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9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书速递消息:实录文学《心安是归处——我与刘绍棠》 杨广芹口述 沱沱记录 当代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0:5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胡明刚 于 2013-1-29 14:45 编辑


我县作家王慧勤新书《心安是归处》出版
杨广芹 口述
沱  沱   记录
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价 29.00元
   ——乡村女子杨广芹讲述与作家刘绍棠的三十年情感历程
由杨广芹口述、我县作家沱沱(王慧勤)记录的《心安是归处——我与刘绍棠》一书,新近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这本书里,杨广芹讲述了她与刘绍棠之间一段沉寂了三十年鲜为人知的情感往事。
杨广芹和刘绍棠同生于运河之畔的儒林村。神童作家刘绍棠被划为右派,在文革期间大难回乡劳动改造,身心遭受打击,沉浸于压抑忧伤之中,不敢提笔写作。时任村团支部支记、广播员的买菜姑娘杨广芹,出于对刘绍棠才华的敬仰,在生活中对他给予细心照顾支持和鼓励。刘绍棠把她当成生活的知己和创作的女神,重新燃起文学创作的激情,写出了《桅顶》《地火》《春草》等长篇小说,并将她当做小说的第一个读者。为了保护刘绍棠,不受冲击,杨广芹毅然拒绝公社批斗刘绍棠要求,由此失去三次上大学的机会,在此期间,刘绍棠写下了数万字寄托心迹的书信,曾经憧憬做精神上的夫妻,最后以兄妹相称。刘绍棠重返文坛后,杨广芹悄悄携信嫁到南姚园村。刘绍棠也将杨广芹家当做创造的“堡垒户”,住在她家写出运河人家的系列小说,许多人物都以杨广芹为原型创作的。刘绍棠去世前曾写下遗嘱,让杨广芹把他在儒林村的经历写出来,在这本书里,杨广芹终于兑现她的承诺。
本书的记录者、女作家沱沱说,杨广芹是真正的守信人,他几十年来守着刘绍棠的书信,本书从第一封信开始讲述,到最后一封信的结束,都是作家刘绍棠和村女杨广芹内心最真实的诉说。
本书出版后,凤凰读书、雅虎读书和中国学术论坛等推出其部分章节,赢得人们的关注。有读者评价,本书以女性的细腻情感,质朴自然的文字表达,运河乡村的文学情感故事,打动人们的内心,让每个人黯然泪下。读者也从此书中看出作家刘绍棠运河乡土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精神本原,以及情感的流向与寄寓,这本书不仅是珍贵的口述历史,也是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的第一手最真实的资料。


