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沧海一声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生存技法大全(推荐)

[复制链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16:14:19 | 只看该作者
疲劳的危害

  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不可预见的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当我们走进大自然,在较恶劣的环境中活动时,受自身体能限制及情绪波动的影响,极易产生一些损伤,而疲劳会加大损伤发生的概率。所以,在进入野外环境进行探险活动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真地看待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疲劳是一种生理心理状态,是人体适应内外环境改变的防御机制的一种生理反应,是主观感受,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人体无法平衡内外环境时,疲劳体验提醒我们尽快休息,并通过适当休息得到缓解,而极度的持续疲惫会造成体力、脑力劳动能力的降低,且休息后不能缓解。

  人在长时间活动状况下,机体内部能量逐渐耗减而产生疲劳。在疲劳状态下,生理和心理所发生的变化往往会降低人的反应能力和机动能力。就是说,疲劳状态直接与人的健康和劳动效果密切相关,比如在疲劳状态下,因单位肌纤维的收缩力下降,运动速度和准确性随之下降,疲劳时心理发生的变化也往往造成工作能力下降等。
  及时发现疲劳

  疲劳是缓慢而隐匿地发生的,常常被人们忽视。当我们感受到疲劳时,身体已经到了必须休整的地步。为了及早发现、避免伤害,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受来判断自己是否已经疲劳。一旦出现下列状况之一,建议立即休息,给身体一个恢复的机会,哪怕只有几分钟都行。

  1. 活动中,发现原来可以轻易完成的动作,现在因体力不支无法完成,但对有兴趣的活动,仍然可以用主观意志完成想完成的动作。这种情况在初次参加户外活动的人群,比较常见。不要小看这个细节,出现这种状况时,事实上已经产生轻度疲劳。可惜,很多人却不以为然。此时不要试图强迫自己完成动作,应立即休息,很快就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如果硬性在这种疲劳状态下长时间坚持活动,会引起疲劳爆发,造成伤害。

  2. 活动中反应迟钝,心情变得很糟糕,不耐烦,失去原本雄心勃勃参与活动的决心和欲望;失去应有的注意力转换和分配的灵活性,动作准确性下降,无法用主观意志力和客观刺激改善现状。一些人怨天尤人、歇斯底里、辱骂同伴,甚至趴在地上拒绝行走,还有一些人仅仅表现为恶心呕吐,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登山或长时间负重行走时,旁观者应明白对方至少已是中度疲劳,所表现的过激行为是疲劳所致。由于心理和生理处在不正常状态,此时极易发生意外伤害。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要与对方发生争执,让对方彻底宣泄,等候其自然恢复冷静,然后安慰对方,并给予充足的饮水。经过较长时间充分休息后,会恢复正常。

  3. 严重疲劳时,表现比较突出的是运动能力失调,步态不稳,身体摇晃,手脚动作不协调。这种状况对于负重行走和登山都是相当危险的。

  4. 极度疲劳时,典型的表现是睡眠欲望极强,甚至站、坐、行走都能入睡。对于从事野外活动的人来说,这是最危险的状况。强烈的睡眠欲望是身体向你提出的严重警告,说明此时身心已经受到伤害。如若不停止活动立即睡觉,可能会发生各种事故,甚至导致精神崩溃。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16:01:11 | 只看该作者
(场景:小五台之巅。狂风呼啸,乌云翻卷。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经过一天雪中“游泳”的师傅和徒弟正准备睡觉。徒弟突然发现自己放在帐篷外的袜子和鞋都被冻住了!)


徒弟:“哦,买嘎得!!!师傅,明天我可得打赤脚了!您带锯子没有?万一我给冻在雪地上,您可不能不管我呀!我可是您的开山大弟子呀!”


师傅:“呵,冻得还挺结实。别担心,从今晚到明早,我们还有8个小时能来挽救你的袜子和鞋,保证它明天早上就能和平常一样了。来来来,听师傅告诉你。”


师傅:测谎仪,江湖人称老测。注意,是此“测”,而非彼“厕”哦!此君身高体阔,膀大腰圆。仗着一身横练功夫,拳打青海玉珠峰,脚踏四川雪隆包,国家第一批职业高山向导,某户外俱乐部掌门人是也。


徒弟:小良,天真淳朴的户外店店员。其特点就是一个“圆”字:眼睛圆,脑袋圆,待客热情圆满。闲来跟着师傅踏遍青山,鞍前马后,任劳任怨。


妙用第一招:


睡袋就是一个天然的“烘干机”!把袜子塞在睡袋里,甭管有多臭,干燥才是最主要的,总比冻伤好吧! 你看小良那个高兴劲儿,边拿出来还边得意的说:“嘿,袜子终于干了!”


