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97|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台小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1:0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过天青 于 2011-1-6 21:06 编辑


这篇文章是左首这位袁老先生十年前游历天台所作,1月3日那天在桐柏岭与他偶遇,相谈甚欢,他言是济公保佑。
希望这篇文章能得到大家的点评,也让我们随他一起去看看十年前美丽的天台小径吧。


游天台山登顶琼台仙谷
泣别三虚年,阴阳二相间。 天台涌祥云,琼顶云霞现。

这首诗是袁老先生此次新作,云霞是他的亡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就是教你拍照的师傅?  发表于 2011-1-9 10:47
雨过天青是我师傅,以前不知道还有这个网名  发表于 2011-1-7 23:00
楼主与这照片中间的帅gg是什么关系呀?????六月雪你是怎么搞的在这里呀?  发表于 2011-1-7 18:05
好奇楼主与这照片中间的帅哥 的关系 !嘿嘿 八卦下。因为这帅哥不说  发表于 2011-1-6 23:40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30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30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1:00:44 | 只看该作者
唐诗之路
    天台山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终点。唐诗人李白曾写过"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诗句。可见天台山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
   新世纪元年九月,顺"唐诗之路",我第一次来到了天台。
  说起"浙东唐诗之路",那就要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曾在楠溪江所在地永嘉当过太守。谢一生轻政重游,素以山水诗见长,被后人誉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他从家乡---现嵊州北的"三界"出发,顺着浙东名溪---剡溪南行,经新昌到天台,开辟了七百里剡中游道。沿途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村野牧歌、竹筏轻舟,为谢灵运提供了大量诗的素材。可以说是剡溪二岸秀丽的山水景色激发了谢灵运的灵气,同时又是谢灵运的山水诗使剡溪名扬四海。到了唐朝,诗人追慕谢公风采,一时入剡游览成为时尚。在《全唐诗》中有记载的六百多位诗人几乎都曾入过剡,留下了不少咏剡诗篇。单李白就己三次剡游,留下诗词二十六首。"唐诗之路"也就逐渐形成。以后,宋、元、明、清益发不可收拾,官绅名士、文人墨客无不以此为雅士风尚。路线也变为自钱塘江始,顺浙东大运河到绍兴上虞,再由曹娥江经嵊州入剡溪,过新昌最后到天台山"石梁飞瀑"。全长200余公里。那前的"唐诗之路"全程几乎都是水道,唯有登天台山是旱路。现在交通方便了,公路四通八达。我这次就是由诸暨经嵊州,游新昌,最后到的天台,全是陆路。虽说也有点遣憾,好在登天台山这一段,我将能与"唐诗之路"来一次"全方位"的吻合。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1:01:03 | 只看该作者
邂逅小径
   到天台县,我先买本"名山天台",知道了华顶峰是天台山的最高峰:从峰顶俯视四周群山,重重山峦犹如片片莲瓣,而华顶峰正处在花心之顶,故名华(花)顶。山巅有座"拜经台",海拔高1138米。李白在他一首诗中有"天台四万八千丈"之说,也不知是怎么换算法。反正这高度也够我刺激了。
   我喜欢登山。有不登则罢,要登便登最高峰的偏好。不管是泰山、黄山,还是华山、武当山等,我都徒步爬到极顶,并留影存照,以示纪念。虽然一些好的景点往往并不在最高峰,但我从不在乎这点。因为"一览众山小"时,除了壮观令人惊心动魄外,还必然会有一种对自巳潜能、意志、欲望测试成功后的满足感。这是一般观赏风景的乐趣所不可取代的。况且只要时间允许,体力充沛,"鱼"与"熊掌"还是可以兼得。
