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冷者狙击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象天台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4:15:52 | 只看该作者
大年初一五味粥  
来源:《天台风物》   作者:陈维  
  春节早餐,各地风习不一。天台城乡则是一律吃五味粥。
  所谓“五味粥”,就是白米、红枣、豆腐、番薯、芋艿五种食品合煮的粥。推究起来,原出于佛寺僧侣,新年祈祷“五福”降临人间,煮此杂羹。天台素称“佛地”,士民多信佛教,这种习俗也就浸染开来,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年到头,百姓能安居乐业。
  不过,关于五味粥的来历,天台还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
  元朝末年,朱元璋部将陈祥率领农民起义军自临海攻打天台城,在东横岭下设营寨。天台百姓痛恨元人残酷野蛮的统治,纷纷响应,主动帮助义军探听军情,筹粮运草。元至正廿七年(1367)底,义军包围县城,与城里士民约定于除夕之夜,里应外合,聚歼元兵。时值雪夜,城外积雪足有尺把厚。守将乌黑尔烈估计义军不会攻城,自去衙门饮酒作乐。到了半夜,三声鞭炮,杀声四起。义军除掉守兵,打开城门,经过一场激战,杀死守将,收复了县城。
  第二天正是春节,城里老百姓,挨家挨户凑集了米、番薯、芋头,商店、作坊送来了红枣、豆腐,煮成了一镬镬香喷喷、热腾腾的大米粥,慰劳义军将士。军民同吃一锅粥,五味齐全,人人脸上绽开了笑容。大家高兴地说:“吃了五味粥,就会招来“五福”。
  从此,天台人民每逢春节早晨,不论贫富家家饱餐一顿这咸甜可口、美味芳香的“五味粥”

正月十四糊辣沸  
来源:《天台风物》   作者:陈维  
  正月十五“闹元宵”,普天同庆。唯独山城天台定正月十四这一夜为元宵节,家家户户、老老少少要吃“糊辣沸”。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传南宋景德年间,有一年的正月十四夜,华灯齐放,士民兴致勃勃地逛街观灯。这时,一位从金兵铁蹄下逃难到江南的老艺人,带着孙女到天台城卖唱糊口。由于长期奔波,劳累过度,昏倒在街道场坦上。附近一位陈老大爷见状,立即舀了二碗糊辣沸送去。他俩吃后,精神一振,眼前一片明亮,连连说道:“亮眼糊!亮眼糊!”从此,天台有了正月十四吃“糊辣沸”的习俗。
  那糊辣沸又是怎样一种食品呢?
  这是一种用米粉或“山粉”调成的咸羹,菜肴全部切成小方块,主料选用精肉、冬笋、荸荠、香干、油泡、花生米、川豆、菠菜,也有加上猪耳朵、黑木耳、烘鲞的,调配上一点辣椒粉,烧煮得热气腾腾,既能开胃和中,又富有营养,怪不得祖孙俩吃了,人醒志清了。
  现在糊辣沸也有做成甜的。家庭主妇在“山粉”或“番薯粉”中,调配进桂圆肉、红枣、苹果片、莲子,吃起来另有一番滋味。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4:16:13 | 只看该作者
古老的天台方言  
来源:《天台风物》   作者:胡明刚  
  天台人讲话初听象爆炒豆一样,不容易听懂。细究起来却很有些特色和奇妙之处。
  天台话至今古风犹存。譬如“我”,天台方音近“吾”,“你”近“汝”,而“他”字则称“渠”(音gai)。关于这个“渠”,明代冯梦龙民歌集上有句唱词“月出于山弗见渠”,唐代寒山诗云“卧者渠自卧”,说到底也是标准的天台话。
  早上起来,天台人先要看天,以决定行止,早晨这段时间就叫做“窥星”。上午是白昼的前半部则称“昼前”。“午昼”当然是中午,也叫“日昼”。午后就成“昼了”。古汉语日安为晏,晚也,来者届也,下午就是晚上将要来临,就称“晏届”;傍晚是下午的尾声,称它“晏届脚跟”是很妥当的。黄昏即称“黄困”,是因为你人昏头搭脑想困觉了。“明天”则叫“天亮”。这些都可以说是天台人的特创。另外,把“不”说成“弗”,“看”说成“相”,“筷”说成“箸”,都是古风犹存的例证,《诗证》等先秦古籍里常看到这些字。
  天台人说话别出心裁,十分形象。如把“厉害”说成“煞夹”。这“煞夹”是古代衙门刑罚叫做手拶。官老爷一声“给我煞煞夹”,那么犯人的手指是非夹烂不可的。再如做人庸碌无为,叫做“无结煞”,这“结煞”是指音乐的板眼。还有称性格执拗不驯、自讲自听的人为“拗驴”、“死钉板”,也是一种即知其意的。
  天台人富有幽默感,这在方言中也有所反映。如管吹牛劲儿大的叫“拉天”。把天也要拉下来,不是吹牛到了极点?笨拙迟钝则称“瘪死藤”,藤死后还要晒瘪,足见其死性。“占地门槛硬”,活画出地头蛇色厉内荏的纸老虎面目,同时表现了爱憎分明的感情。
  天台土俗语作为当地民间的口头文学,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民间流传的许多俗语、歇后语,既生动又诙谐,于平淡中见新奇。诸如:拔直火筒两头通;大水牛冲走,箬帽头捞转----贪小失大;蛤蟆塞桌脚---硬撑;老爷(指泥塑菩萨)眼,死盯板---不开窍;斧头打凿,凿打树----连环记(计);狗咬螺蛳壳---空作乐,等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4:16:32 | 只看该作者
