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台州四库荟要》即将问世 
  
9万页的样书,堆起6米高 
  |   
  本报讯(记者 陈红松)“《台州四库荟要》第一辑的样书已出,图书共170册,文献有511种,文字超过7000万字。用16开本印刷,有9万多页,样书堆起来,有6米高!”昨日,天台籍青年学者郑鸣谦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在《台州四库荟要》样书的扉页上,记者看到了中国哲学界泰斗、北大教授汤一介的题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外,有中国高层“文胆”之称的全国政协专职委员何新先生为之作序。 
  郑鸣谦博士,是《台州四库》的总编纂。《台州四库》将收录两汉至清末民初的1500多种台州文献,现在从中选出730多种精要典籍,编为《台州四库荟要》,拟分两辑影印出版。而今,第一辑样书已到,意味着这一文化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9月17日,样书从北京托运至天台。两百多公斤的样书,一下子堆满了郑鸣谦的三个书架。望着三架样书,郑鸣谦百感交集。 
  8年前,东北朋友一句“台州是文化沙漠”的话深深刺痛了郑鸣谦的神经。从此,搜集、整理台州文史资料,成了他大学生涯的“必修课”。 
  为了编纂《台州四库》,他跑遍国家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北师大图书馆、华东师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还托朋友到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东洋大学图书馆寻找资料;为了编纂《台州四库》,他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数百人的“文化义工”,参与编纂文献的录入、校勘、标点工作;为了编纂《台州四库》,他四处奔走,耗资数百万元;为了编纂《台州四库》,8年来,他每晚平均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半小时,医生认为他的头部银屑病与此有很大关系,多次劝他注意睡眠,但他置若罔闻,忙碌依旧。 
  在编纂《台州四库》过程中,天台、仙居、临海、温岭、路桥等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物办给了他很大的帮助;许多好心人或提供私藏文献,或提供资金赞助,让他感激不尽。 
  如今,郑鸣谦正紧锣密鼓地复校、筹资,目的是让《台州四库荟要》早日问世,为建设“文化大市”出力。 
 
 |  
   |  
  
 
 
北大汤一介、庞朴、王守常等教授分别为《台州四库荟要》题辞—— 汤一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庞    朴:“天台正路。” 王守常:“返本开新,台学津逮。” 著名学者何新先生、以及朱封鳌、姜白先生为该书作序或题耑。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9-9-29 16:4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