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于人民网:胡锦涛学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学说(哲学评论版)--李宏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15: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新宣言;
新世纪,新旗帜独具特色,传承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与理想,开创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新真理;
伟大的跨越,伟大的转折,传递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抱负,新的里程碑上抒写着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思想;
新的历史,新的起点上,这是中国在新世纪里的新旗帜,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指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改革的新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就是能始终高举马列旗帜,信仰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践行三个代表,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在发展和改革中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求索和探索,不断进行用新的思想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寻找新规律,创新新方法。不断得出新结论,不断结合时代新特征,摧生新观点,产生新学说。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理,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的根本和实质。胡锦涛学说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新标志、新纲领、新篇章,是新时代中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新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思想。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新时期的新篇章
历史展示;1920年,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城市上海,诞生了以工农联盟作政权基础的中国共产党。风云百年,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哲学,先进的国防力量,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宗旨。
历史记录;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每年的议政焦点都倾注于农村,倾情于农村,一号文件大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宣言。中国农村迎来历史巨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2005年,中国共产党又展开新农村的壮丽画卷,中国农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进新时代,光荣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中国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农村是中国的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改革的试验场,只有农村的革命,才能推动中国的历史进程。只有农村的变化,才能展示时代的变迁。这是中国当代历史的结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标志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这项工程,是党在新世纪谱写的新画卷,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途径。是党在新世纪进行的新的举措和新战略。
我国农村的现状是;人口所占比例大,发展前景广阔,但基础设施落后。中国共产党转移发展战略的根本意义就是真正意义地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只有将农村建设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将农村的政策落实好,才能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新农村的建设,是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举措。新农村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艰辛探索的新篇章,并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到社会建设领域,发展到社会的各个体系,创立起新的学说。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新表述,最新发展。是中国革命的根本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在于扎实贯彻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才能为农村展开壮丽的新画卷,才能带领农民走进新世纪。走进新世纪,最根本的是解决温饱问题,是解决脱贫问题,是解决和谐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处处要体现出一种新的精神风貌,一定打破旧的框架,一定打破旧的形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着力移风易俗,用新的、时尚的东西在农村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做到思想不落后,做到观念更新,就会使农村气象万千,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新家园,成为中华民族新的文明发源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改革的主战场。

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学说
风云百年,用锤头和镰刀聚集着中华民族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由弱走到强,中华民族的百年画卷正日异发生着壮丽的变化。
百年风云,和中华民族生死相依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中华民族求索真理,探索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国之道。在新世纪,已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的转折,开始构建起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学说的科学内涵,时代背景,本质特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纪元的开始。在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思想模式后,对于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和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原理,成为中国共产党跨越世纪的伟大旗帜,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站在历史高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一伟大文献,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使命中承担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中高举什么旗帜的问题,是解决党的建设的三大历史性课题,进行三大飞跃的历史性过程;一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的毛泽东思想。二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邓小平理论。三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她在保持共产党人先进性教育中,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涵与要求,进一步全面协调了可持续发展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方法,把以人为本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使党的各项工作做到统筹兼顾,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原理同时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理论升华,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新探索。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观点产生的最先进的思想理论,并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是党对国情长期探索、对人类社会历史艰辛探索中定下的最理性、最科学的思想定位。在历史上,由于科学判断的失误,我们党也曾有过挫折和失误,经历过矛盾和困难,虽然这是任何政党在发展中都要经历的经过,但我们党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从根本着手,勇敢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将其导入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中,从而使我们的党提高了执政水平,巩固了执政地位,全面迈进新时代。

科学发展观深入揭示了和谐社会的发展规律,使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认识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特殊规律。党在执政规律探索中把握住实质,深刻认识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真理,用科学发展观发展了党,推动了社会经济建设,进行了跨世纪的跨越,进行了跨世纪的转折。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党与时俱进的标志。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哲学都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的,随着变化而不断定型的。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推动力量,在高度的现代化建设中忠实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最新思想产物,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结论。
以科学发展观为“十一五”开局,核心在于正确执行党的路线,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正确信仰党的思想理论,正确维护人民的利益,正确把握形势,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首创精神,搞好团结,着力开创新局面。这是时代的趋势,也是历史的潮流。
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肩负使命,胸怀全局。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我们的党才有发展前景。只有用科学发展观作使命,我们的党才有作为。而也只有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在科学发展观上的表率作用,才能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这是历史的结论。