古老的剧种:天台词调  
来源:《天台风物》   作者:陈瑜  
   “天台词调”是一种古老的剧种。早在嘉(庆)、道(光)、咸(丰)时期就在全县各地盛传,仅城郊一带即有三十六个戏班,乡间则以石岭、左溪、灵溪、坦头、榧树最为流行。
  “天台词调”的曲牌丰富,共三十来个。有快节奏的像“三五七”,唱起来如行云流水,适于叙事交待;有慢节奏的像“金钟慢”、“二樊”,委婉清丽,擅长抒怀陈衷。探其渊源,可以看出它广泛吸收江西与弋阳腔、东阳的高腔与浙西、南的婺腔和永腔,有南腔风格。
  词调的角色行当与古老的昆曲相同,生、旦、净、末、丑全部由男演员担任。小生、小旦以假嗓子念、唱,功力可与京剧相捋。乐器也是管弦丝竹齐全,以适应演出宫廷大戏的需要。看家戏有《龙虎斗》、《姣姣斩独角龙》、《伐子都》等,还演一些儿女情长的戏,如《拾镯玉》。建国以后曾演过《红灯记》。
  以前天台县城有十大戏台(东门大舞台、妙山佑圣观舞台、也是园、前殿舞台、东岳宫舞台、映台庙舞台、三井殿舞台、金庭舞台、镜中花舞台),彼落此起地演出天台词调节目,深受观众欢迎。可惜目前这一剧种只有榧树、亭头等村尚能演出。有的山村则与越剧混合演出,只带些词调味而已。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4:16:52 | 只看该作者
鼓亭和十番  
来源:《天台风物》   作者:陈建武  
  每当传统喜庆节日来临,人们总是夹道观赏那古色古香的“鼓亭”的耀眼烛光和悠扬的“十番”音乐。
  鼓亭,称得上一件造型灵巧、雕刻精细、图文并茂的木制艺术品。亭高1.89米,三层加亭头,每层四周有大小不等的龙头、发角,底层周长近四米,四面有柱、门、窗、栏杆、大小匾额。所有柱、门、窗、栏杆上都有精湛的组画、浮雕,取材于历史故事与四季花卉,还饰有“鸳鸯戏水”、“孔雀开屏”、“凤凰展翅”、“松鼠偷葡萄”等小浮雕。
  鼓亭周身可以插108支蜡烛,亭内小间可以挂26盏小灯,亭的顶部则挂3盏大明角灯。当137盏(支)大小不同的蜡烛、挂灯大放光明照亮了那些雕像画面时,人们简直像进了历史画廊、神仙境界。
  天台唯一保存下来的城关东门鼓亭,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它从设计图纸到精制完工,共需二千多个工口,耗资巨大,真是名副其实的“千工亭”了。
  鼓亭出迎,“十番”伴奏。“十番”是器乐合奏的名称,也是乐曲人的名称。明万历年间起源,至今仍流行于苏、浙、闽等地。天台人通常叫“打十番”。由26人组成,以鼓、锣、板、二胡、三弦、琵琶、笙、笛子、洞箫、碰钟等十种乐器,反复演奏《水底鱼》、《折桂令》、《翠妇登楼》、《枫桥夜泊》、《六十四板》、《将军令》、《思春》、《诉怨》、《当仁不让》、《懒画眉》等十支古典名曲,故名“十番”。
  无论抬鼓亭或者打十番,都必须勤学苦练。抬的人要有一副好脚功,才能走得匀,抬得稳,与音乐合拍。否则,就会烛倒灯灭。演奏员更不容易。乐曲要熟悉,节拍要一致,还有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例如“空中碰钹”,就是把两爿钹子向空中甩去,让它们在空中有节奏地旋转,互相碰撞而产生铿锵的音响来进行伴奏。为了掌握这种艺术,艺人们用棉絮铺地,日夜排练。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4:17:16 | 只看该作者
南宗始祖张伯端  
来源:佛宗仙源   作者:  
我国南方很多道观里都供奉着“紫阳真人”的神像。他就是出生在天台东林的张伯端,中国道教南宗的始祖。

张伯端(984—1082),字平叔,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涉猎儒释道三教经书,以至于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无不留心详究。只因科考不利,屈就台州(治所在今浙江临海)府吏,居缨络街。性喜吃鱼。一次家里送鱼来,同僚有意藏在梁上,他错怪婢女偷食,责打一顿,致使婢女含冤自缢身亡。后来,鱼虫从梁上掉下来,他深深自责,感叹满箧公案,类似这鱼案的不知有多少。于是挥毫题诗:“刀笔随身四十年,是是非非万万千。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由诗可知,张伯端已经看穿这个不公平的世道,寄心方外。只因他焚毁全部案卷,而被充军岭南。

后来,张伯端在桂林驻军统帅陆诜帐下掌管机要。熙宁二年(1069),在成都天回寺,遇到异人刘海蟾,得金丹火候之秘,终遂夙愿,从此改名用成。这一年陆诜逝世,他返回天台修炼。以后再次出山,转徙于秦陇(今陕西甘肃一带)。因在凤州(今陕西凤县)触犯当地太守,又被充军,幸为好友石泰所救,即授予金丹之道。然后投奔司农少卿转运使马默门下。临别时,把《悟真篇》交托给他,说“平生所学都在里面了。请您刊行,将来一定有人因为它而道的。”

此后,张伯端一度去荆湖汉阴山,然后返回家乡,在桐柏宫修炼;四传至白玉蟾,形成了教团。后世尊他为道教南宗始祖。桐柏宫因而成为南宗祖庭。元丰五年炎夏,在天台百步溪(今属临海)沐浴净身,趺坐而逝。终年99岁。火化后,得到许多青翠有光、大如果实的结晶物,道经称“舍利金姿”,是得道的一种瑞相。

