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3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游历华夏——我的游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8 04: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B><FONT size=5>前言</FONT></B></P>
<P><FONT size=5>     </FONT><B><FONT size=5>小时侯我的理想曾是做一位人文地理学家或历史学家,理想早已飘远并褪色,但梦仍存在心中,从童年紧紧萦绕至今,无法忘怀。
     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于现代人是奢侈又困难的事情,即便有时间也难以静下心慢慢体悟书中的世界,而现代发达便捷的交通工具令行万里路变得相当容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咫尺天涯真的很形象,天涯海角曾经很远但现在看来很近。
    如果遵循我当年的理想,我应该成为一位有所成就的人文地理学家。在人文地理学家或历史学家间让我选择的话,我肯定选择前者。因为地理学是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学问,我的个性是动静结合,我既喜欢静心做些学问的感觉,更喜欢到处走走看看。
    现实和理想有很大的差距,我现在的工作不是我曾经的理想中的工作,不能做到兴趣和理想的良好结合,试问诸位现在的工作能做到理想与爱好兼顾的有几位,很少吧。既然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必须做个取舍,取利而忘梦矣哉!这真是人生的悲哀哪!但现实如此,喜爱与否,只有面对我们正在从事的职业。
    做学问对于现在的我已经遥远而不切实际了,那游历中国总可以吧。我的个人生活理想是先走遍中国,至于巴黎、纽约、里约得内卢、开罗、悉尼等等就看以后了,只要有可能我就要写《游历天下——我的游记》。
    趁工作之便,我走了中国的不少地方,迥异的人文习俗、独特的景色环境,给我以不同的感受。每一去过感觉有意思的地方,我都会写一篇文章。只可惜的是我基本上都是行色匆匆,许多地方只留有初步印象,所以在我的游记中有时会以偏盖全、有时会浮于表面,虽差但我还是敝帚自珍的将自己走马观花式的东西称为游记,姑且这么称呼罢,等我能从容深入的游览各处景观、体验各地风情世故、学习各方地理知识时,我会再系统的认真的重写我的游记。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自然地理学家徐霞客以及我们的乡贤——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古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尚如此,凭借现今先进的交通工具,我们所做的是真正的游——轻松自在的游览,不必象前辈一样披荆棘、历风霜雪雨,这是时代前进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吧。想到这些,更感觉先行者的不易,我辈更应珍惜如今的生活。
    不多说了,开始我的中国之旅吧。</FONT></B></P>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8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B><FONT size=5>我的游记之一 ——我的杭州生活
     除了天台,最熟悉的地方是杭州,越是熟悉越是难以下笔,不知从何写起。杭州大家都比较熟悉,我就不多介绍什么了,就说说我这么些年来的杭州生活吧。
    说起杭州,首先必提的是西湖,这个城市的灵魂。无数诗词颂歌均献给了西湖而非杭州,如果没有西湖,很难想象杭州将会怎么样。“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分别是都曾担任过杭州最高行政长官的白居易和苏轼写给西湖的。白居易很直白“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想必许多人也是如此,其实即使居住于此城的人们,一年中又有几天能和西湖有个亲密接触呢。西湖,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种心情的寄托和向往而已,我已经有将近一年没有好好的到西湖边去过了。但生活在此,心中有个西湖,这也是个美事。但西湖对我来说并非最重要的地方。
    杭州,是我走出天台第一个到的城市,很小时父亲就带我来过,但没有什么印象。初中毕业时来过一次,在拱宸桥我伯父家中住了十来天,那时的运河很臭,机船行走在污黑的河面上,老桥有点古旧,苔藓苍绿、杂草横生,颇有种败落凄凉的气氛,我和堂兄骑着车子从拱宸桥到湖摈的六公园的老外文书店,走丽水路穿湖墅路经环城西路,看着马路的来往人群和绿红灯以及几座高楼大厦,有种莫名的感想,现在想不起来。那十来天时间,我重游西湖,进小瀛洲、览三潭印月,去动物园、逛马路商场,想这就是城市了,说实在我没特别感觉杭州的什么特别之处,包括西湖。最深刻的印象是我在毛源昌配了我的第一副眼镜,二百元左右,真的好贵。