科学发展观这个科学的学说,提出了突破发展瓶颈和体制障碍等根本转变的战略要求,抓住了推进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关键,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将使一些尚未定型的制度更加成熟,将让一些尚未完备的理论更加完备,中国将会发生更加深刻的大变革。
从严治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党章的建设是党的生命底线。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意义也在于;号召、动员全党,从根本上跟着党,严肃党的纪律,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党的荣誉高于生命,党的生命高于一切。
科学发展观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驱,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杰出代表。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应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历史的召唤下,在时代的激励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武装下,同心同德 、开拓进取、与时俱进。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保持三个代表的与时俱进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的发展结论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的系统性是以过程而存在,是以普遍联系而存在,根本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用时代精神为先进社会谱写华章。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体现政治和谐,发挥团结的重要作用。团结是一切工作的纽带,也是一切工作的动力,只有搞好团结工作,才能走向和谐。搞好团结工作,就应发挥团结的时代意义,以团结作一切工作的准则,这样构建起来的和谐社会才能稳定,才能有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是国家经济实力改善。国家强大了,民族才能走向繁荣富强,人民才能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我们能遵守社会公德,能以国家这个大家为家,能以社会主义建设为荣。核心在于缩短贫富差距,以城市建设为本,走工业反哺农村的道路,做到城市和农村兼容,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互动。更要关注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发动社会一切力量改变贫富差距太大的状况。改变贫富差距太大的更大意义就在于用爱心、用温情构建和谐社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制度上改变贫富差距的现状。

构建和谐社会,一切以人为本,在认识上有新突破,在改革中有新力度,在发展中有新内涵,在创新中有新理念,在思想上有新意识。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用制度保障分配新秩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分配新格局,保障每一个公民平等接受各种社会福利。

构建和谐社会 ,道德体系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升华,人的价值观也会溶合在一种时代特征中改变。总之,和谐社会所给出的答案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关系和谐,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和谐,人与自然的状况和谐。和谐是这个时代的新篇章、新乐曲。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马克思主义跨越世纪的伟大工程
这是新世纪的历史选择。
“三个代表”作为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这是历史智慧的凝聚。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伟大意义在于: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从以党代政走到依法执政的变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是搞好党的建设,着力解决党观察世界,观察中国命运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的思想的全面提升,根本在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方略,改进党的执政方式,优化党的执政环境,巩固扩大党的执政资源,健全党的执政体制,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理和执政理论,符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建党学说。是新时期党直面新的伟大工程和新的艰巨任务中;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是党在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在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性任务中,让党在风浪中、在前进中、在改革中、在机遇中、在使命中更加走向成熟,制度更加完善。

执政能力的建设,历来是中央的头等大事。执政能力的高与低,决定着改革成果的高与低,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命运。胡锦涛主席以三个代表作指针,正确探索党的发展道路,科学思索,创造性地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如何执政为民,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全面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旗帜、为指针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提出什么是党的指针,提出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党在新时期产生的新的历史课题,新的建党兴国成果;成为新时期跨越世纪的伟大旗帜,有力地为共产主义壮丽的历史画卷抒写下完美的结论,指明了党在新时期,新世纪的前进方向;既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发展中国经济。还从历史的角度,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原理,结合当前的政治任务,围绕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党之本,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围绕着毛泽东思想的执政之基,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围绕着邓小平理论的力量之源,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于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始终如一的基本国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向辉煌,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是:中国共产党能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个伟大光荣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能始终传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为历史使命。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核心力量,是团结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核心力量,是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条,揭示了共产党人的执政规律和执政方式。是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干的伟大追求、伟大奉献的平凡体现。是党义无返顾地担当全力开创社会主义、倾情建设社会主义、满腔热情发展社会主义、终身无悔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壮举,开辟了历史向人民历史转变的趋势。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中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不变的基本理念,传承着党建设国家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继承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关于国家发展的宗旨,是中国国策的灵魂,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建设的执政方针。
党的生命意义就是用党的意志,强化国家立场,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推动先进文化前进,推动先进哲学思想飞跃。就是始终代表人民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国家使命高于一切,党的使命高于一切。

党的伟大作用就是通过国家意志,体现党的宗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建立国家经济新秩序。围绕国家中心工作,阐述党的政治纲领,体现党的意志。

改革,是创新的手段;发展,是改革的灵魂。国家的改革,离不开制度的创新,制度的创新,必须围绕宪法这个中心。只有用文明社会的法制成果、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智慧结晶——宪法,去校正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的改革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以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去建设社会主义,改革社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无产阶级目标奋进,推进三个代表的全面伟大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扎实发展,党才能真正意义上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历史使命,才能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利益高于一切,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高于一切,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伟大举措高于一切。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她始终严格地以事实作为自己的根据,打破一切宿命论,打破一切封建残余,打破一切落后的意识形态,打破一切资本主义建立的社会秩序,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角度,全面建立社会主义新的信仰方向,全面建立社会主义新的社会制度,全面建立社会主义新的经济秩序,全面规范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方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首先是一个宗旨的问题。宗旨是态度的体现,态度的核心是如何建设一个政党的思想问题。任何的意识形态,任何的思想理论,都以人民的利益为立场,以人民的意见为科学判断事物的标准,以人民的最终选择为奋斗的方向。人民是国家的建设主体,承载着改变历史、首创历史的重任。党是国家的旗帜,肩负着改变国家命运,改变民族命运的使命。党和人民连接的纽带,就是使命与先进觉悟的连接,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思想在党的宗旨上的体现,是党的执政方针,是党区别于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特点,充足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以工农联盟为政权基础的执政特色。