《心安是归处》书评

在运河乡村情感的讲述中寻求心安

华峰

《心安是归处——我与刘绍棠》这本书,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好奇,讲述者杨广芹现在也该是年过花甲的村妇了。乡村女子杨广芹与乡土作家刘绍棠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情感的故事,竟一直延续了三十年?我们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被赋予被人誉为“运河之子”的作家刘绍棠,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国当代乡土文学绕不开的弯儿。在刘绍棠的作品中,杨广芹被称为二妹、芹妹子。刘绍棠反地说,是菜园女子杨广芹杨桂香帮助呵护了他,让他度过最艰难蹉跎的岁月,并重新焕发了他的创作热情,振奋他的文学精神。在他的小说中,系着麻花辫挎着菜篮的村女杨桂香,好像水边杨柳芳草变换不同的姿态,风姿绰约走过,而她的母亲也成了“丫姑”和“望日莲”。
刘绍棠在散文《恋乡情结》中说,杨广芹南姚园的家是他文学创作的堡垒户和桥头堡,有三间房的小院和遮住半个院子的老榆树,看二妹子爬树捋榆钱,他写下了散文名篇《榆钱饭》。刘绍棠还说,“我的乡土小说,多半取材于本村,人有原型,事有出处,芹妹子是亲历目睹的见证人,凡是我写的缺欠不足之处,她都帮我充实,丰富,饱满”。想当年坎坷,苟活乱世,刘绍棠隐居于故乡的荒屋陋舍,在芹妹子一家的保护下,秘密创作,两个人对坐着,把村里的事篦了一遍又一遍,作为小说创作的素材。《地火》《春草》《狼烟》写成后,芹妹子成为第一读者。读了《心安是归处》,得知刘绍棠的许多小说是为芹妹子写的。
在《心安是归处》中,“芹妹子”开始用文字讲述她和刘绍棠的儒林村。杨广芹母女和邻居们讲述更多的运河乡村故事,都成了刘绍棠诸多小说中的细节。在文革中,刘绍棠大难回乡,自九天之上跌落九地之下,万念俱灰,一蹶不振,恰恰是像杨广芹一样的儒林村农民悉心呵护,让他与运河边放牛捡粪,躲避一轮又一轮残酷政治运动的迫害。
杨广芹关照刘绍棠,并没有什么高尚的动因和目的,更多的是出于朴素的农民式的善良,是因为性格刚正直爽的母亲的言传身教。她母亲不忍大作家的手艺被荒废掉,她不忍才华横溢的大作家被毁掉。还有一个是,最直接的同情之心。刘绍棠经常到她家里,与她父母的闲坐神聊得知他的境遇,在他买菜时给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照顾;当她向刘绍棠借书阅读的时候,则把这种同情转变成对作家才华的敬仰。刘绍棠遭受大难,朋友远离,亲人不顾,心情悲苦,万分凄凉,当与清纯善良的杨广芹交谈的时候,犹如寒冬的遇到暖流,自然把杨广芹当成知己,当成唯一倾诉的对象,当做一种心灵上的依靠,带着内心的感激,是顺理成章的、水到渠成的、自然而然的事情。
刘绍棠把杨广芹的“芹”字改成“琹”,找出两个人一些宿命上的联系,因为他已经将她当成自己的亲人。杨广芹说过平淡无奇的话,“你写吧,我支持你!”“你写吧,我给你挡着!”“你写吧,我归你顶着!”虽简单直率,但给刘绍棠一种温暖。在这本书中,我们经常读到杨广芹许多类似的话,正因为是这些话让战战兢兢曾放弃写作的刘绍棠,树立起信心,看到了希望,使他的漂摇之心有了安放和归宿之处。人是需要安慰的,尤其是遇到困境的时候,刘绍棠把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情感倾诉于信中,这种真挚的情感就像运河一样地流淌开来。刘绍棠不但把杨广芹当作情感的寄托,而且像孤岛中的人看到航船一样,把她当作救命稻草,她“像桅顶一样给我希望”。得到激励的刘绍棠,在信中透露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同时担心她早早嫁人,失去依靠,于是要主宰他思想,让她读书考大学,消除小农意识,更不希望杨广芹走村里其他女子的老路。
在儒林村,得到杨广芹的照顾,刘绍棠如坐春风,他一边写小说一边给杨广芹写信,把他与杨比作一对相依为命的亲人。他曾写了《生命在二十一岁开始》,也在杨广芹二十一岁的生日写过祝词。杨广芹也珍惜这份情感,三番几次毅然拒绝公社批斗刘绍棠的要求,由此失去了三次上大学的机会,刘绍棠的感激之情更为浓烈,他看着她的照片写作,甚至要求她做精神上的妻子,并为她做温馨的梦,在风雨如磐的七五年,他“希望你跟我走”,七六年村里的拖拉机翻了,他担心杨受伤而暗暗抹眼泪,七七年,为她呈现生命的最珍贵的礼物——小说《春草》,称她为“春草娘”,可见刘绍棠对杨广芹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杨广芹保护刘绍棠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也为鼓励刘绍棠的创作几次延迟了婚事。从一九六六年开始交往,到一九八○年腊月偷偷嫁人,杨广芹将人生的最宝贵的光阴交付给了刘绍棠,默默的理解和支持,成就了一位运河乡土作家的重新崛起。刘绍棠艰难困苦时候,杨广芹给以最多的温馨善意与同情,庇护,包容,心甘情愿,而刘绍棠功成名就重返文坛后,她又悄悄地离开。她顶住了社会的流言蜚语和种种误解,依然保持着平静和宁和的心态,因此刘绍棠始终忆念着她的种种好,乃以兄妹相称,她嫁人了,还是要住在南姚园的杨家,进行小说创作,杨广芹也成了他文学人生与情感的最大的依靠。
杨广芹的讲述,从琹字开始,从琹字结束,似乎走了一个命定的轮回。从十九岁到三十岁,杨广芹一直守护着刘绍棠,从三十岁到四十六岁,杨广芹一直守护着他的信,刘绍棠与他之间情感维从未曾中断,杨广芹的形象一直贯穿于刘绍棠的乡土作品中,一直维系他的生命历程。刘绍棠生前曾有把这段情感故事公之于世的愿望,但身心健康难遂心愿,他去世前写了一张便笺,嘱咐杨广芹“写一写,刊登出来”,刘绍棠曾经说,“事情写出来,肯定有三种反应,吃一惊,吓一跳,不相信,但这是我们之间的共同的约定”,而今,杨广芹终于以口述的方式,重现了超越生死的情感记忆。
杨广芹很平静地说,“如果我没有认识他,他也不是我们村子里的人,不是一个作家,我对写作没兴趣,我们之间就什么事不会发生了。我可安安心心地读我的大学,顺顺当当地工作,一辈子过得风风光光。现在许多人还说我为了保刘绍棠真是可惜了。”“刘绍棠把我当成村里唯一的知己,村里唯一可信任的亲人,我如果动手开始批斗他,就会激起更多的人们批斗刘绍棠的瘾头,刘绍棠的精神和身心一下子垮掉,不被斗死也会自杀。我即使上了大学,得到一份好工作,但一生感到内心的不安,而现在没有任何愧疚和自责,我活得心安。我只是想做一个心安的人!”这也是《心安是归处》的主旨所在。
《心安是归处》讲述的是特殊年代特殊环境的特殊的乡村文学情感记忆,女性独有的细腻真挚厚重的情感,朴素恬淡的讲述,独特的细节和人生的阅历,足以让人感动得黯然泪下。


沙发
发表于 2013-1-29 11:4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9 13:11:40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29 20:3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11-27 06:27 , Processed in 1.1028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