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局部山地气侯特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4 16:2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地形大都是西高东低,只有北疆的准噶尔盆地东高西低。在天山、阿尔泰山之间开了三处巨大的缺口,成为北冰洋气团入镜通道。所以北疆的气侯反倒是西部温润、中部干燥。     甘肃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成为东南至西北方向的狭山低地,长约1000公里,这条著名“河西走廊”是冬季寒冷气流奔向东南的通道。
    山脉,甚至小山都是天气的影响者。山地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更能使风、温度、降水和闪电产生重大变化,往往会给山区旅行的人员造成威胁。     风,山地的风也是多种多样,通俗地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上坡风,这里由于山地温差的变化而引起的夜间冷空气向下坡的倾泄和白天宽空气向山上的爬升所致。上坡风大多出现在日出之后15—45分钟内,并在正午或地面受到的太阳能量最强时达到最大风速。一般是,南坡接收到的能量最大,因此上坡风最强。北坡则无上坡风出现。上坡风通常直向山涧和峡谷里钻。当天空要飘动的云团时,太阳光的时隐时现能够像“开关”一样及时地控制上坡风的发生与停息。     下坡风,相对较为温和而稳定,多发生在近地表处,在日落之后的15—45分钟内开始起风,一直到次日的日出,从山顶刮向峡谷底部。     下沉风,即“冰川风”。它往往出现冰川上,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因为冰川的表面温度总是低于其上面的空气所以它总是沿着下坡刮起。但在冰川向斜坡延伸的末端处,也会出现上坡风,这种风的强度往往受冰川范围大小的控制。     峡谷风,这是受地形控制的风,也是上坡风与下坡风的混合风,主要出现斜坡表面的有缺口的半封闭式山谷附近。它也受日照温差的控制,即中午多为上谷风,入夜转为下谷风,而且山谷风往往会出现极强阵风的状态。     旋风,这也是山区常见的风,每当地貌有显著变化而四周的风很强时,就会产生旋风。在大多数情况下,旋风具有瞬时特征且多形成在北风坡。     降水,山区存在着大量的上升气流,它使得空气不断地冷却,所以降水量通常随高度增加。在潮湿的热带地区,山区降水量增加特别显著。山区最常见的是雾,它实际上是接触到地表的云;有时山谷里全天都可能是雾气茫茫的。对山地旅行者最大的威胁是山洪。     闪电,登山运动员、徒步旅行者、野营人员特别容易受到山区闪电的袭击。在崎岖的山地地形所产生的上升风使得那里雷暴更加猛烈、更加频繁。     温度,温度对于山地旅行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山区,温度随高度而降低,这种办法在夏季约为冬季的两倍。山峰上的相对湿度比山谷里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衣物是不良绝缘体,所以,在冬季要使身体保温、在夏季保持凉爽都是不易的。一般地讲,高度每升高300米,温度平均下降1.2度,这可供山地旅游人员参考。     危险天气中的防护。     雷暴 雷暴最初通常是由小块积云发展开始的,然后迅速发展,经过浓积云发展时期并进入成熟的积雨云阶段,它是一种猛烈的、恶劣而急剧变化的天气。野外活动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1)当积云开始堆积、并且变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暴。2)雷暴通常持续很短,要保持镇静,不要害怕,留在可躲避的地方。     闪电 闪电的危险性在于击穿物体和人体,引起火灾,以及所产生的雷声震破人的耳膜。所以应该记住:1)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可以躲在汽车里。2)最好的防护场所就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3)如果在露天下,应蹲离开孤立的大树高度的两倍距离之处。4)当你感觉到电荷时,即,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了,那很可能就是受到了电击,要立即倒在地上,施以自身保护。5)如果在孤立的凸出物附近躲避,则该凸出物的顶部至少应高出自己头部15—20米。6)离开垂直的墙壁或悬崖、应避开裸露的山峰和山脊以及平坦的开阔地形。7)避开地裂缝、成片地衣以及悬空岩石。8)万不得以,可以坐在散乱的石块中间。9)在地形险要处要用绳子把自己拴牢。10)如果进洞避雷,应离开所有垂直岩壁3米以外以免岩壁导电伤人。     山洪 大雨时,由于降水很急,使得地表来不及吸收雨水,冻土和岩石也难以阻止雨水下泄,这些会加剧山洪的威胁。所以当雷暴活动剧烈时,要避开走易聚水的长沟和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带。离开易受洪水淹没的地区,必要时应弃装向较高地带转移,同时注意不要试图徒步涉过已达膝盖的溪流。     天气条件能使体温升高或降低而影响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的三个天气因素是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在寒冷的条件下,温度的影响和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两者往往同时使人失去热量,而且湿透的衣服的保温值会下降90%。所以,要在寒冷的环境来生存下来的一种简而易行的办法就是保持适当的运动但又不要出汗。炎热而潮湿的环境中,人会发生疲劳、头痛、食欲减退、失眠、严重脱水以及全身乏力、热痉挛等现象,应注意避开在这种气侯下的野外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6-8 07:45 , Processed in 1.0668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