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7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台道藏 收 天台“中道”叶宗滨 《天台仙志》书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4:3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4:52:29 | 只看该作者
天台山上不老松
                            ——记近代道士百岁老人叶宗滨大师

                            许绪茂

  《中国道教大辞典》名人录部分第 373 页载 : “叶宗滨,近代道士,生卒不详。民国十一年至三十年 (1922—1941 年 ) 在浙江天台桐柏宫主持道务。精通医术,常救助病人,乐善施诊、施药,为周围乡民所敬重。他还引领道众广募资金,用于修缮殿宇,协办学校,兴建石桥,同时三修‘金箓大斋两宣'宗坛规律,使桐柏宫的香火日益兴盛。”

  1989 年《中国道教》杂志第四期,有位叫甘闻雷的作者,宣称叶宗滨大师已不在人世。于是,道教界和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有人请叶大师写篇文章以正视听,这位一向宽宏待人的道家传人却笑曰 : “一切顺其自然,何必强求于人。”

  1994 年 12 月 1 日,笔者专程走访这位德高望重的道教界传奇式的古稀老人。

  在平桥镇后村的一家院子,院子里朝西南的房间门开着,随门望去,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双手捧着一本《天台风物》,躺在一把竹椅上,没戴眼镜,正全神贯注地在看书,带路的村民说,那位就是叶大师,笔者随身带的相机当即按下了快门,留下了一张难得的老人看书的照片。当笔者向老人说明来意后,老人热情地向家里招呼道 : “来客人啦 ! ”一边忙给笔者端凳让坐。因朋友预先已有电话告知他,此时老人正在家里等候。他说,他这是第一次接受采访。

  叶宗滨大师 1896 年 6 月 22 日 ( 阴历 ) 出生于个农民家庭。今年过了元旦就是 100 岁老人了。他祖籍温岭, 4 岁失去父母,靠乞讨过日, 9 岁时被温岭方岩羊角洞道士收留,出家做了小道士。 25 岁来到中国道教南宗祖庭天台山桐柏宫,主持道务 20 年。解放后,在天台县平桥镇后村落户。叶大师平时生活俭朴,平易近人,饮食起居有规律,用老人自己的话说 : “一切顺其自然,不强求于人。”这是他一生修炼的座右铭。

  他没进过学堂,凭着顽强刻苦的自学,能写一手好字,学识渊博,精通道家各派经典和历史典故。他是道教上清派的继承人,崇尚南宗时期司马承祯、吴筠创立的自然人性论学说。司马承祯游弋道教 70 年,长期隐居天台山桐柏宫修炼,善于对一些历史课题凝神思索,他所理解的道德体系,以自然人性论为基础,注重心性灵魂对道德价值的慧悟,自然天真之性与道德境界的契合,并第一次提出神仙却是道德真性复归于自然的人。叶宗滨大师修炼的,也正是这样“自然天真之性”,一切顺其自然,道德真性的慧悟。一生从不强人所难,强求于人。相反,去从自己精通医术之专长,从桐柏宫到后村,他“乐善施诊,施药,常救助病人,协办学校,兴建石桥”,为乡民办的善事几百上千件,从不收一分钱。因此,深得乡民的敬重和爱戴。

  1924 年 3 月,康有为偕同屈秧光、张翅、袁祥兰、张锦文同游桐柏宫时,由叶大师主持进行热情款待,康有为留下了一首诗 : “桐柏全庭绕九峰,夷齐遗像自清风。不必首阳采薇蕨,琼台双阙有仙蓬。”这“自清风”之句,不仅仅是对伯夷、叔齐的回忆,也是对叶宗滨大师的高度评价。同年 3 月,他又盛情接待朝鲜名道士朴正熙,朴深表感激。这是叶大师在桐柏宫 ( 也是天台山近代 ) 主持道务期间接待的最高层次的人物和外国友人。

