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隐居,又称双林居,相传为佛教天台宗始祖智者大师隐居修行之处。它靠近县城,在城前线往前山方向,过后山王村不远右手边有一石道,拾级而上,穿过松林待一个小坡便可寻到。 现存的松隐居应是民国时期的建筑,青砖黛瓦下仅存一进残院。从遗留的门墩可看出,原先的院落大门朝南,现在的大门朝东,门是用竹条做成,上面一块简陋的横匾,上面用隶书写着“松隐居”三个大字。院前是一口不大的池塘,站在东面的盥洗台附近看,池塘呈现一个爱心的形状。主体建筑有东西厢房数间,中间应是前厅,均是二层的木质阁楼。院子周围杂乱得摆放了一些农具和生活用品,这里住着一个老叟,养了只他笑称只吃不嚎的柴犬。前厅正门紧锁着,隔着窗户的栅栏可以看到里面坐着几尊鎏金的大佛。穿过一片竹林,东面不远有座小殿,殿内供奉台上已经空空如也,佛帐和佛幡却没有被拆除,从佛幡可知此处原先供奉的是伽蓝菩萨,也不知何原因,这个殿现已荒废,殿前的烛台也早已锈迹斑斑。 西面的有一片菜地,这时候也正是油菜花开的季节。油菜花深处可见几间较新的屋子,远处可见门前贴了块黄色的显眼牌子,上书“关闭”二字,中间是块蓝色的牌子,写着一个“静”字,想必应是出家人修行之处了。院里的常住和尚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长得和弘一法师似有几分相像。我们是随同几位刚回院子的居士一起进来的,他们放下担来的硬纸箱和灶具,便来到位于正中的佛堂焚香叩首。佛堂不是很大,也是上下两层的木质阁楼,进门是弥勒,中间是释迦牟尼,两边是文殊和普贤,楼上的应是十八罗汉吧。楼下还有两间小屋,其中一间放着一张单人板床,一张竹藤沙发,旁边整齐的挂着僧服和袈裟。另一件放了几个打坐用的软垫,应是居士们修禅说课的地方。此时老师傅正和几个居士一起动手搭建茅庐,师傅顺着木梯爬至屋顶,众人将之前带来的纸板递于他,他将纸箱盖得,再在上面铺上毛竹和稻草。菜地一隅放了水,一位五十几岁的女香客正用锄头在和泥,一打听原来他们还要自己动手筑灶。此时已接近晌午,阳光照在众人的脸上,师傅的头上早已渗出不少汗丝,不过众人皆有条不紊、干劲十足。出门后,我细看了下门口的一副对联,上联是“静精净进入如来果地”,下联是“念念念念活弥陀本体”,横批是“阿弥陀佛”,再细想院内众人之举,我不禁感叹:“真善本就在人间,确是结庐山野的修行人呀!” 返回到松隐居,我们对旁边的一座坟冢起了兴趣。坟面正中刻着三个字,前两个是“桥梓”,最后一个字因年代久远坟面破裂,上面糊了水泥,辨认不出了。当时,我们还在想墓主人也应是大户人家的了,这从坟面的题字和雕刻就能看出。只是不明白中间这三字到底是何意。松隐居的老叟也刚菜地回来,他告诉我们这是附近山头郑村民先人的墓,可上面写的墓主人明明姓“洪”呀,老人说是父亲把东西留给了女儿之类的,因阅历和知识有限,我们也不求甚解了。后来上网查了下,原来“桥梓”又作“乔梓”,用来比喻父子关系,这可能是父子合葬的意思吧。 临走,老叟客气地留我们几人吃午饭,我们婉言拒绝,也结束了此次的探访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