   天蒙蒙亮,我按在上海早锻练的习惯时间出旅馆,结果到汽车站时,比头班车发车十足早了三刻钟。吃早点时顺便打听一下,知道这里有二班车,一班是到"华顶峰",一班是到"石梁"。老板娘说,到"石梁"去的客人多,发车早,从"石梁" 也可再转车去"华顶峰"。看来她是建议我先去"石梁"的。我拿出"名山天台"一翻,上面写道:"石梁飞瀑是天台山上最著名的景点",况且又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终点,于是就决定改变初衷,先去"石梁"。当班车启动时,"华顶峰"的班车内还空无一客。看来我这个"外地人"是得多听听当地人。
   车穿越山门,绕过"国清寺",就驰入山路。新修的柏油路面光滑平整,黑油油神气地向峡谷内延伸。路二边怪石嶙峋,天地顿时变窄,渐渐悬崖峭壁越来越陡,古树参天,郁郁葱葱。车贴着岩壁,沿着一条山涧渐渐钻进深谷。溪水冲击着大小卵石,浪花飞溅,水声哗哗满山谷作响。仰望谷外,朝霞已染红山峦,但峡谷内仍旧是晨曦朦胧,凉风习习。草木的芬芳气息吹进车厢给人以清醒的感觉。我坐在驾驶员边的最佳位子,满目葱翠。也不知是什么鹰在高处盘旋,让人时时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车慢慢向上爬行,山景像长卷国画不断向前舒展,美不胜收。幽谷之中,依稀有些早锻练的人群。使我自然而然联想起自巳每天早晨在景色优美的外滩锻练自编"十八法"的情景。
    "中巴"缓缓行进,前面的绝壁处忽然冒出一条隘缝,好似要把山岩一劈为二,隙缝中虽是杂草丛生、老藤悬攀,但还看得出是一条白石铺成的小径,孤单、凄凉地守侯在路口。车辆一擦而过,没人理会它从那里来,也没人过问它到那里去。看来自从汽车路开通后,这小径已很少有人问津。"中巴"告别山涧,开始左一拐,右一弯地驶入盘山公路。一路上,我发觉神气的柏油路已经几次把这条可怜巴巴的小径拦腰截断。可是小径没有消失。非但没有消失,还绐终倔强地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公路的上方,好象在说:"你走你的,我走我的"。我终于明白了,它就是古代人们登天台山的通道。李白在赞美天台诗中提到过:"碧玉连环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这应该就是"浙东唐诗之路"中众多诗人的必登之路吧!是天台山中的唐诗之路。此时我脚痒痒多么想下车去领略一下这条天台小径,这才是真真的登山呀!
   车到三岔路口,向右,穿过岩洞可去"高明寺";向前,沿着山崖继续朝"石梁"进发。车已行驶在山脊上了。右窗外,峰峦近在咫尺,一片翠绿;左窗外,远山峭壁与之对峙,谷深无底,云轻如烟,阳光灿烂,照得山崖绝壁一派金色。这时我感到了刺激而又不十分害怕,体会了惊险但还觉得安全。十元钱的车票单看这段景致也值。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1:01:23 | 只看该作者
石梁飞瀑
   名山多溪水,我每次游山总喜欢沿着山涧小径看山景,就象山里人来上海喜欢逛马路看高楼一样。天台山的大小山涧多得就象上海的马路。"石梁"之所以出名也离不开山涧和溪水。
下车化三十元购票,最令我高兴的是终于踏上了促人遐思的天台小径。我踩着平缓小径就进入了"石梁风景区"。跨过石拱桥,清澈的金溪就带着我沿山涧缓缓而行。古树连片,遮天蔽日,眼前一抹黛绿。树干潮滋滋,小径滑漉漉,空气湿润润。山鸟争鸣,深一啼浅一声。溪水淙淙,轻一叮重一咚。树林越走越密,小径越伸越幽,我也似乎离喧嚣尘世越来越远。一切是出奇地安宁。小径开始下坡。终于在苍翠深处隐现出一座孤寺、一顶凉亭的,彷佛又把这静谧的世界拉回了人间。寺名"方广",是全国最早最珍贵的楠木五百罗汉雕像的存放处。亭名"昙华",凉亭临瀑而立,气宇不凡,亭外围有角尺形阳台,依栏观景,令人陶醉。向下看,"石梁"初露端倪,原来它是一条天然形成的巨石,似桥似梁横空衔接两山,古人有称石桥;有称石梁。梁上刻有"第一奇观",为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题。向上看,只见另一条大兴溪与金溪分别沿着山涧奔腾湍急夺路而来,如两龙争壑,在方广寺前合流后即直窜石梁下方飞泻而去。
