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7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山那村】山头郑:那幢小洋房中的陈年旧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15:4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头郑村的形成源自一个传说,那是与孟五公和猎弹将军有关的故事。这个传说不仅记载在《郑氏宗谱》上,同样在村民口中传诵着。村中的那条老街上,有一座神龛,猎弹将军就一直被奉供在那里,将军威武的身姿使得这个传说更加的生动,传说中的每个情节也格外的具体。

    那是元朝的某个秋日,孟五公游猎于山间,随身背着一木雕的猎弹将军,希望这位将军能给他带来好运。当他行至山头郑休息时,放在地上的木雕如同生了根一样,搬不动了。孟五公心想,莫非是猎弹将军希望我能留在此地。抬头之际,眼前的青山秀水更让他心动,于是,他在溪旁搭建了茅房,山坡上开几畦菜地,并娶了山头叶的一位女子为妻,渐渐地,也就有了山头郑这座山村。

    每年的大年初一,山头郑的郑氏村民都端着五味粥,来到村中猎弹将军的神龛前,拜祭这位给村民带来好运的猎弹将军,同样也缅怀村庄的祖先孟五公。于是,在南山也就有了“山头郑人痴哄哄,正月初一拜墙孔”的说法,新年第一天的祭拜,是对祖先的追怀,也是对新年的祈福,祈求着新年中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村舍就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茂盛的树木将整个村庄掩隐于一片绿叶之中,站在远处还真无法想象,山坡上会有一个如此大的村庄。当一缕炊烟从树梢上袅袅升起,这又是一户农家了,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村口的那几株樟树与村庄一样的古老了,树下的石凳上,总会有几位老人坐在一起,聊着村中的旧事,在过往路人的眼中,老人与古树似乎是联在一起的景致,他们一起见证了村庄的岁月。

    山谷与山谷之间是一条山溪,溪从樟树旁流过,从村民淳朴的日子中流过。这条山溪就叫瑞溪,瑞溪石拱桥上挂满藤蔓,晨雾中,农家的孩子背着竹篮,过桥去割猪草,夕阳下,农民牵着劳累了一天的水牛,桥下喝口溪水,然后,水牛舒适的沉入水中,一天的劳累渐渐地在水中消退,如此的田园风光,让人想起农耕生活的朴素日子。

    与瑞溪相平衡的是村中的那条老街,街称瑞屏街,每逢农历三、八的集市,老街还是十分的热闹,数百米的街道是百姓生活的清明上河画。旧时的柜台还摆放着传统的食品,蒸糖糕是老人们童年时就喜爱的食品,现在高兴地带着小孙走到熟悉的柜台前,称上几两糖糕,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那家卖农具的店铺,每天清晨还是把门板卸下,将锄头和竹箩放在门前的那个货架上,那是村民们用了几代的农具。那座过街楼还横跨在大街,在这条老街上,时间仿佛都已凝固了。

    老街有几条小路通往瑞溪,村姑们手提竹篮,到溪边洗衣的身影,总会让人想起儿时到溪边玩耍的日子,横放在篮上的木让人突然间回到了童年。数条弯曲的山路也通向山坡上的幢幢民居,通向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已记不得是哪条山道通向当年的通德书院了,那是建于清同治年间的书院,阵阵的读书声仿佛还回荡在山道的深处。也记不得是哪条山道通往当年的郑氏宗祠了,村民们只记得当年的祠堂是如何的精致与壮观。

    眼前的这条山道有点显眼,道边有一株樟树,树下的那条山道弯弯曲曲,山道的步步石阶将人们引入一幢四层的小洋房,这幢小洋房又会将人们带入遥远的民国时期。那是一个发生在民国期间的故事,故事中,有关小洋房和主人的一切细节,在村民的口中,依然活灵活现。

    原以为这样的洋房只会出现在县城,民国年间,在如此偏僻的山村竟也有如此洋派的楼房,这不得不让人们惊讶。也以为眼前的这幢洋房一定是见过世面的留洋归来的学人所建,但出乎意料的这幢楼的主人竟是双脚没走出过大山的医生所造。小洋房为四层,主楼其实只有三层,因地处山坡,所以东边的一侧为四层,宅院坐北朝南,大门就开在院子的东侧。

