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新者要勇于坚持己见——访原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柏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22:0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新者要勇于坚持己见——访原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沈柏年
2008年12月19日 05:12  www.ttxw.cn   [ ][打印
                             本报记者 奚珍珍



沈柏年简介:


沈柏年,1946年出生。天台坦头镇下陈岙人。现任广州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振兴天台联谊会和广东商会名誉会长。1965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到唐山市政府农业处工作;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1982年1月进入国务院财贸小组工作。此后,曾任国家经委财金局副处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处长、处长,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处长,国务院研究室处长,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组副组长(副司长),国务院研究室财金组组长(司长),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等职。




    1996年,沈柏年结束了国务院研究室财金组的工作,以京官的身份出任广州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一职,分管广州市的发展和改革、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金融、人事、审计、统计、物价、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在他任职的10年时间里,广州工业总产值由1996年的2068.58亿元到2003年的4705.91亿元,呈现出了快速稳步增长的局面。并且从2004年开始,广州工业每年以新增产值1000亿元的幅度加速发展,到2006年突破8000亿元。不能不说,在广州经济发展喜人成绩里,掺融着这位学经济出身副市长努力的汗水和心血。


发展重化工业 提升广州竞争力


    广州是否要发展重化工业,曾是广州经济发展讨论的一个焦点。2002年,沈柏年结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国外工业化过程发展轨迹,以及当时的广州工业发展特点,提出了广州要发展重化工业的观点,同时撰写《发展重化工业提升广州竞争力》一文深入阐述。他在文中指出,现代重化工业不仅可以对整个工业体系起到支撑、带动、辐射作用,而且可以对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广州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要推进广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要大力发展现代重化工业。他分析:一是广州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全国十大城市前列,这其中年均在增长的广州重工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是就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竞争力来看,珠三角在全国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国际知名轻加工制造业基地。但其在区域产业结构基本上属于产业链条中末端的轻加工制造业,基础工业相对薄弱,原材料、机械设备等严重依赖进口和从我国北部或其他地区远距离买入,缺乏强有力的重化工业支撑,区域整体竞争力难以向更高层次提高。加之随着我国加入WTO,全方位开放态势加快形成,珠三角面临的国际国内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进入壁垒较低的轻加工制造业的竞争将更趋白热化。广州发展现代重化工业不仅可以起到珠三角重化工业产品需求的进口(包括从国内其他地区输入)替代作用,还可降低珠三角制造业的原材料运输成本,进一步提高珠三角加工业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并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带动珠三角相关产业群的发展,为珠三角经济增长增添新的动力。而且对整个华南地区的工业发展,以及东南亚重化工业方面的辐射都起到推动作用。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将一些产业向我国转移,广州的经济优势对跨国公司、大资本、大财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而使广州有能力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尤其是重化工业转移的大好机遇,发展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重化工业。所以广州发展现代重化工业符合广州产业演进的内在要求,是保持广州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广州中心城市辐射功能的需要。


    然而,在沈柏年“发展重化工业”这一观点提出的最初,并没有被得到认同。相反,反对的声音很多。后来该文在《国务院决策参考》中刊出,受到中央领导和广东省委领导的重视,该文成为广东全省司局长以上的学习材料,并在多家报纸上转登。由此重化工业的发展在广州被得到重新认识并重视,在广州市的工业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轻、重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2年的52.2∶47.8变化为2006年的39.9∶60.7,广州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业为主导阶段。



    另外,在《发展重化工业提升广州竞争力》一文中,沈柏年指出:“从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广州所处的中心城市地位和支撑条件以及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来看,着力发展现代重化工业,以提升广州产业竞争力,是加速提高广州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提到:“就全国来说,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重化工业产品需求与日俱增。”其中,“重化工业”概念的提起,可以看成是后来经济界有关“中国进入重化工业时代”热点论题讨论的最初涉及者。等到了2004年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工业进入重化工业时期,中国工业经济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平台”时,广州其实已比其他省市更早地表明要“挺进重化工业时代”。

发展会展业
增强广州门户意义



    “会展业是朝阳行业,在国际交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但自身盈利高,而且产业带动能力强。我国会展业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递增,近几年来发展势头更是迅猛,成为我国经济新的产业亮点。”沈柏年谈道,“广州是我国除北京和上海之外的三大会展城市之一。过去的10来年,是广州经济飞速增长的时期,也是广州会展业不断迎接挑战,蓬勃发展的时期。”