妙用第二招:


鞋子湿了,有办法!晚上睡前把卫生纸塞进去,最好中间还能更换一次,虽然不及塞在睡袋里捂效果好,但总比冻成一块皮革好吧?


妙用第三招:


这就是网上广为流传的秘方了! 谁说男生不用卫生巾?你看,用它来吸水不是挺好嘛!听说打伊战的时候士兵们还把它们放在头盔里吸汗呢!用完了可以洗,洗完了可以晒;晒干了还可以当口罩……师傅,I 服了 YOU!!!


妙用第四招:


要睡觉了。衣服都用来塞睡袋了,没有枕头怎么办?用鞋当枕头可是一个好办法。硬硬的,还能治疗颈椎病!你看,人家都开始打鼾了!不过,在这样做之前,最好还是拿个袜子套着,你不嫌脏头发还嫌呢!


妙用第五招:


谁叫我又输了呢?我哭哇!!!


妙用第六招:


发烧了!急需要做冷敷,可是手头没有毛巾,怎么办?用袜子啊!把它浸湿了放在额头,除了味道大点,跟毛巾有根本区别吗?(小良在拍摄时一边躺下一边满头大汗地对我们说:我没病也被你们弄出病了……)


妙用第七招:


冬天露营多冷啊,有了COOLMAX袜子就不怕了!临睡前灌上一壶开水,用袜子一套,一个完美的热水袋就诞生啦!晚上睡渴了,拧开瓶盖还能喝两口。不过,切记切记,要用干净袜子!否则你会做恶梦的哦!


徒弟:师傅,说了这么多,我明白了,你是不臭死我不罢休啊!


师傅:少废话,你是师傅还是我是师傅,快,躺睡袋里烘袜子去!对了,顺便把师傅的这双也给烘了!


徒弟:啊?!……


(每次被我们折磨,小良总是越来越配合,证明了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沾满了大自然气息的纯朴性格,每次拍的时候他还配合地问我们:下张照片我要用什么表情?看来小良直逼如花的时间指日可待了!)


好鞋好袜走天下


一天24小时里,你有8个小时睡在床上,却有16个小时站在鞋上。大多数人都有过长途或短途的旅行经历,欣赏了一天美景返回旅馆时,你可能会感到来自身体各方面的疲倦感,尤其是脚。事实上,对于旅行者来说,鞋袜的确是最重要的装备。


抛弃湿漉漉的旅游鞋


运动鞋或者旅游鞋是许多旅行者的第一选择,因为它们不贵而且能适应低难度旅行。但它们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防水。一旦遇雨或雪就会让你叫苦不迭。在户外,一双湿脚很容易冻伤或受到其他伤害。另外,湿鞋的重量要远远大于干鞋,为行走增加了负担。而我们要推荐的徒步鞋不仅鞋底设计更合理,防水透气的功能也远远比普通旅游鞋好的多。


近年来,徒步鞋有两项重要的面料技术突破:防水、透气的Gore-Tex;耐磨、耐用的Vibram材料制成的鞋底,能稳固地抓稳任何地形。普通徒步鞋600元就能买到,2000多的高档货也有不少,在面料和耐用性上自然是一分钱一分货。


你至少要有两双徒步鞋。一双用来应付崎岖的山路,一双用来应付湿滑的路面。鞋的设计差别迥异,业界通常用耐磨较厚的鞋底和高帮的设计来应付路况较差、布满碎石或起伏较大的山地环境,帮助你的踝部缓冲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买鞋最好下午去买,要穿上一双厚袜子(针对整天的徒步旅程而导致脚肿的情况),试鞋时看剩下的空间是否够插进一根手指。尽管有些品牌口碑相当不错,但它不见得一定适合你的脚型,所以不要冒然找朋友代买,鞋子是一定要亲自去试穿的。


好鞋也要好好保养。穿过后,用软刷子将鞋面上的脏东西清理掉,然后用鞋类护理剂保养。保持鞋内的干燥,避免太阳直射。


好鞋配好袜


你也许从来都没讲究过袜子,抽屉里的袜子永远都是普通的棉袜或毛巾袜,你有没有想过一副特殊设计的袜子将会带给你更舒适的脚底感受?


