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7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屋遗韵】铺前张氏三透:耕读传家的朴素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09:3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透九明堂是天台民居中最具规模的建筑风格。中轴线上通常由三进厅堂,两侧建有厢房和小院,门堂套门堂,前后各进都有单独的门楼与外联通。铺前张氏三透初建时,则只是单进的宅院,扩建之后,则是四进的民居,但人们还习惯于称这幢院落为张氏三透,或许只有三透九明堂的称呼才能体现出铺前这幢院落的气势。

    当年天台通往京城的古道就在村前通过,泉亭铺是出天台城门之后的一个驿站,于是,这个小村就被称为了铺前。数百年之后的今天,当年的古道早已改建了,旧时的驿站也随之消失了,只是当年的小村还依旧叫着从前的村名。

    村四周是平坦的田野,肥沃的土地是村民们生活的保障。麦子黄了的季节,是收获的喜悦,风吹过麦田,一抹金黄映在村舍的砖墙上,也映衬在村民灿烂的笑脸上。稻子种下的夜晚,是水车流淌的水声,伴着蛙声,流入枕边的那个梦。一年四季,村民们守着田地上的庄稼,也就是守着生活中的温饱。房前屋后,开一块地,种一畦的菜,那片油嫩的青菜,那棚架上挂着的瓜豆,都是饭桌上一家人的开开心心。铺前村的村民们就这样世代过着安逸的田园生活。

    张氏是铺前村的大姓,张氏三透不但是张氏最为规模的民居,也是村中最宏伟的建筑。那是清乾隆23年(公元1755年)的春天,田野上的麦子已成熟了,文人张文宗走过自家的麦田,想着自己发奋读书的日子,虽说没取得大的功名,也是知书达理之人,靠着平日茶叶生意,也挣了一些闲钱。33岁的张文宗想着盖一幢新宅,面对麦田,一家人在田园风光中,度过四季中的日日夜夜。之后不久,铺前村就多一幢普通的民居,新屋只有一个院落,一层的砖屋也并不怎样的张扬,门窗也没有过多的雕花,甚至磉子也是素面朝天,这种朴素的建房风格恰好体现了宅主张文宗克勤克俭的生活观点。新宅大气而朴实。

    堂中那块“师俭堂”的匾额将宅主的精神境界高高地悬于堂中的横梁上,匾由城里的文人梅人鉴所题,字是写得敦厚而古朴。生活中崇尚节俭,是张氏家族世代所推崇的生活准则,只是张文宗将这一理念如此完满地融入了他的新宅之中。但张文宗毕竟是一位读书人,宅院中的门头是不能忽略的,那是一个家族的脸面,如同读书人身上的那袭长衫。宅中其它地方可以精打细算,唯有门头是值得大张旗鼓的。师俭堂为双个门头,大门朝南,向西一折,才见仪门,这样的布局一改传统的同一轴线上一前一后的门头营造风格。就从这看似漫不经心的一折中,体现出了宅主那含蓄与谦让的品质。仪门门楣上的水磨砖磨得光滑,镶嵌于其中的“清涵玉照”四字是读书人的清风明月了,让每一位跨过门槛的客人在望头之时,都能领略到宅主的精神面貌。

    师俭堂的风格,就是读书人的品格,师俭堂的风采,就是读书人的风貌,师俭堂体现出的是张氏家族世代耕读传家的精神。入夜了,月光洒落在师俭堂形的石板地上,张文宗端坐在太师椅上,闻得墙外的阵阵麦香,茶几上的那几册线装书也伴着自己度过了无数个夜晚,闭目养神之时,他再次回味着耕读传家的意义。耕读传家讲的是勤勤恳恳地劳动,认认真真地读书。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在张文宗的眼里,耕读传家既学谋生,更学做人,在耕作之余,读读圣贤之书更为重要,张家就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着礼教的熏陶和圣哲先贤的教化。

    受耕读传家观念的影响,张文宗的二个儿子也是村里的读书人,或许是家庭的扩大,或许是张家又积蓄了一些闲钱,张文宗的儿子将原来的师俭堂进行了扩建。这次的扩建使得师俭堂在规模上扩大了许多倍,在师俭堂的前面建造了二个院落,在师俭堂的后面又增添了一个院落,东西两侧建有抱屋,东侧的二个天井中,各建了一个鱼池,池上架石桥,鱼池既为了防火,也增添了一丝雅兴。师俭堂东侧小院中,鱼池上的石桥通向一幢小楼,楼名桂芳轩,桂芳轩上奉供的是文昌,每年的二月二,张家的大人与小孩都要来此焚香,祈求文运亨通,学业有成。如此一来,原先单个院落的师俭堂,成为一幢有四个院落构成的完整民居。就在院落建成之后,村里人将这幢院落,从原来的师俭堂改称为张氏三透了。