    2003年,沈柏年撰文《构建会展之都》,就广州会展业的发展提出了目标和总体思路。他提出广州会展业要与其现代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相适应,要建成华南会展之都,面向海内外,服务珠三角乃至广东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发展总体思路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馆、高质量办展、高科技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的运作模式,积极发展多门类、高层次、强辐射的现代会展业,使会展业对外开放的窗口功能、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的桥梁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倍增效应得到更大限度发挥。因此,他强调在广州会展业的发展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重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并不是要政府搞过去的“管卡压”,而是要求其进一步转变职能,将工作重点转到规划、协调、监督、服务上来,积极主动为会展及相关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必须加快成立会展业协会,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和协调机制,促进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

 
    从1999年下半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斥资近40亿元建设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对会展中心周边的路网进行修建;到2001年广州国际会展正式动工;再到2003年第94届广交会首次在琶洲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设分馆试运行;再到2005年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成立,会展业行业规范管理工作正式启动,广州会展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目前,随着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以及会展中心所在地琶洲岛作为广州新城市副中心、国际博览城的建设工程推进,广州会展业提高了广州城市知名度,巩固了广州的城市地位及地区影响力。会展所带来的门票、餐饮、交通、购物等附带收入,很好地拉动了相关产业及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形成间接的经济效益,在提高第三产业收入,完善城市产业结构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1957年的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到今年101届交易会的延伸举办,50多年发展中,每年春秋两季定期举办的广交会已经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缩影和标志,成为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为推动广州经济发展和我国外贸发展及对外开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沈柏年说,广州作为历史悠久的“千年外贸港市”,有“一口通商”机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广州市委市政府能如何把握机遇,改革创新、开放进取,让广州的“门户意义”更加稳固,让广州这个城市的竞争力更加明显。2002年,广州港首条远洋班轮航线起航,便是广州通过加强对外港口建设来增强城市实力的又一充分实例。



1978年人大首个经济学研究生


    目前,沈柏年担任广州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已有一年多时间了,工作一如既往的忙碌。但他还是不时地会抽空阅读有关经济宏观走势方面的材料。对于此次广州在这次西方金融危机中所受到的影响,他认为对广州金融还是比较平缓的。针对境外媒体有关广州东莞大量工厂倒闭关门的报道,沈柏年说,实际情况并没有像报道中的那么严重,困难当然是有的,但是中国整个经济基本还是好的。在西方金融危机前,中国经济发展很快,危机后,整个世界经济走缓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也会放慢下来,是正常现象。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次危机缓解了珠江三角洲一带招工紧张困难的现象。真的有大量工人失业吗?其实你到湖南、广西等主要劳力输送地去调查一下,农村的剩余劳力并没有像人们原先想象中那么多,根本没造成那么大量的失业。对于广州而言,其实真正的金融危机是已过的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那时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倒闭,银行内部负债累累,广州金融很是糟糕。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广州市委市政府在解放思想、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生产方式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如今10年的调养生息,广州金融发展已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这次西方金融危机虽然让广东的股市也跌下来,但是广东的证券还是有一定盈利的。农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等银行也都还能获得可观利润。


    很多人说沈柏年是名专家型的领导,的确,在他的谈笑风生中,折射出的是一种学者的涵养与学识,儒雅与睿智。作为我国1978年人大首个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对于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和研究,沈柏年无疑是名行家。


    “我其实挺喜欢看书的,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即使在唐山地震后最艰难时刻,我都不敢放弃。”1978年,沈柏年在“文革”中度过最后三年大学生活、又在唐山农村基层工作了八年之后,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研究生考试。那年的沈柏年,已结婚6年,儿子5岁。


    当年,因为毛主席一句“扫地出门”的话,沈柏年和同届的大学毕业生一样去了县级以下单位插队劳动,随后被分配到唐山市政府农业处工作。农村的生活尽管很艰苦,但却让他在业余时间读了不少书。每晚他都会读四个小时以上的书,直到深夜十一时休息。读的主要是关于马列主义的理论书和一些历史书,读过《资治通鉴》,做了几十万字的笔记。所以当听到高考恢复的消息后,沈柏年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积极备起考来。