张伯端继承钟(离汉)、吕(洞宾)、刘(海蟾)的学说,是北宋内丹学集大成者。他在《悟真篇》里把人身比作鼎炉,以人的身心中的“精”、“气”作为药物,再以“神”作火候,经过“炼神返虚”(大药,“性功”)三个步骤,终于结成“金丹大药”。张伯端及其法裔通过“先命后性”、“性命双修”的修炼而达到健身长寿、开发智慧的目的。《四库全书》将《悟真篇》与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丹经王。”

张伯端是三教合一的极力推动者。《悟真篇》承续钟、吕之说,吸取佛禅教理,“先以神仙命脉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妄幻”,以达到“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正因如此,清雍正帝敕封他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4:17:37 | 只看该作者
民间尊称“活佛”的禅僧济公  
来源:《天台风物》   作者:许尚枢  
   鞋儿破,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
   哪有不平哪有我
   这轻快幽默的歌儿,随着电视剧《济公》的演播而风靡城乡,走向世界。剧中的“活佛”形象也因此深入民心,脍炙人口。这位“活佛”,原名李修缘,是临海附马都尉李文和远孙。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居住在天台县城北永宁村,就是现在的石墙头,那一带的田地,称为“李家洋”。关于他的生卒有几种说法(1148-1209或1129-1202),活了六七十岁。
   李修缘出身宦家,却没有染上纨KU恶习,而喜欢读书。赤城山就是他当年隐读之处。也许如同他的名字所预兆的,他与佛教缘分特深。在父母双亡、家道中落以后,十八岁去杭州灵隐寺就瞎堂长老落发,被赐予道济的法名。济公则是民众对他的尊称。
   在灵隐寺,济公嗜好酒肉,特别喜欢狗肉蘸大蒜。有时与小孩子呼洞猿,翻筋斗,尽情游戏。寺僧告他不守法规。瞎堂说:“佛门如此广大,难道容不得一个颠僧吗?”从此人们称他颠僧。瞎堂圆寂后,他去净慈寺投德辉长老,老是替人念经,间或做火化工,后来做了书记。可还是老脾气,依然出入歌楼酒肆,乃至“尼姑寺里讲禅机”,“娼妓家中说因果”。同时也与官府打交道,与冯太尉过从颇密,有诗相赠:
    削发披缁已有年,惟同诗酒是因缘。
    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昆卢顶上眠。
    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
    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廛。
   活脱脱一幅自画像。
  济公确实是与诗酒结下难分难解之缘。他以酒催诗,以诗写酒,《饮酒》可说是两者巧妙结合的产儿:“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
  确实,别看济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看上去似丐似氓,非僧非道,实际上却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他懂医术,给老病者治愈了疑难杂症,他爱说一些捉摸不定的话;嘉泰四年(1204)净慈寺毁于火,他带着自己撰写的募缘榜文,去严陵山(今桐庐一带)募化,使之收复旧观。于是人们从他的法名中拈出一个“济”字,加在“颠”的前面,称为“济颠”。这“济”字也包含着扶危济困的意思。
  “颠”只是现象,粗野的外观掩不住内秀。这位后来被提拔为“书记僧”的和尚会走围棋,更写得一手好诗文。他每写一篇疏状,临安满城争着哄传。再如“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前。”这首七绝造境清幽、语带诙谐,不仅反映他良好的人缘,画出他经常往来湖滨的潇洒身影,而且显示出他的不可多得的文学才华。他就是这样徜徉山水,自得其乐,游履所至,挥毫题墨,文词隽永。他游览道家第三十四洞天大涤洞,欣赏“奇峰耸天柱,九岩锁谷幽。云根立仙馆,胜处非人谋”,还点起火炬,进入寒飕飕的古洞,品评千奇百怪、五光十色的钟乳石,留恋忘返。等到樵夫指路,他想再穿东洞,探龙潭时,“红日惊西极”,只好怏怏而回。这种独往独来寻幽访胜的行动颇有点冒险家的气概。
  我们说济公确有其人,而且是一位不同凡响的高僧。还有它同时代的一位诗僧居简及其诗文选集《北涧集》作证。居简,字敬叟,是济公的高徒,曾在天台万年寺挂锡。济公圆寂后,居简写了一篇《湖隐方圆叟舍利塔铭》,这“湖隐”、“方圆叟”都是济公的别号。值得注意的是文题还注着“济颠”二个字。这就有力地说明法号道济的济公,的确是一位隐居西湖,被人们称为济颠的得道高僧。
