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6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台道藏》跋(粗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06:4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台道藏》跋



    此书之作,盖受朱封鳌先生《桐柏山道藏考》[1]、《天台山历代佛道盛况考析[2]二文启发。
    在《道藏考》中,朱封鳌先生梳理了桐柏山道藏(即《天台道藏》之主体,见“前言”)对中国道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并指出:
“据统计:在4565卷的《大宋天宫宝藏》中,录自天台桐柏道藏的著述,有1300多卷,占四分之一强;在122卷的《云笈七签》中,录自天台桐柏道藏的著述,有30多卷,占四分之一左右。”
   《大宋天宫宝藏》和《云笈七签》是宋代所编的两部全国性道藏巨著。
   “以后,明代所编的《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以及清代所编的《道藏辑要》等,都是以宋代这两部的道藏为蓝本,因而也都包容了相当篇幅的天台桐柏山道藏的内容。”
    这篇文章为整理、发掘、编纂《天台道藏》提供了严谨的学理支撑。

   在《考析》中,朱先生不仅钩陈了天台道教传承,还根据《道藏》、《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浙江通志·艺文略》及陈甲林《天台山游览志》等书记载,列出天台山历代高道葛玄、王远知、王松年、王文果、司马承祯、徐灵府、刘处静、闾丘方远、杜光庭、王茂端、陈景元、张伯端、祝通元等主要著作85目,或有重复,或以散佚,或袭讹舛,虽非全面,但足启来者。
    这篇文章,为编纂《天台道藏》提供了初步线索及书目基础。
    因此,倘若我在学术研究上有所贡献,也不过是因了历史的机缘,偶然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所得之见闻,又何足矜饰呢?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大抵为人之学处处受制,只有为已,才能摆脱世俗羁绊,挥洒性情,真诚地对待学问。余生也晚,不敢追慕潮流,“与时俱进”,只好作些适性的学术研究。有时也不免感叹“茕茕立,形影相吊”,但当尘嚣熙攘之世,我宁作一个坐拥书城的清净人,在诵读诗书中,以意逆志,学“与古人居”、“与古人谋”,仿佛“与古人对话,彼此对答,无一言一字不相肯可”,浑然忘却了时光的流转。“藜床隐卧几经年,往往花飞似梦间。伊予何知轻仰笑,众星明灭万山闲。”(《藜床》)这首七绝写于何时,我已忘却,但可概况我近十年的情状。这十年,虽几经生死,数历爱恨,但不管怎样,都成过去。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唯有尽吾志而已。

    我虽是天台人,但天台于我,却很陌生。除了在城南某处乱山窝里呆过十几年,然后在城关读了三年高中,此外便无记忆。即便高中,我的活动区域也仅限于学校、书店,还有几位老先生的庭院。所以,天台在我眼里,更多时候是一本书,我只能从拥挤的文字中想象它的身姿。这种尴尬,使我在研究它内涵时,遭遇不少困惑,我也知道任何解读都是内心的自我阐述,但我总想还原它,于是画出的面孔,不尽如人意,况且“山到天台难识面”,也只能如此了。所以,本书所附之《天台道教通史》,也只是对纸上天台道教的钩陈,由于缺乏丰富有力的实物和史料佐证,所写不尽符于史实。这是要提醒读者注意的。

    最后,在本书编纂过程中,承蒙季**,许**,何**,王**,任**,蒋**张**奚**王今姜峭峰等先生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感谢我的得力助手戴光明先生协纂全书,台州学院徐璐洁老师、首师大叶敏娟硕士、武汉大学宋宗宏博士、中国政法大学高凡钦硕士、北京大学刘登明硕士等分头审核书稿并改正不少讹舛,高中同窗陈斌岚女史校录《天台道藏书目提要》。又蒙朱封鳌先生拨冗审阅并赐序,铭感无量!侨寓天台之太平书、联、诗、画、篆刻、翻译名家林美文先生,以九一高龄为本书题签,倍增光彩。最后,我要感谢长期以来默默支持我的父母兄弟,还有我曾经或现在的女友,对你们,我一直愧欠太多。




                                              郑鸣谦
                                       
                                       2008-5-4写于养拙堂




[1]见《天台山风物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此文又易题为《天台桐柏山〈道藏〉在道藏史上的地位》在《中国道教》1991年01期上发表。

[2]见《东南文化》1994年02期。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8-5-17 07:0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35 魅力 +1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35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08-5-17 09:27:43 | 只看该作者
又一本弘扬天台文化的好书!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5-29 15:09:22 | 只看该作者
做点资料和理论工作,希望天台文化研究做得更实些。
地板
发表于 2008-5-31 00:44:40 | 只看该作者
大蒜像个超人一样工作,时不时甩出一套大本头来
严重祝贺!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31 07:39:12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是将 写 《通史》 时所用资料,分类编校而已。
6#
发表于 2008-5-31 22:27:37 | 只看该作者
那也不是轻松的活,楼上的谦虚啊
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9 15:19:25 | 只看该作者
旧帖翻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5-1-11 04:54 , Processed in 1.0926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