   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对天台山的景色特别推崇,他写的游记中首篇就是介绍天台山,而介绍中又首推"石梁":"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彐,几不欲卧"。 第二天一早,他早餐也顾不得吃又去观景:"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华亭;石梁即在亭外。梁宽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山坳间;两飞瀑自亭左来,至桥乃合流下坠,雷轰河溃,百丈不止。"
   我沿小径来到文中所说的"仙筏桥"。小桥呈拱形,桥面是长年累月磨得滴溜光滑的鹅卵石,连着涧两边的白石小径,桥侧攀满老藤古枝,桥下散石零乱,水纹曲皱,清澈见底,溪水声潺潺,不绝于耳。"仙筏桥"像是位久卧深山密林中的老人,在娓娓动听地讲述它一千多年来的见闻。我站在桥上,向前方仰视,果然飞瀑从石梁下喷涌而出,直落三十多米,水花四溅,犹如飞雪。这就是名闻遐迩的"石梁飞瀑"。气势之壮观,景致之奇特,真叫人有点 "纵目登临处,徘徊不忍归"。离桥不远的小径边,新雕凿就的徐霞客石像面瀑而立。看来后人是要让他永远留在这里欣赏他一生中最欣赏的美景。
   我顺小径沿着金溪继续前进,不断有溪流、悬瀑加入进来,真是步步有景,处处可影。过"天下第一印"后,前面似乎是上岩下水,无路可走。但到眼前,只见岩崖下一"古栈道"贴水挂崖而筑,小径变得弯弯曲曲尤如上海的九曲桥,别有一番情趣。一路溪水叮咚相伴,如临仙境。终于前面一堵陡壁把小径当头拦住,金溪几经盘旋,最后只得怒吼着从岩边小山涧咆哮而下。我正欲找路,忽然发觉岩壁中有一条直冲青天的白石小径,在"中巴"里我们已"似曾相识",这不正是我想攀登的吗?我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当即顺着这登山小径噔噔而上。从它那一块块凌角全无、正面被磨得似碧玉般光滑细腻的石板"成色"来看,就足以断定这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山径。可不是吗,这儿应该留下过多少名人的足迹啊!单凭文字记载,就有东晋王羲之,唐朝李白、孟浩然、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元稹,柳公权等;宋朝的苏轼、陆游、米芾、王十朋;明时的戚继光、董其昌、徐霞客;清时的潘来、康有为等等等等诸多名人踩攀过这条小径。我踩在这滑爽的山道石板上,一步一阶、一级一念地大发"思古之幽情",既走了"唐诗之路",又过了一把登山瘾,丝毫不觉有累。约二十分钟,到一三岔口,我踟蹰不前了:向上还是向下?向上,这条小径消失在深山老林,最终能通华顶峰吗?没有指路牌,没有向导,连个可问路的当地人都没有。向下,听二个气喘嘘嘘的游客说,下面有个好景点叫"小铜壶",值得一看。听名字就挺吸引人。行!垂手可钓的"鱼"先吃,"熊掌"慢慢炖。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1:01:37 | 只看该作者
铜壶滴漏
   "小铜壶"主体是一瀑布,入潭后向下而淌,即称"银溪"。景色优美,潭中有一奇石,攀上去能与瀑布共影;溪中磊石高低错落,清溪周旋其间,可供你休息饮泉,洗脸濯足。水声淙淙,空谷迥响,老藤绕古树,鹅卵染青苔,优雅古扑,相得益彰。周边一片翠绿,赏心悦目。沿"银溪"缓缓西行,偶然几声乌啼使山谷越发显得幽静。在"银溪"与"金溪"会合处,一跨吊桥越过山涧连着二边山崖小径,晃悠晃悠。桥下二股山溪夺路而去,山奇水灵,我随着小径穿梭在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之中。遗憾的是一路上我怎么也找不到这把"小铜壶"。后来问人才知道这里并非是以形取名,而是欲"借光"天台山另一著名景点"铜壶滴漏"。
    看来"大铜壶"又是非去不可了。
