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tiantai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天台

[复制链接]
391#
发表于 2006-4-1 17:43:00 | 只看该作者
up!
392#
发表于 2006-4-2 03:51: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一直以来,我的网络名字都是TTXCK   TT----天台,哈哈
393#
发表于 2006-4-2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42 编辑

浏览本贴中间沉思太多以至于到了早晨6点多钟。
受不了了,得先睡个大觉。
394#
发表于 2006-4-2 14:17:00 | 只看该作者
幸亏今天是周末。
395#
发表于 2006-4-2 16:13:00 | 只看该作者
跟风
396#
发表于 2006-4-2 18:44:00 | 只看该作者
天台闹洞房的“打夯”一幕极具特色,很能营造热闹气份!是其他地方所没看到过的
397#
 楼主| 发表于 2006-4-2 22:4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43 编辑

天台文化点滴2
  一直以来,我对天台文化存在着很大的误解。认为除了民俗外,天台文化中其他的部分皆为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离我很遥远,我也无法考证华顶的太白草堂是不是李白曾住;国清寺里的独笔鹅是不是王曦之的墨宝;赤城山上的“秋霜比洁”是不是黎大总统题写。所以对天台文化敬而远之,对研究天台文化的文化人充满敬意,认为他们是天台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天台文化似乎是通过他们才为人所知,天台的旅游事业也因此有了“佛宗道源”的卖点。
  在离开天台的若干年后,尤其是每次回天台之后,我逐渐意识到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一直以来的想法恰恰是本末倒置。无论研究者的成果如何,天台文化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且因为它的存在才为无数的文人人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研究素材。看样子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记得读中学之时,很喜欢下围棋,尽管水平很是一般,但是下棋的气氛很好,似乎随时随地都能找到棋友痛杀一盘。离开天台以后,很少下围棋,也没有能找到象在天台一样为数众多的棋友,因为别的地方很少能象天台那样有着肥沃的围棋土壤。不必考证是谁把围棋这项古老的游戏带入天台,但是作为“琴棋书画”文化技艺的围棋却是深深得扎根在天台的普通百姓的生活娱乐当中。
  小时候经常可以见到老太太们聚在一起念经,可能她们并没有多少文化,甚至不认字,但是你只要让她们念一段,或者她们会主动要求教你一段,“金刚经”随手掂来,“心经”更不在话下。家中经常有居士或是俗家弟子来“结缘”,可惜那时的老师说这是“封建迷信”,才没有“中毒”。所以,“佛宗”并不是仅仅在于那几十座寺院,而是整个天台都浸淫在浓浓的佛教氛围中。没有深厚的佛教文化的沉积,何来这芸芸众生齐讼“喃无阿弥陀佛”?
  我曾经住在一个华顶周围的一个庵堂里,通往华顶讲寺的一条险峻的小路从这个庵堂的门口经过。我不时可以看到香客们在山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燃一柱香,然后叩拜,就这样一直从山脚叩拜到华顶讲寺。我想起西藏的佛教信徒们用身体丈量着到布达拉宫或是到某神秘雪山的距离,虽然天台的信徒们没有那么的夸张,但是心是一样的虔诚。
  其实,这也才是佛源在天台的冰山一角。普通的善男信女也许与其他地方相差不大,但是天台的民间还是有众多佛学的研究者,与普通的善男信女不同,他们普遍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研究佛学不是为了祈求来世,而是把它作为传统文化哲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他们对于佛教有着同样的虔诚,但他们更多的带有理性的观点和角度去了解和研究佛学。
  又何曾只有佛教在天台人心目中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代表本土文化的道家同样是天台文化的灵魂支柱。它丝毫不亚于佛教的影响。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7 23:22:14编辑过]

398#
发表于 2006-4-5 00:5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43 编辑

顶,看楼主的文章越看越有味道!
399#
发表于 2006-4-5 06:36:00 | 只看该作者
<P>呵呵</P><P>欢迎其他的朋友一起聊啊</P><P>楼主会寂寞滴</P>
400#
发表于 2006-4-5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20:44 编辑

楼主聊到了佛教,上传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先生《灵山》一书中第69节,此节描写了他在天台国清寺的感受,全节如下:

  六十九

  睡梦里被隐约的一片紧迫的钟鼓声惊醒,我一时不清楚身在何处。四下漆黑,渐渐才认出一方窗户,窗榻的小方格似有若无。我需要弄清楚是否尚在梦中,努力去睁沉重的眼皮,才辨清手表上的萤光,凌晨三时整,即刻意识到是早祷开始了,这才想起我寄宿在寺庙里,连忙翻身爬起。

  推开房门,到了庭院,鼓声已止住,钟依然一声一声更加分明。树影下天空灰暗,钟声来自高墙后面大雄宝殿那边。我摸到回廊里通往斋堂的门,从外面插上了。我转向回廊的另一端,上下摸索,都是砖墙,竟像个囚徒,被关在高墙隔离的这庭院里,叫唤了几声,无人答应。

  白天我再三要求在这国清寺留宿,接受香客布施的和尚打量我,总怀疑我的虔诚。我执意赖着不走,一直等到庙门关闭,最后他们总算请示了住持老和尚,才把我单独安置在寺庙后面的这侧院里。

  我不甘禁闭,一心要见识一下这千年来香火未断的大庙是否还保留天台宗的仪轨,想必不至于触犯寺庙的清规,重又摸索到庭院,居然发现角落里有一丝微弱的光线,透过一条缝隙漏了出来,用手触摸,是一扇小门,运自开了。可见毕竞是佛门,倒无禁地。

