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8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旧散文:《两老师》 练笔的旧作改后新贴。请多指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27 00:2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胡明刚 于 2013-2-27 11:08 编辑

两老师
胡明刚
王老师

我老家的小学校是20世纪60年代建造起来的,我是1972年上的学。王老师是我读二年级时开始教我的。他是邻乡欢岙新屋王村人,身份是地主,分到外胡这个偏僻村庄教书是理所当然的。王老师在村里教书,村里人自然敬重他,每遇到什么事,都要找他划算划算,经常请他写些对联和书信。每逢节日嫁娶,都会请他坐上座,把他当作自己最亲密的邻居。
王老师在我未开始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启蒙我了。我6岁时就总是双手抓住学校的花格窗棂,专心致志地听王老师讲课。因为我爸爸是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成分不好,我很自卑,不敢在人家面前多放肆,也不喜欢同人家打交道,沉默寡言,行为有些迟钝。所以人家都用大痴明刚称呼之。不过我没上学的时候,就会写aoe和“毛主席万岁”了。他对我爸爸说,明刚绝对不是村里人所喊的“大痴”。我在路上见到有文字有图画的纸片都要拣起来拿回家,用线缝成书的模样,王老师经常对人家说,明刚是有质地的,说不定将来能吃上文字这碗饭呢。
我上学后,王老师就带我们采树籽卖,学校里也添置了许多小人书。我很喜欢,每天放学了就窝在王老师那里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他。他很乐意,我总觉得图画书比语文书好,语文书比算术书好。不久学校里添了一架风琴,王老师兴致好的时候就教我弹。当我一个键一个键地摁出《东方红》的旋律时,王老师很高兴,摸着我的头说,你不错,悟性很好,谁叫你是大痴明刚?
我经常逃避劳动课,但写作文时老是得第一,因为王老师讲课的内容我老早记在心底里了,默写出来就成。记得王老师有一次出了一个题目《毛主席万岁》,我的同学都干瞪眼。我就这样写下去:毛主席原来的名字叫毛泽东,也叫毛润之,是湖南湘潭人,1921年创造(当时还不会用“缔造”这个词)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领导了红军长征,再后来领导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创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打退了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进攻,领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毛主席和共产党给的,我们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答毛主席共产党的恩情,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当时驻在村里的工作组人员看了大为称奇,这小家伙怎么这样写,王老师说我是看了很多书后,记住了就写下来的罢了。由此王老师感到很风光,少不了在人家的前面美言几句。在当时,表扬四类分子的子女是个阶级立场问题,我不知道当时王老师是怎么想的。
当时文化大革命很热闹,我觉得读书没什么大意思的,便翘起尾巴来。大概有一次王老师在批斗大会上领着人家喊“打倒反革命分子胡声苗”口号的缘故,胡声苗是我爸爸,我竟怀恨在心,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王敬林狗生”来报复他。上课了,王老师一进门就看见了,问是谁写的,同学们说是我写的。我傻了眼,估计王老师要揪住我的耳朵罚站,然后把我拖到我父母面前狠狠地告我一状。然而王老师淡淡地笑了一笑,就翻开书开始讲课了。放学了,我一直玩到天擦黑才回家。刚到门口,就听见王老师的声音:“大概我领着大家呼打倒你的口号,他就记恨起来,骂我狗生,不过他也有道理,我不怪他。不过做人要有礼貌,要有气量和涵养。”父亲回过头,看见我的影子直晃悠,一把揪住我的耳朵,抽了我一个大嘴巴。“谁叫你打他?我只是说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明刚能知错就改就行了。”王老师拉住我的手抚摩着我的头轻轻地说,“以后不要乱写人家狗生了,不要骂人了,要学会尊重人家。胸怀要博大一些!”我说我错了,以后保证不这样了,声音低得像猫叫,但是在心底里发出的。
王老师对我说,每学一样东西,就把它学懂学透,把它当成一回事儿。我读五年级时,王老师就让我读《水浒》,不懂的地方就问他。后来我就在评《水浒》的时候就派上了用场。课外,王老师就经常约我上山砍柴去,他告诉我,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草,同时还说出许多掌故传说来。因而,读小学的我识字量和知识面超过了当时的初中生。
大概是75年秋,稻子刚收割完毕,县里派了一个工作组,把村里的学校占了去,我们只好打游击战。天晴的时候,王老师让我们把桌凳挪到村边的晒场上,一边是我们的母亲们舞着连枷打“稻娘”,啪啪的响,一边是我们高声的朗读,那种情调至今想起,是相当艺术的。下雨的时候,我们就在人家四面透风的堂屋里上课,我老是歪着头,看着一滴滴掉下的檐雨出神。
那时可能教育要革命,可能是所有的纸全给人家写了批判稿和大字报,没有课本,王老师只教我们读报纸上的新闻,报纸弄不到,就到供销社批了几十本历书来,读每月农事每月天气,谜语顺口溜,还有破除迷信批《三字经》《神童诗》的文章。于是小学三年级的我们也学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了,在当时,这样的古文功底等于是高中大学水平了。我开始最初的诗歌创作,套用历书上的诗歌样式写了四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诗:“全国山河一片红,全国人民批林又批孔。砸烂林彪孔老二的臭狗头,把他们扔进历史的垃圾桶。”王老师在课堂上朗读了,并让我用笔抄好,贴在学校的大门上,那些工作组的干部每天都能看到,我的父母也很高兴,我也感到风光。原来,我的文学创作早已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了。
王老师虽然只教了我四年,但我们的感情远远超过了师生的关系。我76年读中学的时候,王老师也调到离外胡村八里的八寮村,很难见过他一面,他一直在关心我的学习情况。因为我的数学功底薄,自然考不上大学,只好回家务农。当时我的家里接二连三地遭到大变故,我心里实在想不开,听说王老师一直在问我的境况,我就翻了十几里的山路找到他,他是这样对我说的:“不管在什么时代,文字是好东西,能帮助你改变命运,既然你从小就有写作的天赋,一定要把它钻透,千万不要荒废了 ,如果一个人在精神上垮掉,那么这个人就没有疗救了,我无法决定你的前途,关键在于你自己把握吧!”