   "铜壶滴漏"景区相邻"石梁"风景区约有五公里,可能是位置偏了点,虽有小径与公路相通,但没有固定班车,所以门票也比"石梁"便宜拾元,才拾伍元。一进门,小径便直下二百级石阶,这也可算是景区一大特色。谷深、崖峭、涧险、石怪,越下越凉,使人有一股深奥莫测之感。到了"铜壶滴漏",地形更是奇特,在奔泻的山溪中山涧陡落十余米,形成一天然巨洞,从洞顶望,状如大壶,壶内碧水滢滢,高处涧水冲入壶中,翻滚如沸腾,作盘旋状,岩内壁晶光滴滑呈铜绿色,故称"铜壶"。壶中"沸水"还发出訇訇声,不断从壶嘴般岩隙中溢出,漏入下方四十米处一深潭中。水速不急不慢、水柱不粗不细、绐终均衡如一,远处望去,好似一匹白练自天而降。"滴漏"是古人的计时工具,而形象地被用作景观之名实属罕见,这也足见天台之奇之古了。中午时分,太阳一直照进谷底,暖洋洋的。在景区里与"铜壶滴漏"作伴的还有"水珠帘"、"龙游涧"等。顾名思义,当我坐在一条如龙嬉水的天然石沟旁,眺望"水帘洞",四周怪石嶙峋,古木参天,听听潺潺水声,赏赏山乌争鸣,品品精美干点,喝喝淳口清泉,拂拂爽身山风,步步幽幽小径,千条万条水帘飘忽而下,风舞银珠落,日照水雾起,彩虹忽隐忽现,谷中空无一人,此种世外桃源的情景实在令人心旷神贻,恍如隔世,乐不思归。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1:01:58 | 只看该作者
华顶峰
   一路游览,赶到车站己是下午二点多了。到"华顶峰"的班车下午只有一班,刚过去。我只有二种选择,要么下山,明天再上;要么现在就徒步上山。我选择了后者。今天固然会累一点,但我有爬过黄山、华山的"本钱",况且运气好的话明天还能看日出呢。
   一开始我这也不算爬山,也就是沿着略为有点坡度的公路走走而已,山境奇妙,而路漫漫更会让人浮想联翩。我想起早晨那被截成几段的可怜小径,想起那碧玉般光滑细腻的石板,想起"唐诗之路",回味着上午廿分钟的登山乐趣。此时我对周边的感受正如清代诗人潘来踩着小径上山时的有感所发:
                                                                              九里松风十里泉,
                                   徐徐送客上青峰,
                                   不知华顶高多少,
                                   己觉群峰贴地眠。
这段路程实足陶醉了我一个小时,终算进了"华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售票员看到我孤身一人走上来,惊咤不已,佩服之至。赞扬一番后二十五元门票还得照买。不过在我继续前进时这个当地人提示了一句:公路左边有条小路,上山好近一半。岩壁绵延,我边走边找,足有刻把钟,就是连一条能钻蛇的缝也没见到,望望路对面又尽是悬崖峭壁,深不见底。正当我怀疑自己是否漏眼走过头时,断崖古松下出现一个小洞,洞口漏出的山土被踩成斜坡通进岩缝。难道这就是路吗?走!既然今天路已走到这份上了,还怕什么。"路"口虽小,弓腰进去后倒是越走越像。爬不多久,只见古柏苍松间散落着几块稀稀拉拉的石板条。渐渐,石板条终于连成了我时刻思念的小径,顿时心情就宽松了些。不多久一老妪由上面下耒,忽然见到我,似乎受到惊吓,望着我一脸惶恐。看来"外地人"在这条"唐诗之路"上是绝迹己久了。我急忙带着一种宽慰她的口吻相问,知道已快到"华顶峰"。这时她才放心地继续下,我则放心地继续上。
"天台四万八千丈",想当年李白自山下到峰顶少说说也要在这小径上爬四万八千级台阶吧!我才爬了几级?这时我反倒希望这条充满诗意的天台小径别早早结束。我忘却了疲乏,我再次陶醉于这段深藏在苍松古柏中的"唐诗之路"。
诺大座山,今晚的游客除了我就只有住在庙里的二位女香客。因此化拾圆钱住一宿,房东又是忙晒被子,又是烧水泡茶很是热情。山下拾伍元一间的房间也就随它了,山上山下开二个房间,说起来我这次登天台也够"神气"的。
其实我的住地离峰顶还远着呢,单海拔高度就要差三百米。房东一看天说:明天看不到日出。好!干脆, 趁今天天气、心情都好,赶在夕阳尚未西下,先去看看"夕阳红"吧。
   房东的一杯华顶云雾茶早已把我疲乏全都解消。我抓紧时间登山。目标:华顶峰,路:还是那条一路陪伴我的小径。
   我去过黄山,黄山松是有名的。天台山华顶峰虽也有不少松树,但有名的却是天台杜鹃。一路上小径两侧全是杜鹃树,它学名"云锦杜鹃",古名娑椤花,与天台菩提同为佛树。它与松树一样,严寒不怕,冰雪不惧,挺拔傲立。所不同的是每年五月初杜鹃花盛开,一树千花,朵朵足有碗口大小,连林映缀,望之若霞,染得华顶山满山火红灼热。天台杜鹃以"古干如松柏,花开灿云霞"而名闻遐迩。小径绕过"华顶寺",盘曲而上,这里是杜鹃树生长最茂密的地方,枝枝相交,叶叶覆盖,密密层层,遮天蔽日,树树都在千年以上。虽然我来的不是开花时节,但能静幽幽地踩着这千年古径,只身穿越于千年古杜鹃林,我的心早已像花一样怒放了。