    后来每次来杭州都要来拱宸桥拜访我伯父,151路电车曾是我最熟悉的公交车,带我来往于拱宸桥和武林门之间,拱宸桥对我而言有种特殊的情谊。因为拱宸桥居住着我的伯父,我的这位伯父心灵高尚、与世无争、活得很自我很纯真,他的好为人他的好品德他的好性格,让所有认识他的人怀念。现在我想起我的伯父,我也会因自己在他生病时没有好好照顾他而颇感内疚不安,每次去看他,他都发自内心的高兴。他总将快乐的一面展现给我们,从来不想麻烦我们。即使以后我离开杭州到其他地方生活,杭州对我来说,拱宸桥比西湖来得有分量。
    上世纪末,我来到杭州,先蛰居在武林门找工作,然后是朝晖、闸弄口、东新路、信义坊到最近的城西,我的生活轨迹就是以武林门为中心在杭州画了个近乎半圆的一道弧线。因为不停的搬家,我的装备必须尽可能的简单,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两把椅子、一台电脑、一只简易衣柜、一只大旅行箱、一只简易书柜,还有就是煤气瓶和煤气灶,煤气很少用,一罐用了将近两年,我的懒惰由此可见一斑了。
    城市的生活是不容易的,刚开始时我做兼职,后来我感觉要从提高自己的内在,于是我就开始进夜校读些书。工作上,有些起伏,应该说也努力过,还马马虎虎吧。我很耐得寂寞,同时又有些朋友。和朋友相处时我很快乐,一个人独处有时会失落寂寞,但我生活得很充实。刚来杭州时,我的小窝成了各地同学到杭州的中转站,这样几年,到后来大家都稳定了,慢慢的大家也就少了联系。昨晚很意外的接到一个大学同学的电话,小子混得不赖,月薪都一万五了,年底还有业绩提成。做设计做到这份上,挺行的。想想自己,有点伤心,当年我们可是差不多的。不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走到现在也是经历了些挫折和失败的,我也会一样的,因为我这些年来我也一直在努力。我应得的终究会收获到的。
    杭州是个很休闲、很舒适、适合生活的城市,在这里有些年了,对它多多少少有了些感情。离开杭州的,都会怀念杭州,“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徜徉于西湖边,放眼满眼青翠,近看湖水平和温柔静,眺望远山温绿和润,亭台楼阁塔点缀其中,难得人间胜景。岳庙、秋瑾墓、张苍水墓、于谦祠、西泠印社,湖光山色与人文气节互为呼应、相得益彰。杭州又是个和大气、很开放、适宜创业的城市,气势磅膊、景象壮观的钱江潮代表杭州的大方开朗的一面。
   我的杭州生活正在进行中,所有和我一样把杭州当第二故乡的人们的杭州生活也正在进行中,我们的杭州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就象这个城市一天比一天好一样、西湖一天比漂亮一样。</FONT></B>

板凳
发表于 2005-12-28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P>沙发!</P>
地板
发表于 2005-12-28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2></FONT></P>
<P><FONT size=2>  怀念六公园的老外文书店和对面的三联书店。</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8 14:45:46编辑过]

5#
发表于 2005-12-29 00:15:00 | 只看该作者
<P>怀念偶的外文书店</P><P>想当年从学校骑车到外文书店</P><P>那可以说是一路风景啊</P><P>从植物园到北山路到白堤到湖滨!</P>
6#
发表于 2005-12-29 03:51:00 | 只看该作者
<P>我是一直把“行万里路”当作是“读万卷书”的注解和补充的。</P><P>行走中国也有大半个了。</P><P>期待楼主的继续。</P>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9 06:10:00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5><B>我的游记之二——我的宁波情感(一)</B>
     </FONT><B><FONT size=5>宁波是我去过的第二个城市,在那里生活了几年,自然对宁波就别有种情感。当年我还能讲上几句天台话为底蕴的宁波话,想想也蛮有趣的。
    宁波地处浙江东部平原,南临天台山,西界四明山,境内的甬江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宁波简称甬就取义于甬江,宁波的地方戏也称甬剧,有其特色。宁波有漫长的海岸线,港湾曲折,岛屿星罗棋布。宁波海鲜颇具盛名,那里很适合我这种贪腥猫生活的,在宁波即便一般的食堂里海鲜都也比比皆是,不过味道弄起来有点差强人意,有些暴殄天物了。到外面的饭店吃价格则不菲,唯一的优点就是比较新鲜。
    宁波有悠久的历史,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秦时就设有鄞县。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讳,改称宁波府,取其“海定而波宁”之意。长远以来宁波以港兴市,现在的宁波已经刚从以前的河口港顺利的发展到东方大港。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外辐射便捷。
