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宇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浙西纪行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12-3 03:56:00 | 只看该作者
<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发表于 2006-12-4 16:38:00 | 只看该作者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08:58:00 | 只看该作者

诸葛村

诸葛村 <p></p>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兰溪诸葛村。 <p></p><p>整个村落俨然一组富有“阴阳八卦”特色的明清风格古建筑群,俗称“八卦村”。自元代中叶,诸葛亮第28代孙诸葛大狮携两个孙子于此定居,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子孙繁衍历五十几代。村里绝大多数村民都是诸葛亮的后裔。现有诸葛家族近4000人。</p><p>从竖立村口的导游图可知,诸葛村整体建筑风格,是按诸葛亮的九宫八卦阵图式精心设计、构建的。该村处于8座连成弧形的小山包围之中,地势隐蔽,形成天然外八卦。村落以钟池为中心,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有规则地分为八块,全村房屋呈放射状分布在这八个地块中,形成内八卦。白灰粉刷的墙壁与青砖灰瓦的门楼、屋檐相映成趣,有“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美称。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200余座,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村内巷道阡陌纵横,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有着很强的防卫功能。据说,曾有盗贼混入,因找不到出路而束手就擒,真是神乎其神。</p><p>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丞相祠堂。丞相祠堂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坐西朝东,由门厅、庑廊、钟鼓楼和享堂组成,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是诸葛氏族的总祠。从地势看,系布局在一座小山坡上,相当于国清寺雨花殿至大雄宝殿这样一层高过一层的格局。</p><p>祠堂的门厅为歇山顶、五开间、八字门,显示出丞相祠堂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风格。中庭四根二人合抱的屋柱,分别以松、柏、桐、椿树作材料,寓意“松柏同春”,以示子孙百代发达兴旺。梁上九个鱼形太极图和九只金狮挪球,四周檐柱上的牛腿、斗拱,都雕刻得非常精细。中庭两边的庑廊供奉着诸葛氏族十四位先贤的塑像。从两厢拾级而上,便至享堂,左右筑有钟、鼓二楼。享堂上供奉着诸葛孔明坐像,羽扇纶巾,正气凛然,显现一代儒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胸藏百万兵的风范。香烟缭绕,膜拜者众。据说,为纪念诸葛先祖,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诸葛亮生日和八月廿八诸葛亮忌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祖庆典活动。</p><p>循着村中的小巷,来到了钟池。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如图)。池塘与环湖而立的古民居融合为一体,为诸葛村注入了一种神奇的灵韵。</p><p>钟池边为大公堂,是江南唯一的诸葛亮纪念堂。正门呈牌楼式,层层斗拱出挑,门额上悬“圣旨”和“敕旌尚义之门”横匾,大门两边墙上写着“忠”、“武”两个大字,显示出诸葛氏族的显赫与威严(如图)。堂内悬挂着“三顾茅庐”、“舌战群儒”、“七擒孟获”、“草船借箭”、“空城计”、“巧布八阵图”、“白帝城托孤”、“借东风”8幅油画。目睹这些生动传神的画面,仿佛走进当年三国争雄的场景,思绪飞扬,为诸葛亮的用兵如神和聪明才智所折服。第三进尽头的太师壁上,赫然置一块长3米、宽1米的匾额,上书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极富教育意义。大公堂近旁多书画摊点,游人纷纷购买书有“诫子书”的折扇或立轴,以作为给子孙的赠品。</p><p>沿村巷转过几弯,再拾级而上,来到天一堂百草园。园中林木葱茏、药草蓊郁,还建有廊榭供人休憩,俨然苏州的怡园。这里地势较高,于此眺望,半个村子尽收眼底,赏心悦目(如图)。天一堂是个药铺,类似的还有寿春堂、大经堂等。诸葛亮的后人们遵从先祖“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族训,识草药学医术者众,他们悬壶济世,精心经营中医药业,种植四季花草、珍稀药材,所制良药畅销大江南北。</p><p>诸葛亮后人们还继承了诸葛亮“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的耕读传家精神,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岁月的变迁中,孕育出了浓郁的乡土耕读文化。游览中所见到的纺车、踏碓、石碾、木雕、砖雕、石雕……无不透露出浓郁的乡土耕读文化。</p><p>回程中,来到一口水塘边,前方有一排水上**保存到现在,看上去已是东倒西歪,但还是很牢固,人们依然能在上面饮茶喝酒,令人称奇(如图)。在水塘边流连,回肠百转,脑子里不停梳理着此行的感动与启迪: </p><p>旅游业的兴起逐步揭开了“八卦村”的神秘面纱,也给诸葛村带来很大变化,为这里的百姓增加了不少收入。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街道的店面,几乎都是以有关诸葛亮的典故命名的,饭馆都打着有关诸葛亮的各种招牌,就连旅游纪念品也与诸葛亮有关,一把把的羽毛扇,一幅幅的《出师表》、《诫子书》都成了游客的抢手货。</p><p>&nbsp; 古老的山村越来越热闹,但那淡泊明志的古朴遗风、“天人合一”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的魅力、依然不息地相传,且不断地向游人扑面而来……</p>&nbsp; <p></p>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相关图片

<br/><br/><br/><br/><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5 13:39 , Processed in 1.0848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