    新建的张氏三透有着大起大落的空间,两侧窄狭而延绵的长廊联接着院落数十间的房屋,迷离曲折的室内分隔和规范方正的庭院空间营造出了大户人家的大家风范。新宅显得殷实和精巧,有点儒雅,更显大气。大门的出入更加的方便,除了师俭堂原先的门头之外,又在前进建了门头,称“前透门头”,同样在后进也建了“后透门头”,那么,原先的门头也就自然地被称为了“中央门头”。新建的两个门头沿袭了师俭堂双个门头的建筑风格,大门朝南,前建照墙。进得大门,同样是向西一折,才见仪门,风格一致的三个门头,就这样在三透的东侧前后立着,错落有致,风格统一。

    如果这次的扩建只是面积上的增大,那么,我们只能说这只是为了生活上的需要,而进行的一次造房。难能可贵的是透过新建的三个院落的堂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张氏家族耕读传家的精神风貌。师俭堂的前面为勤业堂,后面为履谦楼,农耕的劳作需要的是勤劳与吃苦,这种精神就反映在了“勤业堂”的堂名中了,读书的目的是成为有德之人,这履谦楼体现的就是行事有谦让之德。在院落的最前面则是一个官厅,为接待客人与亲友的场所,官厅前的照墙上,写有“朝爽西来”四字。可以说扩建的张氏三透是张氏家族勤业精神的一脉相承,也是谦让美德的世代相传,这才是这幢新宅的意义所在,在经过了200多年之后,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的这种浸透于宅院中的无法褪去的品质。

    扩建后的张氏三透,显得更加的完整与气派。勤业堂与官厅也多了一些雕镂细腻的门窗,那些花草是如此的栩栩如生,仿佛是刚从院前的田埂上采摘而来,还带着田野的芳香,生活的温馨弥漫于院中。那些戏文中的人物又是如此的活灵活现,似乎是在讲述着书本中那段难忘的故事,那情节或来自于《三国演义》,或取自于《西厢记》,发生于历史中的侠义与书本中的才子佳人的传说,在新建门窗的花板中,一具生动鲜活。官厅檐廊上,那悬空的飞梁真是神来之笔,如此的空灵,如此的精巧。下垂的荷花柱上,那花草、那走兽也是惟妙惟肖。

    就在张氏三透建成不久的一个春日,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墙角的那株梨树开着白色的花朵,这份洁白也是每一位读书人所追求的品质。乡贤齐召南是闻得梨花的暗香而来的,这位清高的读书人将一块金字匾额送到了三透,匾上那“创垂宏范”四字就是对宅主张文宗最高的赞赏了,这是一位读书人与另一位读书人的心灵会晤,也是一位在位的清官与一位在野的百姓的精神对话。匾就这样被挂在官厅的横梁上了,当齐召南漫步于官厅东侧的小院时,一阵微风吹过,数朵梨花吹落在石桥的小径上,也吹落在鱼池的碧水中,淡淡雅雅,清清白白。看到眼前的这一景,齐召南不禁感叹一位田园读书人的洒脱与恬淡了。

    从俭师堂的初建到张氏三透的扩建,似乎都是为了迎接近百年之后的一个秋日的到来而作的准备,在宅院建成之后的几代人中,整个张氏家族心中都在期盼着一个日子的到来,大家心照不宣。那是道光癸卯年(公元1843年)的秋日,张氏家族迎来了最为灿烂的日子,那一年张家的长子张利荦与次子张利森获得了同科举人。暗暗算来,这是宅主张文宗的第四代子孙了,离师俭堂的初建也有77年。这一年的三透着实是风光无比,这一秋的张氏的确是喜笑颜开,兄弟二人的中举,成为张家永恒的佳话。从官厅上挂起“兄弟联魁”匾额的那一刻起,人们就相信读书人也有风光的时候,平日孤灯下的苦读,也有回报的时刻。从门前立起的那两对旗杆上,人们读懂了读书不但能明理,也能换来人们敬重的朴素道理。