    宁波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小而洁净,老辈天台人中有这么句话“走过上海杭州,宁波鬼逮。”由此可见以前的宁波并不怎么样,即使在我到宁波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宁波也算不上很好。商业街就中山路和开明街,其他马路晚上过了九、十点钟就罕见人影,说得通白些就象一个超大的县城。接踵擦肩的人流在宁波很少见,与熙熙攘攘的上海南京路、杭州延安路相比宁波的中山路开明街要相形见绌得多了。我在宁波的两位天台朋友,均毕业于老杭州大学,刚到宁波时都失落至极,每每和我说起杭州如何如何,到了此地颇有些充军发配的幽怨之情。其实他们的工作都不错,一位是电视台记者一位是大学老师。那时的宁波在人们的心里的地位可见一般。还有一位朋友,也是了天台的,搞建筑设计的,他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三天两头的到我们学校门口找我一起杀红色警戒,他也是先在杭州实习后来到宁波工作的,同样也不习惯这里的工作生活。转眼我离开宁波都有些年头了,他们都已经在宁波娶妻生子、安居乐业了。
    我理解他们的情感,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宁波这个城市的,喜欢这个城市的活力和动感,宁波确实有一种城市张力,每次去都让人感受到新气象、新发展,这可能就是种城市气质。小宁波可以做出大产业,男装、打火机、空调、手机等等,宁波在不少产业上的实力不可小看。宁波有其蓬勃向上的要求、有其追逐名利的方式,有其独特的包容力,所以宁波可以一边出精于算计的巨商大贾一边出学贯古今的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早在宋明,宁波人学而无望时就会去从商,形成的实用主义为基调的重商思想,思想上的开放、开明决定这个城市的生命力。
    城市这样,宁波人就自然如此。我认识的几个宁波人,都精明的可以,所以这个城市出现了闻名于世的宁波商帮也在情理之中。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宁波人该花钱的地方会花,但决不会乱花钱。与宁波成鲜明对照的是温台人尤其是温州人,温州人当你是朋友就会为你一掷千金,宁波人即使当你是朋友也不轻易花钱。在宁波时,我们几个朋友都这样,大家AA制,大家轮着做东,这样互不像欠。从其他人的意象中感觉很怪,但宁波人看来很正常。在这一点我们天台人正好与宁波人相反,天台人争先恐后的买单即便是打肿脸面也要充胖子。入乡随俗,在宁波这几年我基本上都这么和宁波人这样相处,感觉这也是种不错的人际规则。但这规则不适用于我的天台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以离开宁波的第二天,我就重新回复我的天台人的秉性,打死我也不AA制了,觉得很别扭,因为我终究是天台人。
    罗嗦了很久,还是切入正题,说说宁波的几个风景点吧。天一阁、保国寺、天童寺、育王寺、镇海招宝山、奉化溪口等几个地方均值得一去。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天一阁的藏书不向外人展示,很感遗憾。
    天一阁我去的次数最多,在市中心一带,有朋友来,首先就去天一阁,过去就一部公交车,方便啊。另外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天台人,根据历史记载,范钦的父亲是天台人,范父年轻时从天台迁移至宁波。所以天一阁和天台有那么一层渊源。
    从天一阁的规模、建筑风格以及历史价值上来说天一阁是国之瑰宝亦比为过,园内楼亭阁廊建筑风格严谨、于方正中透着灵秀。湖面假山花草树木按古代园林的曲幽观感,在静逸里蕴涵通达。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后院的戏台金碧辉煌、工艺考究细腻,表现出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奢华生活方式。经书的朴素和戏曲的奢华成鲜明对比,同行不悖存在诗书礼仪之家。  
    保国寺位于宁波江北灵山山腰幽谷中,大雄宝殿风格特异,巧夺天工,为保国寺建筑之精华,重檐歇山式,其面阔三间(11.91米),进深三间(13.35米),成纵向长方形。大雄宝殿气势雄伟,全部结构皆用斗拱裼 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钉而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的重量。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装了三个镂空藻井,遮住梁架,故人称“无梁殿”,至今留有“鸟不入,虫不蛀,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的千古之迷。该殿是江南幸存的最古老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建于北宋年间,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保国寺是我们搞元旦联谊活动去的,十来个男孩女孩从宁波一路欢声笑语的到了保国寺。对于我们这些男同胞来说,游玩只是托词,想见机泡MM是真,保国寺除了那个大雄宝殿有印象外就是敲鼓鸣钟了,我们每个人或击鼓或敲钟忙得不亦乐乎。另外就是有一个铜器,抚摩其外壁,壶中水面竟然会如人发痒一样颤动,有些奇特。