徒步袜的材料,除了我们最熟悉的棉以外,羊毛、COOLMAX和THERMOLITE是现在市场上最常见的。全棉的吸湿性很好,排汗功能却很差,因此在潮湿的夏天进行跑步、长途跋涉时棉袜就不是很好的选择了,你一定不会想脚湿乎乎的一路前行,所以你会需要一双含COOLMAX或THERMOLITE(吸湿排汗纤维)的运动袜,它基本会是这个样子:毛巾袜底,弹力纤维的袜筒,加厚的袜跟和袜头。而如果你爱好滑雪或是从事冬季野外运动,一双羊毛袜子会更适合你。


户外袜子通常是按照用途,比如徒步、长途徒步、滑雪等来分类。一般规律是,自虐度越高,袜子越厚,温度越低,袜子越厚。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15:55:11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户外常识贴子全为转载
 走溪谷的登山活动,通常在夏天进行为宜,当然也并非一定要在夏季才行。
  如以水温而言,这个季节最恰当,但如要进入水量丰富的大溪谷时,就以水量较少的秋季为宜。而一般说来,8月中旬以后水量就渐渐减少。所以走水量丰富的溪谷,以水量即少又不太冷的8月中旬到9月上旬最为理想。
 初学登山者走溪谷时,如果碰到瀑布的小湾无法通过,最好另找路迂回走较安全。虽然采取这种办法似乎不必选择水量较小的季节,夏季就可愉快地去走溪谷。但实际上,雨季仍不适合走溪谷,因为不但溪谷沼泽边雨后路滑,而且水量一增加就会淹盖了溪谷的路。所以初学登山者要从事溪谷登山活动,还是选择水量少的干季最适宜。
 (一)溪谷登山法的装备   夏、秋两季沿溪谷而走时,最好穿草鞋或布鞋,登山鞋反而不适宜,当然,有溯溪鞋更好。只穿防滑的胶底布鞋爬滑溜溜的岩石是很危险的,一定要在布鞋外面套上草鞋。草鞋在涉水弄湿后易断,所以要选择特别坚韧的,并多预备几双。一般不惯于穿草鞋的人,赤脚穿草鞋往往很容易被刮伤,应该先穿上旧袜子再穿上草鞋。
  登山者若背着重装备涉水,很容易失去平衡而招致危险,所以装备愈轻愈好,背包的口袋愈少愈好。
  当登山者打算沿溪谷而走时,装备中也需有登山钢索。如果只准备攀登瀑布,则钢索用不着太粗太长,只需长约10米,细而坚韧就行了。
 登山的服装要考虑质料问题,裤子最好穿干得快聚脂质材。不要穿毛袜,毛袜易吸水增加重量。
 除裤子需注意的是,在溪谷徒步涉水时,背心、衬衫等上衣钮扣一定要扣好,否则蹲下时,东西易掉到河里。
  (二)徒步涉水渡河的技术   走溪谷时最重要的技术就是徒步涉水,它的难易与水流速度、山谷宽度、水深有密切的关系。
  溪水的透明度通常都很高,所以乍看之下似乎很浅,实际上却很深,一般水深过腰部(肚脐线)即为危险深度,况且很多人因溪水温度太低容易引起抽筋。一般而言,溪流中心是水温最低、流速最急的地带。
 水愈深浮力愈大,身体就愈难保持平稳。因而纵使水流再慢,一旦水深达肩部,其浮力就足以使人失去重心。
 了解徒步涉水的技术与水速、谷宽、水深的关系后,接着要谈的就是徒步涉水的技术。
  徒步涉水技术在走溪谷时是非常重要的,而涉水地点的选择恰当与否,则直接影响体力消耗。
  在常有人走的溪谷里,往往有人工堆砌的石堆,指示可涉水的地点。但人迹罕至的溪谷,则缺少这种石堆,此时登山者只能尽量选择水流较慢、溪水较浅、河谷较窄的地点以涉水渡河。这必须有明确的判断力,否则将徒增麻烦,浪费体力。
  选定涉水地点后,就可谨慎地渡河,但一定要顺流斜渡,否则会增加许多困难。更切忌进入水深超过腰部的地方。
 在水中不可抬高脚部,否则重心会不稳。而是要拖着步伐,慢慢地移动脚步,尽量将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上。溪中的大石头上往往长满滑溜溜的青苔,一定要避免踏在大石上。
  涉水渡河技术与登岩的蛇行技术大同小异,现在要提醒大家的是,涉水时一定要一步步地侧跨,不可以前跨,以减少水流的冲力。
 冰镐、手杖(有时可用临时捡来的粗树枝代替)等是徒步涉水的重要工具。手握冰镐时,可把柄端的金属部分插进溪中的砂砾间,以增加身体的平稳。手杖也有类似的用途。