   曲径继续通幽,有几段小径是磨得光亮圆滑的卵石路面,配上图案花纹,显得更古扑庄重。忽然雾气严严实实把我团团裹住,前面能见度仅十来级台阶。我边爬边担心今天别看不到"夕阳红"。想着想着不知怎么雾团又跑到前面去了。哦!是云。可不是吗,我己在千米之上了。云可是天上的东西呀!童年时看天上的云彩憧憬末来;诗样年华又吟吟"天高云淡";退下来后,风筝放进云端里,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而现在我与白云作伴,携手并肩漫步"天庭",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小径穿出杜鹃林又进入一片茶林。碑称"葛玄茶圃"。华顶山栽茶已有一千柒百多年历史,相传隋炀帝在杨州生病,这里和尚就送去华顶云雾茶为他治病。走入茶林,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天际一幢白色建筑如钻石般镶嵌在翡翠色山顶。快接近胜利了,我加快脚步。白色小亭是二层建筑,明显是近年新盖的。但到了这里一看还是只在半山,小径拐个弯仍旧不见尽头,真是山外有山。小亭位子不错,倚栏远眺,郁郁葱葱,直至天际。亭下山岩中有一个古洞,洞口上方刻有"归云洞"三字,亭子自然就叫"归云亭"了。只见一朵朵白云如轻纱、似白花,轻轻从亭前飘逸而去,有的渗入下面树林渐渐消失。片刻间,一大片云团又自山顶滚滚而来,犹如白浪滔天,排山倒海,把杜鹃林、茶林、远山近径全都遮个严严实实。可不一会儿,它又淡淡退去,无影无踪。归进洞里去了吗?大自然真是变幻无穷。
   终于小径到了尽头。一块二米左右高的王羲之"鹅"字碑耸立在松树林中。我借欣赏之机休息片刻。但与其说我在欣赏这"鹅"的刚劲洒脱,还不如说我在佩服这无名石匠的凿刻功夫。
   我终于没有尝到"一览众山小"的"熊掌"。华顶峰的峰巅,包括"拜经台"早己给部队占领。在现代化立体战争年代还有这个必要吗?但这是军事家们的事。在营房门口我拉了个军官给我留个影,以证明我非不为而是不可为也。还算好,西边的"众山小"还是让我饱览无余。只见大小高低不一的峰峦由近至远层层相叠,宛如瓣瓣莲花,每瓣之间云雾嵌绕,蒙蒙胧胧秀丽绝伦。风起云涌,山峦在云海中忽隐忽现,时起时伏,看得我如痴如醉。这时我才真正领略了李白在"天台晓望"诗中所描绘"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的意境了。更令人称奇的是众多山峦云海如同合演团体操,当"夕阳"一声"西下"令,顿时云雾上升,山峦下沉,泾渭分明。上端云层近黑远灰,下方黛峦近深远淡,云峦之间透出一排暗红色光柱,瑰丽的晚霞彷佛还留恋着人间,专给云层边际镶了一条艳丽的金边。美哉!我连连拍了几张"天台夕阳红",以示留念。
   第二天晨起,东方熹微,我就把登山作为早锻练。看日出的一丝希望旱给部队浇灭了,反正离早班车还有些时辰。所以也就不紧不慢地旧地重游,华顶晨雾飘飘忽忽给人以梦幻仙境般感觉。我也不认方向,顺小径拾级而上,但尽量拣昨天没经过的小径走。其实我还是有意图的,是想去找"太白读书堂",相传大诗人李白曾在这里读过书。我还想去找找"黄经洞",是当年王羲之在山上向白云先生学"永"字八法以及写下著名《黄庭经》的场所。可是顺着小径转了一圈我就只看到一座立有"永"字古碑的石凉亭,最终还是被小径带到了山顶。
      淡红色的朝霞是最美的,由华顶峰环顾四周,只见晨曦柔映,云蒸雾蔚,千岭逶迤,粉妆轻黛,真是"江山如此多娇"。面对此时此景,又站在"唐诗之路"的巅端,令人产生一种幻觉:究竟是先有"诗情"还是先有"画意"。恐怕这时谁也难分清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1:02:16 | 只看该作者
天台佛说
    我这次登天台山虽说才二天不到,却己是"鱼"与"熊掌"兼得,收入颇丰。但总觉余兴末尽。确实,天台山除了有神奇旖旎的山光水色外,还深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名山藏古寺。仅在唐朝,天台山中巳有寺庙一百余座,座座深藏峰谷壑涧之中,环境幽美清静。像上广寺在"石梁飞瀑",华顶寺在"千年杜鹃林"。所以天台山寺院还是值得去走访几座的。上车后,我决定顺途访高明寺。倒并非因为它是全国重点寺院,而是因为这样我便可像历代僧人一样踩着小径徒步下山到国庆寺。