  济颠出现在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与佛教禅宗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唐以后,南宗成为禅宗的主流,“顿悟”说战胜了“渐修”说,禅宗信徒不必参禅打坐,念经礼佛,只要衷心信教,就能成佛。济颠就是禅宗的一位高僧。撰写有《镌峰语录》十卷、《志丹语灵》二卷和《法丹和尚剩语》一卷,还有很多诗作,被列为禅宗第四十祖。但是他的思想远非神宗所能范围。他跟唐代隐士寒山、丰干、拾得(即“三贤”)一样,既受到佛教禅宗的熏染,也受了道家隐逸之风的影响,不同的是,他还具有民间游侠的色彩,从而在众多的佛门子弟中独树一帜。这也许与他从小就在佛道双修的赤城山攻读,受到天台的民风陶冶有关。
  济公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由于他在人们心目中独特而美好的印象,人们怀念他,神化他。神化就从他的出世开始。相传中国的五百罗汉最早出现在东晋时的天台石梁。而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位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从此,高僧成了活佛,凡人道济成了历代供奉祭祀的神佛。
  有关济公的传说,有两个中心:天台及附近新昌、嵊县一带流传的是他的出世、戏佞、扶危济贫的故事;杭州以及嘉兴、平湖一带流传的故事,内容更为广泛,涉及相府、衙门、山川、里巷、寺庙。这是因杭嘉湖是他主要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其中以“运木古井”、“戏弄秦桧”的故事最为脍炙人口。
  据考证,有关济公灵验事迹,南宋时代即开始流传。先是真人道济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片断故事口耳相传,通过说书人的话本说唱,内容逐渐丰富。经过筛选、渲染、创造,济公的个性更趋鲜明、完整,以后进入小说、登上舞台,出现在屏幕上,终于成了俗文学中一个不朽的有世界影响的艺术形象。
  济公形象广受欢迎,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在旧社会,呻吟在封建枷锁中的平民百姓,反抗失败之余,往往企图借助侠客豪杰、神仙鬼怪的超人力量改变现状,求得精神上的慰籍。于是民间和专业的作家艺术家们,就抓住济公既“颠”且“济”这两个方面,把侠士剑客、绿林英豪,神仙道化、滑稽俳优等特点,汇集到一个疯和尚身上,并赋予他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拯溺救死、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成为一个以破蕉扇为武器的中国式“佐罗”。
  现在,济公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了,济公形象仍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观众和读者。让人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受到有益的启迪。正因为这样,在风靡一时的“济公热”中,济公的故乡,在他幼年读书的赤城山上新修了济公院,重塑了金身;济公的主要活动场所杭州净慈寺重修了济佛殿祭祀,济公的坐化处杭州虎路寺兴修了济公亭纪念。在海峡彼岸台湾还修建了一千三百多座“济公堂”,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虔诚地顶礼膜拜这位“活佛”。
27#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4:18:03 | 只看该作者
隐逸白话诗人寒山子  
来源:《天台风物》   作者:张谷清  
  举世闻名的寒山子,其人其诗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研究特点。他以独特的形貌和诗风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著名学者齐召南在《天台五仙歌》中写道:
   寒山子,居寒山,题诗多在溪石间。
   国清白日往复还,竹筒饭渖欣加餐。
   拍掌大笑对拾得,狂歌骑虎随丰干。
   丰干饶舌竟何益,作礼文殊太相逼。
   闾丘策马马骄嘶,嘶入寒山万寻壁。
  画出一个玩世不恭、道高莫测的高士形象。
  其实寒山子少年时代曾经“联袂骑白马,喝兔放苍鹰”,威风、清狂过一阵子。他文武兼备,二遇圣君却无缘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之后,弃家(故乡在咸阳一带)出走,沿江淮,过越中,最后来到天台山下,被这古奇幽清的山水所深深吸引,决定隐居终生:  
   一往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居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余舟。
  从此他就以寒山为号,原名反而不为世人所知。