    当我们推开这幢小洋房的大门时,时光仿佛又回到了民国年间。民国17年(1928年)的初春,雨悄然的落在瑞溪的那座石桥上,溪水涨了起来,桥头的那株桃花开得艳丽。微风吹过,细雨中的那抹粉红落入了山溪的碧波之中。对面的山坡,树林茂盛。桥上,坐在水牛背上的那位牧童,在抬头之际,看到对面树林中有一幢新建的楼屋,楼顶上那位身着长衫的身影倒有点眼熟。站在楼顶上看风景的楼主,也一定是看到了桥头风景中的牧童,四目相遇,是会心的一笑,就从这笑容中,牧童想起了眼前的这位看风景的人就是村中的中医生,医生曾多次给自己看过病。

    这位医生就是这幢洋房的主人古为,字仁山,村里人称他为仁山先生。建成这幢小洋房那年,恰好是仁山先生人生的辉煌之时,那年他31岁。时任民国时期南山乡乡长的仁山在民间有着极好的口碑,直到今天,他以多重的身份活在南山人的口中,或是地方的一位绅士,或是南山的头脑人物,或是一位医学高明的郎中,但在土改时期,他作为大地主而结束了一生,则是一个不变的事实。那是1952年的4月,那年仁山56岁,在这幢洋房中,仁山生活了25年。

    岁月中的一些旧事悄然退去,旧事中的一些细节,却因为眼前的这幢宅院而重新勾起。有关仁山的故事大都发生在眼前的这幢洋房之中,建国后,幢院也曾作为乡公所的办公用房,后来也曾用作校舍。现在是人去楼空了,静静的宅院中,我们已无法还原民国期间的生活场景了。西洋的建筑风格让这幢院落显得格处的别致,也让村民感到分外的新鲜,尤其是屋顶的水泥阳台,这个阳台是当时整个南山唯一的阳台,也是天台最早的水泥阳台之一。村里的老人还是按旧时的说法,称水泥为“水门汀”。水门汀是从上海水运至海门,然后水运至滩岭,再雇脚担运到山头郑村。从现在的目光来看,这个阳台的做法的确有点土洋结合,先铺好木楼板,然后在木楼板上水泥现浇,据老人说当时因为钢筋不够,中间还铺放了一些竹条,不知这种土做法是否出自主人的主意,但时隔八十多年,这个阳台依然十分的坚固,滴水不漏。

    在阳台的东边,当年还建有一座了望台,站在这个台上,能看到远处进入村庄的那条山路。但仁山必竟是一位农民,这个阳台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凉晒农作物,这可能是当时最为奢侈的晒场了。仁山的聪明之处在于,在阳台角落上开了一个长方形的小口,这个小洞直通一楼的谷仓。每当谷物晒干了,就将谷物倒入这个小洞,顺着通道谷物就直接地流到了底楼。

    小洋房的楼梯的确是主人亲自设计的。在只有几平米的地方建一个旋转木楼梯至四楼,是当年的木匠所无法想象的,而仁山先生却从容地将一块块水糕片盘旋迭放,如此,一个旋转楼梯的模型就出现在木匠的眼前了。当时的木匠就是按这个水糕片所搭建的模型,竟然建成了这个让村里人都感到陌生的旋转木楼梯。在八十年之后的今天,它还依然能让人放心地上下。

    在村民心中,作为医生的仁山似乎更为亲切。仁山的医术并非祖传,他是拜城里的一位曹姓的中医为师,通过自己的捉摸而学成的,当时,他的儿科中医在整个南山还是非常有威信的。诊所就开在这幢小洋房东侧一楼的那间小屋中,身穿长杉的仁山,坐在桌子旁给人号脉开方时的神态倒是十分的斯文,村中的小孩也十分喜欢这位和蔼的医生,在小孩的眼中,这位善于哄小孩的医生倒是十分的亲切。忙时,大门口的石阶上坐满了看病的孩子,仁山总是忘了吃饭的时间,有时刚拿起饭碗,有小孩看病,仁山也总是放下饭碗,给小孩看病要紧。仁山的诊所只看病开方,捉药要到他侄子郑学柔所开的药铺,药铺就开在诊所前面的那幢平房里。