       天台山虽不像娥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被称为是中国四大佛山,但天台山的出名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里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大乘教分为七宗,源远流长。天台宗就是其中之一,创绐于隋、陈之际,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天台宗对后世影响较大,不仅受我国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崇敬,就是一般僧俗百姓也多有爱好和重视,而且还传宗海外。唐高僧鉴真和尚也是天台山的弟子。东渡日本前,他在国庆寺认真学习天台宗,并带走了《天台玄义》及《天台止观法门》等教义。东渡成功后,他在日本弘扬佛法,使天台宗教义在日本深入人心,日本至今还办有《天台宗报》等刊物,甚至视天台山如圣山。据说日本侵华期间,浙江一带遍遭蹂躏,但"皇军"决不敢上天台山一步。这传说我没有考证。但至少现在年年都有日本的参拜团到天台山来朝拜祖师,访问他们的宗源之地。
      "中巴"停了。我原以为车到高明寺下车就近便是,其实不然。先要穿过一条黑黝黝的狭长隧洞,洞内寒气逼人,暗得叫人发毛。但一出洞口,豁然开朗,原来我已穿过了一道山岭。只见前方阳光明媚,群峰相抱,四周层峦叠嶂围着中间一块毛茸茸的凹地,好一处深山幽谷,像翠绿色的汤盆、似装满碧泉的漏勺。远远望下去,古松郁葱,婆娑多姿,盆底中央苍翠浓深,极幽处,透过树隙,偶有几片寺院黄随秋风忽隐忽现。古刹钟声沉沉传出,余音袅绕,迥响在山谷之中,给人以安祥、庄重、清静之感。古径幽深。我知道,下去越深,回上来也就要爬得越累。但我毫不犹豫,顺小径健步直下。越少人去、越幽静的地方越有韵味。就像这钟声,在这儿就是韵味十足。

终于高明寺出现在青松翠竹之中。门额上康有为书写的"高明讲寺"四个字,个个柔中带刚,字字园浑有力。一口明代大钟悬挂在寺右钟楼上,重达二千五百公斤,大钟上镌有"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之佛教偈语。康有为作为一代名人,晚年在这里隐姓埋名,孤身只人自称汪大人,一住就是半个月,或许也有这个原因吧。清晨钟声,震长空、山谷回应,传十里之遥。每次撞钟均为108下,寺僧相告说:古人用108声代表一年,因为1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古代称5日为1候,积6候成1月,故1年有72候了。)加起来正得108。取年年如意,岁岁平安之吉利。 另外关于钟的敲法也有讲究,各地的撞击上手法不同,天台是:"前击七、后击八、中间十八徐徐发,更兼临后击三声,三通共成一百八。"目的是使钟专声不至于单调呆板,造成一个"百八鲸音,响遏行云"的美妙意境。
除了钟声,摩崖石刻也是高明寺的一大特色。一个管事模样的僧人见此时居然还有人到深山古刹来,很是高兴。自告奋勇领我去"圆通洞"。出钟楼,沿着翠竹成荫、流水淙淙的溪边小径,缓缓下行。约有二百步左右,便到"圆通洞"。其实也不是洞,只是一石横架,四石相承,形如屋宇,口向北开。在"洞口"俯瞰千丈削壁,松风溪瀑,俨然是一幅古人作的山水画。据管事说,明代高僧传灯大师在此写过《天台山方外志》并注《圆通疏》,因而得名。岩壁东侧镌有"圆通"二字,是清书法家所写。周围"看云"、"伏虎"、"松风"、"幽溪"等等,触目皆是。近处悬崖壁上还刻有一大"佛"字,是天台崖刻之最。圆通洞侧有两首完正的诗刻。其中一首是:"丛山莽峙郁葱葱,四顾苍茫感慨中,历劫虫沙千滴泪,可怜映照夕阳红"。刻的一手好字。我求管事为我在诗刻下留了个影。其实我在心中已把这首诗末句改了一个字,为"可喜映照夕阳红"。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1:02:36 | 只看该作者
天台之路
原路返回,感慨万千。当退出隧洞踏上那神气的柏油路时,沿途我又寻找着那可怜的小径。是啊!什么叫可怜,很多可怜并非是事物本身,而往往是它的处境。譬如一件珍贵文物,在博物馆里,没人懂得它的价值,没有人去观赏,甚至几十年上百年地被遗忘在库房里,不也照样是孤独、凄凉、可怜?所区别的只是一个积满灰尘,一个杂草丛生。      
说起小径,我几次上过庐山,有坐车也有徒步,但这山径一看就知道是后人所修。我也多次上过黄山,虽有一些老的山路,但更多的是新凿的石道。论山趣他们各有千秋,但如单拿山路小径与天台相比,你就不得不承认天台山与人类融合在一起的历史更悠久。
我终于在山草莽莽的公路边找到了她被截断的修长身影。她还是像我昨晨上山时在"中巴"里所见的那样镇定自若。蓬蒿乱草并没使她失态,她似乎懂得历史的变迁,但更知道自身存在的价值,仍然倚山斜立,泰然处之,她似乎在庄重地说:"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如今这一段小径因可以车代步已极少走人了,而在当年却是上山必经之道,可谓是"唐诗之路"中的天台之魂。我轻轻地踩上她那己被磨得光滑细腻、碧玉般的"身躯",随着她通往幽幽深处。柔滑的步伐,静谧的世界又一次使我渐渐浮想联翩……