    天童寺位于宁波市东的太白山麓,号称"东南佛国",为我国"五大丛林"之一。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 天童寺寺院殿堂顺着山势,由低渐高,整个建筑梯级布局,错落有致。各堂阁均重檐歇山顶,筒瓦骑缝,并饰以鸱尾脊兽。整个寺院掩映于茂树修竹、四周群山环抱,重嶂叠翠,古松参天。天童禅风远播海外,在日本和东南亚有相当影响。是日本曹洞宗的祖庭,而且是临济宗的重要门庭。
    育王寺在鄞州区鄮山(阿育王山)西麓。面对玉玑山,左璎路,右宝幢。山秀林茂、翠岗蜿蜒,群陵起伏,佛家称"六殊胜八吉祥地",以珍藏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享誉中外的佛教胜地。
   天童寺和育王寺都是陪我的外地来宁波的同学,天童寺入口有一大水潭,翠绿温和如同碧玉,善男信女在此放生。进入寺庙有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御赐碑文,以及宋明碑林,有几块写得出神入化值得揣摩。登上观景的高阁,山峦起伏叠翠、古木遒劲、修竹文静,松涛阵阵,人的心胸开阔,在初春的寒风中我和我的朋友吕君不约而同的想狂啸,这在佛门圣地很自然的是不合时宜的,只是心中想想而已。所以我们后来都在大雄宝殿烧香求愿。育王寺的圣舍利据说是佛祖舍利,供人朝拜礼敬。心有佛,佛自然在。
    招宝山在镇海城东北的甬江口,本名候涛山,又名鳌柱山,是一突入海中的小山,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为抵御倭寇而筑的威远城。登山远眺,海天渺茫,苍松翠竹,景色宜人。招宝山地势险要,历代为海防要地。自宋以来历朝驻军于此,扼守海道。明朝抗倭时卢镗、俞大猷、戚继光先后驻守,并建威远城。鸦片战争时,钦差大臣裕谦监防督战,林则徐协助海防。中法战争时,浙江提督欧阳利见、宁绍道台薛福成等筑防御敌。1940年7月,国民政府军队第十六师、一九四师与登陆日军激战退敌。历次抗击外敌入侵中,留下诸多海防历史遗迹。招宝山上现存威远城、月城、安远炮台等古迹以及坐落在昔日的古战场招宝山麓镇海口海防历史纪念馆。招宝山既是旅游胜地更是供后人瞻仰的,纪念抗御外侮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历史博物馆。
    镇海和宁波有段路,我第一次去镇海,是特地从宁波大学赶过去的,有两个心愿看大海和看古战场。大海看到了,很失望,就象一条被放大无数倍的黄泥潭,海水不是想象中的蔚蓝无瑕,而是浑黄污浊的。望不着天际,连巨大的海轮在空廓的海面上显得孤独单薄。铁锈斑斑的钢炮和临海凭风陡立的城墙楼台山崖,当年的悲壮激扬的场景依稀可见。
    奉化溪口是蒋介石的故乡,是佛教弥勒佛化身布袋和尚的道场,风景秀丽。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交相辉映,形成其奇特的魅力。溪口镇上的武岭路,是一条融市井、商业、文化于一体、浓缩着清末民初的历史文化的古街,街东有一城楼,称武岭门,城楼两侧均题有“武岭”二字,分别为蒋介石和于佑仁所题,街南紧依剡溪,街北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十余处蒋氏遗迹,均是白墙黑瓦、前店后宅的民国初期风格的建筑。沿武岭路向雪窦山行走,先到蒋母墓,墓地很简单朴素,“母以子为贵。”,虽简洁但自有种肃穆。雪窦寺边青峰环列、泉瀑争鸣,有“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涧绕寺走,处处可听泉”之胜,是大慈弥勒道场所在地。虽然我不懂风水学,但感觉溪口山清水秀、乡风淳朴,是个好地方,具体叫我说,又讲不出个所以然。
    去溪口是一个大热天,顶着炎炎夏日,一行人匆匆的来往于宁波溪口间,是非常纯粹的走马观花。那时真的很节约,四个人买了两张联程门票,你推我让的,结果大家都没有好好的看。如果有机会,下次再去好好重游一番。</FONT></B>

8#
发表于 2005-12-29 06:15:00 | 只看该作者
<P>楼主当年就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b><FONT size=3>做一位人文地理学家或历史学家</FONT></b></P><P><b><FONT size=3>可惜了!!!!</FONT></b></P>
9#
发表于 2005-12-30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狠狠心,这个职业也是可以一做的
10#
发表于 2005-12-31 22:30:00 | 只看该作者
<a href="http://www.317200.net/bbs/UploadFile/2005-12/20051230215438723.gif" target="_blank" ><IMG src="http://www.317200.net/bbs/UploadFile/2005-12/20051230215438723.gif" border=0></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5-14 16:47 , Processed in 1.0625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