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胡明刚 于 2013-4-11 10:17 编辑
乡土人文旅游地理散文《天台行旅》出版
后司街居民胡明刚的乡土人文地理旅游散文《天台行旅》,今年四月份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天台县委书记李志坚同志作序。蒋冰之、范旭初、丁必裕等先生配图。这是作者继《天台茶》之后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较为全面的介绍天台山人文地理的文学散文新作。全书10万字,配图百余幅。全彩印刷,版式大方,180页,16开,定价29.80元。
【内容提要】
五月十九日为国家旅游日,源自游圣徐霞客,源自浙东天台山。 天台山为徐霞客首游之地,素有山水神秀,佛宗道源之称。一方山水古奇清幽,人文景观璀璨洵美。《天台山赋》掷地金声,唐诗之路洵美风华;佛陇国清桐柏桃源,为佛道仙境祖庭圣地;刘晨阮肇桃源采药,寒山拾得隐逸歌行,济公活佛颠摇啸傲,皆为旷世经典美谈。天台行旅,探幽寻胜,纵横上下,融通古今。 作者曾于天台华顶坐卧经年,对家山风物尤为熟稔,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或风光,或民俗,或历史,或典故,或传说,或怀想,典雅清丽的文字,行云流水的表达,饱含真挚的乡情;可导览,可鉴赏,可馈赠,可珍藏,抵达至真至美的妙境;有漫游,有亲历,有感悟,有欢愉,共致自然人文的和谐。本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实乃不可多得的旅游文学读物和乡土地理教材。
【目录】
追随霞客,展开天台旅程 五峰环拱的国清圣境 佛陇高明,松风响彻梵音 华顶:云海浮荡莲花巅峰 石桥山上,水流石在 从万年石渡到天姥关岭 诗意寒山中的光风霁月 相伴济颠,携一路狂禅回家 赤城桐柏桃源,餐霞访道遇仙 大同:峡谷深林竹笋故事 悠然放歌,飘过北山村落 大溪溯流,度尽沧桑
后记
【后记】
本书的写作,先后用了13 年的时间。大概是1999 年,我在台州市文联工作,应天台宣传部门之约写作此稿,当时曾准备出一套五本丛书,我负责写天台自然风光部分。后来出书的事因故搁了浅,稿子被我要了回来,锁在抽屉里,随便一放,不觉十二个生肖轮转了一回。
去年,我把经年积累的乡土笔记整理出来,融合自己的情感,写了一本散文《天台茶》,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听说影响评价甚佳。于是又从抽屉里翻出这本旧稿,重新构思创作。旧稿的部分内容尽管发表各级文学旅游报刊或书籍中,看起来还是零碎而不成体统。既然是《天台行旅》,仅仅单纯描写风景,显得单薄浮浅,需要兼顾到历史文化轶闻情感等诸多方面,充实更多的细节。无奈的是,我于1997 年离开天台,2002 年谋生京华,重走天台山成为极奢侈的愿望。幸好从业于某国家级绿色乡土文化期刊,假公济私,重游家山,发现山中景物非同从前,又增添许多新景,于是又作适当增补更新。在不影响文学艺术与情感表述丰赡性的前提下,尽量以最简洁的文字,蕴含最细腻的情感,传递最丰富的信息,遵循出版部门的要求,把原文从15 万字缩到9 万多字,保持原有格局,期间得到诸多老师和朋友正教和鼓励,加上我多年的经验积累,这本书稿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我如释重负,体会到大众成就的轻松与愉悦。
在这里,我感念所有关心我的生活和这部书稿的师友:首先感谢天台县委李志坚书记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为本书赐序;钱国丹、陈镛和高汉老师一直为我的生计和写作操劳,屡次为我提供晋身与方便的机会;天台文化馆的陈瑜老师在十年前带领我和诸多的文友走访家山风景,召开笔会,边读书边写作,悉心教导并催产了我的许多天台乡土地理散文;天台前辈文友同行朱封鳌、曹志天、韦彦铎、许昌渠、许尚枢、陆树栋、左溪、郑鸣谦、陈国元、梁立新、闲云、郑为一、许振宇等先生,提供邮寄了他们撰写天台乡土自然人文诸多著作,给我写作本书提供极为难得的借鉴参考资料,马明博居士在此书写作过程中提出十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天台摄影家蒋冰之、范旭初、丁必裕等先生赐予精美的风光摄影,王士勇先生专程驾驶摩托车带我穿行于山间村落,陪我拍摄插图,陈抗行、庞亨福、余跃华、谢翠鸣、苏明泉等好友给我许多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撑,尤其我妻子阿慧和女儿胡坡的激励,对此一并表示感谢。
在本书完稿之际,再次读到林语堂先生的小说《京华烟云》,看到了如下的文字。“那一夜,是新年除夕,他们停在天台山下的一个庙里。这一带乡间是浙江省第一等美丽的地区,公路未兴建之前是人迹罕至的,所以也是
游客所稀见的地方。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巍峨的花岗岩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天际,半入云端。林语堂先生在最后一段写道:在遥远的地平线上,高耸入云的天台山巍然矗立。它在道家的神话里,是神圣的灵山,是姚老先生的精神所寄之地。在庙门前,老方丈仍然站立。他看了一段时间。一直到他们渐渐和别人的影子混溶在一处,消失在尘上飞扬下走向灵山的人群里,走向中国伟大的内地的人群里。
林语堂的小说结尾,让我感知到天台山深层的自然与文化的象征意义。从天台山到京华,客居异乡的我对天台山的思念和向往日益浓烈。我总是渴望在某个时候再也不为世尘所累,回到天台山中华顶木屋里,平静安详地度过最幸福的时光。我知道,天台山是我生命出发的地方,也是我灵魂的归宿。这本书凝聚了我对天台家山的感恩,和对父老乡亲的戴德。近乡情更怯,怀乡意更浓,我将以最最崇高的礼节,聊表一番心意:对于百忙之中品读本书的编辑老师和读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敬祝各位身体健康,悠闲美好生活,宛如天台行旅,顺风顺水一路平安。
胡 明 刚
2012 年5 月于北京通州大运河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