  这位古稀老人,当谈到重兴天台山道教文化时说,现在政府非常重视宗教,投资兴建寺观。天台山是“佛宗道源”,中国道教南宗的祖庭,不能就废在我们手里。现在关键的是要建一座像样的道观。桐柏宫是古宫,应该恢复,它是天台山道源的标志。现在旧地虽然沉在水库底下了,可是,玉霄峰之上有一处福地洞天宫旧地,自叶藏质结庵后,徐灵府、朱霄升、陈募言等高道在此修炼,陆游、孟浩然等诗人都留有墨迹。如果在那些地方建观,后有青山作背,前有水库作天池,确是理想的仙境之地。振兴道教,发展我县的旅游事业就有希望。他表示在有生之年,要为重振天台山的道教文化尽力。

  几个小时的长谈,老人精神一直很好。这时有位村民告诉笔者,别看他是百岁老人了,他还在走村挨户为群众看病撮药呢 ! 从来不收一分钱。他房间的桌子上放着文房四宝和道教经典,一般有空就在家里抄书练写。如遇上历史文物等史料书籍,老人会如获至宝坚持抄写。他说 :抄写自有一番乐趣,一能养性,二能理解文意,这些年来,老人已抄写了几千万字的各种经典、史书和各代的诗词。老人一直坚持悬臂写字。以致现在握笔书写自如,手不抖,字苍劲有力。说着他就在一张普通的白纸上书写了一首“松下问童子,言所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唐诗送给笔者留作纪念。这抄抄写写的乐趣加上宽宏大度的性格,也许就是叶大师长寿的秘诀吧。叶大师是天台山上一棵不老松。祝愿他长寿再长寿 !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14:56:24 | 只看该作者
赤城玉京洞轶事

(原载1997年6月11日《天台报》 作者:叶宗滨)

天台赤城山玉京洞为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之第六洞天。

始自汉平帝元始二年八月已酉,天帝敕五方五帝,各乘方面车降于句曲(即今茅山),授茅盈为太玄真人、东岳上卿司命,主掌图籍,司隶百神。又赐九事,以资尊崇。

九事者,一、玉钺绿旌,八威之策,使盈征伐渊泽,折冲万神;二、紫髦之节,藕敷华冠,使盈招驱万灵,封山召云;三、绣羽紫披,丹青飞裙,俾盈从容瑶阶,携命玉京;四、斑龙之舆,素虎之并,俾盈浮宴太空,飞轮帝庭;五、流金火铃,双珠月明,俾盈上闻太极,通音上清;六、曲晨宝盖,琼帏绿室,俾盈游盼九宫,静神温密;七、锦旌绣旃,白羽玄竿,俾盈呼召六阴,玉女侍轩;八、凤鸾之箫,金钟玉磬,俾盈和神虚馆,乐真舞灵;九、紫琳之腴,玉浆金罂,俾盈寿同三光,刻简丹琼;俾盈出入太微,受事太极也。治官赤城玉洞之府。

盈其莅之,动静以闻。继有张皓、王元甫、邓伯元等皆于此修真于晋穆帝白日乘云升仙。

往来仙真,左慈、刘根、葛元,女仙班孟。居兹炼丹,如魏夫人、葛稚川、许迈等。

玉京洞上岩沿边刻有一公尺方“玉京”二大字,色淡黄,层落不灭,传为魏夫人手书,实为千古灵迹。解放前,于餐霞洞上侧即可看见。今为杂草遮蔽,几鲜为人知。有关部门倘能将沿边杂草铲除,使游斯山者得观赏此千古名迹,实乃万幸之事。
地板
发表于 2008-8-28 23:26:48 | 只看该作者
神人!今后很难出这样的民间道长了。
5#
发表于 2008-8-30 17:44:53 | 只看该作者
桐柏历史上出过好几个百多岁的道长。
南宗内丹不是吹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1 03:54 , Processed in 1.1011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