    知道仁山的善良,有的村民将弃儿放在屋前的石阶上,希望能得到仁山的收养,每当这种事情发生,仁山总是设法找到弃儿的父母,送上几斗大米,包上几块大洋,让一家人团圆地生活在一起。其实,有关仁山乐善好施的故事,在村民口中还有许多。对于山头郑村而言,生活在民国年期的仁山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但他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人,是村里人的共识。

    在仁山这幢小洋房旁边还有二幢风格相同的洋房,其后的那幢洋房是他的兄长郑能为所建,在它的东侧,有一小弄之隔的那幢洋房则是仁山的侄子郑学柔的宅院,在这三幢洋房的中间是仁山先生上代所留下的一幢三合院。经历了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宅院主人的数次变迁,这组宅院终以平和的姿态,冷眼旁观着岁月的冷暖。

    老街还有数条小道通往不同的老屋,每幢老屋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陈年旧事,每扇虚掩的门后也会有一个褪色了的故事。人们至今还记得仁山先生的身影,我想不仅仅只是因为眼前的这幢洋房中的阳台和旋转楼梯。
                                                

                                                                                                                              2009-9-15




[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09-9-22 15:5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45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45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9-22 15:45:27 | 只看该作者


瑞溪上的石拱桥让人想起农耕生活的朴素日子。





神龛中,猎弹将军威武的身姿使得传说中的每个情节格外的具体。





弯曲的山道将人们引入民国时期的那幢小洋房。





在这条老街上,时间仿佛都已凝固了。





有关仁山先生的故事大都发生在眼前的这幢洋房之中。





西洋的建筑风格让这幢院落显得格处的别致。





[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09-9-22 15:4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板凳
发表于 2009-9-22 15:47:32 | 只看该作者
山头郑,熟悉的名字
地板
发表于 2009-9-22 16:01:03 | 只看该作者
大蒜的故乡??
5#
发表于 2009-9-22 16:10:18 | 只看该作者
山头郑属于那些我非常熟悉、却又从未实地到访过的天台地名之一。
要求大蒜带队去考察一下
6#
发表于 2009-9-22 16:23:36 | 只看该作者

以后到大蒜家里,让他请客一桌。大蒜是不可少的

7#
发表于 2009-9-22 16:32:02 | 只看该作者
我以为是山头陈了
本来一幢老房子 看完LZ写的 突然觉得如此不同
历史还保留着可以回溯。

宁波最近大兴修建 刚才路上看到一些老房子已经被拆了
可能不够历史罢 也难保一考究 也是一段故事
8#
发表于 2009-9-22 17:22:23 | 只看该作者
山头郑,我外公的老家。小学时去过,印象中有条老街,依山而建,听说有这种说法住的高的人辈份都比较高,不知道正确与否。我记忆中的老街应该就是楼主图文中的这老街吧。有个正月里在村里的大礼堂里看过电影,椅子是那种高背长条椅,热闹的很大家都在彼此打招呼。看的什么电影倒忘记了。
9#
发表于 2009-9-22 17:39:07 | 只看该作者
我家从山头郑迁居水碓头,到我已经是第9代了。如从孟五公算起,我是第19代孙。孟五公,排行老五,名鼍,字德潜,是元武宗驸马赵氏的郡马郑义的次子。“于元致和戊辰十一月赘天台南山叶郡马之女,庚午归奔父丧,遂与弟孟十七同至南山卜筑以居焉。为天台南一世祖。”(宗谱)
水碓头,离山头郑约10里,与上杨村背靠背。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9-9-22 17:41 编辑 ]
10#
发表于 2009-9-22 18:19:45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奉集日   都去山头郑赶集    只是为那人来人往的热闹和街上的小玩意   曾经和小伙伴买了副3毛钱的塑料眼镜      带着走在山头郑的集市街上    感觉很良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8 03:15 , Processed in 1.09808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