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7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我的海洋》聆听海的声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05: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找不到可以发音乐的地方,借这地方发发,喜欢大海,更喜欢聆听大海的声音,</p><p>类属:当代音乐馆听见自然系列 <br/>制作人:吴金黛  <br/>发行日期:1995/8/15<br/>作曲:范宗沛、吴金黛、杨锦聪、林海、彭靖、李世豪、董运昌<br/>编曲:范宗沛、林海、彭靖、李世豪、董运昌、林培祯<br/>大自然音源录音:吴金黛、徐仁修、廖东坤<br/><br/>终於可以从一张CD里倾听台湾海洋的声音了。<br/>忙碌到无法去海边的时候,只要随手一按,就能听见真实的海浪声幸福的感觉,随著浪涛声涌进心里。因为知道,这不是音效片,也不是国外的海这是我所居住的故乡,我所在的海岛的浪潮声最美好的音乐收藏.最自然的音乐心情.最实用的音乐礼物◆ 99’年坎城唱片大展最高瞩目片「森林狂想曲」黄金制作群年度力作,台湾海洋声音与轻音乐精彩结合,再度引爆自然音乐话题。<br/><br/>★本专辑荣获2001年第十二届金曲奖「最佳专辑制作人奖」★<br/>第一张台湾海洋音乐专辑 献给所有爱海的人<br/><br/>「我的海洋」是台湾第一张本土海洋唱片<br/>因为它,我们终于可以从一张CD里,倾听台湾海洋的声音了<br/>忙碌到无法去海边的时候,只要随手一按,就能听见真实的海浪声<br/>幸福的感觉,会随着浪涛声涌进心里吧<br/><br/>三个逐浪的海洋收音者+一群顶尖的音乐创作者+10首情境动人的自然音乐<br/><br/><br/><br/>1.戏水  <br/><br/>作曲、编曲:李世豪<br/>英国管:陈雅诗<br/>曲笛:杨万得<br/>吉他:老六<br/>打击乐:郭文喜<br/>海声录音:吴金黛\屏东恒春白砂村<br/><br/>仲夏,海边是人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吧。<br/>一家大小,带着休假的欢乐心情,跳进大海里和浪花玩游戏。<br/>阳光很艳,温度很高,擦着防晒油的身体泡在蓝蓝的海水里。<br/>跳上跳下、滚来滚去,怎么动都和海黏在一起。<br/>那天,在恒春的白砂村录海的声音,看到了这样的画面。<br/>小朋友害怕,不肯到海里。<br/>年轻的爸爸好说歹说,才把小朋友抱进浪花里。<br/>阳光很阳光,蓝天很蓝天,小朋友的哭叫和潮浪声混在一起。<br/>去海边戏水,果然是一件让人想到就会笑的事。<br/><br/><br/><br/><br/>2.我的海洋  <br/><br/>作曲、编曲、吉他:董运昌<br/>大提琴:范宗沛<br/>海声录音:廖东坤\屏东九棚、徐仁修\台东都兰<br/><br/>很多时候,我们会愿意让自己一个人到海边闲逛。<br/>有落日,有海风,有浪涛。<br/>有贝壳,有碎玻璃,有漂流木。<br/>偶尔,也看得到像自己的别人,在海岸散步。<br/>那时候,海像是自己的,却又有别人在。<br/>不免会想起,在地球的某一处海滩,<br/>是否有自己认识的人,也同时看着海洋。<br/>吉他带着蔚蓝的海洋气息,流进心里。<br/>清清淡淡,即兴,自在。<br/>让人想起独处时的我的海洋。<br/><br/><br/><br/><br/>3.半岛随想  <br/><br/>音乐取材:恒春民歌「满州景色”<br/>编曲:彭靖<br/>双簧管、英国管:陈雅诗<br/>曲笛:杨万得<br/>琵琶:吴依颖<br/>吉他:老六<br/>打击乐:郭文喜<br/>民歌合唱:张碧英、洪锡汾、许二妹、陈玉霞、王洋月、黄秀英、廖王琼、詹月华、古丽玉 <br/>海声录音:吴金黛\屏东枋山<br/>鸟声录音:廖东坤\台湾画眉<br/><br/>看台湾地图时,会看到蕃薯底下有一条凹进去的线条。<br/>沿着线条走,来到了车城、垦丁、恒春、满州、佳乐水...。 <br/>这是台湾最南端,也是著名的渡假胜地。<br/>精彩的奇岩怪石,与当地人的气味一起发酵着。<br/>空气里,是一种迥异于台湾其他地方的南岛气息。<br/>那闲散,像极了南太平洋的椰林碧浪。<br/>音乐里的笛子像著名的落山风,吹的是南台湾的海与人。<br/>对许许多多到过这热带天堂的人来说,<br/>那是记忆,也是心情。<br/>太平洋水湛悠悠咧,台湾南端有满州咧。<br/>山明水秀风景美咧,四季如春好居留咧。<br/>满州出名佳乐水咧,奇岩怪石真古锥。<br/>随意随缘慢慢游咧,心情轻松无忧心愁咧。<br/><br/><br/><br/><br/>4.