国策是人民的最终意见和结论。其从道德体系入手,从法律角度切入,从中国国情思考,从人民民主建设的体系构建,演化为国家的宪法,成为利益于人民的事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党服务人民,人民哺育党,以此力量产生的凝聚力,战斗力,团结力,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上相互聚集在共产主义旗帜上的充足张扬。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历史背景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集中一切社会主要矛盾阐发出的马克思主义新原理、新阐释、新主张。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繁荣哲学文化、推进改革开放的动力。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方针政策在国策上的实施,始终如一地贯彻到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科学结论。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力量,始终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动力,始终是领导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始终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始终是中国国策的灵魂。

六、荣辱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生命底线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源远流长是因为这个民族格守着一个符合中国人特色的道德体系,并始终不渝地坚守,坚持和创新,使中华民族成为人类思想的发源地。

和中华民族齿唇相依的中国共产党,传承着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思想文明。并在此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作武装,作旗帜,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

民族要有荣辱观,人也要立足荣辱观。荣辱观是一个人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一个人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去发展?这些问题,既是问题,也是一个人荣辱观的观点,更是一个人道德体系、人生坐标的立足点。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去奋斗,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去践行使命,是胸怀远大的人,是生命重如泰山的人。如果在工作中勾心斗角,在利益上争抢算计,这样的人,是时代淘汰的对象,是没有远大理想和作为的人。现在,胡主席提出了新的观点,是我们整顿各级干部作风的重要指导,是各级干部自我批评的优秀教材,是我们政党、政府严格要求自己的一种自我价值衡量的标准。作为人民公仆,对待是非上就应该有荣辱观,追求进取上也应有荣辱观。只有树立起荣辱观,我们才知道什么样是荣,什么样是辱,荣和辱给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什么影响,给自己的组织、单位产生了什么影响,给自己的家庭、子女带来了什么影响……这就是荣辱观的力量。荣辱观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一种纪律,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参照物。是荣辱观,决定着一个人的奋斗方向。是荣辱观,起到一种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现在,一些人失去荣辱观,连党纪国法都很难将其约束。而一个人犯罪,道德滑坡是起步。荣辱观的树立,将使一些人态度从根本上发生转变,也使一些人的工作作风彻底转变,专心致志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服务。

胡主席的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保持共产党员与时俱进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引导着我们争做诚信公民、合格公民,以优秀的道德精神为中华民族打造新的灵魂。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核心在于道德体系的建设。任何事业,没有道德体系,就不会在建设上有突破,就不会在发展上有进展,就不能取信于民。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没有诚信,就没有生命力。生命力决定成败。中国共产党的大政方针就是为人民服务,并以优秀的精神作为精神信仰,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了时代前列。

走在时代前列,就是以荣辱作观点,就是以荣辱为生命。这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立场。从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荣辱作生命底线,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始终坚信这个理,从而诞生了一部又一部气壮山河的精忠报国故事。现在,由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华民族,更加注重道德体系建设,把道德体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从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道德的经典。

我们的各级干部,要本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态度,认真学习,领会胡主席的荣辱观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的新坐标,使之成为我们走进新时代的新武装,新信仰方向。

七、求真务实的关键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真理信条总是溶有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品质。
中国共产党的箴言总是铸有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品德。
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总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真理信条的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的座右铭就是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求真务实,又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民族精神的弘扬,关键是党在求真务实思想上的倡导。民族精神的弘扬,又是党传承政治文明、哲学文明、文化文明的关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中国共产党的真理信条,为其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求真务实的思想内涵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本质特征,揭示着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观,是党风学风形成的关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延续的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既继承着马克思主义,又延续着优秀的民族精神。求真务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精华,是历代仁人志士艰苦卓越求索的思想结晶,是爱国情操的伟大表现。中国共产党禀承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传承的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求真务实这一中国共产党的真理信条和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本质在革命实践上的相结合,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改变历史命运的基石。
求真务实既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中,又是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铸成的真理信条,是毛泽东思想的真谛,邓小平理论的灵魂,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风格,是胡锦涛学说发展的新信条。党一直以讲真话、办实事为守则,不断倡导求真务实,力戒空话套话,将空话套话作为误国祸民之事。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就有诚实做人的人生信条这条准则,以讲空话为耻。党和民族的道德体系都是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之上。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主席站在时代前列,多次号召全党,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建设党,用求真务实的作风建设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篇章。

求真务实,是党的基本政治立场,是党弘扬的政治理念,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始终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普遍追求;始终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普遍信仰方向;始终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共同传承的光荣传统;始终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著追求,始终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觉悟。
弘扬民族精神,关键是党。弘扬民族精神,责任也在党。党是民族精神的捍卫者,民族精神传承着党的信念。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在于党在建设上,在信仰方向上的正确引导,引导得力,信仰正确,功及千秋,利在当代。
弘扬民族精神,关键是寻找民族和谐的最佳结合点。弘扬民族精神,关键是全党同志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关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让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历经封建,殖民,最终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的中国高高飘扬!

