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恶女 于 2012-12-26 19:50 编辑
天中的师与教
从八五年蹦蹦跳跳走进天中,到九一年在一片台风过后的破败中离开,整整六个年头。初中三年一个班主任,高中三年一个班主任,我想这种超级稳定性可能是空前绝后。
实事求是而言,天中并没有多少名师。从初中开始,老一辈的老师几乎很少带课,(屠成耀例外),老师基本上以台州师专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为主,到了高中才遇到一些浙师大毕业的有教学经验的老师。相比之下,高中时期的老师的整体印象比初中时期的老师更具有人格的亲和力。
印象最深刻的“名师”是生物老师叶兆钧先生,他的生动形象的比喻把生物这门枯燥的课讲得绘声绘色,这门课是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基础,我曾一度对于我未来职业的选择倾向于生命科学或是医学,但那时的生命科学绝对是一个冷门的学科,若不是因为听说天中的某届状元生物系毕业后工作十分不理想,我说不定真的去学生命科学了。我想这可能就是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吧。
“名师”其实只是一种符号,“名师”光环下的学子只多了一份自豪和自信。天中过去教育的成功之处还是主要依靠老师们兢兢业业不计名利的奉献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传统模式。“不计名利”可能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但是更多的是老师个人本身的品性和修养。陈天飞老师和陈红老师就颇具的代表性,无论对那个学生,讲课之认真,答疑之细致,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前几天浏览天中的网页,陈红已是副校长)。相比之下有的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一副态度,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又是另一副态度,所谓的“师道”就不是那么完美了。还有的老师功利心很重,在补习班给过去的学生上课又是完全不同的态度。
过去天中的教育模式是非常正规,并且很前卫。作为省立重点中学,完全按照教学大纲,没有任何的应试教育所形成的偷工减料,甚至省教委规定体育需达标方可参加高考,临近高考还要去跑一个800米,我记得还有同学补测了一次。高中的劳动技术课,文科班的理化,理科班的史地,一节不少。天中六年几乎没有什么补课一说,只是在高二的暑假,提前半个月到校。天中的升学率一直不高,我想当年若是不那么正规办学,或许高考的升学率至少不会排在浙江重点中学的下游。天中的一些硬件设施也为前卫的教学提供了条件。初中时有一个暑假安排一个英语听力的强化班(我想很多“后司街”的我的同学都参加过这个班),一个班选几个人参加。当年没意识到这有多重要,还逃课,到后来考四六级听力时,方感受当年受训的好处。还有那一排最古老的苹果电脑。当年似乎“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并没有流行,但天中实际上已经做到了。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12:41:5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