    然而,还有更大的喜讯传到张氏三透,在之后的几年中,张氏的另外三位兄弟,三子张利谷,四子张利赓和五子张利珂也考中了秀才,这真是喜上添喜。张家五位兄弟先后中举,这是张氏数百年耕读传家理念所结出的硕果,也是长久崇文风气所酿出的一坛美酒。这五子登科的喜悦最终化成了一方金字匾额,高悬于履谦楼上,从“五桂联芳”洋溢出的喜讯,芳香满院。旧时登科即是折桂,那么,这五枝桂花所散发出的芳香,又怎能不让人深深的陶醉其中。

    在之后的日子里,张氏五兄弟并没有走上仕途,虽说二位举人也钦加六品衔,那必竟只是虚名,这就使得他们有机会在私塾的讲台上,继续着儒家思想的传授。或许是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他们,或许是农耕的生活让他们感到自在,但他们的选择无意间让耕读传家的理念得以延续,在清朝,从这幢宅院走出了2位举人和21位秀才。

    进士金文田在其《国朝天台耆旧传》一书中,称张利荦“生平足迹不履公庭。”这是一位读书人的清高,“著古文偶存双桂山房诗集。”则是一位文人的雅兴了。久居于三透的张利荦遵守着“择友不可不严,接人不可不宽”的做人原则,从这一严一宽中,折射出的恰好是一位读书人为人处事的风貌。道光年间的三透,人们时常看到静养家园的张利荦,于清晰的月下,手中一卷书,吟咏着诗文,自娱自乐。合上书,偶然会有几行诗句从心中流出,“天下有家皆乐土,人间无处不春风。”说的真是耕读生活中的那份朴素与知足。

    在经历了五桂联芳的高潮之后,张氏家庭继续着原先的生活,平平淡淡,和和睦睦。之后,张氏家族又建了二幢宅院,那就是新屋和当店,新宅的楼堂分别取名为“绳武楼”和“继忍堂”,延续了三透的建筑风格。道光年间,这座三透曾是四世同堂,八户人家,60多人的张氏家族和睦相处。对于一个庞大的家族,和睦的前提是尊老爱幼和知书达理,张氏家族在春耕秋收中,度过一个个充实的季节,在朗朗的书声中,让每一个季节更加的赋有意义。

    现在的张氏三透已十分地寂静了,几乎是一座空宅的三透,让人有着一种莫名的惆怅,站在履谦堂上,望着前面空荡荡的师俭堂、勤业堂和官厅,昔日平常百姓热闹的生活已远去了,那个温馨大家庭的天伦之乐似乎也是旧时明月了,只在老人的记忆还隐隐约约。昨日张家孩子读书的声音,也已消失在时光的深处。一种湮没了的传统,一种不复存在的古朴,在这个世代耕读传家的宅院中,也只是一种记忆了

                                                                                         2008-12-3




[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08-12-25 08:0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40 魅力 +1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40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09:34:19 | 只看该作者



■站在履谦堂上,望着前面空荡荡的师俭堂、勤业堂和官厅,朴素的生活已是一种记忆了。





■当年从前透门头进出的或许是一位农夫,或许是一位书生。







■门楣上,旧时“清涵玉照”的砖雕是读书人的清风明月了。





■履谦楼的风火墙隔不开的行事有谦让之德的品质。









■师俭堂的风格,就是读书人的品格。






[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08-12-10 09:3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09:34:33 | 只看该作者


■天井中的鱼池既为了防火,也增添了生活中的一丝雅兴。



■官厅中,曾有过多少次文人的雅集和亲友的相聚。





■那悬空的飞梁真是如此的空灵,如此的精巧。







■勤业堂折射出的是农耕的劳作中的勤劳与吃苦。









[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08-12-10 09:4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地板
发表于 2008-12-10 14:15:22 | 只看该作者
又见闲云老师!
5#
发表于 2008-12-10 17:38:53 | 只看该作者
对比古人,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居无三透九明之雅,学缺四书五经之教,生活里少了的东西是很多。
6#
发表于 2008-12-11 23:45:18 | 只看该作者
哇。。。。俺们那天被一群恶犬给吓退了,只得俯拍了黑压压的屋顶。。。。-_-!

ps:闲云老师怎么避过那群恶狗狗的?
7#
发表于 2008-12-12 09:38:4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村的...
8#
发表于 2008-12-12 10:52:0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9#
发表于 2008-12-12 22:00:47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老道地要有钱,仔细整修改造一下就很舒服了。
10#
发表于 2008-12-13 12:37:18 | 只看该作者
五十多年前去过,谢谢让我知道铺前的来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5-8 00:38 , Processed in 1.0791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