八、以四观作旗,始终践行三个代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升华,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总观念;既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用四观作党的武器、阵地和旗帜来概括与揭示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基于世界眼光的科学结论。以四观作旗,充分阐述了党的政治纲领,监督着党的执政方式和用科学原理武装党的伟大道理。四观是判断一个执政党进步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尺,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改革发展中思想全面升华的真理结晶。

四观是中国共产党深化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开拓进取,与定位于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三个代表相互承接、共同发展。是三个代表的继承和延续,是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表述。以四观指导全党,指导党的各项政治方针,我们的工作在发展中开辟出新思路,改革取得新突破,开放打开新局面,各项工作推出新举措。

四观是党在三个代表的基础上,在三讲的举措下,认真分析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四观是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艰辛探索,科学创建的新机制,增长的新本领。四观是胡锦涛总书记用非凡的马克思主义者勇气和智慧,提出的新的伟大意义的观点,在划时代的革命建设中,形成学说,全面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四观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中心,以建设为轴心,以经济为重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俗话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一切事业只要以人为本,最终必然人定胜天。一切事业只要以发展为中心,最终必然与时俱进。一切事业只要以建设为轴心,最终必然飞跃发展。一切事业只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最终必然祖国繁荣,人民富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结论。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鼓舞人心,中国共产党的成果令人心醉。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步伐奏响改革交响乐曲,抒写下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光彩乐章,始终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始终办好了中国的事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始终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进行了伟大的实践,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党从胜利走向了辉煌,开创了中华民族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

九、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公元2004年9月,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决定,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全局,用发展贯穿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发展是党的生命线,是源于实践的思考,是党的运动和革命的又一次科学定位。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就是提倡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发展的结晶。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理论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夺取现代化胜利的全过程。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站在时代前列,以发展为本,与时俱进,创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伟大新局面。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胡锦涛主席走在时代前列,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用科学的发展观,指明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中国的事业恢宏无比。

党的事业一直在发展中,党的思想一直在发展中,党把发展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党的每一部里程碑文献,就是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使党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

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推动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告诉我们,盲目发展,必将祸国殃民。而不去发展,必将落伍,甚至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发展是硬道理,就在于我们必须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就在于我们必须突破一切旧有的观念,打破旧有的形态,善于借鉴,勤于吸收,重于转化,不断寻找新原理,不断开拓进取,不断结合每一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勇于创新,才会使我们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找更科学的出路,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旗,用胡锦涛学说作观察和考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为振兴中华奋斗不止,为人民服务运动不息,为党的事业前仆后继。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中,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科学判断,必须有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勇气,有伟大的创造力,有三个代表作指针,有肩负解决党的建设的全部历史性课题的神圣使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对党的信仰,坚持实事求是,发展才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得出的结论。

发展必须以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为主要思考对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立足点,全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得出的结论。

发展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纽带,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原则,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也是近代中国历史得出的结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八十多年的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又一次伟大转折。是党面对中国发展现实状况担负的新的历史使命。是党走进新时代开创的更加雄伟壮丽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党始终践行三个代表新发展的伟大创举。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的杰出立党之本、兴党之策、力量之源。是巩固、完善社会主义阵地,建设方略的跨世纪工程。是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长征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华民族的命运由此发生根本转变。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发生伟大转折,由此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伟大跨越。
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走进新时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革命,是中华民族命运转折的一次重要时刻,她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豪迈走向崛起。推动中国全面发展,带领中华民族全面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意义,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长征的开始。

党在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革命的斗争中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在社会改革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迈出了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核心就是党始终探索为民的思想、寻找富民的道路,以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就是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这就是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因为所有的历史昭示都在揭示着一个朴素的道理,只有中华民族强大了,中国共产党才有生命力。只有中国共产党振兴了,中华民族才有出路。这是历史的哲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建设的核心,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是民族进步的核心,是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核心,为全面概括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出的答案。是党建设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特色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方方面面,是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新时期、新战略、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科学建党,执政为民的历史性新课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新探索。

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没有任何现成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没有固定模式参照,她是一个全新意义的社会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概括、科学表述、科学践行的伟大产物,思想结晶,社会模式。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面升华社会体制的一个过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伟大转折。其建设的过程更加艰巨,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情况更加复杂,全党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才能胜利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才能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十一、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
时代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创新。创新是一个时代跨越历史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国家创新,在建设中使国家不停结合时代特征赋予新内涵。在建设中拓展一切体制,使所有的创新与时俱进。在建设中始终搞好团结的关系。始终协调好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始终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致力于经济建设。始终用发展是硬道理的规则搞顺一切关系。始终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式使国家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形成新格局。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伟大使命。世界的变化,历史的变迁,所有的结论都在演示着一种规律;即没有创新意识的国家,就是无法顺应历史潮流的国家,必然要遭历史淘汰。创新是要遵循科学规律的,是要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从质到量的转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上的新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传承毛泽东思想产生邓小平理论的新观点。三个代表是党的第三代核心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上的新纲领和形成的新思想体系。总之,我们党始终坚持思想上的创新,并在国家建设上始终坚持体制上的创新。创新,是我们党的旗帜,也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伟大使命。我们传承着这种使命,我们党在与时俱进。