  关于寒山子的原籍和生卒,道还在考证之中。有的认为他是贞观时人,有的则认为生活在七世纪末至八世纪末。从《寒山子诗集》看,他是一位儒释道思想兼收并蓄的隐者,则是可以肯定的。早期曾想“致君尧舜上,为使风俗淳”,迭受挫折以后,经世济民理想破灭,转而遁迹山林,愤世疾俗。他的那些讥讽时态、警励流俗的诗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而他自己戴桦皮冠,拖大木屐,布襦零落,望空漫骂的形象,就是对那个贤愚倒置、炎凉不公、扼杀正直的社会的否定和讽剌。
  据考证,寒山子活了一百多岁,其中七十年是在天台度过的。因此,他熟悉天台山的山山水水,挚爱寒石山的一草一木。清幽奇峭的环境和恬淡自乐的心态,不时在他的诗里反映出来: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面,岁岁不知春。
  但他并不孤芳自赏,除了国清寺的丰干和拾得这两位知音外,他还结交另外几位志趣相投的高僧:
   闲时访高僧,烟山万万重。
   师亲指归路,月挂一轮灯。
  二、四两句对比,写出受到高人指点后的收益和感受。
  根据唐五代时期的《仙传拾遗》的记载,寒山子“每得一篇、一句,辄题于松间石上,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录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这是道家的著述。后来,有人托名唐台州刺史闾丘胤,把寒山子的诗集重新改编作序,说什么丰干、拾得和寒山子是弥陀、文殊、普贤三位菩萨的化身。于是寒山子的诗与佛家联系起来。他本人也被说成和尚。到了北宋,《新唐书·艺文志》中著录《寒山子》七卷干脆编入释家类。而儒门学士对寒诗亦渐渐欣赏起来,仿诗竟出。又有理学大师朱熹,写信给国清住持,劝他重刻寒山诗版,有“寒山诗刻成,幸早见寄”等话。评论者说,“得非以其辞理淳正,有合于儒道耶?”一位生前寂寞、无人过问的白话诗人,身后儒释家三家争着要记到自己名下,不正说明寒山子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和它的独到之处吗?而到了清朝,寒山子受到雍正皇帝的青睐,封之为“妙觉普度和圣”,还亲笔为其诗集作序,最后写道:“寒山子云:‘有子期,辨此音’,是为序。”俨然以寒诗知音自居。
  寒山子就是寒山子,应该抹去加在这位隐逸诗人身上的一切油彩圣光。寒诗是众生百态的实录,是人民生活的反映,写景清丽逼真,抒情自然洒脱,语言明白晓畅,生动形象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是祖国古典诗歌中值得深入研究的宝贵遗产。可惜的是“墙里开花墙外红”,不仅当时本地人不解寒诗的真意,“唤作闲言语”,就是国内的学人对他的研究也很不系统。倒是苏州的妙利普明塔院因为他去过一下便改名为寒山寺,那传到客船的“夜半钟声”响了千载,响到东瀛乃至大洋彼岸。《寒山子诗集》也早已传到朝鲜、日本,并被译成为多种文字。
  寒山子的诗歌属于华夏文化的一部分,又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他的别具一格的诗歌在东海之滨赢得了愈来愈多的知音。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及寒山文学社发挥地理优势,对寒山其人其诗作了广泛的探讨。研究成果发表于《东南文化·天台山文化专刊》等刊物。
    
  
   寒山家世难编修,洞壑寻求旧迹留。
   名士名诗传海国,诗僧诗集播神州。
   神奇绝作飘瀛海,独特平生隐山丘。  
   我颂高士高格调,和吟三圣献同俦。
    (释默庄《题寒山大士》)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4:18:29 | 只看该作者
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岂页  
来源:《天台风物》   作者:陈邦设 许尚枢  
  智岂页 (538-597),俗姓陈,字德安,祖籍颖川(今河南许昌),出生于郑州华容(今湖北省监利县)。从小亲近释教,七岁就能背诵佛经。父亲为梁朝显宦,554年,西魏兵逼江陵,梁元帝兵败被杀,他目睹“家国殄丧,亲属流徒”,叹惜荣会难久,凋离易及,就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发愿为僧。次年,依湘沙(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法绪出家,受十戒,并遵师命去慧旷律师处学律,其后又到衡州大贤山隐居,潜心诵读佛经。廿岁受具足戒,成为一名正式僧人。
  天嘉元年(560),智岂页 前往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大苏山拜慧思为师。慧思(515-577)以北齐慧文禅师口授的“一心三观”之理相传授。智岂页 在他门下多年,日夜诵读《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研习安乐行,并代师讲经。由于智岂页 深析经理,辩才无碍,“闻者折服”,受到老师“说法人中,最为第一”的美誉,从而奠定了天台禅智兼重、定慧双开的理论基础。
