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17|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与斯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13:0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11-2-25 20:17 编辑

拟个目次,挨次写吧。文字都跟在后面。

第一卷    天与斯人

第一章     天与斯人
第二章     姓名粗记
第三章     未知死,焉知生
第四章     宁与命争,莫和己倔
第五章     相
第六章   言笑晏晏

第二卷     画地狮子

第七章     记得那年初见
第八章     画地狮子
第九章     有女怀春
第十章      长者
第一一章   情茧
第一二章   出山

第三卷     同学年少

第一三章   诗人
第一四章   二三子
第一五章   九流以外觅宗师
第一六章      匪我思存
第一七章      其啸也歌
第一八章   云何不乐

第四卷  困兽犹斗

第一九章     执子之手
第二十章     无思远人
第二一章     十亩之间
第二二章     谁侜予美
第二三章     维鹊有巢
第二四章     恋恋风尘

第五卷    命自由我

第二五章    国家安全
第二六章    今夕何夕
第二七章  虫飞薨薨
第二八章    长铗归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 街币 +20 魅力 +2 收起 理由
abracadabra + 2 + 20 + 2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07-5-30 13:04:53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自传啊 ?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13:24:19 | 只看该作者
散忆,大致按流年排列而已。
地板
发表于 2007-5-30 14:08:00 | 只看该作者
精力充沛的狠啊!
5#
发表于 2007-5-30 14:30:47 | 只看该作者
比较期待初中这一卷
6#
发表于 2007-5-30 22:22:10 | 只看该作者
初中就破情茧了,偶上初中的时候,还在和同桌画三八线呢
7#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22:46:27 | 只看该作者
22

小学毕业了,长夏无事。
我躲在屋里看书,大有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山里云气多变,岚翠飘忽,我寻思着如何写到字里,概是受了黄山谷见荡桨乃悟笔法的启示。试卷涂完了,堆起厚厚一叠,被母亲拿去点柴禾。买不起纸,墨也费钱,便将布条绑在木棍的一端作笔,舀一盆清水当墨,左手托盆,右手执笔,一点一划,在水泥地上使气腾挪。这边刚刚写完,那边地上的字迹就干了,私忖这古人善作擘窠大字许是这般扫出来的。
屋前是晒谷物的甸场。这季盛产玉米、大豆、还有番莳。番莳一般刨成条,摊在簟子上晒干,唤作生番薯干。一般用来煮汤,汤黑糊糊地;或下点米,熬成粥,这粥有丝儿甜味,倒还算可口,不过饿得快,还会多放屁;或磨成粉,掺点粳米粉,制成糕,甜而粘牙;或放到铁砂锅里,和芝麻炒成焦黄色的“番干糕”, 咬着满口脆香。也有先将番莳煮熟,然后切条,放在仿蚕匾似的竹制“米背”或“糠施”中晒干,色味都如黄精,也可下粥。总之,在那年代,番莳是我家的救命粮。
村对岸有条弯曲地小路,每逢三八市日,路上人来人往,挑着米,担着菜,赶着猪,背着小孩,挎着篮子,三五成群,说笑着去山头郑赶集。
集市里瓜果杂陈,大都是侵晨从树上摘下,从水里捞起,或从地里起获的,透着新鲜。价钱也便宜,按山民自己的话说,地里长的,你尝一下,“称花”高一点无所谓,说话间透着大气。买主掉头,吆喝声起,此起彼伏……
七月十八,市日,晨曦微露。我坐在溪边念书,书声朗朗,被湔湔地水声掩去,所以,不会惊扰邻人的清梦。
紫儿家住这山溪的尽头,她很少出村,只在市集日偶尔才携妹妹下山,买几颗新鲜的小葱,或几尾草鱼。因此毕业后很难见着她的身影,只好盼望市日,盼望她从门前经过,我远远望她,她笑,我也笑。于是,“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几句古诗便常默读在心,一遍而后,颇有些惘然。这时定会从箱底翻出她送我的明星片,捧在手里,轻嗅香气,呆呆地看个半天。一天被母亲撞见,我不及掩藏,母亲也不收缴,只淡淡地说:“你还小,有些事你不明白就不用多想,想了也没用。听说南中还要搞一次摸底考,分快慢班,你不要粗枝大叶,从第二名掉到粪坑底就羞死人了。”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7-5-31 12:07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07-5-30 22:54:44 | 只看该作者

22

我素来不惮于考试,大凡别人临阵磨枪,我总玩得疯狂。四年级时,狮子先生在台上讲解试题,我在下面抄歌词,翻看武侠小说——那时我正醉心于梁羽生先生编织得“侠、史、诗、情”里,那种在平淡中飘溢出古雅的韵致!先生眼光扫来,我镇定自若,自然寻不出破绽。有一回,我正看《狂狭天娇魔女》,课间被同桌抢去,他看得入迷,上课时竟把书放在腿上,间或几眼。这样,书被缴了,还深挖“祸源”,于是我被请去谈话。先生也是梁氏粉丝,他问我什么是“侠义精神”,我说:“为己之凭,救人之危,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你读过孟子、金庸?”先生大奇,我不否认。
“孟子讲性善仁政,你以为怎样?”

“孟子辩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这人性与水有何相干?反过来也可以譬喻‘人性之恶也,犹水之就下’,这种立论推理不合逻辑,难以服人。因此,他的‘性善说’只是假设,在此基础上推演出的仁政,也只是主观愿望,并非必然,如把他当作执政策略,还是可以施行。”
我小声回答,不时偷觑先生的反应。先生只张大嘴巴,并无责怪之意,我索性敞开胸怀,将内心郁积多年的疑惑悉数倒出:
“马克思讲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谈人性善恶只具道德意义,对你有利就是善,对你不利就是恶,这正如是非,当时争得你死我活,杀得头破血流,过段时间再回头看看,哪有什么绝对的是非,有的只是利益立场。……”
我兀自说完。良久,先生才回过神,疑惑道:“这些谁教你的,记住要说实话。”

“没人教我,书上看的。”
“什么书?”
“《马恩选集》,上学前从外公家偷来的,可惜有好几页被外婆剪鞋样了,读起来吃力。”
“哈哈哈哈——”先生忽而大笑,捡了元宝似的,眼里射出光来,“你知道仲永么?”
我点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有天慧是好事,更要懂得谦守装傻,大智若愚。我沦落至此便是吃了逞才的苦,你如有兴趣,放学后,我们煮茗细谈。”

先生姓徐,狮子是他诨号,至于真名谁也喊不上来。他从未详及身世,只说在文革时才迁居杜岙,一住十数年。前几年,我回家时总不忘拜访他,但从未见着。从邻人口中得知,他在我读大一时过世的,骨灰被两个外地人抱走,杭州口音,好象是他亲人。






[ 本帖最后由 郑鸣谦 于 2007-5-31 12:09 编辑 ]
9#
发表于 2007-5-31 08:19:11 | 只看该作者
什么都好摧
不能催俺们家大蒜滴!
10#
发表于 2007-5-31 09:00:1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狮子先生,倒是有些意思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后司街 ( 浙ICP备05034203号-1 )浙公安网备33010602003735

GMT+8, 2024-5-30 12:57 , Processed in 1.0699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