十六大以来,以胡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科学发展之本,始终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向全党发出号召,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使之成为构筑共产党人使命的新信条。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新标志,成为一个政党发展的新使命,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的思想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敢于自我批评,要敢于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用科学发展的理念衡量一切,检验一切,发展一切。敢于突破一切旧有观念,敢于突破一切旧有认识,敢于突破一切旧体制,敢于结合时代特征创新,敢于在创新中建立新模式,敢于在创新中改革,敢于在创新中发展。

创新意识,一定要体现在各种领域中,改革在各种体制中,发展在各种局面中,创新在各种格式中,应用在各种模式中,建立在各种秩序中,形成在各种思想意识中。我们党的建立新分配秩序,就是针对现状对执政规律做出的新探索,就是改善矛盾的一种科学方案,就是党红色管理的一种新体现。这种体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学说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执政的方法论。

方式和方法是创新的根本。任何的创新,都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有科学发展的方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这种结论,是共产党人的结论。这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规律。这种结论和规律的伟大结合,就是当代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伟大使命。

十二、马克思主义的新特征是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学说

客观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和走向是当代世界最基本的思想革沿,是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最基础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定位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

经济全球化和思想全球化已是世界巨变的结果。在这种状态下,世界重量级国家的思想次序发生变化,旗帜和方向也发生变化。发生变化表现在质变和量变中,其中苏联发生质变,量变包括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量变的最大特征是依据国情,建立起具有各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结合社会主义国家实际情况得到新的发展创新,做到与时俱进。

任何发展都产生矛盾和面临挑战,又都孕育着新创造。中国是社会主义的主阵营,一切社会模式包括执政方略都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建设,又是根据中国特色而建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同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起来,这就奠定了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的基础。历史也反复证明并将不断得出伟大结论;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振兴中华民族。

马克思主义是不停发展的,她的时代特征就是始终围绕核心建设新学说,推出新观点,建立新方程,面对新挑战,化解新矛盾,承前启后引导信仰方向,始终使党的思想与时俱进和符合时代特征。

( 一)思想全球化状态下用新学说涵养马克思主义的品质

思想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历史趋势,谁都无法阻拦。思想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但决定思想全球化的意识早于经济全球化。开始阶段是宗教势力的影响,中间阶段是网络发展的影响,后来必然还是宗教势力的渗透作用。

向党的思想挑战的力量首先来自于文化多元化和宗教的普及性发展。宗教带有鲜明的迷信色彩,如果我们的思想教育覆盖不严密,我们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不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上,我们又不在生活上着力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进步上又不能够以模范的姿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我们有可能被宗教同化或打败,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现在,还有敌对势力恶意颠覆着我们的政权,我们更应该在新时代寻找新办法,以先进的思想信仰引导人,以优秀的事迹鼓舞人,使社会主义强大的思想阵营成为中华民族和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抵御风险和挑战的主阵地,使党始终在发展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先进思想信仰的时代坐标和理想追求,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宗教属于唯心主义,通过科学的不断发展正在揭示着它的虚伪。通过批评的手段,我们不难找出宗教的实质性错误。宗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反面影响,它和资产阶级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必然被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制度所取代。社会主义取代宗教和资本主义而建立的壁垒和思想阵营,也需要不断升级,使各种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停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是不能停顿的,停顿就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就是跨越所有定律,不停结合时代特征建立新的公式,形成新的模式,发展成新的思想体系。

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学会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社会研究和分析当今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用科学的判断实践,用批判的精神检验,用正确的结论孕育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新体系,推动着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推动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健康发展。

新体系的建立是一切思想的立足点。从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政治高度,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先后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五大战略思想,产生了新的社会思潮和原理,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加强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建立起“管用的坚持,能用的完善”的长效机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更具中国特色,为新学说的产生奠定了伟大的基础。

新学说是涵养马克思主义品质的主要因素,也是我们面对宗教和资本主义思潮挑战的力量。现在,从全球思想的高度和过程分析,宗教和资本主义思潮的发展进入萎缩期,也就是进入信仰危机状态。原因在于宗教的神话和资本主义的构想,在预期内的目标不仅没有实现,而且还相差很长的距离,有些美好的东西根本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的真理正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其包括道德体系,经济价值等诸多奋斗目标因素在内的价值正在实现,体系正在完善,和萧条状态中的宗教和资本主义思潮相比,正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世界矛盾的积累的矛头直指以霸权主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封建迷信的宗教主义,这二大主义面临消亡状态。它们的所有舞台都进入闭幕阶段。从哲学的本性上论,就是资本主义和宗教已无发展空间,发展使这两个曾统治世界精神阵地的思想落后并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于实现时代精神,在于弘扬时代精神,在于准确反映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在于用先进的理论品格推动时代进步,在于用杰出的思想产生先进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最灿烂的精神家园和最阳光的思想家园,她凝聚着人民的智慧,促进着科学发展;她凝聚着党的力量,谱写着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新篇章;她集合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精华,构建着伟大而壮丽的新时代。思想全球化状态下用新学说涵养马克思主义的品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二)新学说的诞生是中国共产党在当代的历史性宣言