大蓝 <br/><br/>作曲、编曲、钢琴:林海<br/>海声录音:吴金黛\台南四草、兰屿<br/>鸟声录音:徐仁修\灰头焦莺<br/><br/>为了录海的声音,金黛回到念书时常去的小美军海滩。<br/>那是和死党在沙滩上飙自行车的年代。<br/>十多个年头过去,曾经熟悉的海滩连路都难找。<br/>许多休假的外劳用力踩着自行车踏板,篮子里装满刚从海里捞起的新鲜九孔。有的单骑、有的双载,顶着海风,来来回回让海风灌饱了白白的T-Shirt。<br/>金黛说,眼前的情景让她想起十多年前那种熟悉的快乐。<br/>那种快乐叫做单纯、叫做满足、叫做自由。<br/><br/><br/><br/><br/>5.奔岩 <br/> <br/>作曲、编曲、大提琴:范宗沛<br/>海声录音:吴金黛\基隆和平岛&兰屿、徐仁修\台东石雨伞、廖东坤\屏东猫鼻头 <br/><br/>因为造山运动的结果,台湾东半部的海岸景观精彩极了。<br/>东北角称霸的是孤独女王头;在花东睡了千年的,是可以跳格子的豆腐岩。<br/>龙洞的岩壁变成攀岩的好所在;台风来时,巨型珊瑚礁还和巨浪演出水舞秀。<br/>礁岩海岸的崎岖地形,让海潮的来往热闹又繁忙。<br/>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写的是否就是这样的景况?<br/>大提琴的低沉音色,弥漫着奇诡的情调。<br/>写的是奇岩怪石,也写出了丰富多变的礁岩文化。<br/><br/><br/><br/><br/>6.山海之歌  <br/><br/>作曲:吴金黛<br/>配词、独唱:一莉<br/>吉他编曲、伴奏:吴昊恩<br/>海声录音:徐仁修\台东都兰<br/><br/>从北往南沿着花东海岸走。右边是山,左边是海。<br/>许多人的共同经验是,必须一边行车、一边忙着看山又看海。<br/>每年七到八月,沿海的阿美族部落会轮流举行丰年祭。<br/>海洋民族的歌声搭着潮浪的节奏,一致得让人感动。<br/>从前的阿美,男人出海捕鱼,女人坐镇持家。<br/>返航时,团聚和丰收的歌声在岸边,如潮般回荡。<br/>而今,东海岸的浪潮依旧,丰年祭的歌舞依旧。<br/>谢谢阿美族的一莉和卑南族的昊恩,为我们弹唱出故乡的山海之歌<br/><br/><br/><br/><br/>7.望海  <br/><br/>作曲:杨锦聪<br/>编曲:范宗沛<br/>双簧管:陈雅诗<br/>大提琴:范宗沛<br/>吉他:老六<br/>海声录音:吴金黛\台北三貂角、徐仁修\花莲丰滨<br/>鸟声录音:徐仁修\乌头翁<br/><br/>电影「看海的日子”里,女主角的丈夫、儿子都因出海而逝去。<br/>孤独的她守着一屋寂寥,每天到海边等候没有希望的希望。<br/>这样的故事让人感伤,又真实得让人无奈。<br/>沿着海岸座落的渔村,究竟有多少望海的女人?<br/>靠海吃饭的人家,又失去过多少血脉?<br/>人之于海,是否如鱼之于水。<br/>而海洋,见证的是人的故事和生活。<br/><br/><br/><br/><br/>8.霞光  <br/><br/>作曲、编曲、钢琴:林海<br/>海声录音:吴金黛\兰屿<br/><br/>在海岸遇见落日。<br/>粼粼波光间潜泳着一海彩霞。<br/>返航的渔舟像霞海里游行的鱼。<br/>因为逆光,波的线条有如金色缎带。<br/>描绘了黑暗来临前,最灿烂的一幅彩画。<br/>海边的黄昏从来不让人觉得寂寞。<br/>今天,要和鱼,一同游向海洋。<br/><br/><br/><br/><br/>9.星光小岛  <br/><br/>作曲、编曲:彭靖<br/>双簧管、英国管:陈雅诗<br/>曲笛:杨万得<br/>吉他:老六<br/>海声录音:吴金黛\龟山岛<br/>鸟声录音:吴金黛\棕耳鹎、蟋蟀<br/><br/>在龟山岛上录音,夜色如水银般凝固。<br/>海上银光闪烁,星星出现得太多。<br/>太浪漫,太美。<br/>如果星星有声音,海能听见吗?<br/><br/><br/><br/><br/>10.沙之印  <br/><br/>改编"满州景色"、钢琴:林培祯<br/>海声录音:徐仁修\台东三仙台<br/><br/>用相机拍下踏在海滩上的自己的赤脚。<br/>深深地,踏在纤细的沙滩上。<br/>看过一张这样的照片,一个为自己在海边留影的女孩。 <br/>先是慵懒的让后脚追着前脚踩下,再等待浪花刷</p><p>&nbsp;</p>[MP=300,50,true]http://media.flamesky.com/music/qinsewma/myocean01.wma[/MP]
沙发
发表于 2006-10-12 06:40:00 | 只看该作者
<p>听着让人心旷神怡~顶下下</p>
板凳
发表于 2006-10-12 06:43: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3 16:45 , Processed in 1.08160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