文物商人是很懂得包装的。少数奸商更是了得。明明是一支很普通的毛笔,他会考证出是王羲之所用;明明是一篇很平常的诗抄,他能考证出是李白的手稿;明明是双极为一般的旧鞋,他可考证出是当年徐霞客登山所穿。有蒙人,也有被蒙,蒙得皆大欢喜。这才是真正的可怜。而伴我下山的小径可是实实在在的,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块石板。你看这一块块被擦磨得细腻光滑、花纹各异的石板,那一块不是千年以上?那一块不是历经无数朝代、由包括诸多名人在内的万千古人脚步所打磨出来的!你想知道她的价值?好,当年王羲之要没有她,见不到白云先生,学不到"永"字八法,可能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王右军吧。这一块块由碧玉般石板连成的小径,你称她古董也好,算她文物也罢,叫她古迹也行,不需要谁去煞费苦心为之考证。当年登天台山,除此一径是不会再有其它"斜门歪道"的。
我轻轻地、慢慢地宁走细步也要一脚不漏地踩着每一块石板,甚至每踩一块石板都觉得幸运无比。我轻盈地、留恋地下着山。脚底下细腻滑爽的感受难于言表。这古老的天台小径,在山下路口与我邂逅,又自石梁飞瀑开始,她总是款款相引,带我去天台山各处领略了最美的秀色及人文景观,还不嫌早晚二次陪伴我上天台山顶,观赏山巅的绚丽风光,今天又寸步不离地护送我下山。她是寂寞的,但更是高尚的,好客的,慷慨无私的。
一路上柏油路虽然又几次把她拦腰截断,但此时我觉得神气的柏油路只配当她一根腰带。
终于下到了我们初次相遇的路口,小径被柏油路覆盖了。我真有点恋恋不舍。我希望她今后能像"杜甫草堂"那样被保护,被重视,希望她明天能像"唐诗之路"那样正个名。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1:02:53 | 只看该作者
国清寺     
   到天台山,国清寺是一定要去的。国清寺建于公元598年,原名天台寺,隋统一天下后才改建为国清寺。被列为寺院"天下四绝"之首。国清寺是佛教汉化后最具代表性的寺院,也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创始人智者大师以其高深的佛法哲理被国内外崇拜者誉为中国的黑格尔。国清寺因此还是日、韩天台宗的祖庭。终年香火缭绕,鼓钹之声不断。
   当然,我与多数游客一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看,那么国清寺要比其它诸如开封相国寺、杭州灵隐寺、洛阳白马寺强多了。虽说它们也都是名寺古刹,但受人类干扰实在太多太久。本身巳缺山少水先天不足故且不论,而市场经济的甬道更一直通到了寺院门口,甚至里面。只有进了大雄宝殿人们才彷佛有点庄严肃穆之感。一出寺门,立刻就像进了大卖场。之间相隔就只剩一堵墙了。国清寺不一样,座落在天台山主峰华顶山麓,北倚八桂峰,东靠灵禽、祥云两峰,西依映霞峰和灵芝峰。五峰环抱,把古刹深藏在苍松幽谷之中。只有南面有个豁口可远远眺望悠悠白云下的天台县城。
   我告别小径后,顺柏油车道漫步于八桂、灵芝二峰之间,随北涧的溪水一起潺潺而下,一路身轻气爽、赏心悦目。下山"巴士"开得飞快,看得出,车窗里一双双投向我的都是羡慕的目光。约半小时左右,前方峭壁间渐渐露出飞檐翘角,苍松翠柏后慢慢漏出一堵褚黄色矮墙,单调的水声中微微穿插进断续的诵经声,国清寺悄悄地出现了。我一拐弯,足下的柏油路居然又换成了可亲可爱的小径。此时的她不再是蓬头垢面,而是位正洁而又仪态庄重的长者。我随她悠然而行。她坦坦地行进于参天古松之间,虔诚地通往寺院大门,像是位好客的老主人非要把我一直送出山门。与我一路同伴的北涧在寺门外与寺右侧的西涧会合。两涧相会后,抱拥着继续向下流去。溪水清澈见底,湍流不息,淙淙之声不断,似乎要为"谁是这里的主人"与寺外照壁上"隋代古刹"四个字争个高低。据说,奇特的是在每年特定时节,大雨造成来自八桂峰北涧的浊黄色洪流猛泻,与来自灵芝峰的西涧清流在寺前相会合后涧水暴涨,下游难以泄洪,浊流涌入西涧,一时西涧倒流,一黄一碧,二溪潆洄,构成天台八景之一"双涧回澜"的奇观。  
    别以为国清寺仅此而已。  