与时俱进和传承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品质。

与时俱进保持的是生命力,传承文明体现的是继承性。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和传承文明阐明了新时代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道理,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发展性,切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做到了跨越时代,成为每个阶段共产党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深刻而丰富,包容着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原理、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基本涵盖了所有学科,但道理只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必将成为世界思潮的主流,由她的原理建立的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这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传承文明的,不断发展的,始终关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

其实,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不断深化认识。认识决定高度,高度就是进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进步,就在于不断提高认识,保持了信仰方向的高度集中,保证了思想建设和时代发展的同步,集全部的力量承担起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且所有的认识都集中在服务政党,服务国家这条中轴线上,从而使认识不停达到新境界,思想达到新进步。

理论奠定基础,核心决定方向。建设新理论,关键在于建立党的思想核心、信仰核心、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缺乏核心,就构筑不起上层建筑,构建不起社会建设的方向。这是唯物主义原则与党的思想高度结合的历史结论。

建立核心不是推行个人崇拜。有这样认识的思想是觉悟不高的表现,是狭隘的认识论。建立核心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核心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坚持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执政规律的科学揭示。也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还是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力量。而没有核心,就形不成旗帜,就形不成代表,就形不成伟大的战略。

新学说从理论层次上讲,就是新主义、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战略。新的特征就在于是时代的产物,解决时代的矛盾,引领时代的风尚,建立时代的信仰方向。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发展的科学结合在于说明;信仰必须有方向,有学说。学说是一种哲学的生命,哲学的发展就是主义,主义的继承就是思想,思想的跨越就是理论,理论的科学进步就是重要思想,重要思想的飞跃就是学说,学说的前进就是观点,观点的深化就是战略,战略的与时俱进就是制度``````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延续生命,保持活力。

新学说和思想、理论一样,是党在一个时期的伟大宣言,是党发展的新标志;也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指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改革的特点和规律,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使党的理论实现着历史性飞跃,使党始终站在历史起点上,以新的发展丰富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以新的姿态构建着马克思主义在未来的发展框架,不断产生新的发展原理,新的伟大学说。

( 三)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改革背景的学说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保持先进性,代表先进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新学说的基础,这样才体现出时代性,体现出中国精神。

马克思主义已印烙上厚重的中华民族的色彩,在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探索,伟大求索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化的伟大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团结着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统一着一切可以统一的力量,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光荣发展,伟大发展的历史结论是实践和检验了的真理。

发展,是解决当今中国所有问题的基础、根本和关键。发展中,我们的思想和理论也面临着理论创新的历史课题。当前,我们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物质基础,用先进的信仰方向指导着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设着小康社会的群众基础,以此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推动现代化建设,在于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框架,也在于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使我们党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掌握了主动,创造了辉煌,推动了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面对新实践、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善于处理一切状态中的矛盾,善于创新一切状态中的局面,善于突破一切改革状态中的制度,善于开拓一切状态中的思路。并坚持一切的成效始终用发展来检验,用发展来说明问题。当然,任何革新都避免不了出现错误,只要我们科学面对错误,科学分析错误,实事求是处理错误,错误就会从不利的一面转化到有利的一面,就会使被动的局面朝主动方面转化,并形成新的认识,思想就会达到新境界,提升新水平,避免失败和失误,使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发展规律在新情况中新发展,新发展中跨入新领域,从而奠定创建新学说的学术体系。

创建新学说,必须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运用,必须进行科学定位,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联系起来,必须与实现党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起来,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的信仰方向,必须始终代表三个代表这个杰出代表的方向,这样才能以中国特色的哲学反映时代要求,以中华民族的光辉传统代表时代方向,以中国共产党的真理代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思想价值。这样,才能在矛盾中产生新认识,用新认识站在历史高度,抵御因世界思想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带来的文化侵袭,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更加时代化。

创建新学说,做到六坚持六关系;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人民是历史的首创精神。凡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的都要坚持,凡是关系到推动中国共产党思想进步的都要坚持,凡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理论创新的都要坚持,凡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都要坚持,凡是关系到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都要坚持,凡是关系到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的都要坚持。

在坚持中,坚持发展创新。在坚持中,不停孕育和诞生新的科学体系和思想体系。在坚持中,坚持加深对历史大趋势的把脉和分析。在坚持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坚持下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下去,把马克思主义科学传承下去。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时俱进的新成果在于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产生新学说。新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特征,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学说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从十六大,我们党跨入新时代,产生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标志着党的与时俱进。从十六大,我们党展开了历史新画卷,诞生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党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思想,构建着马克思主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体系,使我们党始终站在历史高度,走在时代前列,成为每一个时代思想上和信仰的杰出代表。也使我们党产生了新核心,以新信仰方向传承了马克思主义,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使我们党产生新力量,代表新战略,实现新跨越。

十三、 保持先进性就是建立核心创建胡锦涛学说

从十六大以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成为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先进性就是同时代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建立符合马克思主义新特征的新学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着党先进的信仰方向,开创着一切新局面,突破着一切新领域,发展着一切新成果,推动着一切新进步,产生着一切新力量,消除着一切新矛盾,建立着一切新模式。使党站在历史高度,走在时代前列,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到新规律,寻找到新办法。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有了根本保障,使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有了答案,并又形成新的高度,推