    “那时的复习是艰苦的。1977年唐山大地震后,住的是简易房,1米多高的墙是用泥块简单垒起,屋顶是用芦苇、席子、油毡铺成的。虽然夏天里热得不行,冬天里冷得要死,但至少可以不怕余震了。”如今在沈柏年的印象里,最深的便是自己在唐山大地震后的废墟上备考的情景。但是就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沈柏年自学通过了研究生考试涉及到的政治、数学、外语、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说史、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等七门课。当年的高等数学考试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或止于梦想,而沈柏年考出了78分的高分,让改卷老师们甚为惊讶,也是所有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的考生中高等数学惟一过关者。所以那一年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生招考,只有沈柏年一人被录取了。他成了我国1978年高考恢复后人大首个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重新考回去的都是想读书的人,不仅是我,包括一整批同学都是比较努力的,都希望用自己所学的经济学知识为中国经济发展出分力,缩短祖国与西方经济强国的差距。我们高中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大学时正赶上“文革”,毕业后的8年又呆在农村锻炼,我们经历过生活的苦难和理想的煎熬,对学习都十分珍惜,十分努力。那时国家正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大学也刚刚恢复,条件非常艰苦,我们每天清晨锻炼完就开始早读,阅览室稍微晚点去就没了座位。”当年的那种单纯的学生生活,而今已经成了沈柏年生命中最难忘怀和最美好的日子。


    研究生毕业后,沈柏年进了国务院财贸小组工作。由于系统的大学学习,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有了,又有一定农村实践基础,他们这一批同学是“能文能武”。作为中央各部在1965年后首批录用的大学生,他们深受中央各部领导满意,每到一处都被当作骨干来培养。沈柏年是经济学硕士,所学专业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很有好处。于是他参与起草过很多文件、调研报告,有些文章还得到国务院领导的肯定。所以对于他自身而言,与大学毕业时的懵懂相比,研究生毕业才是自己事业的开始。现在回过头来,所有过的境遇,让自己一步步走的更踏实坚定。



近乡情更深



    “我的父亲因生计离开了故土,但他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从小就使我耳濡目染,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记得我是一名天台人。”回忆往事中,沈柏年动容地说道。沈柏年自小是在上海长大的,但是对于家乡天台的情感,却丝毫不亚于土生土长的天台人。


    沈柏年的父亲最初是在上海做学徒,后来便在上海定居下来了。“父亲曾多次对我说过,在他百年后是一定要魂归故里的,这件事直到他去逝时仍不断叮嘱着我。”现在每年的清明,沈柏年都会带着家人一起回天台祭扫或小住几日。虽然农村的发展已经让他看不到早先记忆中的村庄和溪流,但村容村貌的改变和农民生活富裕起来,以及天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变化,都是让他感到惊讶和欣慰的。而与此同时,家乡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底蕴,让沈柏年越来越留恋起天台这个山城。


    最近,沈柏年设想在集团的农场上搞个农业生态园,为广州及珠三角周边城市提供无污染的绿色果蔬,甚至可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由此,他结合天台山城的发展指出,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很大,如何搞好、打响绿色环保的生态品牌,对今后一个企业或者城市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让农民增收的好项目,天台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较好,要继续利用发挥好这一优势。天台的茶叶、铁皮枫斗晶、乌药、高山蔬菜等产品也有了一定发展,对已打响的品牌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农户,一定要有保护和创新意识。另外,政府也可以结合山区特色,推广种植合适的经济作物,发展生态作物种植基地,适时地发展农家乐与生态农业观光项目,推进天台生态名县和省级旅游经济强县的创建。


    “父亲对我的最大要求,就是希望我能多为家乡做点事情。”多年来,沈柏年对于家乡的关注和帮助是从未间断过的,这在其他在粤天台乡人中也是有着良好的口碑的。在他们的心中,沈柏年不仅是位“平民市长”,也是个“热情的乡人”。沈柏年说,他曾在很多地方工作过,在每处总能碰到为生活奔波、为理想努力的天台人,人杰地灵的家乡,孕育出了天台人特有的血性硬气和耐劳开拓的精神,让天台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创业创新。这也是让他感触颇深并值得自豪之处。

  



[ 本帖最后由 abracadabra 于 2008-12-25 00: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30 魅力 +1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30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08-12-25 01:00:10 | 只看该作者
貌似在外面发展得不错的,大部分都是这种非土生土长的第二代天台人……
板凳
发表于 2008-12-25 08:08:57 | 只看该作者
好人,家乡观念比较强的一个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1 04:59 , Processed in 1.0700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