    你如果对书法颇有研究,肯定会不虚此行。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题写的"大中国清之寺"六个摩崖石刻大字至今在寺后石壁上清晰可见。明朝大书法家董其昌为国清寺放生池题了"鱼乐国"三个大字,同时还为就近的"清心亭"写了亭匾,从此"鱼乐国"成为国清寺一景。最著名的是寺内还藏有"鹅"字碑真迹。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天台山学字后所书。当时,被天台山人曹抡选发现时,残碑上只有半个鹅字,曹书法造诣很深,知是王羲之亲笔,便决心把它补全,就日夜临摹王羲之的碑帖,整整练了七年,功到渠成,终于将"鹅"字补得浑然一体。当然在我外行看来,与华顶峰的"鹅"字也差不多,只是看上去一气呵成得更自如洒脱。郭沫若的书法也是有名的,但是我没找到。赵朴初已成古人,你如要观赏他的文采书法,那更是非国庆寺"碑亭"莫属了。
   你如果爱怀古,也会不虚此行。在我国寺院中称天下"第一"的当数洛阳白马寺,要比国清寺还早几百年。但白马寺只有寺门外那后人雕镂的白马相伴,甚是冷落,反倒是周边车水马龙喧嚣尘上,把个"古"味全给淹没了。而国清寺作为一座隋代古刹,却绐终有隋塔、隋梅相随,令人见后怀古之幽情油然而生。隋塔有顶却无顶,身首二地,故事甚多,传说神奇。而隋梅却是真神奇,虽距今己有一千多年,仍是苍老遒劲,冠盖丈余,早春时节,疏枝横斜,香满古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梅树之一。在"鱼乐国"旁还有块清代乾隆皇帝所赐的御碑,镂刻精细,碑文中写着国清寺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但这只能算是"晚辈"了。
   告别国清寺,我算是出山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21:03:08 | 只看该作者
诗意韵味
   别以为天台山仅此而已。"天台八景"我这次仅仅看了二景。清代大文学家潘耒感叹道:"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而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而不游台山不可也"。难怪"浙东唐诗之路"以此为终点,难怪唐宋以来赞颂天台山的名篇佳作浩如烟海。
   我翻翻案头,就有名家称颂天台山的诗篇三十余首。此时我想起了另一位诗人张继。这倒不是因为他为天台山留下什么名诗佳作。我是看了"枫桥夜泊"才知道有张继这么一个人去过"姑苏城外寒山寺",我是去听了寒山寺的"钟声"才知道世上有寒山与拾得这"和合二仙"一说,而我是这次到了天台山才知道世上确有寒山、拾得其人,因此在脑子里就蹦出了张继。寒山又称寒山子,天台县人,留有三百余首诗篇,他是中国白话诗的鼻祖。他和拾得原是国清寺的僧人,故被人称为诗僧,后隐居在"天台八景"之一的"寒岩"。 除了"寒岩",至今在天台山还有"拾得岭"、"寒山道",国清寺前还有座"寒拾亭"。至于神奇传说故事那就更多了。论年份,寒山可称得上是张继的尊祖辈了。照理张继也该上上天台走走"唐诗之路",来看看这位给自己带来灵感和名气的先辈的仙游之地吧!来过吗?或许他已来过。为什么不再来一首"天台夜宿"?他是否认为既然已有李白、杜甫、孟浩然、寒山等诸多名家在前,把"天台八景"写了又描,描了又绘,自己也就不敢下笔了?
    但他可以写天台小径呀!为什么在浩瀚的诗文中就很少有专门描写小径的呢?"天台小径"多伟大!她逶迤在天台群山之中,把散落于谷底、涧边、峰巅、悬崖旁的颗颗明珠串联起来,像是把一挂光灿夺目的"项链"围在了天台山的脖子上。她甘愿做项链中最不显眼的一根细细的丝线。一千多年来,她毫无怨言磨损了自己、方便了众人,默默地美了"天台八景"、美了天台群山、美了人间。对人类来说,她是伟大的;对天台山来说,她应该是镇山之宝。
  这次我走了"浙东唐诗之路",还顺小径到了"路"之巅,好坏不管总该凑首诗吧!但天台山可写的太多了,我一时不知从何处落笔为好。最后,我还是想好了,准备写小径。

                                                  后记
   最近看到报上一则消息,说北京要修复明城墙,正在向民间搜集城墙砖,几百万块才找到拾几万块。这更使我怀念起天台小径,牵挂着那磨得光滑细腻、凌角全无,一块块碧玉般的石板。
  愿天台小径安然无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16 08:52 , Processed in 1.1317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