动着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保持先进性,就在于保持探索。保持探索,就在于推动发展。推动发展就在于巩固了党的主张。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是硬制度,硬制度就是一种科学的规律。在发展中,我们不能只一味强调发展而不注重巩固的作用。巩固的作用重于一切,但发展的理念强于一切。我们应该辩证地把握好这一关系,我们应该把发展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深化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夺取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保持先进性,就在于党结合每一个阶段的中心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是一个政党的生命,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如果理论不创新,我们的思想就会落后,如果思想落后了,我们一切工作就会被动起来。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党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保证,也是党不断保证先进性的标志。党的先进性就在于突破一切障碍,体现在不断的进步中。

保持先进性,关键是针对党的发展现状,完善和延续信仰体系。信仰是保证党的思想生命力传承的关键。而信仰重在不断结合时代特征,扩展思想内涵,丰富思想认识,使思想从认识上达到新高度,从发展上达到新高度,从理念上达到新高度,使所有的高度成为时代的高度。这样,我们党就面临着产生核心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很注重核心的建设问题,在党中央产生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班子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审时度势,建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现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完成着改变中国伟大转折的使命,使中国在普遍学习三个代表的基础中进入新时代,进入新境界。而我们在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时代使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也遇到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还碰到新矛盾,产生新问题,形成新现象。这就产生了一个更为很紧迫的时代使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新课题,就是需要我们党在时代的发展中,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尽快建立新的核心。核心问题不是个人崇拜的表现和体现,而是党团结的象征,也是党发展的趋势,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的灵魂,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主张,邓小平理论的主义,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还是我们党的发展根本。核心问题也是党的生命力延续和发展的体现,没有核心,就没有凝聚力,就没有方向性。这是任何政党在发展中的历史性结论。也是所有政党在发展中的落脚点和发展规律。还是所以政党的思想灵魂 。

从十六大,我们党始终致力于发展,在践行三个代表这个党的伟大文献,光辉篇章中,先后产生了许多重大战略思想,其中就包括先进性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她是形成胡锦涛学说的基础,是胡锦涛学说诞生的标志,也是党的第四代核心的集体智慧在与时俱进中的体现。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向我们党的思想建设发出挑战,其中信仰领域里的挑战最严重。我们一定维护党的尊严和保持党的信仰方向,保证党的思想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形成战斗力和创造力。而党思想建设的时代使命就是产生核心的问题,核心是指导我们党前进的指南,是思想建设的中轴线,是党发展的伟大纲领。产生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建党规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根本。我们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规律,建设党的核心,使以胡锦涛总书记为党中央核心的思想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尽快形成,以应对各种多变复杂的国际局势和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使党始终中流砥柱和与时俱进。

胡锦涛学说是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践中所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而赋予的新内涵,新方法,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马克思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胡锦涛学说的创建,就是一部在社会运动中,在客观规律中,在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中,在党不断建设和创新中产生的真理。她始终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和中国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标志,新的里程碑文献和纲领性文献。

保持先进性,不是口号,而是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新特征的新体现,反映着中国的新时代新内涵,体现着中国的新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保持先进性,关键在于思想上的创新,要有突破一切的时代精神,要有使认识达到新高度的科学精神,要有让马克思主义进入新境界的发展精神,要有改变旧体系创立新模式的伟大精神,要有传承先进思想和优秀品质的忠厚精神,要有建立新学说的跨越精神。认识决定高度,高度产生科学,科学促进发展,发展带动全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作武装,以胡锦涛学说作指南,跨步走进新时代。

十四、 构建和谐是当今世界的新使命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峰会,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六国的缔结,更在于团结了更多的力量来维护世界和平。

这是一回历史性的宣言,纪念意义体现在致力于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型全球安全架构中。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倡导,伟大意义就在于努力把本地区建设成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

构建和谐,是中国特色的政治理念,溶于和世界时尚交汇的“上海精神”中,丰富了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为通过谈判解决争端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倡导,将会影响世界,改变格局,成为团结世界的新纽带、新力量。

战争是人类改变世界的决心。而战争也是毁灭人类的根本。世界历史告诉我们,只有远离战争,人类才能唱响多元文明的和谐礼赞,才能在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中走向和平。

从世界史发展的脉络上不难看出,因为战争,世界遭受灾难,人类面临国破家亡,人们面对妻离子散,国土惨遭践踏。开展文明对话典范,解决国际争端,实现本地区的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愿望,成为历史的战略扶择。上海合作组织带着这种理念,推动地区合作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上海精神体现的就是摒弃冷战思维,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意志。主张的就是加强战略稳定和不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际体系,支持维护国际法秩序,将所有争端放在谈判桌上,将所有战争放在外交桌上,以此构建和谐地区,建设和谐地区。

