路,是一条砖石铺就的小径,从永宁村到国清寺约莫五里之遥,这一路之上,是苍松夹道,古柏荫翳(音yì),可谓是曲径通幽。
      那王夫人轿子在前,李茂春骑马随后,迤逦而行。
      过枫树头山,即见一座古石门。石门柱旁的赭红色山崖之上,有三个每字五尺见方的摩崖石刻,曰“万松径”。离石刻约十步之遥,又建有浮屠二座,犹如门户捍护。
      过了“万松径”,行至下松门村外,只听得村头一户人家门前吵声一片,也不知发生了何事。李茂春闻之,勒马与李兴道:“李兴,村头那边不知为何事吵闹,你且过去探个究竟。”
      李兴答应一声,随即前去打探,须臾回来禀道:“老爷,是一个常姓财主为向佃户逼债,在那发威闹腾哩!”
      李茂春心中一怔:“哦?”随即对李兴道:“我们暂停一下,且去看看。”李兴依嘱,招呼前面夫人的轿子暂且停下。李茂春翻身下马,举步村头。
      这是一个农家小院。有几个凶蛮的家丁正在那破屋里一边翻箱倒柜,一边不停地从屋里抛出席子、被铺、锅盖等家什,院子里乱七八糟地甩了一地的物件。一面容槁悴的中年汉子瘫坐于地,边上一个农妇正双膝跪地向一个横眉怒目、双手抱肩站着的矮胖男人苦苦哀求着,一旁有许多乡邻也在帮着为这对夫妇求着情。
      见此情景,李茂春心中明白了几分,估摸着那矮矮胖胖于一旁站着的那人就是那常财主。于是就上前作揖施礼道:“眼前这位兄台可就是常大官人么?”见有人过来打招呼,那人转过身乜斜着眼,神情傲慢地应道:“啊!我就是常阕德。你是……?”李茂春道:“在下是永宁村李茂春。”常阕德用那贼溜溜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李茂春,而后摆出一副不逊神情言道:“李茂春?哦,你原来就是从临安城跑到天台山来的那个李茂春、李大人、李员外啊,有何指教?”
      李兴见常阕德说话这副腔调,一时火气上来欲前去与之理论,李茂春见状,忙一把将李兴拉住,一边指着被摔得满地的东西,笑着对常阕德言道:“呵呵,兄台在此动气用粗,所为何来?”
      常阙德气势汹汹地指着那地上的中年人和农妇,大声嚷道:“所为何来?这阿福赖债不还,我叫他的婆娘以工抵债又不干,惹得老子生气呢!”
      地上那阿福嫂见来者是李员外,忙从地上爬起来,哀哀地诉说道:“李员外啊,不是这样的,我阿福家从没想过要赖常东家的债啊。只因近来我家阿福得了病疾,卧床不起,我又有孕在身,眼下正值春荒,一家老少无米下锅,只以野菜度日,实是艰难,因而一时无以还债,只恳求东家能延缓些时日。可不想常东家却要将我们赶出家门,说是封屋抵债,这这这,这叫我一家人怎么活呀!呜呜呜……”就着,就又伤心地哭了起来。
      李茂春听了颌首道:“哦,原来如此。”于是转身对常阕德道:“兄台啊,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你可否将心放宽些,再与阿福宽限些时日如何?”
      常阕德气呼呼地叫道:“宽限些时日?说得轻巧!李员外,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吃饱肚子没…没事干,管…管..管别人的闲事!”
      李茂春见这常阕德行事竟然如此蛮横,就正色道:“闲事?这样逼人上绝路还算是闲事?如果这也算是闲事的话,我李茂春倒真的要管一管哦。”
      常阙德:“管?哼!你要管可以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那你来代阿福还债?”
      李茂春问:“阿福欠你多少?”
      常阕德摇摆着一只手道:“不多不多,欠债连田租算来才五…五两银子。”
      李茂春亦扬扬五指,道:“哦,就五两?”
      常阕德摇着粗壮五根手指再次回应道:“对,五两。”
      阿福嫂听了忙上前分辨道:“常东家,你可别乱说哦,去年我家阿福他爹死时无钱埋葬,在你常家借的只有二两银子呀,就是连租带息算起来,可也没这么多啊!
      常阕德骄横地说道:“我说这么多,就这么多,难道我还白……白借你不成?”
      李茂春挥挥手,说道:“好啦,好啦,你也甮再吵啦,五两就五两吧。李兴,给我取些银子过来!”
      李兴应道:“是。”随即转身从箱匣里拿来银子,交给李茂春。
      阿福嫂道:“李员外,谢谢你的好心好意,但我家这债怎能让你来还呀!”
      那常阕德一见那白花花的银子,即眼睛发光,忙伸手说道:“快快拿…拿来!”
      李茂春将手中的银子取出其中一份递与常阕德,道:“常大官人,这里有五两银子,今天当着众乡亲的面,我代阿福将欠你的债还清了,从今后可不得再来骚扰阿福一家了。”
      常阕德接过银子,转身嘟哝道:“哼!算你李茂春有…有种!今日在我常阕德面前充啥个大佬,咱们今后走着瞧!走!”说着就带着家丁灰溜溜地走了。
      李茂春冷眼看着常阕德带着一帮人走远,转身叫道:“阿福兄弟,阿福嫂,过来!”说着就将手中余下的一份银子,递与阿福夫妇,又言道:“这点银两请你们收着,快去请个郎中来与阿福兄弟看看病,顺便买点食粮,调养好身子,家中没个康健的当家人,这日子更不好过啊!”
      阿福、阿福嫂见此情景,双双跪地,泪流满面地拜谢:“李员外大恩大德!多谢李员外!”李茂春忙欠身扶起阿福夫妇。在边上看这一幕的乡邻们无不为之感动,异口同声地赞道:“李员外真是好人哪!”

      春天的国清寺,周边参差伸向天空的森森古木,吐芽揽绿,比冬天里多了几分生机。一阵轻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清新气息和绵延千年的氤氲香火味。那双涧里传来的淙淙流水声,殿宇翘角飞檐上的风铃叮当声,伴和着那袅袅梵音,在天际间交汇激荡,缥缈回响,使得这佛国更添几分玄妙。  
      此时,从山门之内步出两位僧人,这就是方丈性空与挂单寺中的慧远大师,两人信步徜徉于山门外丰干桥畔、古木之下。
      慧远问一本道:“师兄唤我同出山门而来,未知何事?”
      性空一本笑道:“师弟,春日里唤你出来听风闻水有何不可?况且即刻就有一位佛缘中人在此与你相见哩。”
      瞎堂慧远:“哦,佛缘中人?”
      性空一本点头道:“是啊。”他抬眼望着古木枝头,掐指道:“呵呵,想来贵客应已来至山门之外。”于是对知客僧妙彗道:“妙慧,客人已到,快去寺外迎候!”那妙彗应声而去。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5-30 01:44:1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5-30 00:12:10 | 只看该作者
好啊,请一些画家画插图,一部图文并茂的好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5-29 22:01:45 | 只看该作者
文采非常不错哦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29 12:43: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丽的神话 于 2013-5-29 20:23 编辑

这部连载好!提高后司街文化档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5-29 12:32:52 | 只看该作者
哇,原创长篇小说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9 02:51 , Processed in 1.06625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