在回家的路上,我痛哭了一场。
几年后我到城市生活,也与王老师中断了联系,不知道他现在的近况如何。想起来,他的年纪应该是八十五六了。
而今我在离家几千里外的京城高楼上独自回忆写作时,不知住在新屋王村的王老师是否身体安康?他是否还记得外胡小学哪个坐在中间第一桌瘦小如柴被人叫做大痴明刚的小男孩?
周 老 师
周老师的真名叫做周志松,总使我想起革命样板戏中沙家浜中的一句唱词:“要学那,泰山顶上的一青松啊——”他常把自己的名字写成“紫松”。大概他喜欢的还是类似于华顶山头上那种被风雨扭歪的紫黑色的松树吧。
听村里人说,周老师是海宁人,原来在杭州的一所大学里当教授,后来不知触动了那根政治的弦,被下放到我们这个又穷又破的山沟里教我们语文和历史。
周老师是个乐天派,典型的“三只手”,写得一手好字,画的一手好画,写得一手好文,艺术味十足,在学校里,他是公认的“活宝”,什么时候都要用着他。譬如村里墙壁上的那些毛主席像和“农业学大寨”“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之类的红色标语,都是他写的,字迹直到现在依然清晰,那时批《水浒》的时候,公社就让他画了一套三十二幅的《水浒》连环画,在各村巡回展出,当时我在外胡小学读三年级,那套画挂在小学校的墙壁上,引得众人观看,称赞不绝。周老师一边讲解,到后来竟成了说书了。从智劫生辰纲到武松打虎,尽管海宁口音连篇,但把村里的人都吸引过来,忘了下田劳动。人家都说,听周老师讲水浒,比看电影还要过瘾呢。 因为他边讲边表演,绘声绘色绘神,栩栩如生,有点像农村演“独脚戏”的艺人。那时不能讲别的故事,讲水浒比唱样板戏更吸引人,周老师尽管列入另册,但在乡村还是大显身手的。
说到底,我之所以走上文学写作的道路,与周老师有很大的关系。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就一直坐在第一排第一桌,周老师讲的话我听得一清二楚。周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我听得最专心了。像小学时我见到的周老师一样,他讲故事不但拟声,而且拟形,还能拟画。他讲三国演义,说到张飞的丈八蛇矛,怕我们不懂,就在黑板上画一柄,说到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就在黑板上画一把。我还喜欢在周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故意肆无忌惮地放横炮,冷不防在中间插上几句捣乱的话。周老师说到吕布辕门射戟的时候,我说,这戟本是吕布的心爱之物 ,是自己的命根子,他射自己的戟等于射他自己,看起来要送命了。周老师接上去说,真的,吕布是在白门楼送命的。同学们又缠着他说《白门楼》。把周老师弄得欲罢不能,总是拖堂,别的班级下课了,同学们就集中在我们教室的门窗外听。有一次,周老师说张飞在长坂坡退曹兵的时候,跃马横矛,在桥上哇啦啦啦,表演起京剧的大花脸来,接着说曹兵的一个大将吓破了胆,周老师立即换了一个角色,手脚乱颤,眼睛翻白,嘴巴一歪,口舌一伸,我大叫起来接上去,“完啦,死啦,这一喊,张飞的马受不住了,屁股往后一矬,桥也受不住了,啪的一声断了,张飞和马都掉进水里去了。”同学们被我一闹,一股子气朝我出,要说你来说!周老师说,你们怎么没想到呢?这是张翼德喝断长板桥,这是很活跃的思维,是在新创作,也可以啊。好马跳过河很容易的,刘备骑的“的卢”也跃过檀溪呢。他还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结尾,俞伯牙最后找到钟子期的坟墓,弹了一曲《高山流水》后,就啪地把琴摔碎了,我说,我真惋惜那张好琴,这琴留着不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吗?周老师竟高声尖叫起来,人琴俱亡!人已不在,要琴何用!很有那种古人的味道。以前我对这不理解,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人琴俱亡”一句竟出自《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内中的含义我也终于领会了。如此这般,周老师讲的故事当时深深地触动着我,直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
听周老师讲很多的文学故事,我竟模仿着做了一篇“小说”,是写一个贫穷的人渴望读书的事情。当时,周老师布置的是命题作文,我对命题的很反感,老是顺着自己的意思胡写一气。不过,周老师不计较我的离经叛道,反而老是拿我的作文当范文讲。那篇“小说”一出笼,我心里还等着周老师的批评呢,不料他用了三节作文课来点评它,真的让我受宠若惊。