  光大元年(567),智岂页 遵照慧思去南岳前的嘱咐,与法喜等27人前往陈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市)讲禅。过了二年,受请居瓦官寺。在前后八年中,他战胜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折服“世称义虎,辩号悬流”的慧荣的问难,既开讲经论,如《法华经》、《大智度论》和《次第禅门》,写出了《六妙法门》,更创弘禅法,弥补南方佛教偏重义理探讨之不足,因而四方学者摩肩接踵而至,甚至有不远万里跋涉只求“一句益者”。朝延大臣以“德优名重”的仆射徐陵对他更是资敬尽节,极尊崇之礼。陈朝王室先后给他的敕书共十三件(细数则为三十六件)可谓结下不解之缘。
  太建七年(575),鉴于京城喧闹嘈杂,不利坐禅行道,智岂页 不顾僧俗多方挽留和陈宣帝降敕留连,率领三十人入天台山。开始时常宿于石桥,后来在银地岭遇定光禅师,建草庵于佛陇。陈宣帝赐予修禅寺名。翌年,荒歉,僧众随缘,智岂页 与慧倬种苣拾橡充饥,安贫乐道。太建九年二月,陈宣帝下诏:“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始丰县(今天台县)调(赋税)以充众费; 蠲两户民,用供薪水”。皇室的见重和经济的大力支持,成为佛教宗派得以创立的重要前提。
  至德三年(585)三月,由于永阳王陈伯智的苦谏和陈后主的再三邀请,智岂页 再次赴京,在太极殿东堂开讲《大智度论》和《仁王般若经》,很多名僧受命参加讲座,后亲临法筵听经,百官尽敬。又为后皇太子受菩萨戒,宫内储后均受戒范。智岂页先后居灵耀寺、光宝寺,讲《法华经》。后主还效法梁武帝,入寺舍身为奴,表达对佛教的崇信。隋开皇九年(589),陈亡,智岂页上庐山留居。
  翌年,隋文帝下诏问候智岂页 ,表示愿意护持佛教,希望他“宜相劝勉,以同朕心。”接着,晋王、扬州总管杨广又多次迎请。开皇十一年(591),智岂页至扬州,为杨广授菩萨戒,并命名为“总持”,而杨广奉智岂页为“智者”称号。开皇十三年,为报答故乡抚育之恩,赴荆州造玉泉寺、十住寺。此后两年在玉泉寺讲《法华经玄义》和《摩诃止观》。
  开皇十五年(595)春,智岂页受杨广之请,再到扬州,撰《净名经疏》。九月,回到阔别多年的天台山。在讲经说法和著述经疏的同时,主持建造寺院。在以后两年(596-597)中完成经文三十一卷,病榻口授《观心论》。十月,杨广遣使入山迎请,智岂页将什物施舍给贫困无靠者,构画了国清寺的样图后,勉强于十一月十一日出山,走到石城(今浙江新昌大佛寺)病危,乃于弥勒佛像前端坐寂灭,时为十一月廿四日未时。后归葬佛陇(今智者塔院),世寿六十岁。
  佛教传自印度,而能融合印度之学说,自立宗门,并有创造,蔚为中国化佛教的宗派,则自天台宗始。智岂页适应中国政治大一统的历史需要和佛教的发展趋势,在统一南北佛教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思想建立起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对佛教的各类经典和不同学说作出了折衷,对南北各地形成的重义理和重禅修的不同学风进行了调和,并对中印两种不同的思想学说加以融通,建立起以《妙法莲华经》为根本经典和止观并重、定慧双修为最高修行原则,以“会三归一”、“五时八教”为判教理论的完整宗派体系。该宗因智岂页久居天台山,被称为“天台大师”,以人----地名宗而称为“天台宗”,又以所信奉的主要经典而称“法华宗”。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个宗派,它具有开创性、灵活性和兼容性三个特总。智岂页虽奉龙树、慧文、慧思为祖师,实为真正的天台宗创始人。由于他第一个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过程,是开创中国化佛教的第一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亦有着深远的影响。
  智岂页学行精深,著述丰富,有“东方黑格尔”之誉。主要著作有《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各廿卷,统称“天台三大部”。尤其是后者,代表其成熟思想。《普门品别行疏》《普门品别行玄义》《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疏》《观无量寿佛经疏》各若干卷,称为“天台五小部”。连同其他著作,共180卷,除小部分亲自撰写外,多系门徒灌顶据笔录整理而成。
  智岂页又是菩萨戒律的提倡者。授菩萨戒成为天台宗的一项重要活动,施及帝王大臣,这也是他被“陈、隋两帝,师为国宝”的原因之一。同时他又注意与民间神灵崇拜结合,制“观音忏法”,《法华经》特奉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顺应了历经战乱、祈求平安幸福的民众心理,赢得众多的信徒。