  绕过门后的壁障,里面一个不大的经堂点着几支蜡烛,香烟袅袅,香案前垂挂下一块紫红锦缎,锈着"香炉乍热"四个大字,令我心头一动,似乎是一种启示。为表明我心地光明,并非来窥探佛地的隐秘,干脆拿起烛台。四壁挂了许多古老的字画,我没想到寺庙里还有这样雅静的内室,可能是大法师起居的地方,私自闯入,不免有点内疚,顾不得细看是否还保留寒山拾得两位唐代名僧的手迹,又放下烛台,循着早祷的钟声,从经堂的正门出去。

  又一进庭院,四厢烛影幢幢,大概都是僧房,冷不防一个披黑袈裟的和尚从我身后越过,我吃了一惊,然后便明白他或许为我引路,尾随他接连穿过好几道回廊。转眼间,人又不见了,我有些纳闷,只好寻有烛光的地方去。刚要跨进门槛,抬头一看,一尊四、五米高的护法金刚,举着降魔柠,怒目睁睁向我打来,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

  我赶紧逃开,在漆黑的走廊里摸索前去,见有点微光,走近是一个圆门,过了门洞,谁知正是大雄宝殿下那广大的庭院。大殿飞檐两翼,一边一条苍龙,守护当中的一轮明镜,在参天古柏间透出的黎明前兰森森的夜空,显得格外奇幻。

  高台阶上,铁铸的大香炉后面,殿堂里烛光辉煌,宏大的钟声轰然涌出。披着灰黑袈裟的和尚推着一根当空吊起的大木柱,正撞击这口巨钟,它却纹丝不动,仿佛只出于感应,从钟口下的地面钟声缓缓升腾到梁柱之间,在殿堂里充盈了再回旋着涌向门外,将我全身心席卷进声浪之中。

  几个和尚逐个点燃两侧十八罗汉前的红烛,整把整把烧着的信香分别插到各个香炉里。僧人们纷纷潜入殿内,全一色灰黑的袈裟,幽幽身影缓缓游移到一个个蒲团前,每个蒲团绣的莲花各不相同。

  随后,又听见嘭嘭两击鼓声,厚沉得令五脏六腑跟着震荡。这鼓在殿堂左边,立在一人多高的鼓架上,鼓面的直径比站在梯架的平台上击鼓的和尚还高出一头。唯独这鼓手没穿袈裟,一身短打扮,扎住裤腿,蹬着一双麻鞋,他举手过头。

  嗒嗒

  嘭!嘭!又是两下。

  哎唁

  最后一响钟声刚飘逸消散,鼓声便大作,脚底的地面跟着颤抖。开始时还能辨别一声声震荡发自鼓心,节奏随即越来越快,重重迭迭,轰然一片,人心跟着搏动,血也沸腾。浑然一片的鼓声毫不减缓,简直不容人喘息,接着响起一种音调稍高稍许分明的节奏,浮起在鼓心皮实而持久的震荡声之上,另一种更为急促的鼓点又点缀其间,之后,在或高或低不同声部上,出现不断变化的鼓点,同震耳欲聋的轰鸣和那急速的间奏又交错,又对比,竟统统来自这一面大鼓!

  击鼓的是一位精瘦的中年僧人,手中并没有鼓锤,只见他赤裸的两臂间光亮的后脑勺晃动不已,拍、击、敲、打。指、点、踢,手掌、手指、拳头、肘、腕和膝盖乃至于脚趾,全都用上,整个身躯像贴在鼓皮上的一条壁虎,着魔了似的扑在鼓面上弹跳,从鼓心到镶满铁钉的鼓边,没有不被他敲击的地方。

  这持续不断的紧张的轰鸣交响中,突然铮铮然一声铃声,轻微得让人差一点以为是错觉,像寒风中一根游丝,或是深秋夜里颤禁禁一声虫吟,那么飘忽,那么纤细,那么可怜,在这混饨的轰响之上毕竟分明,明亮得又不容置疑。随后便勾引起大大小小六七个不同音色的木鱼,或沉闷,或空寂,或清脆,或嘹亮,再带动浑厚和鸣的铜馨,一一连串,都交织融合到这片鼓乐声中。

  我找寻这铃声的来源,发现是一位极老的高僧,空晃晃撑在一件破了一补再补的袈裟里,左手持一只酒盅般的小铃,右手捻一根细钢笠,只见他钢笠在铜铃上一点,游丝样的铃声同烟香一起冉冉飘逸,又犹如渔网的拉线,网罗起一片音响的世界,让人不由得沉浸其中,我最初的惊异和兴奋于是随之消失。

  殿上前后两幅挂匾,分别写着"庄严国士","利乐有情",大殿顶上垂挂下层层帐慢,如来端坐其中,端庄得令人虚荣顿失,又慈祥到淡漠无情,尘世的烦恼刹那间消失殆尽,时间此时此刻也趋于凝聚。

  鼓声不知什么时候停息了,长老持铃在前,干瘪的嘴唇嚅嚅嗫嗫,牵动深陷的两颊和灰白的眉毛,众和尚参差不齐,一片诵经声随着铃声的尾音缓缓而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共九十九名僧人,跟在他身后鱼贯而行,环绕大殿中央的如来,一面游动,一面唱诵。我于是也加入这行列,混同他们合掌念唱南天阿弥陀佛,又听见一个明亮的声音,在经文的每个句子将近完结的当口,声调总要从众多的唱诵声中稍稍扬起,就还有一种未曾混灭的热情,还有一颗仍受煎熬的灵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2 17:38 , Processed in 1.0832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