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tiantai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天台

[复制链接]
721#
发表于 2007-8-13 11:17:14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日本老就火所以坚决不用日本货
722#
发表于 2007-8-13 11:17:51 | 只看该作者
不给日本老钱赚
72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14:38:29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四合院

    我在一个城关的四合院借住了12年,它位于四方塘路一个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大门内。它在天台应该是十分著名的,尤其是对老一辈人来说,因为它是天中前校长、天台现代鼎鼎大名的知识分子施督辉先生的故居。我对它怀有特殊的情感,不仅仅是我在这里生活了12年,也不仅仅是施督辉先生的故居,而是这四合院建筑群所蕴含的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独特的江南建筑风格。
    四合院建筑形式是从北方逐渐传到江南,基本格局仍沿袭传统的四合院结构。但是由于江南的人文气候方面的原因,由北到南传承的过程中,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所以江南的四合院与北方的四合院可以说大相径庭。四方塘路14号的四合院是明代江南四合院的典型代表。
大门没有直接连接天井(岛地),自大门入,便是一个四平方见方的过道(过道也是方形的)然后又是一个个四平方见方的小天井,走上三级石阶后是二道门(当时二道门已经毁坏),过二道门后是长廊,走过长廊左拐(由南向北),便是堂前,估计过去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地方相当于会客厅。由于堂前的屋顶倒塌,所以堂前是露天的,通过露天的堂前就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岛地”,曲径通幽后又豁然开朗。“岛地”呈正方形,边长约25米,阶沿是由巨大的条石砌成,宽约半米多。岛地是由黑白二色的鹅卵石镶嵌而成,图案大概为鹤和鹿,因为长期的未清理上面长满了小草,我竞无缘一睹它的全貌。
   正北面是大堂前,屋顶也同样已经 消失,留下由大块石板铺成的一块空地,估计原本是祭祖及族人开会的地方,过去我每天放学回家就把那里变成了羽毛球场(带给我童年的快乐)。建筑高大,气势恢宏,四周的厢房皆为二层楼建筑,所有的窗皆为绮窗,保存得比较完好。
印象深刻的还有在岛地角上的“太平缸”,太平缸用二平方米见方的石板垫着,原本应该有四个,当时那里只剩下了一个,并且还是搬到了石阶沿之上,诺大的岛地,四只角上空荡荡地剩下四块大石板。
    天台的“三透九明堂“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位于四方塘路14号的这一处属于大型的四合院。与北方的传统四合院相比,天台的“三透九明堂“有一下几个特点:第一,天台的四合院院中大多没有树,尤其是大型的“三透九明堂“,部分小型的院中植有“峦”树(类似于文旦的桔科落叶乔木,现已不多见),北方的四合院院中大多植树,并且以槐树和枣树居多。气候是一个重要因数,但是更重要的是江南的四合院已经非常讲究工艺,尤其是装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景观),地面的装饰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猜想,如果院中植树,则地面的装饰就会变得十分的困难,因为地面的装饰需要有整体的美感,局部的割裂都会对整个装饰的布局带来很大的困难。第二,天台的四合院建筑的地面与北方的四合院不同,北方的四合院似乎没有特别注重地面,一般以砖石或土为主,而天台的却以不同颜色的鹅卵石铺成不同的吉祥如意的图案。从建筑的美学而言,天台的“三透九明堂“应当远在北方的四合院之上。第三,天台的四合院左右厢房以二层楼居多,而北方的则以单层平房为主。相比之下,天台的四合院建筑气势更加恢宏。第四,从建筑本身的工艺的细微处比较,天台的工艺充分体现江南的人民的心灵手巧,从榫头、雕花等木制工艺到大块石料的裁取铺设,非北方的四合院所能及的。
   或许我们还可以举出无数的不同点,这里仅仅是我凭着模糊的记忆所作的一点比较,我想它足以说明天台老建筑的独特和珍贵。
正如闲云老师所提到的,因为历史的原因,大部分的天台优秀的“三透九明堂“年久失修,在部分倒塌之后也没有修旧如旧,绝大部分已经拆除或变得不伦不类。更令人痛心的是,这种破坏还在继续,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彻底看不到天台老建筑的精美和远去的辉煌。

[ 本帖最后由 tiantaier 于 2007-11-18 14:39 编辑 ]
72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14:40:43 | 只看该作者
四合院补遗

      重新把过去的东西再贴一遍主要是为了给最近拍摄的几张那个院落的照片作一个比较完整的注脚。

      那个依然缠满“羊巴藤”的大门已然破旧了许多,在改造过的四方塘路前已经不是那么的起眼,不过昔日的堂皇仍然依稀可辨。大门已经脱落,一扇门被斜靠在门里的过道上,因为这里不再需要这扇大门。昔日完整的一个大宅院,如今已被由若干家分别拥有,户主们早已迁居新式的楼房,原来的“旧房子”租给了十几户人家。与我住在那里的十几年前不同,户主们尚未迁走,很少有象我这样纯粹为了在附近求学而租那么长时间房子的,如果那户人家不遵守彼此之间关于公共利益的不成文规矩,则会遭到其他人家的谴责。而现在几乎所有的户主们都已经迁走,“新居民”则是从乡下来城里谋生的人们。他们之间很少有相互的牵制,随意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经营自己所承租的那个角落。公共部分的损坏或者坍塌,并不会引起新居民们的注意,更不会有任何的修缮的举动。


    无意于批评这些无辜的新居民,他们不过是来找一个可以供他们方便生活的栖身之处。从政府旅游开发的管理者,这些老房子的主人,到这些许许多多的新居民,似乎都未能意识到对于这些古迹的开发和保护,这才是我所感到不安和羞愧的。