现在,除战争外,我们还面临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和非法贩运毒品。这些,是对当今世界的威胁与挑战,也是世界发展的不和谐因素,破坏着世界和谐建设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缔结友邻的力量,共同打击违法犯罪分子,为建立和平、协作、开放、繁荣与和谐的地区做出积极贡献。将全面发展睦邻,互相尊重和互利合作的关系,相互支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原则立场和努力,用力构建和谐地区,用力打造和谐基础,使各国人民安居乐业,再不受战争的侵扰,再不受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等诸多破坏因素在内的影响。

维护和平,倡导和谐,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新使命,也是我们人类的历史性责任,真正将所有国际争端和冲突全部解决在外交的柜架中,解决在对话状态中。这样,就能避免冲突,避免战争,造福于人类。

十五、 两个凡是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



新时期产生新认识,新认识改变新局面,新局面开创新时代,这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认识论。对于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和为贵,一贯给予台湾以民主和法制建设,一贯给予台湾以一国二制的解决方式处理历史遗留问题。06年春天,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的中国之手和中国国民党民誉主席连战的台湾之手又一次握在一起,传递给连战的不仅是回家的温馨,更使其在共识之中切实感受到两岸同胞的利益已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会上,胡总书记向台湾同胞做出一个承诺来保障台湾同胞的福祉,以此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成为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既凡是关系到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凡是对台湾同胞做出的承诺都要认真履行。

这次论坛的举办,谈到尚未统一的两岸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形势下,两岸如何促进交流,扩大互利合作,最终心平气和地解决彼此间的各种问题,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欢乐走到一块。这也是两岸的难点,虽然两岸关系已划破坚冰,朝着和平稳定方向的势头发展,但两岸致力于共同发展所开辟的道路,离统一还有一定距离,这就需要两岸寻找新办法,提出新方法,用对话的方式谈判,以此形成共识,使两岸走到一起来。

中国共产党一直关注着台湾的发展形势,并在经济发展上给予其极大的支持。现在,台商在中国的发展比例形成一定的规模,台湾省回大陆定居的人的比例也呈直线上升趋势,大陆和台湾已溶为一体。这种趋势,将一些人为篱笆逐步拆掉。本来,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特殊历史的原因造就了今天的特殊情况,这就需要我们用特殊的办法解决这种状况,也非解决不可,这是历史潮流。

怎么解决问题?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事,也属中国内政。从两个凡是的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实质是根本。先从合作起步,以此活化交流条件。再以论坛为起点,使两岸从交往深化到交流,从交流上升到共同发展。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两个凡是是中国在新时期对待台湾方针政策的基本立场,这种立场维护着两岸人民的切实利益,也是胡锦涛总书记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种立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因有少数人的干扰和破坏而有任何改变。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就是主张,主张就是政治决策,政治决策就是一种宣言。

两个凡是的意义在于统一共识,致力于两岸共同繁荣,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从根本上消除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对“台独”是坚决打击,直至消灭干净。当然,我们也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已放弃 “台独”立场的人,我们是欢迎其回到一国的立场上,坐下来谈一切可以谈的问题,以此形成新共识,共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

两个凡是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开创了新局面,探索到新规律,符合两岸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形成的新的学说体系的重要部分。

十六、胡锦涛学说万岁
184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人类的思想有了新进步。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人类开辟了新纪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社会主义事业开始了全新发展。

一种观点的确立就是一种学说的诞生,一种学说的诞生,就是一种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和延续,也是一种理论的升华和发展,还是一种普遍运动的展开,这种运动就是一种时代特征的体现,是一种新体系的形成。这是哲学的规律。
一种学说是一个阶段社会发展的指南。任何的思想、理论、学说、观点必须和时代同步,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党与时俱进的里程碑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这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辨证统一的道理。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结论。
党执政57年来,人间沧桑,历史巨变,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从一种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状况,建设成一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新中国。新中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正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精彩的开局之笔就在于其在忠实地践行三个代表。祝福你,祖国。各族人民共同为祖国打开壮丽的画卷,深情的祝福在**燃烧的岁月中回荡。
党成立86年来,精彩的中国更加精彩,党的制高点也越来越高,执政能力越来越强,发展越来越兴旺,社会越来越和谐。核心在于党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开拓创新,求实创新、艰苦奋斗,牢记两个务必,中国的历史才抒写的光彩照人。
十六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繁荣富强的20世纪走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意味着自尊、自信、自豪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仅站立起来,富强起来,更主要的是飞跃发展起来。十六大,标志着党全面拉开进取现代化的帷幕。以三个代表作政治纲领和信仰方向,用三个代表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新的历史使命,诞生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宣言,产生了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等新的真理,与时俱进地产生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全党必将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乘风破浪,勇于进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奋斗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光荣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万岁!历史的强音铿锵有力。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万岁!党的宣言,气壮山河。
胡锦涛学说万岁!人民的宣言显示着人民方队改变中国,改变命运,驾驭一切的力量,展示着人民热爱党,热爱祖国,信仰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无比豪迈。胡锦涛学说万岁!中国共产党的宣言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人的宣誓是代表当代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走上时代制高点的伟大标志,最新真理。中国共产党的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新指南,新主义,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的最新马克思主义思想纲领。
作者;李宏剑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2 21:48 , Processed in 1.1020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