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震专家大胆猜测:大禹治水缘于陨石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9: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trong><font size="2"><br/><br/></font></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80%;">作为一条闻名世界的大河,黄河在历史上有过无数次的改道,地质学家发现,在现今的江苏北部、山东南部的广大地区,同样也留有黄河冲击过的痕迹,大量的历史考古资料也证实,这里在数千年前也同样是黄河的古河道,黄河通过这里注入黄海。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使黄河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是人为改变,还是自然力量?最近,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研究员王若柏提出大胆猜想,他认为,“大禹治水”的传说可能与史前的黄河下游改道直接相关。 <br/><br/>贝壳堤竟隐藏着黄河改道的历史 <br/><br/>北京科技报:黄河在史前最大的一次改道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个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br/><br/>王若柏:黄河在史前最大的一次改道应发生在4700年以前。这个时间是根据关专家对天津沿海地区贝壳堤考证后得出的。 <br/><br/>在渤海湾西岸共有四道贝壳堤。贝壳堤的出现标志着黄河不在此地入海。 <br/><br/>原因是:这种贝类只能在大江大河入海口处的半咸水区域生存,一旦黄河改道,这种贝类便不能适应海洋水质,然后迅速死亡,再经过年复一年的海浪冲击,就形成了一道完全由贝壳组成的堤坝。实际上贝壳堤是古代海岸的遗迹。地质学家发现,在天津地区最老的,比较有规模的贝壳堤距离现在有4700年的历史。 <br/><br/>这就是说,距今4700年的时候,原本一直流入渤海的黄河,突然发生了变化,不再由此进入大海。同时,在苏北沿海地区,也有一些贝壳沙(贝壳堤的一种类型),这些贝壳沙与天津附近的贝壳堤正好是交叉存在的。当天津有贝壳堤的时候,苏北就没有贝壳沙;当苏北有贝壳沙的时期,天津就没有贝壳堤。渤海湾西岸和苏北沿海分布的贝壳堤,给我们提供了黄河远古时期基本上准确的南北迁徙时间。</span>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9:08:00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80%;">黄河改道竟是因为陨石雨撞击华北 <br/><br/>北京科技报:4700年前,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黄河的入海口从渤海湾突然迁移到了苏北? <br/><br/>王若柏:根据历史的一些资料推测,在4700—4800年前,华北平原可能遭受了一次陨石雨的撞击。这次规模巨大的撞击,可能截断了黄河入海的河道,迫使黄河改道苏北。 <br/><br/>北京科技报:距今4700年前后是什么时代?这次陨石雨的撞击事件是如何得出的? <br/><br/>王若柏:距今4700年前后是全新世降温最强烈的“小冰期”时代的开始,也是中国和世界许多地区新石器文化先后突然走向衰落的时代。同时,也是冀中平原古文化空缺区开始形成的时代。 <br/><br/>在这个时期前,中华大地上已经有很多文化存在,北面有红山文化,南面有梁楚文化,西面有齐家文化,中部的华北平原则有龙山文化。但是,恰恰是在4700年前后,这些文化突然全部消失了,中间有个沉积层,后来的文化比起早期的文化要大大的落后,说明文化形成了一个断层。这个断层与陨石雨撞击的年代极为吻合。 <br/><br/>另外,我们在冀中平原和白洋淀地区发现了许多蝶形地貌——蝶形洼地。这些蝶形洼地从历史地形图上看就是一些大的水坑,这些大的水坑,我发现的就有200到300个之多,实际上这些水坑几次洪水就能把它掩盖掉。也就是说,现在还能保留的就有200到300个,推测历史上可能更大。这些大的水坑明显是陨石撞击留下的。 <br/><br/>也就是说,在距今4700年前后的某一天,无数大小不等的陨石从天而降,随之而来的大爆炸四处爆发,不知所措的人们到处逃窜,大火无情地吞噬了一切。这巨大的力量最终导致黄河北上的路途被截断,不得不在今天的山东西侧、河南东侧这一地区转而南下,由苏北注入黄海。这一改道使黄河河道发生了超过500公里的位移。</span>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9:09:00 | 只看该作者
<pre><span style="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80%;">陨石雨撞击的结果导致华北文明出现断层<br/><br/>北京科技报:这次陨石雨撞击既然导致了文明的消失,那我们的祖先从何而来? <br/><br/>王若柏:巨大的撞击造成的破坏远不止是黄河改道引发的滔天洪水,接踵而至的是更加可怕的降温事件。由于巨大的爆炸将尘埃抛向空中,甚至抛到同温层,阳光被遮蔽,气温迅速下降。 <br/><br/>华北的龙山文化,苏北的梁楚文化,撞击点北方的红山文化,以及西部的齐家文化由于受到洪水或是降温的影响都以无法生存。这时,惟一还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只有中原地区,在黄河中下游,是黄土高原。这里地势较高,虽然属于北方,但又不是很靠北,气温也还可以,因此,各个文化才向这里集结。在这里,人们重新开始建造家园。 <br/><br/>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直到两千多年后的春秋战国时期依然可以看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分封土地的情况,在华北平原这块原本肥沃的土地上,竟然是一片空白,而在中原、华南地区却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各个诸侯国的名称。这恰恰说明在两千多年后,人们对于华北地区这块曾经的重灾区依然心有余悸,不敢涉足。 <br/><br/>古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被证实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br/><br/>北京科技报:这一些又是如何和大禹治水联系在一起的? <br/><br/>王若柏:规模巨大的撞击严重地破坏了华北平原地理和生态环境,使得黄河北流的河道也受到了破坏,造成了河道的壅塞,入海口也被截断。在此之后,河北平原开始洪水肆虐,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了极不稳定的时期。这就是女娲补天中描述的“水浩洋而不息”的场面,这种情况可能延续了数百年的时间。灾难逐渐的平息了下来,残存的先民又开始重建家园,在与洪水进行的斗争中,生产力逐步得到了恢复。 <br/><br/>古代传说的研究也证实了“大禹治水”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也就是“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的过程。可以说,在“大禹治水”的努力工作下,黄河复归北流。 <br/><br/>北京科技报:那你认为大禹治理的到底是哪一段黄河呢? <br/><br/>王若柏:大禹治理的很可能是今天的洛阳、郑州、开封一带的黄河,他将原本从山东西侧改道南下的黄河转向北方,这正应了那句老话:“北流顺下,东流高扬。”意思是说,黄河只有在华北地区北上入海,才能平稳流淌,而如果是向东流,虽然入海口近了,但必定会使黄河泛滥,大水不止。 <br/><br/>大禹的做法恰恰符合了地质结构的走向,使得黄河水有了稳定的河道,狂躁了数百年的黄河,终于平静了下来。人们也得以有了稳定的生活环境,至此中华文明从中原再度兴起并延续至今。</span>
        </pre>
地板
发表于 2006-12-4 19:12: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新听说的理论,先看看。
5#
发表于 2006-12-4 20:48:00 | 只看该作者
新视觉,新理论
6#
发表于 2006-12-5 23:45:00 | 只看该作者
<p>黄河有史料记载的就改过好几次道</p><p>最近一次是老蒋为抗日炸了花园口,结果黄河改道,中原千里泛黄区</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3 07:42 , Processed in 1.0629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