我在初中跟周老师学语文,得益的不仅仅是语文书上的知识,而是在语文之外的文史趣味。他可以把一个汉字的本义、古义、今义、引申义,以及汉字书写的流变,从钟鼎文、甲骨文以及正草隶篆等不厌其烦地讲得透透彻彻。比如,他画双手捧着祭品放在桌子上,表示虔诚的祭祀,讲到古代的“礼”字,先左边画一个人在跪拜,右边画两串谷穗放在高脚盘子里,表示敬礼。他讲古代的官职,边说边画,从皇帝的冲天冠和宰相帽,到九品县令的乌纱,文武官胸前背后的“补子”,以及它们所属的官品都讲得滴水不漏;说武官就画戏曲大将的盔甲和靠子。可惜那时我太调皮了,没有听懂看懂多少,现在真想在他身边听他讲,可惜相聚的时间毕竟太少了。我很喜欢模仿他用海宁腔读《赤壁赋》《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别有一番境界的,他朗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蓝,郁郁青青——”一个劲地摇头晃脑的,身临其境,有点像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铁如意,指挥倜傥,千杯未醉嗬”的感觉,显得很陶醉的,心胸是很旷远的,透出一股真正的老夫子气来,真正文化人的精神气质也就弥漫开来。我总觉得周老师的语文教学是很宽松的,这是他用文学故事的方式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方式吧。
在班级里,我是家境最差的一个。整天少言寡语的,衣衫褴褛,行为迟钝,也很自卑。周老师一来,我也充满了活力和精神,周老师一走,我就像秋天的桑树叶一下子蔫了。当时许多同学们都很小瞧我,但周老师说,“他的作文好,语文好,你们能写到他的程度,我就高兴了。”可见周老师对我心爱有加的。记得他在讲沈括的《梦溪笔谈》,他一本正经地说,沈括曾经很潦倒,但他善于钻研和观察勤于思考,后来成了著名的学者。其实穷有什么不好,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可以强化一个人的精神。刘备是卖草鞋的,关公是织草席的,朱元璋是讨饭做和尚的,毛主席也在山村里种过田地。我们不是说纨绔子弟老败家,穷人孩子早当家吗!穷有什么不好?曹雪芹穷,整天吃烂腌菜冻冷粥,是谓断齑划粥,但他能写出《红楼梦》,蒲松龄穷,可以专心于《聊斋志异》。只要脚踏实地去干,要干就把它干好。当然我鼓励你们还是干你自己喜欢的,认准了就义无反顾地干下去,我想我们班上有人可能会成为沈括的,烂絮秀才也可以成大器,像曹雪芹一样的人,我们班上又不是没有,至少还有几个。当时同学们都笑,不过我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听得清清楚楚的,并深记在心底里。毕竟这是周老师对我的最大勉励了,我走出校园迈入社会,无论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我都充满着信心,因为我的身后有周老师的这句话撑着呢。我的眼前总隐现着他那仁慈平和的笑脸。
周老师没有回他的老家海宁硖石镇去。那是徐志摩的老家。他定居在天台,也算是一个漂泊者了,但天台的山水好,人文美,足以使他欣慰平生了。我知道,他的心目中依然记着我这个学生,他把我当成感情深厚的忘年交了。我在城市打工,他也调到教师进修学校去了。他约我去他家,亲自主厨,做了一桌好饭菜,然后拿出他的一些散文诗歌素描书法,还有国画给我看,山水花鸟,老鹰老虎虫子,什么都有,格调清新宁和旷远。
周老师是在教师进修学校退休的。我问他退休后想干些什么,他说,还是去山里走走,写一些潇洒的小文章,画一画心中喜爱的山水。他又让我看童中焘等人送给他的画,很悠闲自得的样子。他看到我的不少散文了,很高兴的,说,努力下去能出大成绩的。
我离开天台到北京后,想把自己的新作品寄给他,但总联系不上,估计他搬到新家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45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45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3-2-27 02:32: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半夜醒来,在手机上一口气读完此篇,感动,感慨!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楼主的一生能遇上如王老师,周老师这样的好老师,真是幸福!对于老师来说,他们可能贫穷潦倒,痴狂或疯癫或被人看不起,而有了如楼主这样的学生,也是安慰!期待着我的人生也多一些良师益友,有机会常回家看看老师吧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3-3 22:24:35 | 只看该作者
总有那么几个好老师,让我们一生都不敢忘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27 04:40 , Processed in 1.0574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