    我心情沉重地拍下这一组照片,作为对回忆的一种比较,补充一些过去记忆中遗漏的部分,并希望能得出解决保护和利用这些建筑的一些思路。

[ 本帖最后由 tiantaier 于 2007-11-18 14:48 编辑 ]
7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14:49:42 | 只看该作者
大门和门口的围墙


      那个依然缠满“羊巴藤”的大门已然破旧了许多,在改造过的四方塘路前已经不是那么的起眼,不过昔日的堂皇仍然依稀可辨。门口围墙上的“羊巴藤”所剩无几,新长成的葡萄藤正郁郁葱葱。与昔日的满墙的“羊巴藤”相比,还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去覆盖那些石头磊成的墙体。这面石头墙的背后原本是一块菜园,类似于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以前我没有提到这一点,联想到鲁迅的“百草园”,是否过去大户人家在院落的一角往往都有一块“百草园”?记得小时候经常去那里玩,里面有一口井,可能是用来灌溉或者是洗涤的,在这么大的一户人家院落里,井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口井不在院落的“岛地”中,后院,或者是大门过道旁的小天井中,却是在“百草园”中,单单是为了灌溉的方便,还是有其他风水的考虑?我们现在已经是无从知晓。

[ 本帖最后由 tiantaier 于 2007-11-18 15:0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2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9 21:44:44 | 只看该作者
二进的过道

     残破的过道中散落满了各种垃圾,杂草丛生,墙皮剥落了不少,青色的古老瓦片也逐渐掉落。过道门楣上的绮花板也腐朽不堪,好像一阵风吹过就要掉下来的感觉。

     过道的门内侧的顶早已坍塌,由于没有人去清理和维护,日晒雨淋,墙体已经日渐倾斜,原本支撑屋顶和固定墙体的木柱子已经从墙体中渐渐剥离,并且已经腐朽。可能某场不大的雨就会足以令整面墙坍塌。

     这条过道是一个二进过道,从西往东进入这个大院。一直未能弄清楚,这个三透九明堂会以这样一条类似“旁门左道”的过道来开启对外的大门。很多四合院的侧门直接与外相通;或者干脆大门直接对外开;再者大门里面是一个门厅,然后是大院的岛地。如此二进的侧面地过道的确很少见到。


[ 本帖最后由 tiantaier 于 2007-11-19 21:4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27#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18:24:20 | 只看该作者
前厅堂与后厅堂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找到这个四合院的前厅堂与后厅堂的遗迹。二进通道进来后左拐,就是前厅堂。前厅堂应该叫做“堂前”(图1),如果一个大的四合院有二个厅堂的话,那么堂前就是会客的地方;不知道里面的那个后厅堂叫什么,是叫“堂后”还是“后堂”(图3)?。因为一般的小的四合院,只有一个厅堂,可以说是“多功能厅”,兼有会客议事等功能。有二个厅堂的以上的,功能的分类还是颇有讲究,“堂前”是会客接待的,而后厅堂是用来议事或者祭祖的。

    我离开那里的时候,“堂前”还没有完全坍塌。一半坍塌后,另一半还勉强支撑在那里,但是门槛还在。估计后来彻底坍塌,门槛也失去了作用而变成了累赘,所以后来干脆来门槛也拆掉了。有幸在大院的一角,发现了码得很整齐的古砖(图2),这些是清理坍塌废墟是发现的比较完整的青薄砖,这些砖记得应该是在铺在房顶上椽与瓦之间的,所以很薄。如果未来有可能的话,修旧如旧,这些砖还是具有样本的作用的。

   后厅堂早年就已经坍塌的,石板铺设的地面很平整,是院子里居民晾晒的地方,也是我过去打羽毛球的理想场所,与标准的场地面积相仿,中间只要架起网或杆子,就是一个简易的球场。后厅堂应该是族人议事的地方,同时也是祭祀等公共活动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在厅堂的尽头是一个神龛,无从知晓过去这里是摆放佛像还是祖先牌位的地方(图4)。

   前后厅堂保存基本完整,没有被占用盖房子。一个大家族公共的设施,不知道在分崩离析的时候,是按照怎样一个原则来安排这些公共区域的产权的,但是相信这样的一种安排最大限度地限制了部分所有者私自占用公共区域的情况,同时也是可能出于尽可能保留这个院落的原有结构的目的。

[ 本帖最后由 tiantaier 于 2007-11-25 18:2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28#
发表于 2007-11-25 18:28:50 | 只看该作者
又见tiantaier
729#
发表于 2007-11-30 17:2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30#
发表于 2007-12-2 17:2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始的消防设施

      在“岛地”的四角,各有一块约2平方米见方的石板。太平缸原来是用来防止火灾的,缸摆放在屋檐角下,平时就接雨水并储存。院子屋檐的四角是雨水汇聚的地方,所以收集的雨水也最多。原先木结构的房子,很容易发生火灾,不像现在有自来水设施,那时如果发生火灾,要想立刻打井水救火是来不及的。院子的四角有四个太平缸,这样可以有第一时间取水救火。

      古人的设计很是巧妙,原始的消防设施的设计很好地贯彻了因地制宜的原则(没有去调查过北方四合院建筑中所使用的消防设施,所以没有作一个比较)。南方多雨,接满了雨水会从太平缸溢出,这样水也会得到一部分的更新。当然会有水质变坏的可能,尤其是在天气炎热而又少雨的时节,但是在当时看来,这样的构思已经是最大限度地平衡了得失后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老虎 于 2007-12-2 17:2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1 05:53 , Processed in 1.0699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