  智岂页生平建寺三十六所(在天台创十二刹),度僧一万四千人,造像八十万躯。寂灭后,晋王据其遗愿而建立国清寺,成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传法弟子有灌顶、法喜、法彦、波若(朝鲜人)、智越、智日希、智 等32人,以灌顶最为杰出。其后宗风远播,传至日本、朝鲜。其中日本天台宗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远孙二百五十三代。追本溯源,肇始于智岂页。正如日本天台宗座主山田惠谛长老所说:“没有天台宗开山祖智者大师,就没有日本的天台宗,也就没有日本佛教各宗派的兴起。”(按:日本拥有国内会员1680万人、国外会员30余万人的“创价学会”,信奉“日莲宗”,其宗祖日莲曾在日本佛教天台宗本总山学习天台宗教义十余年,以《法华经》为救世圣典)“日本天台宗尊奉智者大师为高祖,世世代代不忘祖师大恩。”智岂页及其开创的天台宗,在中外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29#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4:18:53 | 只看该作者
天文学家释一行  
来源:《天台风物》   作者:赵子廉  
  国清寺山门外丰干桥畔,有一座题为“一行到此水西流”的石碑。这是为纪念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一行僧而建的。
  一行(673-727),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人。本名张遂,是唐初或臣张公谨的曾孙,自幼刻苦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当时长安城外玄都观里住着一位博览经史、精通阴阳五行之学的道士尹崇,张遂经常登门请教,学习天文知识。到武则天掌权时,他以学识渊博闻名全国,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为抬高自己身价,多次拉拢他,遭到拒绝。为了专心求学,摆脱纠缠,他更名敬贤,跑到嵩山当了和尚,拜普寂为师,法号一行。后来睿宗即位,请他出山,他也没有同意。开元五年(717)玄宗礼部郎中持重礼和敕令,硬是把他拉到京城来当皇帝的顾问。
  开元九年,鉴于《麟德历》推步渐疏,日蚀不准,需要修订。玄宗令一行研究诸家历法,改撰新历。一行比较各家历法的长处和短处。根据《周易·系辞》的有关理论,提出新的见解。经过七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完成了五十二卷《大衍历》。
  在主持修编新历的过程中,一行碰到了天文数学上的难题。当他听到天台山国清寺有一位达真高僧精通数学,就不远万里,历尽千辛万苦来天台求贤访师。到国清寺的那一天,正值大雨过后,来自北山的东涧,雨过流涨,褐黄色的山洪如深山猛虎,咆哮而来。而源于灵芝峰的西涧,则如文静倩女姗姗相迎。当两涧相会于桥下时,由于下游一时难以宣泄,致使东涧向西涧涌去,于是一黄一碧,激荡回环,形成“双涧回澜”的奇观。一行见状,赞叹不已。这时寺内达真正在当众布算,对徒弟说:“今天合当有一位弟子远道前来求算。”接着又说:“门前水西流,弟子该到了。”接着,一行应声撩衣而入,叩头拜师。达真连忙起立,合掌回礼,慨然应允接纳。“一行到此水西流”从此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一行主持修编的《大衍历》,共有历术七篇,略例一篇,历议十篇。不但有年月日的安排,而且有各个节气的昼夜时刻长度,还有日食月食的预报,又指出了正确的太阳运行快慢规律。在计算中使用了不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则为数学史上的创举,为后人准确地推算太阳位置和推算定气方法打了基础。《太衍历》于开元廿一年(733)传入日本,行用近百年。
  一行在天文学上的贡献是很多的。他用铜铁铸造黄道游仪,以此观赏日月五星的运动,测量一些恒星的赤道坐标和对黄道的相对位置。他又和梁令瓒等设计制造水运浑象,附有报时装置,可以自动报时,称为水运浑天或开元水运浑天俯视图。他还主持全国天文大测量,在实际上求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之长。
  一行博学多才,著述甚丰。在《大衍历》外,还有《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又补《魏书·天文志》一卷。在佛学方面,当印度名僧奉善无畏三藏东来时,他曾跟着学习密法,参预翻译《大日经》。在国清学算的同时,与僧众研究用天台宗教理解释密教,建成了密宗教理的完整体系,为中国佛教密宗之祖。804年日僧空海入宋,密宗教理东传日本。后来,日僧为一行建寺纪念。
  《大衍历》初稿完成不久,一行园寂于新丰。玄宗哀痛不已,赐谥“大慧禅师”,葬于铜人之原。而于国清寺立衣冠冢,题曰“唐一行禅师塔”。《高僧传》将他列为唐代第八位高僧。
  建国以后,邮电部发行过一套纪念邮票,将一行与张衡、李时珍、黄道婆列为我国古代四大科学家。
30#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4:19:16 | 只看该作者
一路唐诗到石梁  
来源:   作者:许尚枢  
