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有多个袁氏道地,而四方塘路的袁氏道地则有着别样的风情。发生在这幢宅院的旧事,讲述的并不只是袁氏家族的事情,如此一来,这个道地就拥有了格外丰富的故事,故事的情节也更加的生动。
四方塘原是天台城内一口普普通通的池塘,只是附近的那条小巷以四方塘作为巷名之后,这口池塘也就有理由被人们记住了。四方塘路南北走向,是小城主要的街道之一,巷两侧的住户多为官绅人家。至今,四方塘路附近的民居还保留得旧时大户人家的气势,袁氏道地就这样静谧地立于四方塘路的东侧。
门楼是双个门头,这是大户人家的脸面,也是大户人家的气势。这样的门头使得宅院更加的幽深,门头的深处,仿佛晃动着不同时代的身影。那是一袭长杉先生那飘逸的长须,那是西装革履新潮人口袋中的怀表;那是花棉袄姑娘身后那长长的辫子;那是对襟衣服盘扣上的那串佛珠。也就是这些不同的身影,映出了袁氏道地漫长的历史,从这些重叠的身影中,后人看到了宅院中那一个个远去的日子。与双个门头相应的是双个道地,横向的双个道地在小城中并不多见,可能是空间的限制,也可能是宅主有意的选择。然而,这双个道地同样使得庭院显得格外的幽深,透过外道地的门窗,似乎能看到内道地那隐约的身影。
如此的门头与如此的道地,似乎为的就是营造出这样幽深的气氛。夏日的黄昏,夕阳透过层层的瓦花,散落在院内那张照墙上,照墙上的那几个字已模糊不清了,只有鹊上梅梢的砖雕还传递着岁月间的笑语。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们站在四方塘路宅院的大门前,张望着门楼内深深的宅院,在时光的深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重叠的身影,夕阳中的身影更显岁月的沧桑。
首先,浮现于眼前的是一位男孩的身影,有点玩皮,也有点任性。个头并不高的孩子刚刚能爬过高高的门槛,手中紧握着一枝竹筒,筒内的油奏发出清脆的叫声。这位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南宋丞相的贾似道。当年这幢宅院就是贾似道外婆的家,因外公姓叶,所以这幢宅院最初的名称就是“叶氏道地”,贾似道自己的家就在四方塘路南端的择籽山头。每当他在溪滩捉到油奏时,总会来到外婆家,找同伴们打油奏。油奏就放在铺着清水沙的盒桶中,几个回合下来,打胜的油奏挥舞双翅,得意地叫个不停。出入于院中的贾似道还是一个喜爱油奏的天真孩子。
总是不服输的少年贾似道,长大之后,竟在杭城的半闲堂中写出了《促织经》,而被人们称为“贾虫”,是玩油奏的同伴们所没有想到的。这位好强的小孩子后来竟成了宋朝历史上的一位奸臣,这也是外婆所没有意料到的。因为奸臣的角色,后裔嫌贾氏名声不佳,而改姓外公叶姓。因为自己的原故,而导致家族改姓,同样是少年贾似道所不能想象的。然而,这一切最终都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这也是这幢宅院所无法避免的。
发生在叶氏道地以后的事,贾似道就无法知道了,虽然他的衣冠冢就在宅院之后东南角的那块空地上。或许,他还怀念着在这幢宅院中度过的天真的童年时光,或许,他还想念着慈祥的外婆给予他的种种关爱。挂在中堂上的“奕叶重光”匾额最终也没有将累世盛德辉光相承的美好愿望继续下去。这幢宅院后来终于易主,转卖给了叶氏的亲戚袁氏。以后的岁月中,这幢宅院一直居住着袁氏,虽然,部分的房子后来转售给了褚氏和施氏,但袁氏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幢宅院,所以,人们至今还称它为“袁氏道地”。
当我们将时光深处的身影定格于袁氏家族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和睦相处的家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宅院在袁家得到了修缮。袁氏家族当年所做的乐善好施的旧事在老人口中还传说着。如果说这幢宅院就一直居住着袁氏,那么,这一个个从容的日子,也就是百姓平淡的生活,然而,对于这幢宅院,历史恰恰选择了不平常。历史将天台二位教育学家与这幢宅院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一位是清末的学人,一位是民国的学者,二人相差39岁,但二人都在这幢宅院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并且有无数个朝夕相处的日子,月下闲聊的忘年交。
于是,我们的眼前,浮现出了一位身穿长衫的先生。先生很清瘦,胡须在柔和的清风间显得一丝的飘逸,也有着一丝的固执,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后院中的那丛青竹,先生就是立于秋风间的一支竹子。褚传诰先生就住在内院南边的厢房,这位清末的廪贡生在光绪二十一年就与友人们一起编纂《天台县志》。在编纂县志的那几个年头中,宅院进出的是当年天台城内的那群文人雅士,他们同样是长衫着身,同样是踌躇满志。那是无数个冬日火盆旁的讨论,也是无数个夏日纳凉时的闲谈,终于,在民国四年(1915年)的一个冬夜,褚先生的书桌上放着十册《天台县志稿》的油印本。那夜,油墨的书香飘满了整个宅院,清澈的月光透过窗户,散落在新书上。在撩人的月色中,我们看到了褚先生的那张笑脸,有点斯文,更显儒雅。
