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姐系缅甸语地名,即“繁华热闹的城镇”之意。它是缅甸掸邦西北部的一个边境镇区(相当于县),而且是缅甸的国家级口岸。 木姐位居瑞丽江南岸,依山靠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公元1300年,掸王赛纪在那散(今木姐机场)建了两座桥,并辟为集市。1900年,木姐仅有200多户,1000多人口;1968年发展为1000多户,5000余人;1991年增至2500余户,17000余人。今天的木姐已有贺孟、岗南、市场、南街、北街和基督教街6条主要街道,商贾去集,车水马龙,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热闹的城镇”。
这是官方网站上查到的一段关于木姐的概况,到了木姐,你才发现这世界就是如此的残酷,与木姐一街之隔的瑞丽是繁华异常,而木姐,看到的都是破烂的,破烂的让你心痛。 街上没有一辆像样的车,就算看到的几辆,也是日本车的淘汰型产品,在中国几乎看不到了。 最要命的是小乞丐成群结队,看到游客就会“打劫”,想一想,一元人民币在缅甸值三百缅币呢?换成在国内,如果每个游客都会慷慨的给乞丐三百人民币,肯定会有很多人改行加入到这一行业。 我为了拍几张市容照片,结果被大部队甩在了最后面,这下惨了,在通过一条巷道时,我被一个缅甸的小男孩拦住了,我不想给,我怕给了,会招来一大群小孩,小男孩怎么也不让我通过,我又不能强行通过,万一打架了,说不清楚的。 我转身就走,结果他追了出来,我越走越快,后来他放弃了,但我没得意多久,街对面,又一个小男孩直冲了过来,完了,不给钱不行了。 任凭我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因为他们听不懂普通话,只会简单的几句:“给点钱”“谢谢”。我要疯掉了,没办法,给了一元钱。 小男孩离去了,但不一会,一群小男孩小女孩构成的庞大丐帮向我围拢,因为我已脱离了队伍,真是叫天天也不会应,打110更没用,接线员肯定说的是几句鸟语。 在绝对的无助下,我一方面拖延时间,等待团友的回来,一方面跟他们周旋。 幸好,我带了好多硬币,开始被迫的享受着“丐帮帮主”的滋味,心好痛呀,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这群孩子幼小的心灵,这些孩子长大了会怎么去看世界? 十分钟后,团友们回来了,我的“丐帮帮主”也终于宣告光荣下岗,导游倒是在上车前幽默了一下:“丐帮帮主当的滋味如何呀?” 我苦笑了一下,“不错!” 车子慢慢的离开了木姐,但我的心却一直揪着,因为我想着一句话:“一个安于现状的民族是可悲的,因为它已无药可救。”只希望更多的缅甸人不是这样的。 愿木姐的明天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