  登山者除保持个人身体的平稳外,更要注意团体的安全。所以可利用钢索、锚桩、钓环、安全吊带或救生用绳索等登山用具,以便安全渡河。
  在涉水渡河途中,如果身体失去平衡,甚至不慎滑倒,而水流又很急时,就很容易招致不幸。因此一定要万分沉着才行,千万不可慌乱。不论如何,首先要尽力在溪底站稳,然后才能冷静地想办法爬上岸。
  如果溪谷中的水因雨而加深,不可能徒步涉水时,通常就得采取迂回攀岩的方法。可是这种方法很消耗体力,因此在行走之前要慎重地侦察实际的情形。
  如果一旦采取迂回攀岩方法,登山者有时虽明知是野兽常出没的“兽径”,却也不得不走,而走“兽径”又常会误中猎人的埋伏发生意外,所以应尽量避免。另外,走迂回的山路时,也常会到达分岔的沼泽地带而迷路,甚至走到断崖前而遭遇到不测。
  总之,走迂回的山路易迷途遇险,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宁可等溪谷水量减少后再渡河。此外,迷途者也可详细察看溪谷周围的地形,或找寻有标识的地方,另觅其他出路。
  登山者遇到不能涉水渡河时,如果溪谷不太宽,也可利用倒下的大树干,架设独木桥。这虽是安全可行的好办法,但倒木往往已腐朽,因此事先一定要查看清楚,否则人走到中间,独木桥突然断了,后果将不堪设想。
  除此之外,也可利用钢圈(Karabiner)、橡皮艇等登山用具,尽情地享受夏日山水的乐趣。如能在溪旁垂钓,那就更令人流连忘返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8 15:53:10 | 只看该作者
夏天在野外活动有时遇到雷鸣闪电,目前还没有完全能够避免被雷电击伤的最可靠办法。但如果在山上被即将打雷的云团围困时,有下列办法可以尽量降低被雷击中击伤的可能:
   首先,要避免走进被淋湿或已经有水的地方。千万不要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孤树,这里最易受到雷击;不要呆在开阔的水域和小船上;高树林子的边缘,电线、旗杆的周围和干草堆、帐篷等无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附近,铁轨、长金属栏杆和其它庞大的金属物体近旁,山顶、制高点等场所也不能停留。
   如在野外,应立即寻找蔽护所。能够避免被雷电击伤的地方,一般来说,是在离开山脊较低的台地或茂密的树林内,大岩石下也较好。但是,等到地面被淋湿之后,再开始移动就很危险。必须在下雨之前,迅速找到避难场所。如果要躲在大树或大岩石旁时,要避免躲在它的正下方, 而要稍微离开这些隐蔽物。 根据研究,身高在这些树木和岩石高度的1/5~1/10以下时,效果最为显著。
  要注意的一点是,把带在身上的一切 金属物拿下放在背包中,尤其金属框的眼镜一定要拿下来。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尽量不要使用设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手机。
  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
  注意当您头发竖起或皮肤发生颤动时,可能要发生雷击了,要立即倒在地上。受到雷击的人可能被烧伤或严重休克,但身上并不带电,可以安全地加以处理。
   此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以免万一受灾时造成更大灾害。     [转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5-28 09:20 , Processed in 1.0854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