如果说民国四年冬日的那一夜是文人内心的喜悦,那么,六年之后的那个春日,则是整个小城的喜悦了。1921年的初春,院中的那株桃花开得正艳,一方匾额在鞭炮声中,送到了这幢宅院。“乡里矜式”四字在桃花的映衬下格外的耀眼,字由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题写,这是政府对于小城一位教书先生的肯定,也是对于小城一位学者的赞扬。匾额就挂在堂屋的中间,同时送到的那副楹联也端庄地挂在两侧,“学道有人真可喜,当官持廉自不烦。”从中,后人不但读到了先生的学品,也读到了先生的风骨,这是那个时代小城学者的缩影。那年褚传诰先生61岁。
1921年春日发生在宅院中的这件事,施督辉先生没能经历到,虽然他从小就住在外院西边厢房,每当褚先生从他的家门经过时,他都会恭敬地叫一声先生。那年他远在上海,一边在上海商科大学的讲台上,讲授着经济学和英语二门学科,同时还翻译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文章。历史不但安排了这俩位先生住在同一幢宅院,而且让他们在学业上也有所继承。1929年,回到了家乡的施督辉出任天台中学校长,那年他30岁。这所中学恰好是褚传诰先生在光绪三十二年,襄助进士金文田创办的,他并在此校任国文教习。小城二代学者的文脉在这幢宅院中完美的得以传承。
如果说褚传诰的身影是旧派学者的一袭长杉,那么,在时光深处浮现的施督辉身影则是一位新派学者的派头。那时,在这幢门头中进出的是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文质彬彬的先生,先生手握文明杖,头戴圆形的小毡帽,平时在谈话间,时常会冒出几句英语,这种风度让小城的人们倾倒,当年领略过施先生风采的人们,至今还是难以忘怀。晚年的施先生还保持着民国学者的洋派头,那是一种渗入骨子里的气质,虽然,施先生在文革中受到数次的抄家与批斗,但他还是保持着一位学者的尊严。施先生的晚年是凄凉的,上世纪70年代,施先生时常坐在屋檐下的竹椅上,无所思,无所欲。他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夕阳下的施先生一定是记起了1939年农历5月13日的那一天。那是褚传诰先生八十华诞,也是他中秀才的一个甲子。重游泮水的古礼崇重的是儒学,敬重的是读书人。那一天,褚先生神采飞扬,先生坐轿从这幢宅院出发,开道的自然是鼓手,紧跟其后的是城内的老先生们,他们身穿纺绸长杉,同样的神采奕奕。此时,作为天台中学的英语教师,施先生也在迎送的队伍中。他目睹了重游泮水的动人场景,到了孔庙,褚先生在县长的陪同下,登上了大成殿,向孔子的牌位行礼。然后,行至泮池,在古乐声中,徐步绕行泮池三周。这是一位读书人晚年受人敬重的场面,这也是一位教书先生应得的体面。想起这一幕时,孤寂的施先生也将近80岁。
这是生活在同一宅院,不同时代的两位学者,他们的身影有着新旧时代不同的特征,但是学高身正的品质却是一脉相承,知书达理的气脉也是代代相传。岁月更迭,宅院也数次易主,从最初的叶氏道地,到后来的袁氏道地,或者褚氏道地和施氏道地,其实,无任它拥有哪个宅主的姓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生在这幢宅院里的旧事,人们还记忆犹新,生活在宅院中的主人,人们还时常提起,一幢宅院的活力正是这无数个模糊的背影所显现出的精神风采,它不只是属于某一个家族。
初夏,门楼上悬垂下来的羊芭藤开满小白花,清风吹过,花朵摇曳。朵朵小花仿佛是一个个旧时的身影,虽然,他们有着相同的色彩,却有着不同的风姿,正如时光深处那一个个重叠的身影。当我们的目光定格于历史中那几个格外动人的身影时,那别样的风韵让眼前的这幢宅院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2009-2-18
双个门头更显宅院的幽深,在时光的深处晃动着不同时时期的身影。
晚年的施先生坐在竹椅上,目光默默地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透过门窗,仿佛能看到宅院中旧事。
当年,出入了褚家门头的是城内的那群文人雅士。
如此的佛龛是不同家族共同的寄托。
褚传诰先生与学子合影于重阳节。(摄于民国12年(1923年))
施督辉先生全家福。(摄于民国年间)
[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09-3-16 10:4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