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话题:让教育远离"背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04: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pan style="FONT-SIZE: 12px;"><font size="3">前几天看了&lt;&lt;视野&gt;&gt;,里面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br/>说实话,里面的错误,我是犯过的,估计一些爸爸妈妈也没意识到。<br/>今天在网络上一搜索,居然有这文章,那就转载出来,让各位同行和家长们看看。<br/><br/></font></span>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04:13:00 | 只看该作者
<strong><font size="2"><font face="Arial"><span class="smalltxt"><span class="bold">让教育远离"背叛"</span></span><br/><br/></font></font></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x;"><font size="3">&nbsp; &nbsp;<br/><br/>转贴,转贴:<br/><br/>&nbsp; &nbsp;一段时间以来,有识之士不断在呼吁:让我们的教育中多些人文方面的内容!可途径呢,我看到的,多是强调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阅读。我赞成这个提议,但觉得远远不够。<br/><br/>  我参加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这次家长会让我永生难忘。<br/><br/>  家长会上,在谈到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时,校长异常气愤地讲起学校近期发生的一件“典型事件”:那天他在巡视校园,忽然3楼厕所的窗户上掉下一块玻璃,一个男孩儿的头探出来看了一下又缩了回去。校长健步冲上3楼,逮住这个学生。学生老实承认,他和另两位同学在打扫厕所时,拖把不小心把玻璃碰下去了。<br/><br/>  这是多大的一点事儿呢?拍拍学生的肩膀,说你知道该怎样做就行了。我确信这位学生会买来一块玻璃请木工安上。可这位校长是怎样做的呢?他严令学生“供出”另两位肇事者的名字。这位学生推说是别的班级的,不知道叫什么。校长更加雷霆震怒。于是他“押解”着这个学生逐班去指认。转完所有教室后学生还是摇头,他准备自己承受所有后果。但校长的办法有效,另两位同学无法承受他折磨朋友,终于“自首”了。<br/><br/>  在数百名家长面前,校长声震寰宇:“破坏了国家财产就是大错,隐瞒不报更是错上加错!”我坐在下面,几乎忍不住想站起来说:“错的是你!”<br/><br/>  这是一种什么教育呢?是鼓励、强迫学生出卖的教育。在拒绝出卖这一点上,这位学生仅凭本能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br/><br/>  什么是人文教育?我想,它首先是使一个社会、民族人心健全的教育。<br/><br/>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近年来一直受聘于澳大利亚、培养出波波夫等世界冠军的神奇教练图雷斯基,因为被发现在家中窝藏兴奋剂而接受法院传讯,这需要他妻子的证词证实。但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如果证词会对婚姻关系造成损害,则不被采信。于是,法庭宣布图雷斯基无罪。同样,在美国法律中,为亲人隐瞒罪行,也不被认定有罪。<br/><br/>  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更习惯于“大义灭亲”。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法治国家,都有这样“匪夷所思”的法律规定呢?其法律渊源盖出自18世纪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的思想。贝卡利亚反对基于出卖、背叛的证词。因为出卖、背叛是连犯罪者都厌恶的品质,绝对不能以罪犯都鄙夷的行为来对付罪犯。在他看来,法律必须维护人类的尊严,而不能沦落为“合法的犯罪”。<br/><br/>  那么,中国传统的法律精神,是不是正好与之相反呢?请教一位法学界人士,答案是:正好与之相符,中国多部古律都有“亲亲相隐”的规定。<br/><br/>  难道这些中外法律学家们都是弱智吗?他们难道不知道最知情的人隐瞒亲人的罪行会增加社会的破案成本,乃至使一些真正的罪犯逍遥法外吗?结论是,他们一定会看到这一点。但是,对任何社会都居极少数的犯罪人群的惩治,绝不能以大多数人的良心沦丧为代价,这是对社会更深刻、更长久的损害———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br/><br/>  亲亲相隐这种看似悖谬的法律规定,恰恰反映出先哲们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思考。<br/><br/>  在我国危害甚烈的历次“左”的运动中,从胡风案、“反右”到“文化大革命”,其基本的社会形态之一就是出卖与背叛,子女揭发父母、妻子揭发丈夫、学生揭发老师、朋友揭发挚友、部下揭发领导……整个社会没有了安全感,人人自危。这种人心、尊严的沦丧,不知要多少年才能得到矫正。反过来想,如果那时人们都能坚守住“不能出卖”这个道德底线的话,这些荒唐的运动又如何能够发动起来!<br/><br/>  我由此想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当然需要阅读,但确实更需要反省的是,在教育者那里,究竟有多少理念和行为是反人文的?没有整个就学期间教育者的行为熏染,又如何能靠阅读培养起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而没有“人心”的有力支撑,任何法律和制度都会形同虚设。<br/></font></span>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9-5 04:13:00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我们小时候就是受这样的教育,所以也用这样的教育对待学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当.<br/>当我看了这篇文章后,回想起很多次,当问某个学生:"你为什么打架?""你怎么没有做作业?"<br/>那些学生第一句话是指出某某某某几位同学说:"他们也打的.""他们也少做."并没有回答我的提问,也没有一个自己对自己负责,反省自己行为的意识,而是忙着拖别人下水......我心里颇不是滋味。<br/><br/>也许,教育学生,教育孩子改正不好的行为,并不在于一一"揪"出来,而是在于使他们知道错了.</font><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4 20:13:13编辑过]

地板
发表于 2006-9-5 05:45:00 | 只看该作者
<p>中国需要的是奴性,这是政府所需要的。</p><p>所以,整个舆论导向皆是如此。</p><p>楼主在芸芸众生中先醒来,内心必定比较痛苦。</p><p>让同样痛苦的我来安慰你一下。</p><p>因为我挣脱了奴性,为了学生被扣过年终奖。</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4 22:35:22编辑过]

5#
发表于 2006-9-5 07:54:00 | 只看该作者
<p>嘿嘿</p><p>楼上的有自夸之嫌哦</p><p>既来之则安之</p><p>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哈</p><p>睁着眼睛说瞎话,成年人都会了哈</p>
6#
发表于 2006-9-5 08:28:00 | 只看该作者
<p>这辈子我最渴望的是自由,我希望能给儿子的也是这个。</p><p>我不期盼他功成名就,只求健康善良。</p>
7#
发表于 2006-9-5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吃饱空嘛</i>在2006-9-4 23:54:00的发言:</b><br/><p>嘿嘿</p><p>楼上的有自夸之嫌哦</p><p>既来之则安之</p><p>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哈</p><p>睁着眼睛说瞎话,成年人都会了哈</p></div><p>小鬼,你爱怎么说随你啊。 </p><p>呵呵,不求你的理解呢。 </p><p>在教师这一行,若有点想法都是比较痛苦的,因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如此,有种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感觉。</p><p> </p><p>还有,你初为人父,现在当然没有大感觉,若干年后,你也会深受折磨的。</p><p>诚然,你已为人父,比你阿姨先进一步,但是接触教育,你还是我多啊。</p>
8#
发表于 2006-9-11 20:33: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出水莲</i>在2006-9-4 21:45:00的发言:</b><br/><p>中国需要的是奴性,这是政府所需要的。</p><p>所以,整个舆论导向皆是如此。</p><p>楼主在芸芸众生中先醒来,内心必定比较痛苦。</p><p>让同样痛苦的我来安慰你一下。</p><p>因为我挣脱了奴性,为了学生被扣过年终奖。</p><br/></div><p></p>同感同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3 18:42 , Processed in 1.0714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