  “唐诗之路”,经过众多学者的发掘、考察和论证,已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认可,但重点多放在新昌县那一段,有“剡溪——唐诗之路”的说法。其实这条诗路的目的地和最精华的部分都是在天台山。对此作点简略的述说。
  群星既荟萃,兴会更无前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天台山地处海隅,“所立冥奥,其路幽迥”,因此尽管它是“山岳之神秀者”,还是“举世罕能登陟,王者莫由禋祀”。是佚名《图像》和东晋孙绰的《天台山赋》,第一次把台岳高品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昭示于世;是南朝宋元嘉六年(429)秋,诗人谢灵运率领数百人从始宁县(县治在今三界)南山出发,伐山开道,构通了越台旅游线。其后,人们在陆路之外,又发现了一条不必迂回百里而可以顺抵天台山的“捷径”。
  唐代诗人们来到江南,大多是乘船走水路……即从淮地的扬州经运河南下,渡钱塘江,从西兴进入浙东,再沿剡溪溯流而上,登上天台的石梁。有的还从临海出海,作为浙江之行的终点。其中剡溪上游,路经黄坛、五马、上海、慈圣,在与大兴坑相接的石梁,登上华顶峰。从新昌到天台慈圣,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可以通竹筏、木排。古时植被繁茂,那里的航道一定更为通畅。从孟浩然《舟中晓望》“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任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赤城标”中,不难看出走的正是一条“越中——剡溪——石桥”的水道。
  据竺岳兵先生统计,有唐一代400多位诗人游历栖居于此,接近收载于《全唐诗》2200余位诗人总数的1/5。当时浙东面积仅全国的1/750,却有这么多诗人遨游吟唱,确实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文化现象。
  在这些诗人中,既有像青年就入台越、游冶忘归达四年之久的杜甫,和四入浙江、三至越中、二登台岳的李白这样的超级巨星,也有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这样的大家,还有“初唐四杰”、“中唐三俊”、“晚唐三罗”等名家。他们或溯流而上,或顺水而归,或壮游,或宦游,载酒扬帆,击节高歌,也有终隐于此的,还有60多位本籍骚人,无不尽情赞咏浙东风光,留下了大量的诗篇。
  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唐诗中的浙东,范围指浦阳江流域以东,括苍山脉以北,东海以西这一区域,会稽、四明、大盘、天台四山横亘其间,总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仅为全国的0.13%。
  以全国之大,却有那么多的诗人特别垂青于浙东弹丸之地,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是,这里有着独特而巨大的区域文化优势。
  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种下了唐诗之路的基因;生动有趣的舜禹传说,各种仙话故事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美丽的面纱;六朝时期南北文化交融,浙江成为人文渊薮;谢灵运寻胜问幽,首创山水诗,为后世所仰慕。尤其是天台山,以其文化积淀之深厚而被视为“佛宗仙源,文物之邦”。
  剡溪发源于天台华顶山,夙有“溪连嵊水兴何尽,路转仙源人自迷”之说;三茅溪作为发源于大盘山的始丰溪支流,则因为汉三茅真君留连于此而得名,脍灸人口的剡县刘晨、阮肇入天台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因此,自剡入台自古就有一条“仙源之路”,沿途有一系列道教洞天福地:沃州、天姥、赤城、桐柏金庭、司马悔山、灵墟等。汉末葛玄登台山而开拓“仙山”,成为道教符箓派之祖,侄孙葛洪继之,魏夫人创上清派,至唐睿宗为司马随祯建桐柏宫,开道教南宗祖庭之先声,祈仙修道者摩肩接踵而来。
  佛教,早在东汉就传入天台山。东晋时昙猷开拓天台“佛国”,石梁方广成为五百罗汉道场。陈隋之际,智者入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被尊为“东土小释迦”。至唐中叶,遗则盛传牛头禅,创佛窟学;普岸弘扬临济宗,建万年寺。天台寺观棋布、仙释睦居;“千僧万道”,成为浙东宗教中心,中外信士礼拜驻锡者络绎不绝。姜光斗《论唐代浙东的僧诗》中所举17位名僧居住过国清寺和信仰天台宗教义的约占一半,禅宗诗僧天然、法常等,都曾居天台,寒山子居天台寒石山七十年,与国清寺丰干、拾得诗偈往来,更传为吟坛佳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9-21 00:47 , Processed in 1.0979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